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優秀教案

來源:文萃谷 1.73W

九年級《出師表》這篇課文的教學要讓學生反覆朗誦詩文,感悟古人的遣詞造句之美,從而領會“誠”的含義。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的《出師表》優秀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出師表》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在理解作者情意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句中的語意停頓。

2.在反覆誦讀的基礎上,劃分全文結構,明確每一部分的意思。

3.反覆朗誦詩文,感悟古人的遣詞造句之美,從而領會“誠”的含義。

  教學設計

1.指導學生藉助課前“閲讀提示”來理解課文內容,引導他們重視課前閲讀提示,並以此來輔助閲讀課文。

2.認真閲讀課文分四步做:音讀——意讀——情讀——美讀

  重點、難點

1.通過反覆誦讀,正確處理好長句之間的停頓,背誦全文。

2.討論分析諸葛亮就國內政治問題向後主劉禪提出的幾條建議。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認真閲讀“閲讀提示”的內容,瞭解本文寫作的背景,目的和全文主旨。

  二、整體感知

劉備死後,劉禪繼位,國事無論鉅細,莫不取決於諸葛亮。

公元227年,諸葛亮認為伐魏的條件已經具備,但在內政方面,還覺得放心不下,因此臨行前上《出師表》給劉禪,希望他親賢遠佞,修明政治,保證北伐成功,徹底完成“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帝王之業。充分流露出憂心國事以及臨行依戀的心情。

  三、教學過程

1.自讀“閲讀提示”,瞭解下邊幾個問題:

(1)“表”這種文體的一般內容和作用。

“表”的一般內容是議論和敍事,往往有抒情色彩;它是古代奏議的一種,用於向君王陳説作者的請求和願望。

(2)本文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寫的?

本文寫於蜀漢建興五年蜀漢第一次出師伐魏之前,當時蜀漢已從狨亭戰役的慘敗中恢復過來,既與吳國通好,又平定了南方叛亂,所以諸葛亮決定北上伐魏。

(3)諸葛亮寫本文的目的是什麼?

希望國內政治修明,有一個穩定的後方,使他“北定中原”計劃得以實現。

(4)全文的主旨是什麼?

使後主劉禪認識到必須親賢遠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

説明:本文內涵較深,學生不易理解其中之意。未學課文之前,先對全篇內容有個初步瞭解,便於後邊對基本內容的理解;指導學生先讀“閲讀提示”,再讀課文,養成一種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因為還沒有接觸課文,所以,讀“閲讀提示”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對本文內容的重點有個初步印象。

2.熟悉課文

(1)教師範讀。

要求:認真聽讀,注意字的讀音。

説明:本文情詞懇切,有不少膾炙人口的名句。同時,需要正音的字也不少。教師範讀,是從文章實際出發,使學生通過聽讀,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整體感知。

(2)學生各自放聲讀兩遍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儘量讀好句中的停頓。

(3)請8位學生每人讀一段課文(第8位學生讀最後兩段)。

正音

崩殂cú 侍shì衞 殊遇shū 陛下bì 陟zhì罰 臧否zàngpǐ 昭zhā 郭攸yōu之 費禕yī 以遺wèi陛下 裨bì補 闕qēu漏 行háng陣 傾頹qīngtuí 苟gǒu全 卑鄙bēibì 猥wěi 夙sù夜 諮諏zōu 遺詔yízhào 性行淑均xìngxìngshūjūn 庶竭駑鈍shùjiénúdùn 斟酌zhēnzhuó 以彰zhāng 其咎jiù

(4)讀課後練習一中列出的長句子

讀讀,議議——請學生説説每句話大意。

(5)齊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和句中停頓,儘量讀得流利。

説明:用一些方法引導學生熟讀課文,是國中文言文教學中的基本要求。在熟讀中注意議——議一議詞語或句子的大意,為疏通文意做好準備。

  四、總結、擴展

本節課着重介紹寫作背景及寫作目的,同時能朗讀課文,消滅生字詞,讀好長句,為加深認識做書後練習一。

在能讀熟的基礎上,請找出課文中成語並把它寫在讀書筆記上,語文重在積累,想一想由這些成語還能想到有關的一些成語。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疏通文意,理解課文基本內容。

2.瞭解詞的本義和引申義,瞭解“以”的用法。

  二、整體感知

諸葛亮在這篇表文中,向劉禪提出了漢室復興的`建議,需親賢遠佞,同時,表示了自己“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決心,尤為突出的是作者在表文中敍述議論與抒情相結合,語言質樸真切,措詞深淺合度。

  三、教學過程

1.疏通文意。

方法:二人小組,對照註釋逐句弄懂課文大意,將二人都不明白的語句畫下來,待集體解疑。集體解疑,教師適當講解,重在指導學生自己讀懂語句的意思。最後,請幾個學生每人講一段課文大意;教師在學生譯課文時,提出語句裏的重點詞語。

2.朗讀課文。

要求:讀出語氣,思考:諸葛亮就國內政治問題向劉禪提出了幾條建議?他反覆陳説的是哪一條?

請班裏一位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朗讀。

説明:藉助註解串譯課文大意,培養學生使用工具書和自學的能力。疏通文意後,再朗讀一遍課文,利於瞭解全文思路,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帶着問題聽讀,自然引入下一個教學環節。

3.理解課文基本內容。

(1)討論剛才提出的思考題。

提示學生再讀“閲讀提示”。

(2)諸葛亮就國內政治問題向劉禪提出了幾條建議?

共3條:①廣開言路——“開張聖聽”;②嚴明賞罰——“陟罰臧否,不宜異同”;③親賢遠佞——“親賢臣,遠小人”。

(3)他反覆陳述的是哪一條?為什麼?

是親賢遠佞這一條。因為劉禪是個昏君,容易受壞人蠱惑,如不親賢遠佞,就會出現“妄自菲薄,引喻失義”“偏私,使內外異法”等情況,再好的方針、政策也不能貫徹執行,而“親賢”更重要。“開張聖聽”,對賢臣“親之信之”,要“諮諏善道,察納雅言”等,都是開導劉禪要“親賢”。

説明:第2個問題,教師可作適當講解,幫助學生理解。理解了這兩個問題,就理解了基本內容。

(4)參看“閲讀指導”劃分全文結構,明確每一部分的意思。

説明:指導學生看“閲讀指導”,對照課文劃一劃部分,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起梳理全文內容的作用。

4.當堂完成書後練習二。

先二人小組討論後,後全班討論答案。

  四、總結擴展

諸葛亮在這篇表文中,向劉禪提出了3條建議:廣言路——開張聖聽;嚴明賞罰——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親賢遠佞——“親賢臣,遠小人”。這三條建議在內容上緊密關聯。開張聖聽,是先決條件。只有開張聖聽,才不致受少數人的矇蔽而偏聽偏信,才能辨別是非邪正,才能賞罰無私,才能親忠賢,遠奸佞。而親賢遠佞對於劉禪來説,又是最具體最關緊要的問題。所以諸葛亮在這裏以老臣的身份,諄諄告誡,表現了一片忠誠憂國的心情。同時也説明了出師遠征之前,對宮中、府中都作了妥善安排,思慮精細。在結構上,親賢遠佞是講諫之核心,亦為承上啟下的關鍵。下文表明自己的心志,即承此而來。

諸葛亮的文章寫得周密暢達,號稱“詳約”、“志盡文暢”(劉勰語)。他的散文開門見山,直抒己見,感情真摯,質樸清新,最為人稱頌的是《出師表》文中諄諄勸誡劉禪尊賢納諫,嚴明法治,説明出師的目的和任務,披露自己的忠心,情辭懇切,肝膽照人,杜甫、陸游等極為推崇。

  佈置作業

第一課時:對照書上註釋,讀懂全文大意。

第二課時:背誦課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