2023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精選13篇)

來源:文萃谷 4.73K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3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3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精選13篇)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選編的4篇課文,從不同的角度介紹了各具特色的民風民俗,反映了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北京的春節》描繪的是節日風俗。作者老舍先生用樸素自然、流暢通達的語言,展示了豐富多彩的節日習俗,再現了老北京人過春節的隆重與熱鬧、温馨與美好。藏戲被稱為藏文化的“活化石”,課文講的是藏戲的形成和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各具特色的民居》側重寫了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樓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樓的鮮明特色。《和田的維吾爾人》介紹了能歌善舞的維吾爾族人豁達樂觀的性格特徵及許多饒有趣味的風俗。

二、語文主題叢書內容簡析

雖然本單元的教材內容都是關於中華的民風民俗,但是語文叢書中涉及的面更廣泛,不僅有節日情思、古韻悠悠、風土人情、還有鄉土情深、民間風味齋和異域風情。在閲讀這些的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加深對這些傳統的民風民俗,民族文化智慧的瞭解,更重要的是感受這些獨具魅力的民俗風情中藴涵的民族文明和傳統美德。通過對其中經典的解讀讓學生進一步瞭解的表達方法,體會作者怎樣謀篇佈局,準確用詞,生動表達,並在習作中加以運用。

三、學習內容

1.人教課標版教材國小語文第十二冊第二單元課文:《北京的春節》《藏戲》《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維吾爾人》

2.拓展閲讀:《藏戲》、《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維吾爾人》、《走進民族村》節日情思

3.晨誦:語文主題叢書中的《中華風俗情》、《靑玉案—元夕》、《競渡歌》和課文日積月累中的《元日》、《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清明》

四、學習目標

“一主”目標

1.能正確讀寫“臘月 初旬 展覽 蒜瓣 餃子 翡翠 榛子 栗子 爆竹 風箏 預備 彩排 鞭炮 截然 寺院 彩繪 雜拌兒 麥芽糖 逛廟會 走馬燈 零七八碎 萬象更新 張燈結綵”等詞語。

2.瞭解一些傳統的民風民俗,感受這些獨具魅力的民風民俗中藴含的民族文明和傳統美德。

3. 進一步瞭解的表達方法,體會作者怎樣謀篇佈局,準確用詞,生動表達,並在習作中加以運用。

“兩翼”目標

1.閲讀拓展6篇,《晨誦》6篇,背誦喜愛的經典詩文。

2.在批註式閲讀中體會學習作者謀篇佈局,準確用詞,生動表達,並在習作中加以運用。

五、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課文表現出來的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民風民俗。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出民俗特點,並在習作中加以運用。

教學過程

第一、二課時:夯實字詞基礎,初步感知教材內容。(預計課時數兩課時)

一、課時目標

1.初步整體感知本單元課文的主題,激發學生了解傳統的民風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2.掌握本單元課文中的重點詞語,讀好重點段落。

3.引導學生通過聯繫實際,提升情感,讓學生感受這些獨具魅力的民俗民風中藴含的民族文化和傳統美德。

二、教學流程

板塊一:交流評價預習情況,瞭解讀文和詞語學習情況。

1.彙報默讀四篇課文所用時間,自我評價。

2.老師通過預習單中詞語的朗讀和理解情況,評價學生的預習情況。 ①朗讀;②理解。

板塊二:學習重點詞語,瞭解中華民風民俗。

1.出示第一組詞語:臘月 初旬 展覽 蒜瓣 翡翠 榛子 預備 彩排 鞭炮 截然 寺院 彩繪 雜拌兒 麥芽糖 逛廟會 零七八碎 萬象更新 張燈結綵

①正音,聯繫上下文理解詞意。

②找出相應的句子,感情朗讀,感受環保的重要性。

2.出示第二組詞語:劇種 面具 激流 發誓 曠野 鼻祖

柔順 壓抑 敦厚 誇張 描述 演繹 佈局 和睦 酷熱 激昂 抽象 韻味 鬨堂大笑 能歌善舞 別無所求 蜂擁而至 鋪天蓋地 美不勝收 肅然起敬 美不勝收。

①正音,聯繫上下文理解詞意。

②隨機指導相關重點段落的朗讀。

③簡要談談相關詞語和段落所表達的情感。

板塊三:整體感知單元主題

讀課文,初步歸納單元主題,發現四篇課文的共同點,彙報自己

讀書所得。

1.本單元四篇課文分別是( ) (寫課題)。我覺得把這四篇課文放在一個單元是因為( )

2.《北京的春節》是按__________順序寫的,從_______寫到________,重點寫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事,讓我們感受到了北京春節的_______________。

3.《藏戲》從_______、______兩個方面介紹了藏戲,它有三個方面的特點,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是( ) 。

5.課文從( )介紹了和田維吾爾人的。

三、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

《藏戲》 中華文化

《各具特色的民居》 豐厚博大

《和田的維吾爾》人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目標:

1、讀懂詩句意思,激發學生自立自強的意識。

2、學會生字,理解7個詞語,能有感情朗讀全詩,正確背誦。

3、能用書信等形式,向老師和爸媽提出請求,説説心裏話。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讀懂詩意,正確背誦,積累語

難點:寫好心裏話片斷,激發學生自立、自強的意識。

三、教學時間: 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讀順全詩。

2、理解詩句,正確評價媽媽和我。

教學過程

1、導入範讀。

2、自由通讀。

(1)自由讀詩5分鐘。要求學生字,劃問題3把詩讀通、讀順,不讀破句。

(2)檢查自讀。

指名讀分男女生讀全班齊讀。

我向媽媽提的什麼請求?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

3、深入研讀。

(1)詩中的媽媽給我們留下什麼印象?哪些詞句證明媽媽對我的愛?

(春天一樣温暖的手慈愛的手別擔心)

(2)詩中的我是個怎樣的孩子?哪些詩句可以證明?

(我不怕困難挫折,自立自強自信敢拼搏。)

重點研讀:

①獨個兒在坎坷的路上,磕磕碰碰向前走。

②即使摔破細嫩的皮肉,我也不會拉着你的衣角哭泣,在風雨裏渾身發抖。

③我不是一隻膽小的狗。

④在一次次摔跤之後,我才能肩挑泰山走過九十九條溝。

⑤讓我踩着堅實的土地,跟困難和勝利交朋友。

(3)媽媽的慈愛,我的不怕困難,有信心,敢拼搏,在朗讀時該怎麼處理?

自由讀互讀男女分讀齊讀試背分節指名背齊背。

4、佈置作業。

(1)出示書後第2題燈片,先説後寫。

(2)書後第3題的讀讀寫寫欄的詞語,用自己喜愛的方式練習作業。

(3)完成作業本第4、5題。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訓練有感情地朗讀,激發小主人自立自強意識。

2、寫一封給爸媽、老師的信。

教學過程

1、檢查。抽查《請求》一詩的背誦。

2、練讀。

(1)這首詩有哪些特點?(真實情深,含蓄上口)編在語文書裏是什麼意思?和詩中的我相比,我們缺了點什麼?

(2)品讀全詩:各人給詩作停頓、重音和語調處理,再互讀互議。學生自由上台表情朗讀,並説出自己朗讀處理的依據,談讀詩後的感受。

3、寫信。

詩中的我要媽媽放開手,讓自己獨個兒在坎坷的路上走。你們有什麼請求?想向誰提?能説説嗎?先口頭請個別人説説,評評。再讓學生用書信方式寫下來,交給爸媽或老師。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紹長城的知識;

2、瞭解對聯的常識。

教學重難點:

1、 對聯的常識;

2、 説明的順序。

教具準備:長城的圖片、文字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情況:

1、找學生介紹長城的知識。

2、找學生説説對對聯的瞭解。

二、教師補充介紹有關長城和對聯的知識;簡介作者羅哲文。

三、出示目標

四、學習新知:

1、師範讀對聯。

2、生自讀,師領讀。

3、生再讀,指生讀。

4、課文分析

《長城贊》

(1)這是一副對聯,一副全面讚美長城的長聯,是對聯中的珍品。

(2)上聯從時間起筆,點明長城是經過幾千年的艱苦勞動而完成的。接着指出在修築長城過程中“將帥吏卒”、“黎庶百工”所付出的艱辛努力,最後盛讚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及長城的深廣的歷史、現實意義。

(3)下聯從空間入筆,描繪長城的雄姿:蜿蜒盤旋,起伏奔騰,壯麗磅礴,如玉帶,似明珠,最後指出長城在世界在人類歷史上的豐碑式的地位。

(4)全聯句式整齊,對仗工整;音韻和諧,意境開闊;內容博大,意義深遠;是對聯中的精品,能給長城增色生輝。

5、 朗誦課文。

五、小結:對聯常識。

六、作業: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時間:幾千年 讚美“黎庶百工”的聰明

空間:雄姿 才智和堅強毅力

教學反思:

讓學生領悟在修築長城過程中“將帥吏卒”、“黎庶百工”所付出的艱辛努力,最後盛讚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及長城的深廣的歷史、現實意義。

瞭解句式整齊,對仗工整;音韻和諧,意境開闊;內容博大,意義深遠;是對聯中的精品,能給長城增色生輝。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11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10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四、六、八自然段。

3、瞭解碧螺春的傳説和採摘、製作過程,瞭解有關茶文化的信息。

過程與方法:

1、讀懂課文內容,知道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碧螺春的。

2、把握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表達的有序性。體會描寫的細緻與準確,積累相關的詞句。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瞭解茶鄉人的生活和生產情況,感受茶鄉人生活的美好及勞動人民的勤勞和心靈手巧。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知道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碧螺春的。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體會勞動人民的勤勞和心靈手巧。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身邊的人有哪些人喜歡喝茶?都喝什麼茶?你知道哪些關於“茶”的知識?

今天我們來認識我們江蘇太湖的名茶“碧螺春”。

二、範讀課文(聽錄音)

聽課文錄音,提出學習要求:為什麼茶葉的名字要用上“春”呢?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全班交流)

三、自讀課文(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順每句話。在小組進行糾錯。

2、畫出不懂的詞語,聯繫上下文或藉助工具書瞭解它們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請做上記號。

四、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和讀得不通順的地方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

2、瞭解詞語的掌握情況,對學生不懂的詞語教師作適當講解。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瞭解了碧螺春的產地和她的一個美麗的傳説,現在,你來把這個傳説介紹給大家,好嗎?

2、你從碧螺春的傳説中瞭解了什麼?(香)怪不得古代詩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入出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二、精讀感悟

1、出示圖畫、走進茶鄉

(1)“看了之後,你有什麼感受嗎?

(2)學生彙報

(3)給這幅圖加上一個名字,並且説説你的理由。

小結:湖山的茶園風景美,採茶的姑娘神態美、動作美,這一切構成了一幅美麗動人的江南春光圖。

2、角色扮演、體驗茶藝

(1)自由讀,哪裏給你的印象最深?為什麼?

(2)根據交流出示:“忽而揉,忽而搓,忽而捺,忽而抓,嫩葉如同一條青龍一下翻飛,煞是好看。”(出示多媒體課件)

(3)學生演示

(4)從這些動作中,你感受到了什麼?(技藝高超)

(5)為什麼稱它“工藝茶”?

3、實物演示、觀察品茶

(1)現場沏茶引導觀察

(2)彙報:你們看到了什麼?

如果説看製作碧螺春茶有一種新奇的感覺的話,那麼——品嚐碧螺春茶就更有一種陶醉的感受了。

(3)體會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這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句。)

(4)讀讀,説説自己的感受。

(5)交流:色:碧綠清澈

香:清香撲鼻

味:甜津津的

形:清螺入水,姿態動人

(6)有感情地誦讀這一段,體會品嚐碧螺春茶的温馨和愜意。

小結:怪不得有位外國詩人在品茶之餘,還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湯裏,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碧螺春真不愧是“天下第一茶”啊!

三、總結課文

這篇課文主要向我們描寫了什麼?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四、拓展練習

如果你是江南碧螺春有限公司的廣告策劃人員為碧螺春進行廣告宣傳,你的廣告語將怎樣設計?

五、板書

碧螺春

清晨採茶圖(喜愛)

入夜焙茶圖(敬佩)

月夜品茶圖(陶醉)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篇5

一、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8~9自然段。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習課文,瞭解革命根據地人民在過去和現在所表現出來的崇高品質,歌頌革命精神。

三、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井岡翠竹嗎?它做過武器殺傷敵人,做過竹筒盛飯,做過紅軍的扁擔挑着中國革命從井岡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新中國成立後,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設社會主義的新用場。

二、檢查預習:

“貞、稠”是翹舌音。“蓬、腥”是後鼻音。“殷”是整體認讀音節,它的左邊第二筆是“撇”,不要寫成了“豎”。“韌”字右邊的“刃”不要少寫“點”。

三、集體感知課文: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反饋交流。想想課文講了什麼?

3、全文共分為幾部分?

四、再讀課文,感受翠竹精神。

1、讀1—4自然段,井岡山的翠竹“鬱郁蒼蒼,重重疊疊。

2、竹之外形,按由遠及近的觀察順序寫。

五、靜心默讀,説説井岡翠竹為什麼使人難忘?

第二課時

一、引入新課。

二、學生閲讀課文。要求思考:

1、結合讀中提示,理清全文結構,寫作順序,並思考提示中有關問題。

2、具體寫竹子時,作者分別聯想到些什麼?

3、劃出使用精彩的動詞,思考其好處。

三、教師將彙總好的問題依次交給學生討論,並允許學生結合課上實際提問:

1、全文結構及順序:由竹子外形寫到功績,先總後分,結尾總結點題。寫竹之外形,按遠近順序,寫竹之功績,按過去到現在的時間順序寫。找出線索:竹之功績。

2、藉助讀中提示導讀全文,具體領會怎樣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及如何託物抒情。

①為什麼“最使人難忘的是毛竹”?找出中心句:“井岡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為什麼説“井岡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因為井岡山的竹子在中國革命各個時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出了不朽的功績。)

②課文是不是單純寫竹?(不是,是為寫人而寫竹)寫什麼人?怎麼寫?(借竹子對革命的貢獻贊寫井岡山人民乃至全中國人民為中國革命作出的傑出貢獻)為什麼要借井岡翠竹而不借別的事物寫人?(井岡山是革命的發源聖地,井岡山人民象竹子那樣在革命各個時期有着重要功績,最具典型性徹底性)

③井岡竹子具有怎樣的風采?(見2節)由“修直挺拔”“密密麻麻”聯想到什麼?(崗哨、伏兵,比喻井岡山人民為革命所作的貢獻)這樣寫屬於何種表達方式?作用是什麼?寫作順序如何?

④井岡竹子的革命功績表現在哪些方面?革命戰爭年代三寫竹子分別聯想到什麼?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從哪三個方面來寫?如何表現?

一寫竹,用“搭、做、盛、蒸、做、擺”等動詞,排比、反問、設問、引用等修辭手法,具體寫出竹子對井岡山斗爭的貢獻;

二寫竹,用反問手法,寫出井岡山人民對中國革命的不懈的無私的貢獻及其精神對中國革命深遠的影響;

三寫竹,一語雙關,用了排比、頂真、擬人、比喻等手法從葉、枝、鞭,根角度展開聯想,讚揚了竹子尤其井岡人民頑強的生命力和不屈的鬥爭精神?追問三寫竹子,作者怎樣運用雙關手法的?明寫竹是“用具”“武器”,暗寫什麼?明寫竹子不低頭,不彎腰,暗寫什麼?

⑤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一寫開發竹林,二寫修竹滑道,三寫走上徵簽字,分別用哪些詞句體現“繼承”、“艱苦”、“貢獻”?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①知識目標:理解行道樹——無私奉獻者的形象

②能力目標:瞭解以小見大和夾敍夾議的寫法。

德育目標:感悟並珍視人生“第一次’’的經驗。

教學重點: 理解兩篇課文的深刻內涵。

教學難點: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語言。

教學時間:3月4、5日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

同學們,漢語是世界上最優美的語言,它最豐富、最準確、最鮮明、最生動。在漢語的寶典裏,有許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詞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擠出來的是牛奶”“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等。這些話表面好像在寫動植物,其實是有象徵意義的。有一首詞寫道:“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你們知道這首詞寫的是什麼嗎?你們知道它的深刻含義嗎?今天,我們來學習張曉風的短文《行道樹》,看看馬路兩旁的行道樹有什麼象徵意義。

二、教學新課:

1、朗讀課文

1)教師指導學生掌握朗讀的發音、停頓、重音、語調、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問題。

2)學生根據自己課前的預習情況,表演自編的朗讀劇,加深學生對於課文內容的理解。

3)識記字詞

2、整體感知

①思考質疑

讓同學們獨立閲讀,調動自己的學習經驗,歸納學習本課應重點掌握的知識點,提出疑難問題,做好記錄。

②討論探究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發現的問題。比較淺顯的,組內討論解決;集中疑難問題,準備課堂發言。

③交流研討

小組代表發言,提出問題。教師進行組織、引導和調控,將思考題逐漸集中到以下幾個方面:

a.行道樹的形象體現了什麼精神?

b.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並理解:神聖的事業是什麼事業?為什麼説神聖的事業總是痛苦的?行道樹的“深沉”主要表現在什麼方面?

[有關提示]神聖的事業必須以自我犧牲為代價。從個人利益角度講,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練使奉獻者具備了以苦為樂的品質,這便是“深沉”。

c.怎樣理解“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

3、研討賞析

鼓勵學生多角度提出疑難問題和值得深究的問題,進行討論。提出的問題儘量深刻一些。教師引導學生結合作者的寫作目的,體會這篇課文的現實意義,進行人文教育。

①作者從哪些方面刻畫了行道樹的形象?

[提示]自我犧牲、奉獻人類、心繫社會……

②怎樣理解“站在這雙線道的馬路邊,這無疑是一種墮落”?

③“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表現了行道樹怎樣的思想感情?同時揭示了怎樣的社會現狀?

[有關提示]保護環境還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④為突出行道樹的形象,作者都採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提示]採用了對比手法:

a.與同類的優越處境對比;

b.與人類的盲目和無知行為對比。

⑤你認為哪些語言描寫最生動,最能突出行道樹的形象?試分析説明?

讓學生體會形象化的語言。學生的解答可能是多樣的,蕪雜的,教師要幫助學生突出重點,明確中心。

三、拓展延伸

鼓勵學生結合現實和自己的經歷,談學習感受。

①現實生活中有像行道樹一樣具有奉獻精神的人嗎?怎樣看待他們的價值?

②本文的現實意義是什麼?

③本文的中心是通過行道樹的自白表現出來的。但有人説像在發牢騷,你怎麼看?

提示:決非發牢騷,而是強烈的呼喚。呼喚更多的奉獻者為社會造福,為人類造福呼喚人們尊重奉獻者的辛勞,保護自己的生存環境。

④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受到哪些啟發?

四、教師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了很好的討論和研究,對無私奉獻者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應該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從任何意義上講,我們都應關注社會,關注人生,關注自然。讓我們像行道樹一樣,儘自己的微薄之力,點綴美好的社會,也使自己的人生在無私的奉獻中大放光彩。

五、佈置作業

①完成“研討與練習’’相關作業

基礎知識掌握不好的同學佈置相關作業進行強化訓練

②預習《第一次真好》。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第一次”是多麼另人難忘的經歷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紅柿的那個人嗎?你知道“第一個吃螃蟹”的重大意義嗎?第一次遠行、第一次脱險、第一次施捨、第一次求助……自從我們有意識以來,數不清的第一次,無一例外地給我們帶來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誰真要正懂得“第一次”的奧妙呢?周素姍的《第一次真好》可以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

二、教學新課:

1、整體感知

①集體朗讀

感悟課文內容。要求學生注意朗讀時的情感和速度。

②默讀課文

獨立思考,出示問題組:

a.“第一次真好”,好在哪裏?

b.課文的中心意思是什麼?

c.作者為什麼選取這兩個“第一次”詳寫?

d.課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麼特點?好處是什麼?

e.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是無益的。本文所説的“第一次”屬於哪一種?為什麼?

引導學生探究性閲讀,整體把握,篩選信息,猜想印證,形成解釋。

2、研討探究

引導學生採用互動方式,合作交流,使問題逐漸明朗,最終明確;

a.“第一次真好”指感覺真好:新鮮而刺激,使人回味無窮。

b.“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c.作者從不同角度寫了兩件事:前者寫的是植物;後者寫的是動物。前者寫的是靜態;後者寫的是動態。前者的感覺沒有變化:只是喜悦和新奇;後者的感覺隨着事物的變化而變化:先是驚喜,再是噁心,而後喜愛。這樣寫使人感到厚重,既表現作者的個性體驗,也能與讀者產生共鳴,有典型意義。

(學生談不透,教師要予以引導、點撥。)

d.詳略得當:詳寫的是看柚子樹和看孵小鳥兩件事。略寫的有六件事,均一筆帶過。詳寫是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寫部分是對詳寫部分的補充,旨在以小見大地表現“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義,同時,使內容更加充實。

e.本文寫的是有益的“第一次”。因為所舉的每一個事例,都有益於人生的健康發展,而且“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3、研讀賞析

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師結合“研討與練習”,引導學生重點研讀與賞析作品的語言,以求達到對課文內容更深刻的理解。可讓學生提出最感興趣或有疑難的問題,供全體同學討論。

出示問題組:

①為什麼説是“一幅秋日的風情畫”,而不説是“風景畫”、“風光畫”?

②“雛形”與“具體而微”有什麼區別?

③“我喜愛他們又甚於那些老鳥”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提示:表現作者對生命的珍惜和對生命力的讚歎。

④找出課文中帶有議論性的句子,試分析它的作用。

本題的設計旨在讓學生逐漸瞭解記敍文中議論的作用。

三、體驗反思

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經驗,解釋課文有關內容,並從多角度提出問題,深化理解。

①為什麼第一次的經驗不一定都愉快?感覺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嘗試嗎?

提示:感覺不愉快的第一次可能是更有益的,也應當積極嘗試。如捨己為人等。

②為什麼説“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③回憶你難忘的第一次經歷,談談它對你後來的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④什麼樣的第一次不能嘗試?為什麼?

四、教師小結:

同學們,現在我要告訴你們,據説西紅柿最早只是一種觀賞植物,沒人知道它可以吃,且營養豐富。我們應當感謝那個第一次吃西紅柿的人,他當時的勇氣決不亞於視死如歸。我猜想,他嘗試以後的感覺一定是新鮮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個第一次,竟使西紅柿成了我們餐桌上的佳品。

同學們,我們要多多地嘗試有益的第一次,讓萬紫千紅的第一次,織成我們五彩斑斕的人生,給社會帶來進步。

五、拓展鞏固:

①完成“研討與練習”剩餘部分。

②習作:寫一篇題為《第一次,我忘不了你》的作文,談談學習本文的感受

板書設計:

行道樹→無私奉獻、不隨波逐流、甘於自我犧牲的品格。

課後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良好的興趣可以轉化為學習的動力。觀察學生對學習是否感興趣可以先看學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到學習的活動內容中,再看學生對學習的內容和方式是否感到興奮、愉悦,然後看學生是否具有進一步學習的願望。一個好的活動內容和方式,常常使一些學生在完成了正規的活動內容之後,還想繼續進行。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瞭解中國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及過草地的艱難困苦。

過程與方法:

★抓住文中令人感動的情節,體會人物形象與作者藴含在其中的情感。

★體會文章通過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描寫反映人物的崇高品質的寫作方法。

★引導學生體會自然環境描寫的烘托作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紅軍在二萬五千里長徵中,在嚴酷的環境考驗下,英雄的兒女浴血奮戰,視死如歸,創造了人間奇蹟。

★教育學生學習紅軍戰士為了救助戰友、為了革命的勝利無所畏懼、勇於自我犧牲的精神。

重難點分析:

★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紅軍戰士的崇高品質。

★通過品析結尾處的“羣燕南歸”圖,體會“三人行”的深刻含義。

教學流程:

一、背景導入,營造氛圍。

1、瞭解紅軍長征的時代背景。

2、回顧舊知,引出故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感知文本。

2、瀏覽讀文,理清線索。

三、品析文本,感受人物精神。

1、走近人物。

2、走進畫面。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1、課件再次播放一組紅軍長征圖片,感受紅軍長征的艱難。

2、一起朗誦《七律?長征》

3、課下通過各種方式瞭解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的感人故事,認識更多令人敬佩的人物。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讀寫8個生字“拳、玻、璃、紐、羹、邦、憋、稍",能聯繫課文內容理解“形影不離”“一心一意”的意思。

2、 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3、 難點:聯繫課文內容,體會聯想句的作用。感受文中“我”與夥伴小熊之間的深厚情誼。

教學準備:

1、學生預習

2、教師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是朋友嗎?怎樣才能算朋友?

生:在一起玩、感情很好,互相幫助。

師:那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新課文中小作者童年的朋友是怎麼樣的。板書“童年的朋友”

二、整體感知、初學寫物

(一)讓學生默讀全文,同時出示默讀要求:不出聲、不指讀、圈出生字和新詞。

(二)邊讀邊思考,能概括課文大意

師:請大家思考“誰要拿誰幹什麼?最後怎麼樣了?”

生:我因為要練拳沒有沙袋,要拿小熊當沙袋,後來想到小熊和我形影不離的情景來,最後沒有拿小熊練拳(我要拿小熊練拳,最後放棄了)

學習“拳”字,“卷”和“手”-----手卷起來

(三)細讀小熊的描寫段,提醒學生從整體到部分,抓住重點描寫

師:這隻差點要被我打的小熊長得什麼樣子?請大家讀第二節(整體讀,個別讀)

師:我們一眼看到小熊是巧克力色的,仔細看小熊特別的地方在哪裏?

生:它的眼睛!

師:兩隻眼睛一大一小。是怎麼寫一大一小的?

生:大的……小的……(學習玻璃,提示玻璃的偏旁,學習紐,同樣提示偏旁,鈕釦跟衣服織物有關)

師:一大一小説明小熊怎麼樣?

生:很舊了

師:很舊了説明小熊和我在一起時間(生:很長了)

師:時間很長了小熊還坐在我的面前,説明我和小熊怎麼樣?

生:感情很深了!

師:大家都説眼睛會説話,小熊的眼睛説什麼了?

生:似乎在開玩笑……

三、借朋友展開,品讀文中情感

(一)讀文讓學生體會我對小熊的情誼

師:我們的題目是童年的朋友,小熊是不是我的朋友?(生:是!)我都要打小熊了為什麼説小熊是朋友?請大家再讀課文,圈出我把小熊當朋友的詞句。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我 朋友 小熊

形影不離

一心一意愛

師:什麼叫形影不離啊?誰能從課文中找到表示形影不離的句子?(我走到哪裏都帶着它)

師:走到哪裏都帶,都到哪裏了?

生:吃飯時……睡覺時……(調羹----羹的寫法,讓學生黑板上書寫,注意美的寫法,記字----用美味的羔羊肉做羹,調的音調,多音字讓學生組詞;硬邦邦----硬的東西敲起來邦邦響)

師:那説明我對小熊怎麼樣?

生:感情很好!

師:對!課文裏面説我對小熊的感情好到哪種程度?

生:一心一意地愛它,為了它,把命獻出來我都捨得。

師:誰能説出一心一意的反義詞?(生:三心二意)

補充板書:

我 朋友 小熊

吃飯時

形影不離------到哪裏都帶

睡覺時

一心一意愛

(二)通過對小熊眼睛的描寫,體會小熊對我的情誼

師:是啊!當然我們不是説不要命了,我的意思是説要讓我為小熊幹什麼都願意。我把小熊當朋友,小熊是不是也把我當朋友?(生:是的!)

師:我們從哪裏可以看出小熊把我當朋友?請大家再仔細讀第二第三小節,用波浪線劃出相關的詞句。

根據生回答補充板書:

我 朋友 小熊

飯時

形影不離------到哪裏都帶 快活地開玩笑

睡覺時 對我笑

一心一意愛

師:前面我們説了小熊一大一小的眼睛説明小熊很舊了,和我在一起的時間很久了,感情很好。我要拿小熊練拳,小熊是怎麼樣?

生:快活地瞧着我,好像在開玩笑,對着我笑

師:開玩笑,對着我笑,小熊生氣了嗎?(生:沒有!)説明小熊對我怎麼樣?

生:也很愛我,對我感情也很深!

作業: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四、從我的轉化,進一步體會品讀情感

(一)細讀聯想句,加深對小熊情感的理解

師:上節課我們看到小熊和我形影不離,吃飯睡覺都帶着它,我要打小熊小熊也不生氣。我和小熊的感情非常深厚。所以最後我怎麼樣了?

生:我再也不拿小熊練拳了。

師:我把小熊當朋友,小熊雖然是玩具熊,但它是我的朋友,就好像是活的一樣。有哪些句子把小熊寫活了?齊讀第二三小節

生:小熊用它那不一樣大小的眼睛……似乎在開玩笑……。

師:把兩手朝上舉着後面的話去掉讀一讀試試看,是去掉好還是不去掉好?為什麼

生:不去掉,因為有了這些話小熊好像會説話

生:不去掉,因為有了這些話可以看出小熊不怪我

師:還有那句?

生:當我把什麼東西抹在它嘴上時……簡直像活了似的。

師:也把簡直……去掉讀讀看感覺怎麼樣?

生:沒寫出小熊活了似的。

(二)展開聯想,展示我的心理變化,讀懂真正的朋友

師:讀一讀最後一節,看看我們的小作者是不是已經真心後悔了。邊讀邊劃出表示心理變化的詞語。

沉默 憋 稍微克制

(讓學生寫憋,提示跟心情有關是心字底)

師:默讀最後兩個小節,想想看,我沉默了好長時間,都想了些什麼?如果你是小作者,你會想些什麼?你想對小熊説些什麼?

生:我在想,小熊陪了我這麼長時間,已經這麼舊了,我還想拿它練拳,小熊肯定會打壞,再也不能陪我了,我也就失去這個朋友了。

生:我在想,我要打小熊,小熊一點也不怪我,還對我笑,我真是不應該這樣對朋友啊!

生:我要對小熊説:對不起小熊!我再也不拿你練拳了,我們一直做好朋友。

師:小熊會不會原諒我,還跟我做好朋友?

生:當然會!

師:注意看第三節後面的一句話“童年時真正的朋友”,為什麼説是真正的朋友?

生:我和小熊感情深

生:我要打小熊小熊也不生氣

師:對,朋友不但要感情深,還要互相體諒,互相包容,這樣才是真正的朋友。

作業:把我沉默時想的話寫下來。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瞭解中國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及過草地的艱難困苦。

過程與方法:

1.抓住文中令人感動的情節,體會人物形象與作者藴含在其中的情感。

2.體會文章通過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描寫反映人物的崇高品質的寫作方法。

3.引導學生體會自然環境描寫的烘托作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讓學生感受紅軍在二萬五千里長徵中,在嚴酷的環境考驗下,英雄的兒女浴血奮戰,視死如歸,創造了人間奇蹟。

2.教育學生學習紅軍戰士為了救助戰友、為了革命的勝利無所畏懼、勇於自我犧牲的精神。

重難點分析:

l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紅軍戰士的崇高品質。

l通過品析結尾處的“羣燕南歸”圖,體會“三人行”的深刻含義。

課前準備:

課前查找資料瞭解紅軍長征。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背景導入,營造氛圍。

(一)瞭解紅軍長征的時代背景。

1.學生將課前蒐集的資料內化成自己的語言進行交流。介紹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的時代背景,尤其是紅軍過草地的情景。

2.教師出示一組紅軍長征過草地的圖片,以此加深學生的瞭解。

(二)回顧舊知,引出故事。

1.讓學生回憶我們學過哪些有關紅軍長征的課文,説一説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

2.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一個長征故事中,認識更多令我們感動的人物。教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自由讀文,感知文本。

學生自由讀課文,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出示閲讀提示

在反饋交流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力求用概括的語言、條理清晰地講述。

(二)瀏覽讀文,理清線索。

學生瀏覽讀課文,思考:

1.本文是圍繞什麼來展開描寫的?用一個字來概括。

2.文中幾次寫到了“行”?圍繞“行”,全文可以分成幾部分?分別寫出小標題。

(注:兩個問題不要同時出示。出示第一個問題後,在引導學生説出“行”後,再出示第二個問題。)分別出示兩個問題

3.隨學生回答教師板書,並出示“三人行”的圖示。

三、品析文本,感受人物精神。

(一)走近人物。

課文主要塑造了幾個人物?誰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説説原因。出示問題

學生交流中只要簡單地説一説人物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即可。

(二)走進畫面。

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勾畫出最令你感動的畫面,並在旁邊批註畫面中是什麼觸動了你的心靈。出示閲讀提示

預設:

學生所找到的感人的畫面多以指導員王吉文為主要人物,教師要在交流中注重引導學生體會王吉文的品質。

畫面一:課文第3自然段描寫的王吉文背小周艱難前行。引導學生通過關注對王吉文的描寫感受其品質:在自己傷勢嚴重的情況下,靠着剛強的意志堅持背戰友前行。

畫面二:課文第10-11自然段描寫黃元慶讓綁腿的情景。引導學生感受第11自然段的自然環境描寫所烘托出的氣氛,感受紅軍過草地的嚴酷環境對人的威脅。

畫面三:課文第14-19自然段描寫的王吉文輪背小周、黃元慶的情景。引導學生通過王吉文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感受他為了戰友勇於犧牲的精神。

畫面四:課文第20-22自然段描寫的.小周、黃元慶託王吉文前行的情景。引導學生想象前行的艱難,感受紅軍戰士無所畏懼的精神。

畫面五:文章結尾處的景物描寫“羣雁南歸”圖。引導學生感受:草地上匍匐前行的三個人正像天空中南飛的羣雁,羣雁要去温暖的南方,而三個戰士要擺脱困難走出草地。“羣雁南飛”圖正是革命戰士團結友愛、共同前進、永不分離的象徵。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一)課件再次播放一組紅軍長征圖片,以《七律·長征》為背景音樂。

(二)課下通過各種方式瞭解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的感人故事,認識更多令人敬佩的人物。出示

(三)結合你所瞭解到的紅軍長征中的故事和人物,想一想:是什麼力量支撐三個人堅定地走下去的?把感想或啟發寫在小筆頭中。出示要求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自主識寫生字,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蠶的生活習性和生理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

4.領悟文章的説明方法,以及在説明中表達情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1.瞭解蠶的生活習性和生理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領悟文章的説明方法,以及在説明中表達情感的方法。

教學難點:

1.領悟文章的説明方法,以及在説明中表達情感的方法。

2.感悟蠶的精神品質。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閲讀材料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入學習

同學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着五千年的輝煌歷史,其中,絲綢是中國古老文化的象徵,人們把中國稱為“絲國”。同學們,中國能有這樣的美譽,你們知道誰是其中的大功臣嗎?(蠶)對,蠶就是首當其衝的大功臣。今天,我們就來增加一些對蠶的瞭解,一起來學習第8課《春蠶》。(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開火車讀課文。

2.指名讀生字,糾正錯誤讀音。

3.齊讀生字。

三、細讀理解

1.自由讀課文,看看你能從課文中瞭解蠶的哪些知識?

2.彙報交流: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歷史悠久、生長髮育、生理特點、讚美)

3.從老師的板書你對課文又有了哪些新的瞭解呢?

4.小結。

四、再讀課文,賞讀語言

1.默讀課文,劃出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好在哪裏?這個句子用了什麼説明方法?請你在課文中劃出來,並把你想到的在旁邊做出批註。

2.學生交流。

3.重點探究。

(1)為什麼説蠶絲是用“蠶的生命化成的”?蠶為了吐絲,耗盡了所有的生命,你覺得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默默無聞、無私奉獻)

(2)“春蠶到死絲方盡”是什麼意思?

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像春蠶這樣的人,你覺得“春蠶到死絲方盡”還可以用來讚美哪些人?

4.把你喜歡的語句再一次讀出來。

五、拓展閲讀

1.教師朗讀《春蠶的歌》選段

2.談話小結。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篇11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文化主題是:真愛無言,大愛無疆。《金翅雀》一文,以金翅雀為線索,將孩子發現和尋找金翅雀的過程與父母和孩子在此過程中的心理變化交替描寫,呈現給我們一個愛的故事,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以及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對孩子而言,這個世界到處都是新奇的。當他沉浸在因“找到一個鳥窩”,爬樹“發現金翅雀”所帶給自己的興奮之中時,卻不解父母的“提心吊膽、戰戰兢兢”,甚至“心臟都停止了跳動”的擔憂。生動的人物刻畫,細膩的心理描寫,將父母對孩子的關愛表達的淋漓盡致,讓讀者如身臨其境。

二、設計理念

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在品詞析句中,使學生籍着文章通過神態、心理等描寫對人物的細緻刻畫,體會到父母之愛的深沉表達。着力體現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三、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理解課文,體會父母在聽孩子講述過程中的心境變化,體味父母對孩子的關愛之情。

知識與技能: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能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文中圍繞“金翅雀”所講述的事情;積累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詞語,學習作者運用心理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蒐集相關資料;熟讀課文;藉助工具書理解字詞,抓住文中重點詞句,交流碰撞、深入理解體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昇華感悟。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品詞句析,體會父母對孩子的關愛之情。

2、學習作者運用心理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時間:2課時

四、教學準備

佈置預習作業:

1、自學生字,藉助工具書理解新詞,做好預習筆記。

2、閲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3、通過網絡或者資料書,查找有關“金翅雀”的資料,查找有關作者米·托爾加的資料和其他作品。

(設計意圖:通過預習輔助課堂學習,不僅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五、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課前已經佈置了預習作業,關於“金翅雀”,你們都瞭解到了些什麼?我們看看課文圍繞“金翅雀”,給我們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二、初讀掃障。

要求:

1、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課文。

2、思考:文中的孩子給父母講了一件什麼事?

步驟:

1、小組輪讀課文,正音並做好筆記。

2、小組交流:課文中的孩子給父母講了一件什麼事?

3、全班交流。

A、指名輪讀課文,相機正音。

B、用自己的話概括出文中孩子給父母所講的事件。要做到有條理:發現金翅雀——艱難爬樹尋找——放回小金翅雀,體會孩子的興奮心情,知道故事以“金翅雀”為線索展開。

三、品讀課文,感受孩子對金翅雀的愛。

默讀課文,思考:從文中哪裏可以看出孩子對金翅雀的喜愛?找出來在小組裏談談體會,再讀一讀。

全班交流:

1、發現美麗的金翅雀及窩。

預設:孩子是怎樣發現美麗的金翅雀及窩的?

“孩子高興了,指手劃腳地講起來。他説,今天下午趕羊回家的路上,看見一隻金翅雀從一棵大白松樹樹冠裏飛出來。他看呀看呀,在濃密的樹枝裏搜尋,終於在高處一根樹杈上發現有一團黑黑的東西。”

引導學生從“看呀看呀,終於”等詞體會孩子的好奇心,從“指手劃腳”體驗那份高興的心情。

2、艱難地爬上大松樹。

預設:強烈的好奇心,會讓他就在樹下望望就算了?教師進行情境渲染,組織學生有感情地讀——

孩子一直往上爬。巨大的松樹又粗又高,他那纖細的身子緊緊貼在樹皮上,慢慢往上挪動,每一步都要分兩次進行:先用胳膊抱住,接着兩條腿儘量往上蜷,用了很長時間才爬上去,中間在結實的樹杈上休息三次。現在只能靠手,因為前面都是脆弱的新枝了......爬到樹上、爬上樹冠,用兩隻天真的眼睛看到鳥蛋———窩裏僅有一個鳥蛋。

圈畫出相關動作的詞,結合句子,你從中體會了什麼?請你帶着這種體會再讀。——動作描寫襯托人物心理。

3、樹巔親吻鳥蛋。

孩子意識到自己危險沒有?而且他還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兒,引讀——

他站在樹巔,完全不曾意識到飄在空中、面臨深淵的可怕,並且也沒有掉下來。倒是發生了另外一件事:男孩情不自禁地吻了鳥蛋一下,裏面露出一個還沒有長羽毛的金翅雀。隨後,他滿懷憐愛地把小鳥放到毛茸茸的鳥巢裏,從樹上下來了。現在,他心境坦然,非常高興——發現了一個鳥窩!

引導學生咀嚼“樹巔、深淵的可怕”來理解“情不自禁、吻、憐愛”中藴含的情感。

預設問題:他心境坦然,他心境裏到底裝着什麼讓他如此坦然?(純淨的內心世界和對自然的熱愛)

四、作業。

1、熟讀課文,書寫本課生字詞。

2、給父母講講文中孩子所講的故事,讓父母談談自己的感受,簡單記錄下來。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輪讀課文,回憶課文主要內容。

二、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思考:從文章中哪些描寫感受到了父母對孩子的愛?勾畫出來,説一説自己的體會,在文中相關內容旁邊做出簡單批註。

1、默讀課文,勾畫出最觸動自己的地方。

2、小組交流感受,暢談自己的見解。

3、全班交流,與適時的朗讀緊密結合。

感性的母親

“瞪大黑黑的眼睛”“把兒子的話句句吸入心田,還用整個心靈吻着可愛的寶貝”

你從句子中讀懂了什麼?從“瞪、吸、吻”這幾個字詞中更加體會到了什麼?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動作描寫襯托人物心理。

理性的父親

卻“像往常一樣心不在焉,連聽也沒有聽到”,“父親總算抬起沉重的眼皮”,“父親則又開始吃飯了”,“父親又抬起疲倦的眼皮,和母親一樣提心吊膽地聽着”

結合句子理解“心不在焉”——連聽也沒有聽到,説説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從“父親總算抬起沉重的眼皮”還是體會到了什麼?

從“父親又抬起疲倦的眼皮,和母親一樣提心吊膽地聽着”卻體會到什麼?

這一位怎樣的父親?——神態描寫襯托人物心理活動。

父母的默契

(1)“父親和母親都驚呆了,誰也沒有吱聲”,“兩個人戰戰兢兢、一聲不響地讓兒子爬到樹上、爬上樹冠”

A、引導學生理解父母所關心的,不是金翅雀,而是爬在樹上的孩子。當孩子在高高的樹顛的時候,父母的心也隨着那脆弱的樹枝搖盪,甚至出現了幻覺。

B、質疑:他們為什麼不打斷孩子,斥責孩子?——理解“細心的呵護着孩子的好奇心。這才是極具睿智的大愛!”,體會真愛無言。

——心理活動描寫刻畫人物。

(2)“晚飯吃完了,屋裏的氣氛嚴肅,誰也沒有開口。”父親和母親在壁爐旁,“才談了幾句”。

A、引導體會父母的心情。孩子的興奮和安全並沒有讓他們釋然,嚴肅的氣氛是因為擔憂的心還沒有徹底從剛才的驚險中平息,體會愛之深切。

B、質疑:

他們的話為什麼那麼晦澀難懂?你們能猜出來他們會説些什麼嗎?——猜想中感受父母的愛。

三、昇華主題,內化情感。

你想對文中的人物説點什麼?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對父母説説自己的心裏話,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感恩。

四、品讀作者,學習寫法。

1、指名介紹作者,師補充。

2、帶着新的理解和體會,再讀課文,思考文章的寫作特點。

3、總結文章的寫作特點:

a、結構新穎。文章以金翅雀為線索,將由此展開的故事與父母在這個過程中的心理變化交替描寫,讓事件的發展層層深入,螺旋上升;引人入勝,令人深思!

b、用詞準確。“緊貼、挪動、蜷”等描寫孩子動作的詞,既寫出了孩子極大的好奇心,也表現了當時的情況非常危險,為父母的“提心吊膽、戰戰兢兢”等心理活動打下了伏筆。

c、描寫細膩。文中對人物的刻畫栩栩如生,父親的“心不在焉、總算抬起沉重的眼皮、抬起疲倦的眼皮”,母親的“瞪大眼睛、把兒子的話吸入心田”,到兩個人都“提心吊膽、戰戰兢兢”,似乎走進了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

文章語言簡練,用詞準確,結構新穎獨特,情感表達純粹直接,凸顯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尤其對人物心理活動精彩、細緻的刻畫,都值得學習。

五、小練筆

運用文中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詞語寫一段話,塑造一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

六、作業:

1、繼續找作者其他的作品來讀。

2、感受中父母的愛。整理文中關於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詞語。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詞語超市:複習鞏固要求會認和會寫的詞。

2.金鑰匙:培養學生在閲讀好文章時,品味好詞好句的能力。

3.語文故事:培養學生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通過對“一字師”的理解,瞭解修改對寫作的重要性。

4.古詩誦讀:使學生在讀背中感悟古詩的意境,領略西湖之美,達到積累的目的。

5.語文生活:通過説畢業感言的活動,提高學生的演講能力。

6.習作:寫在國小六年中一件難以忘懷的事,注意寫清事情的經過,寫出真實感受。

教學準備

課前準備一些紙條,紙條上分別寫上“向老師説”“向同學説”“向母校説”“向家長説”“向自己説”等。

教學時數

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詞語超市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複習會認詞、會寫詞。

2.多種方式認讀第一組詞語。指名讀,檢查掌握情況。

3.認讀、練習第二組詞語。可以聽寫檢查,也可以做選詞寫話練習。

二、金鑰匙

1.導言:《秋天的懷念》是一篇飽含深情的文章,這篇課文對母親描寫非常細緻,詞句也非常講究。今天我們再一次品讀品讀這些好句子。

2.自主朗讀,抓住帶點的地方細細品讀,想想這些地方寫出了母親的什麼內心活動?

3.指名讀,並談談讀後的體會。

4.教師小結:閲讀好文章時,一定要培養一邊標記、一邊思考的習慣,這樣既有助於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也可以從中學習好的寫作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5.拓展:用一邊標記、一邊思考的方法從本單元的課文中找出好句品味品味。

三、語文故事

1.導語激趣。

“一字師”講的是什麼樣的老師?“一字師”講述的又是怎樣的故事呢?

2.自讀故事,完成以下自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讀短文。

(2)邊讀邊想:短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讀了短文,你有什麼樣的啟發?

3.彙報交流自學情況。

鼓勵學生説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可以談對故事的看法,也可以聯繫自己的實際談啟發。

四、古詩誦讀

1.導言:《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飲湖上初晴後雨》這兩首詩你們會背嗎?(指名背或齊背),這兩首詩都描寫了西湖美麗的風光,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描寫西湖的古詩,再一次領略西湖的美。

2.自主朗讀,讀準字音,把這首詩讀熟,質疑。

3.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在難讀處指導,解疑。

(2)通過引讀,指導學生讀出韻味。

師:烏雲洶湧像把墨汁潑翻,但不能遮住青山,白色的雨點好似蹦跳的珍珠,打入遊船。

生: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

4.品讀,邊讀邊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

5.練習背誦。

(1)同桌合作背誦或自己背誦。

(2)齊背。

第二課時 (語文生活)

一、談話導入主題

六年的國小生活就要結束了。六年來多少事令我們回憶:老師的關心、同學的友愛、有趣的活動……即將要分別了,你一定有許多話想要對老師、對同學、對朋友説!

今天,就請同學們到講台前,作一個簡短的發言,説一説你們想説的話。

二、出示發言的要求

1.抽籤確定發言內容,內容有:向老師説、向同學説、向母校説、向家長説、向自己説……抽籤後,準備幾分鐘。

2.要抓住主要內容説,不必面面俱到。要根據抽到的説話對象使用稱謂語。

3.上台後不要慌張,態度自然,發言口齒要清楚,聲音響亮,語速不要太快。

4.認真聽別人的發言,聽完後要掌聲鼓勵。

5.發言後,同學之間相互評價一下,看看發言的內容是否符合確定的內容,語言是否流暢,是否做到了表情自然、不怯場。

三、組內發言,相互評價

1.四人為一小組,組內抽籤,確定內容。

2.各自準備幾分鐘。

3.組內發言,同學評價。

四、全班交流

1.指名發言(或小組內推薦發言人)。

2.全班同學評價。

五、教師總結

這一次説畢業感言的活動,就是為了鍛鍊同學們即席演講的能力,這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它需要我們平時善於觀察、積極思考,還要求我們有比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落落大方的講話姿態。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做個有心人,多找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多與人交流,就會提高自己的講能力。

第三課時 (習作)

一、激發興趣,拓寬思路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國小六年中一定有許多事情讓你難以忘懷:第一次揹着書包步入校園;因為做了錯事捱了老師的批評;考試得了高分贏得同學羨慕的目光……想把你最難忘的一件事告訴大家,與同學們分享嗎?

2.説一説你最難忘的那件事。(同學自由説,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糾正學生表述不清的語句)

根據學生説的內容,教師要及時適當歸納。

二、閲讀習作提示,明確習作要求

三、自主習作

1.學生構思後自主習作。

2.教師幫助有困難的學生,根據情況進行個別指導。

第四課時

(習作評改)

一、學生朗讀習作,進行自改

二、指名朗讀習作,師生共同評議

請3—4名學生讀習作,一個一個評,相機指導,肯定優點,引導補充修改。通過典型習作的評議,使學生明白評改作文的要求和方法。

三、小組互讀互評,對習作提出修改意見

四、進一步修改習作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喜歡的詩句。

2.理解兩首詩的內容,明白兩首詩中描寫的狐狸的不同之處。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感情朗讀,在讀中感悟,交流體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的不同情感,提高我們對事物的認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詩的內容。

突破方法:反覆朗讀,比較感悟。

難點:體會作者的不同情感,提高我們對同一事物可以從不同角度去認識的能力。

突破方法:在比較閲讀的基礎上,進行探究交流。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關於狐狸的相關資料。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在你們的心目中,狐狸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交流對狐狸的印象,或講述有關狐狸的故事)

2.看來你們對狐狸的看法有些片面,今天我們來學習兩首關於狐狸的詩,你的看法一定會有變化的。

3.出示課題《詩二首》。

二、初讀感知

1.自讀《詩二首》,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準節奏,感知詩的主要內容。

2.小組交流。

3.班內彙報。

(1)指名朗讀,學生評議,教師指導。

(2)感知詩的內容。

《狐狸的清白》中的狐狸是虛偽、貪婪、奸詐的。

《可愛的狐狸》中的狐狸是聰明、樂於助人、拼搏不息的。

三、再讀課文,深入探究

1.學生自讀、思考:《狐狸的清白》中,你從哪此詩句中感知到狐狸的虛偽、貪婪、奸詐?《可愛的狐狸》中,你從哪此詩句中感知到狐狸的可愛?

2.學生自讀,在書上圈點批註。

3.小組討論。

4.班內彙報。

(1)《狐狸的清白》通過土撥鼠的詢問、狐狸的自述、土撥鼠的回擊,辛辣地諷刺了一隻自陳清白的狐狸。

狐狸自陳“冤枉”,“犧牲了安寧的健康”、別人“造謠中傷”、自己“清白”,一隻虛偽、奸詐的狐狸鮮活地暴露在我們的面前。

土撥鼠説“……你滿嘴裏都是雞毛。”這是最好的見證,揭穿狐狸虛偽、貪婪、奸詐的真面目。

《可愛的狐狸》圍繞“可愛”展開,通過詩人為小狐狸鳴冤昭雪,歌頌了一位聰明、樂於助人、拼搏不息的小狐狸。

從偏見誤解入手,然後將誤解一一解除,來表現小狐狸的可愛。

“指責你騙取烏鴉的奶酪……誰讓它喜歡奉迎貪圖小便宜?”來歌頌小狐狸的聰明。

“你在農家偷過雞……那些危害人類的東西”表現小狐狸的樂於助人。

“你在白天奮力捕鼠……為生存你拼搏不息”表現小狐狸的拼搏不息。

5.有感情地朗讀,感悟作者的感情。

6.學生再讀兩首詩,思考:同寫狐狸,作者的感情不同:一個讚美,一個批判、揭露。我們有何看法,受到什麼啟示呢?

(1)自讀、感悟。

(2)交流探討。

作者不同的感情來自作者不同的觀察、不同角度的認識,因而讓我們對同一事物可從不同低度去觀察認識,這樣才能真正地認識、瞭解事物。

四、課堂小結

學生自己總結這節課的收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