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通用15篇

來源:文萃谷 3.5K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通用15篇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

讀完這本《穆斯林的葬禮》,感觸很深。窺探這本書,能看到人性的弱點,能品到人生的無奈,更能悟到生命的價值。

讀完後,不知該怎樣評價書中所展現的血肉豐滿的人物。因為作者以她深刻的內涵塑造出的形象都是讓人充滿激情的。世俗的人們為成熟漂亮,處處透露着乖巧的韓新月和才華橫溢,富有職責感的楚燕潮的愛情悲劇而深深的惋惜,為樑君壁事事追求完美,吝嗇的毀掉兩對人命運的行為而遺憾。但憤慨後,也覺得她很可憐,畢竟韓子奇曾給予過她傷害,她有權利為自己。樑冰玉應該是本書中最值得同情的人了,因為那個以前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個性的女孩兒,最終卻成為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獨自漂泊他鄉。

在這本書裏,你會找到兩條不一樣的人生道路,雖然他們最終歸結到了一齊,命運卻是如此的相似。

穆斯林,這個詞的背後,更多的是宗教。而宗教這兩個字,往往流露着某種神祕。於是,人們對它的葬禮似乎更會產生一種神祕感。於是,作者從一開始就將讀者引入了他的圈套,一步步走近人生的哀歌。韓子奇從流浪而來,是一個虔誠的`穆斯林朝拜者把他送到了故事的中央;新月也在流浪中誕生,是命運將她送別在一段動人的感情故事裏;新月的母親也在結束流浪之後,才找尋到一點往昔的生活痕跡。而對於任何人來説,流浪本來就意味着哀愁。而流浪,最終以葬禮為終點,結束了它那鐵一樣的步伐。

仍舊是兩條人生路。一條是恩怨分明的不歸路,一條是愛恨情仇的死衚衕。在老玉匠死去的那一刻,韓子奇就註定要為此而演繹一段糾結的故事。家恨與國寶聯繫在一齊,即使在那些寶玉漂流國外,遭受二戰洗禮的時候,家,卻因距離產生了更多的恨。讀者同情新月,也同情韓子奇。有些東西是無法預料的,新月的誕生,也許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錯誤。然而,新月卻又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是一個狂亂的時代,她的師生之戀只有走向死亡。生命在命運面前似乎有些微不足道,而“葬禮”卻由此而來。我在韓子奇説要忍辱投向仇人的時候就聞見了“葬禮”的味道;而在新月臨死的時候,“葬禮”終於迎來了高潮。

讀完這本書,會發現胸中有股難以釋懷的悲痛。作者最終以一段冷清的描述讓新月的母親再次出場,這但只是讓所有人的心中更添幾分灰霾。許多事情已經過去,再找回來時卻是早已失去的那部分生命所鳴出的絕唱罷了。《穆斯林的葬禮》能給人留下的,不單單是悲慼的衝動和直擊心頭的顫抖,它能夠教會我們的,還有那一份純真的對於命運的卑微。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2

就像冰心奶奶所説的,《穆斯林的葬禮》真的是一部奇書。用巧妙的方式將一個橫貫半個世紀的家族故事貫穿起來,從時間的兩端開始行進,最終匯聚成一個完整的圓。用一個玉器家族的幾代興衰,唱出一曲人生的詠歎調。在中國博大精深的玉器文化長河中唱出一曲關於命運、關於人生的悲歌。 《穆斯林的葬禮》中的章節目錄的每一章的名字也很特別。全是兩個字,而且第一個字是用“月”、“玉”來互換。那兩個世界,一章章地輪番出現,其中一個世界是上一代的,是新月的爸爸那一代的世界,另一個世界時下一代的,是新月這一代的。剛剛在這一個世界發現動情處,這一章卻完了,輪到另一章中的`另一個世界,調整好自己的心情,深深地吸一口氣,重新投入另一個世界,也帶着上一章的感情讀,兩個世界就這樣相互交融,最終匯聚出故事的答案。 當然,每本小説中的人物都和美,但是那種美式小説中醜的形象來襯托出來的。

《穆斯林的葬禮》中大部分人物的美是很自然流露出來的。琢玉高手樑亦清在沙沙的磨玉聲中的那種“心中只有玉”的專注很美;兩姐妹壁兒和玉兒拿着綠茸茸的盛着瑪瑙似的櫻桃的鮮荷葉,很美;易卜拉欣捧着清涼的滑膩的玉婉,失了魂的陶醉很美;新月在北大的未名湖畔上的石階上坐着凝神閲讀很美。 小説的主人公新月與一種別開生面的美,那是一種“不必特別地打扮自己,便有種天然去雕飾的樸素的美”,這種美含有簡愛的剛強。她自信:大學聯考時,新月自信地只填了第一志願那是破釜沉舟般的勇氣。新月憑着她的努力及自信考上了北大,當新月畢竟不成熟,她也有不自信的時候,面對對手會感到不安,擔心被打敗,同時又不甘心落後,這樣新月這個形象才豐滿,真實。這樣一個有血有肉的花季少女,卻又心臟病,但病魔帶來了愛情。我想,這就是《穆斯林的葬禮》一書中飽含的悽美,它埋葬的不僅僅是少女年輕的生命,還有悲傷的過往。開篇上的“穆斯林的葬禮上的祈禱”所説的“寬恕我們這些人”中的“我們”是指全世界吧!穆斯林為着全世界祈福。讓存在着民族歧視的都埋葬了吧!這一場葬禮後,全世界的人沒有了障礙,天下一家親。在新月的葬禮上,不是有漢人(楚雁潮)參加了嗎?而且他還為新月試坑(試坑—穆斯林向亡人最好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這一規定的打破,不正是作者心中的呼聲? 故事的結尾似乎不是結束而是開始,那是“玉器樑”的又一代人,訴説這下一個新月,下一個希望…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3

生是一場夢嗎?不,夢醒之後還可以忘卻,人生可以忘卻嗎?

人生是一部書嗎?不,書成之後還可以刪改,人生可以刪改嗎?

人生從來沒有藍圖,度過了人生,才完成了人生.

一口氣讀完霍達的扛鼎之作《穆斯林的葬禮》,猛然在心中多了一份對生命的恐懼.死?生?就在那一剎那,就在你合上你曾經努力地睜着你的眼睛的時候,整個世界對於你來説都是黑暗,都是枉然!你曾經的理想,曾經的希望,曾經的追求,曾經的奮鬥都不過是枉然!

唯物主義者認為: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但,為什麼任何人在病毒面前卻不能平等?在這個世界上,不凡尸位素餐的人,窮兇極惡的人,陰險偽善的人,醉生夢死的人,為什麼病魔卻偏偏繞開他們,去加害一個純潔、善良而又柔弱的姑娘呢?新月,一個多麼純潔,多麼善良,對事業,對學業又是多麼的執著的姑娘,這一切換會命運對她的可憐嗎?不,她不需要可憐,但為什麼她不能擺脱悲慘的命運去實現她的生活願望呢?她的一生,僅僅20歲的一生,充滿了坎坷與不幸。

兩歲,她就被迫與自己的生母分離,在一個並不愛她卻又勉強裝做受她的.母親的家庭裏生活了二十年.在外人看來,她有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只有她知道自己的處境.她渴望母愛,渴望温馨。可這一切韓太太能給她嗎?媽媽疼她,天星寵她,爸爸視她為掌上明珠,這一切可以填補她內心的空缺嗎?可以彌補她內心的那份孤獨嗎?她通過自己的努力考進了自己理想的學校且理想的專業,似乎新月已走上了順途,但誰知道前面竟會有那麼大 的絆腳石橫在路中。

在病重時,她遇到了一位慈母般的盧大夫,有天星,淑彥無微不至的照料.更重要的是有楚雁潮對她那份熱烈的執著的愛,使她有信心與病魔爭鬥.她得到了一生最真的東西,但是她的“母親”竟將這一切扼殺.就在那個夜晚,就在母親硬把天星和容桂芳拆散後,又要拆散她和楚雁潮,“母親”對他毫不留情的訓斥與辱罵將她徹底的擊倒了.當新月轉身向媽媽詢問她的身世時,姑媽卻閉眼西去了.她也再一次住進了醫院,再也沒回來,死了,走了,之剩下儘自己最大努力喊出的“楚……”.

為什麼歷史無法重寫?如果歷史可以重寫,我有千百個理由讓死神卻步!

但是歷史卻實實在在無法重寫呀!不管它是牽動億萬人的命運的一切鉅變,還是值不得寫在紙上的區區幾人的一段尋常經歷.

一切都過去了,一切都留下了……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4

之所以被《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吸引,是因為它每一章回的名字。月夢、玉魔、月冷、玉殤、月清、玉別、月魂本以為是一本帶着宗教色彩的書,沒想到一開始便用如此清冷哀怨的字眼震懾住了我。細細看完了這本書,內心複雜,道不清是什麼滋味。再啟卷,品之,掩卷,深思,心中才有了一絲瞭然。

這本書講述了北京的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多年在世代變遷中的興衰沉浮。兩代人圍繞着玉的愛情糾葛是故事的主線,而最後意料之中的悲劇,愛情、親情乃至整個家族的悲劇是由他們心中的恨、痛、無奈、苦楚釀成的苦果。月與玉相間、兩代人的故事相互穿插,時空的變換,遊離在兩個年代之間,仿若身臨其境,讓人倍感驚喜。

初讀此書,對愛情的理解與認識還帶着小女孩特有的偏激、不成熟。直到讀了第二遍、第三遍,才正視理解了韓子奇與冰玉的愛情,也不再那麼盲目地去看待一個人。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惡人。立場的不同讓他們走上了不同的路。沒有永遠的對,也沒有永遠的錯,只有永遠的愛。這大抵是我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穫。

玉,象徵着財富、地位、身份。

月,象徵着純潔、善良、明淨。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玉是風雅高潔的象徵,古人多以玉來形容比喻自己的品德、氣節。君子比德於玉就是這個寓意。玉,確實醉人。雖沒有鑽石的璀璨,寶石的富貴,水晶的晶瑩,但它神祕,精緻,宥永,富有生命力。

在我看來,玉和月也是代表着兩個時代。君璧、冰玉,兩個以玉為名的美麗女子,相互扶持姐妹情深的碧玉兩人,只因為時代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對愛情、對人生的態度竟也產生了天壤之別。玉兒對於愛情的執着,對於自由的渴望,她的大膽,果敢與無畏,正體現了新時期中國青年的新氣息!而作為舊代婦女的代表,碧兒雖然有着舊時代女性的自強、能幹、堅韌,但她的迂腐、落後、不包容、嫉恨,以及對於愛情的盲目、束縛和對於生活的依附,又是我不得不為之悲哀的`姐妹的反目成仇,勾畫了先進與愚昧之間的鴻溝,是一個時代的悲哀。

書中悽美的愛情也為人所津津樂道。它雖美,卻透着無窮無盡的無奈與悲哀。韓子奇,被玉俘虜的一個假回族。他的一生,琢玉,賣玉,護玉,守玉,愛玉。視玉如命。我相信他對髮妻是有感情的,但他真正的愛情是能夠和他產生共鳴的人,也就是冰玉。他們的愛情沒有錯,錯在他們的年代,錯在他們相愛的時間。這是一段苦緣,甚至還牽扯到了下一代,但他們是無辜的。冰玉不能接受帶有瑕疵的愛情而遠走高飛,現在看來,當初他們義無反顧的愛情真叫人覺得敬佩。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5

看了快一半了, 竟喜歡得不捨得看下去,這種不捨得在看三毛時常常體會到。有的書好看,讓你一口想把它吞下去,像是喝到姥姥自己釀的米酒一樣。但比這更好的是你覺得難得遇上的好書,不僅是看着讓你目不轉睛而且能勾起你內心的情感,和你的心貼在一起。這時你看的就不再是一個故事,一些文學了,你看的是生命。你可能會看到過去的自己和過去的環境,也可能會幻想到另一個時期另一個地方,更可能會把自己當作書中的角色,不知不覺誦讀起書裏的台詞。看着看着就置身於故事裏那個年代,感覺到那四合院中青色牆壁的陰涼;感覺到初進大學校門時那滿腔的激情;感覺到講台上熱情授課和在校園中漫步的那個年輕老師在牽動着自己的心……

這樣的書能讓看上去已經顯得痴迷的讀者內心隨着書的情節快樂着,悲傷着,暗戀着或是傾訴着。故事被寫活了,這本書就是這樣。從那第一句開始“清晨,她走來了。”這個故事就從皮影畫上走進了現實,着上了色彩,立體了,活動了。

我記起了另一本讓二十出頭的我沉迷於其中的小説,《沒有名字的身體》。感覺自己把那個女主角從還不知道什麼是例假的青春時期演到了看着自己從那時起就不知不覺愛上的他在自己身邊死去,已是年過中年。這個過程,外界的,內心的,都讓我跟着體驗了一回。

我説不準是什麼讓這些作家的文字變得這樣的生動。她們的語言很簡單,文字上並沒有驚人之處,但這些分開後普普通通的文字由她們排列組合在一起就活了。看她們寫那扇四合院的硃紅大門,你就能看到門後那不算很亮也不算很大的蔭涼院落;看她們寫出現在女主人面前的一個大方正直的青年你便感覺到他們內心同時閃亮的那些火花;看她們寫大學宿舍中的木板牀鋪你就能看到四個正是美好年華的女孩子揣着各自的心思在歡笑聊天……

不知道這更多該歸於她們文字的`靈氣還是因為我容易被她們筆下的環境和人物感動。《穆斯林的葬禮》中描寫北大校園的段落尤為讓我心動。我雖未在國內上過大學但卻是從小在武漢大學校園裏長大。那種特有的氛圍已經像溶進我血液裏那樣熟悉和親切。

不過,總會從故事中走出來。再回到校園也不會有十八歲時的情懷,但只是片刻變會十八歲,用那時的心靈和眼睛感受初夏校園裏的清新和靈韻也是難得的享受啊!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6

初次邂逅這本書,應該是在高中,看着同班的一個女同學拿着一紅色封面的書,上面寫着“穆斯林的葬禮”,我當時有些納悶,怎麼一本介紹少數民族葬禮的書怎麼這麼厚,而且她還讀得這麼起勁。現在想來,那時的範的望文生義的錯誤不少,在那種閲讀極度匱乏的中學時代,很多書大都只知道名字,很容易就按字面意思來解釋了。原來以為《簡愛》是教人如何“簡單戀愛”,《牛虻》是介紹一種叫“牛虻”的動物,以致於很長一段時間對它們敬而遠之。

不過讀完之後,才知道,為什麼當年那個同學會這麼着迷。其實很難説這本書有什麼很奇特的地方,但是它有着矛盾文學獎的殊榮,至少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可。這本小説對我而言,很像是一曲很輕快安靜的牧歌,很清新,任何時候去讀,都可以喚起那種關於青春,關於奮鬥,關於生活,關於家人,最乾淨的記憶,即便是在我如今不再相信任何童話的年紀。

書裏面的主角應該是韓子奇和韓新月父女,全書又分別以這兩個人為主線,兩頭並進,不同的兩個系列,交叉分佈,讀者的時候,常有時空交錯之感。雖然這本書的`時間跨度,很大,而且歷史背景對於故事的演進有很大影響,文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仍舊是美好的愛情,兩代人在不同時空下,截然不同的愛情。

韓子奇在一開始的時候娶了樑冰玉的姐姐,生下兒子天星,後來和樑冰玉在倫敦避難的時候,兩人之間也產生了愛情,最終有了女兒韓新月。當戰爭結束,一家人團聚的時候,樑冰玉把女兒留在家中,獨自出走。故事的另一部分就是韓新月的愛情,她和他年輕的大學班主任在彼此相處中,互生愛慕。幾乎所有悽美的愛情會遭遇的,他們都有,雙方父母的反對,反動的社會風俗,可惜的是這些愛情最終沒有一一個抗爭或者妥協的悲劇結束,十八歲正當豆蔻年華的新月,因為先天心臟病,未曾開放便已經凋謝。如果説,全書的高潮是新月離開的時候,我想作者達到了這個目的,看着一個曾經那麼鮮活的的女孩,就這樣匆匆離去,沒有人會不動心。

韓新月這樣的女孩子,我想任何人都會喜歡的,她文靜、優秀,聰明、勤奮,知書達理、渾身散發這一種蓬勃的青春朝氣,如果楚雁潮能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無疑是世間最幸福事。世間事情多不湊巧,往往錯過的,人這一生,又豈止愛情。“有些事年輕的時候我們不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成長像是一個悖論,我們只有經歷過,失去過什麼,才會發現我曾經多麼看重那些東西,看是我們已經沒有機會帶着這種悔悟從頭來過。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7

剛剛看完小説《穆斯林的葬禮》,為作者真摯而豐厚的情感所打動,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450字。讓我初步瞭解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文中塑造的樑亦清、韓子奇、樑君璧、樑冰玉、韓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人物,展現了奇異而古老的民族風情和充滿矛盾的現實生活。作品含蓄藴藉,如泣如訴,以細膩的筆觸撥動着我的心靈。曲終掩卷,迴腸蕩氣,餘韻繞樑。

我身邊也有幾個穆斯林的朋友,他(她)們有着稜角分明的面部形態,有着他(她)們民族中所具備的堅毅,有着他(她)們飲食中不可侵犯的獨特,有着他(她)們血脈中不能混亂的潔淨。我尊重他(她)們,因為他(她)們有信仰,有對自己的靈魂的約束。

第二天,我就參加了生活中的穆斯林的葬禮,也許是受小説的影響,第一次想親眼近距離的瞭解一下他們葬禮的一些禮節。事先知道,他們不希望其他民族的人出現在逝人入殮的時候,尊重他們的習俗,我沒有前往觀看。但是,我見識了一段誦經的場面,此景莊嚴而肅穆。

逝者的棺木擺在西方,阿訇手拿經書站在棺木前,讀後感《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450字》。親屬們身穿潔白的孝服,依次面向西方逝者所在的方向跪拜,由清真寺中的主持呼喚着逝者的孝子孝孫們的名字,依次前往接經。被叫到名字的人,先接一下阿訇手中的經書,然後雙手敷臉一下,隨後,雙手置於眼前做看書狀,虔誠的'吟誦。誦經者不同的是,穆斯林中的女性接經後要跪誦。另外,沒有到場的親屬,要由在現場的親人代誦超度,可能是以示親人對逝者的懷念吧。穆斯林的團結精神是有目共睹的,同民族者每次都跟隨着阿訇一遍遍的做着同一動作,口中個個唸唸有詞。看到此情此景,禁不住對這個民族的敬意油然而生。

雖然聽不懂他們在説什麼,但是,由於剛看過小説,想到他們誦的大概是《》中的片段:

啊,安拉!寬恕我們這些人:活着的和死了的,出席的和缺席的,少年和成年,男人和女人。

啊,安拉!在我們當中,你讓誰生存,就讓他活在伊斯蘭之中:你讓誰死,就讓他死於信仰之中。

啊,安拉!不要為着他的報償而剝奪我們,並且不要在他之後,把我們來做試驗!

——穆斯林葬禮上的禱詞

親愛的穆斯林朋友們,不知道我猜的對不對。

穆斯林的葬禮上的情節還有很多很多,這些只是我親眼目睹的其中的一小片段。記錄下來。

目送靈車緩緩的駛向山上已經準備好的墓地,默默的用漢人的方式送上我對穆斯林朋友之母的哀悼吧:虔誠的低下頭,彎下腰,行一個禮,祈禱老人家,請一路走好!早登極樂!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8

這本書裏,兩條軌跡穿插着前行——“月”與“玉”。兩代人,兩條不同的人生道路。不同,但又何其地相似,是悲字溢滿心頭的苦澀,抑或是被感動良久的悲楚?命運無情,生命是如此的脆弱,我真想用我的眼淚來祭奠這白紙黑字,這無盡的愛。樑冰玉、韓子奇,上一代的愛情沒有幸福,有誰能體會看着小新月可愛而安詳的臉龐而斷然離去的冰玉的心情呢?更有誰想感受當她重回故居為了女兒卻只能面對一片連墳都難以發現的“墓地”的悲痛呢?正義,何以才能讓你生,抑或是滅呢?正義站在了新月身邊,但同時死神也同時降臨。正義,有時候是那麼脆弱,連同脆弱的生命,一併離去,為什麼?為什麼?復仇失去了理智,上一代的悲劇,一個宿命,又輪迴到下一代身上,時代的.悲哀已將一切掩埋,沒有人能理解這樣的家庭。曾受戰火的洗禮,靈魂在呻吟:到底是人拯救了人,還是人毀滅了人?逃離戰火,樑冰玉猛地發現:比戰爭更可怖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一個穆斯林家族,三代人六十年的興衰,那麼無力地控訴着人生,那麼有力地詮釋着生命。

人生仇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無限……人生從來沒有藍圖,度過了人生,才完成了人生。正如歷史,它是人的足跡,但並不是所有留下足跡的人都敢於正視自己的歷史!生命的輓歌,在逝去之時唱響……易卜拉欣的流浪,至後來的韓子奇,流浪,本身就是一種哀傷,女兒的早逝,正如那含苞待放的花朵,花還未開,花枝已先折了,永遠不能彌合。葬禮,是一切的終點,也是一切的起點,沒有人知道,葬禮的哀歌,究竟為誰而唱,為誰而息?

一條是恩怨分明的不歸路,一條是愛恨情仇的死衚衕,韓子奇啊韓子奇,就這樣被命運捉弄!新月與子奇,父女間有着無盡的愛,但這也無法改變既定的事實,或許,新月從一開始,便是一個錯誤。韓新月與楚雁潮,更是一個錯誤,在那戰火紛爭的年代,容不下浪漫——即使是在北大園內,未名湖畔!她的師生之戀只能走向死亡,生命在宿命面前是那麼的無力,即使有楚老師深情的召喚,點燃她生的希望,也不能改變現實,冷酷的“母親”!韓子奇投入仇人門下,我只是深感佩服,而一絲哀之情也飄然入心,直到讀到新月之死,已禁不住淚流滿面,為什麼生命如此脆弱,不堪一擊?

雁歸有時,潮來有訊,唯獨明月不再升起。天上,新月朦朧;地上,琴聲縹渺,楚雁潮用琴聲祭奠這個心愛的學生,那聲音,如清泉淙淙,如絮語喃喃,如清泉吐絲,如孤雁盤旋……一曲《梁祝》道盡滄桑。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9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各式各樣的電子產品的出現豐富、娛樂了人們的生活,卻使人們忘卻了那些底藴深厚的書,遠離了那些真誠質樸的文字。其實,在安靜的午後,喝點好茶,捧一本書,細細讀,慢慢品,何嘗不是一件樂事?原先的我亦是無法體會這種樂趣的,直至讀了《穆斯林的葬禮》,是這本書,帶我乘上斑駁的輕舟,徜徉書海,體味樂趣。

書中的真摯情感,豐富容量,深刻內涵,作者均以冷峻的文筆展現,寫了六十年間的興盛衰敗,三代人命運的沉與浮,交錯糾葛的愛情故事,個性鮮明的人物角以及悽美動人的愛情悲劇,皆使我銘心刻骨。但我最有感觸的,是書中每個人的信仰。書中人物,個性分明,但都有他們自己的信仰,或是對於宗教,或是對於玉,或是對於愛情,又或是對於理想……

韓子奇,他對玉有着深深的信仰。他的一生,琢玉、賣玉、護玉、守玉、愛玉,視玉如命。而他的妻子,樑君璧,則是一個真真正正信仰的'穆斯林,每天都很虔誠的禱告着,老實寬厚、仁愛、簡樸便是她的所信所仰。可君璧的妹妹,冰玉不似他姐姐那般腐朽。她嚮往純真的愛情,相信相濡以沫才是真。

然而,韓子奇與冰玉的女兒——新月,和她的媽媽一樣,充滿對愛情的嚮往,信仰最真誠的感情。韓新月是書中令我最心疼,也是令我最難忘的,她與楚雁潮的悽婉愛情實實令人惋惜,在他二人心裏,皆有對於愛情與理想的信仰。

正當花樣年華的新月,在大學開學之初錯把教師楚雁潮當做了同學,兩人相遇、相識,相知,漸漸互生情愫。但是,他們的愛情卻是阻隔重重。楚系漢族,樑家自是反對,但他二人卻愈加熾熱。只可惜,天也不遂人願。紅顏薄命,新月患有心臟病,不久人世,在人生最後旅途裏,楚雁潮陪着她一起走過,給予了她温暖,滿足了她心中的信仰。最終,新月病逝,從此二人,陰陽相隔。

是對於真誠的嚮往,是對於信仰的執着,才使他們擁有了這段銘心又刻骨的愛情和温暖又美好的回憶,就如歌中所唱:“愛是一種信仰,把你帶回我的身旁。”

信仰,即心中所相信的,是精神的寄託。它是存在你心中的一把尺,一杆秤,更是一盞明燈,給你做事做人的準則,給你無窮的力量,給你堅定的信念,為你指明方向。作為高中生的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也應有自己的信仰,這樣才能勇敢、執着,才能不懼任何困難,直達理想的彼岸。

心有信仰,人生美麗。向着心中的信仰,奔跑,追趕去吧!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0

《穆斯林的葬禮》老早以前就聽老媽説好看,可那時的我根本不喜歡看書因為我比較好動看書似乎太不適合我的脾性了。所以這書名就留在了我的記憶中了。前段時間還有人讓我推薦書給他我好不猶豫的就説出了《穆斯林的葬禮》但我確實是沒有看過。感謝靜姐了讓我有機會看到這書讓我這星期過的也比較充實。

書我看完了太傷感了,書中的每個人物都讓人覺得??痛。不知道霍達寫的人物在現實中有沒有原型我希望沒有。

韓子奇一個出奇的人物創造了玉界了奇蹟,前半生在北京奮鬥着享受着自己的安逸的生活有妻子、有兒子也有輝煌的事業一切是多麼的完美啊!可事實造人戰爭的來臨他為了自己的玉拋妻棄子遠離家鄉漂流到海外十年當然走的時候他沒有想到戰爭的煙火會波及到海外吧,在海外的戰爭中他得到了愛情其實事業上也還好吧,十年夫妻共風雨其實也是幸福的也有美好的回憶啊!可是當這兩種幸福碰撞他的人生又開始有質的變化了,他選擇了留下選擇了逃避因此他開始了後半生懊悔,對不起心愛戀人對不起他的原配妻子他的兒子也對不起自己的女兒,他在家時低着頭過日子的一切都在愧疚中度過。可到頭來他什麼都沒有了愛人愛女以及他的玉也遠離他了世上沒有任何動西可以撫慰他的.心了……

碧兒一位標準的中國式婦女有着完美的家庭風光的地位,以她的聰明才智留住了丈夫趕走了妹妹,也選定兒媳一切是那樣的完美。可丈夫心不在他那裏留住的只是空殼,而兒子天星失去了愛情永遠的記恨她留下的只有對妻子的責任。

玉兒聚美貌與才智與一身的漂亮姑娘卻總是選錯對象離開愛人和女兒獲取自由了吧!她開始了海外孤寂的生活每天在思念中度過,在花甲之年得知與親人永別的消息大概她以後的日子更加的難熬吧。

新月一個命苦的孩子每時都懷念着照片中母親,有着出色的語言天賦的她上了自己喜歡的大學見到了心愛的人似乎是美麗人生的開始,可她卻從此時與美好的未來遠離,愛情讓她的生命走的更遠了一些可並沒有改變死忘最終的到來,她帶着父親的寄託、母親的希望、哥哥的呵護、楚雁潮的愛走了,是那樣的無奈與不捨。

每個人的結局是這樣的讓人揪心,可每個人似乎都是沒過錯的只是在事情的排列組合過程中發生了化學反應吧。

書的結局有了,可我們的生活還在繼續願我生命中的人們每天開心快樂,人人能排列組合一個心想的人生!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1

一鈎新月,彎彎的,尖尖的,清清的,亮亮的,永遠在天空中閃耀,而你,卻早早地離開了人世。《穆斯林的葬禮》是我在國中時讀的一本書。當我看到書名時,我就覺得這本書裏是一個清冷的故事,好像新月一般。閲讀過程中,我慢慢地被新月這個人物所吸引。

重檐淡月渾如水,浸寒香一片小窗裏。並不是出生在聲名顯赫的家族,只是在一個家境略好的家庭生長,也許由於父親職業的原因,使新月有宛如玉盤一樣的臉龐。長相清秀,成績優異,家境優越,把她培養成了宛如明月一樣皎潔,梅花一樣高傲的人。她是全家人的掌中寶,她是眾人讚歎的天之驕女,在別人眼中,她就是幸運的代表。好像所有的幸運都集中在她一人身上,不給自己留退路的她是值得敬佩的。

謝卻荼蘼,一片明月如水。她的幸運彷彿為後來的悲傷奠定了基礎,彷彿她之前經受了太多的好運,而今,所有的不公都向她砸來。疾病的困擾,學業的中斷,母親的冷言,使她感到恍惚,又使她感到迷茫。幸好還有來自楚老師、哥哥及嫂子的關懷,還有她的父親、姑媽,唯有那份最珍貴的母愛卻遲遲不能到達。可以説,新月在這段時期成長了,心智更加成熟,但她經歷過“擁透簾殘月”的孤寂,來自虛無的疼痛,或許自己獨自用被子拭去兩行清淚,獨自承受的酸楚,怎不教清淚不長流,空自凝噎呢?或許正是因為她有着丁香一樣的幽愁,才吸引了楚雁潮對她的思戀。

她默默的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像夢一般地像夢一般地悽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飄過這個女郎

她默默地遠了遠了到了頹圮的籬牆盡這雨巷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最終,她走了,帶着剛揭開的.事實走了,帶着不捨和遺憾。一直以來都沒有享受過母愛的她,一直以來都都生活在謊言下的她,剛接觸到愛情又馬上破滅的她,一開始的幸運好像註定了最後的悲劇,一聲聲的痛哭包含着親人對她的思念和不捨。楚雁潮最後的瘋狂舉動詮釋了什麼是愛,從來沒有這種情感的韓太太愣在了一旁。“淒涼別後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明月中”。這段戀情的苦楚,真的是如淚如疤。“土花曾染湘娥黛,鉛淚難消”。最悽美的愛情在這裏產生,卻以一個生命的終結和一個人的心死為代價,短暫地終結了。

或許應該把倉央嘉措的這幾句詩送給這兩代人,畢竟他們都有一段不該開始的愛情故事:

如果今生未曾相見,我們就不會新生愛戀

如果今生未曾相知,我們就不會彼此相思

如果今生未曾相伴,我們就不會彼此相欠

如果今生未曾相愛,我們就不會彼此拋棄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2

《穆斯林的葬禮》這部作品描寫的是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內容而又扭曲的愛情悲劇。一個是玉,一個是月,作者運用了穿插的寫作手法,為我們展現一個穆斯林家族的風俗特色和戲劇人生。

古都京華老字號玉器行奇珍齋的主人樑玉清,原是回族的底層琢玉人。他家有兩個女兒,長女君璧長於心計,次女冰玉聰慧善良。一天,有一位長者帶着一名少年去麥加朝聖路過樑家,少年被眼前精美的玉器所吸引,決定留下當學徒,這就是本書主人公韓子奇。師徒兩人正為一件訂貨勞作,這是專做洋人買賣的匯遠齋定做的“鄭和航海船”。鄭和是回族的英雄,他們決心做好這件光耀民族精神的作品,三年的精雕細刻將在中秋佳節完工。不料,樑亦清突然暈倒在轉動着的玉坨上,船毀人亡。為了抵債,韓子奇到匯遠齋當了學徒,苦熬三年終成行家。他回到奇珍齋娶了長女君壁,決心重振家業,十年之後名冠京華,又得貴子取名天星,幸福度日。可是日寇侵華戰爭爆發,韓子奇擔心玉器品被毀,隨英商亨特來到倫敦。妻妹冰玉不顧姐姐反對,偷出家門執意隨姐夫遠行。冰玉在孤獨的異國他鄉與韓子奇相愛,並生下女兒新月。

戰後一同回國,姐姐不容兩母子,冰玉決定帶女兒遠走他鄉,韓子奇苦求,留下女兒。新月逐漸長大,楚楚動人,才華橫溢。上學後與班主任楚雁潮產生愛情。因楚系漢族,為樑家反對,他們的愛情卻在阻撓中愈加熾熱。新月紅顏薄命,因嚴重心臟病不幸逝世,楚雁潮及新月一家悲痛欲絕。韓子奇瞬間蒼老,母親也終於明白自己的過錯,哥哥,嫂子挑起了家裏的擔子。後來韓子奇、樑君壁相繼去世,韓天星也有了一雙子女。多年以後,冰玉回來了,但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讀完這本書,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尤其是天星與新月深厚的`兄妹情,韓子奇與新月血濃於水的父女情,楚雁潮和新月惺惺相惜的愛情,深深地感動了我。文中韓子奇因病住院,新月也隨之病倒,彼此牽掛惦念,這樣的親情怎能不使我潸然淚下?一想到新月那無盡的呼喊,彷彿印在我的腦海,讓我不能忘懷。回想起我因發燒病倒,媽媽一直守在我身邊,一夜沒閤眼,眼睛紅紅的。當我醒來的時候,看見媽媽那憔悴的臉龐,聽到噓寒問暖的話語,不由自主的流下眼淚,我感受到親情的温暖無私。

這本書刻畫了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反映了穆斯林生活的聖潔詩篇,一個平凡而閃光的心靈世界。作文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3

當我第一眼看到《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乳白色的封皮時,便喜歡上了它。雖然厚重,但捧在手中,卻也有一種別樣的美感。

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形態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就這樣生動地呈現在我們面前。讀完,我卻不知該怎樣評價書中所展現的人物。作者霍達用她柔婉細膩的筆調和深刻的內涵,創造出一個又一個血肉豐滿的人物。有時,我甚至在想,是不是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和五六十年代,真的有這麼一羣人,經歷着書中所記敍的種種?

我對玉所知尚少,卻也能深刻地感受到小説中“玉王”韓子奇對玉的熱愛。玉,濃郁,深沉,厚重,也正是韓子奇一生的寫照。頭頂着世人讚譽的'光環,揹負着妻子的憤怒與人生的淒涼,他沉默不發一言,艱難地走在人生的路上。幾次大起大落,幾番塵世起伏,仍然沒有磨鋭他醇厚的內心。他的人生路是彷徨的,有過快樂幸福,也有過悲傷失措。臨終前,韓子奇的內心仍然在因為女兒的死、古玉被毀等等而自責後悔,愧疚悲慼。他的生命盡頭所叨唸的“清真言”,是不是對自己生命的一個反省與感慨呢?

我為單純美麗温婉的韓新月和才華橫溢的楚雁潮的愛情悲劇感到深深的惋惜。韓新月,雖然純真,善良,但命運卻沒有因此而眷顧她。十九歲女孩兒的生命因病逐漸消逝着,但她全然不知,對未名湖仍然充滿期望,對生活仍然充滿希望,對自己的人生仍然充滿希望。楚雁潮雖然家庭出身不好,卻始終執着於自己的理想:將魯迅的著作譯成英文版。恐怕也正是這種儒雅而堅強的氣息,才吸引了新月吧。俗話説患難見真情,在新月重病時,楚雁潮仍然對她不離不棄,給予她莫大的鼓勵和支持。與老師楚雁潮真摯的愛情,看似遙遠,卻給了她堅持到生命最後一刻的勇氣和力量。還記得那段對話:“老師,莊子為什麼要給五百年前的骷髏‘起死’?”( )

“也許,是要他重新生活一次。人生雖然艱難,生命畢竟可貴。莊子認為人生應該像鯤鵬展翅,扶搖而上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

多想我是莊子,多想我是楚雁潮,在悲傷的時候,再給新月“起死”,讓她再重新生活一次,不負曾經有過的遺憾。

很厚的一本書,捧在手上,感覺沉甸甸的;很厚的一段情,讀完之後,心裏沉甸甸的。穆斯林的葬禮,既是一場葬禮,更是一種新生。無論一生圓不圓滿,無論一生有沒有遺憾,死亡就是人們最終的歸宿。但是,每一場祭奠亡魂的葬禮,又何嘗不是一次脱胎換骨的新生呢?

穆斯林的葬禮,一場偉大而又悽美的悲劇。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4

這是一本以回族清真教徒穆斯林的宗教文化為背景,講訴琢玉大師韓子奇與其女兒韓新月兩代人糾葛纏繞的故事,章節交錯的方式,讓故事有穿越時空的感覺。

我讀這本書,一開始是被封面上僅小於題目字號的“最具生命力的茅盾文學獎經典作品”所吸引的,而“穆斯林的葬禮”這幾個字又讓我很有一探究竟的慾望,是死了多少人呢?是多麼壯觀的葬禮呢?當我身臨其境時,才發現每一場葬禮,都是對讀者心靈上的一次凌遲。

讀《穆斯林的葬禮》,我欣賞它獨特的敍述方式,章節交錯,從“月夢”“玉魔”“月冷”“玉殤”到最後的“玉魂”“月別”,以月象徵純潔善良的韓新月,以玉影射視玉如命的韓子奇。而層層推進的'章節標題更彰顯了故事伏筆重重,跌宕起伏的敍事風格。讀這本書,你會發現當你讀的越深入、越細緻,就越能感受到作者於細微之處不易察覺卻又精心的佈置。就像在品一杯好茶,殘留着舌尖上的甘醇越往後越濃烈。

讀《穆斯林的葬禮》,我最欣賞它在人物方面精細深微的刻畫。沒有一個角色應當是完美的,你無法用“好人”“壞人”去界定,他們是你邊恨得牙癢癢,又邊憐惜的鮮活的存在。

韓子奇,在愛與責任的較量下,他毫無懸念的選擇了後者,然而卻終究無法擺脱愛情的魔障。深受民主自由思想薰陶的樑冰玉與智慧擔當的韓子奇十多年的朝夕相處中從未動過情念,然而當衝出束縛的牢籠,在異國他鄉戰亂流離的三年,他們卻毫無保留地相愛了。也許,愛便是在對的時間與你在一起。

可那又怎樣呢?愛有多麼深刻,痛就有多麼深刻。抗戰八年,作為韓子奇的妻子,樑君壁卻獨自一人帶着年幼的兒子撐起整個家。試想一下,一個女人,她要有多麼強大的內心才能在國難當頭時每天懼怕着丈夫、妹妹與兒子、自己的死亡熬過八年光陰?而八年後,攜“夫”帶子回家的樑冰玉卻在親姐姐面前喊着人格尊嚴,這又是何等的殘忍?樑冰玉毅然決然地帶着自己的人格獨自離去,她是堅強的。韓子奇為着責任留下,幼小的韓新月卻從小失了親孃,受盡“新”孃的冷漠。

韓新月,似一彎清清的小溪潺潺地流動,滌淨了每個人的心田,似一陣春風吹綠了枝椏與春天,似天邊一彎皎潔明淨的新月。她的美,她的善,她與自己老師真誠純潔的愛,讓這本悲劇的書有了明快的樂調。

然而,正因為有樂,才襯得最後的葬禮多麼悲傷。她死了,連天上的月亮都好像要隕落了。

她長眠於地下,穆斯林的葬禮落幕了……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5

我不喜歡這本書,她太壓抑了,讓我很難受。

不知道為什麼,在我看來,新月並不是主角,反而是他的父親和兩位母親。

我並不喜歡玉兒,我覺得她自私,雖然她和韓子奇的愛情是在特殊的戰爭背景下結合的,但她後來確實太不顧自己姐姐的感受,

明知道自己姐姐是個沒學識,沒事業追求,只知道以男人為中心的舊式女人,還搶姐姐的丈夫!這不是逼死她姐姐嗎?我看了好多讀後感,沒有一個為君壁説話的,

也許在別人眼裏她是個愚昧的壞女人,新月間接死在她手上,但我覺得新月的死卻和冰玉脱不了干係,如果不是冰玉給君壁那麼大的打擊,君壁未必會那麼反對新月和天星的愛情。

我總覺得君壁那次受的打擊太大了,畢竟是自己愛的丈夫和自己心肝一樣的親妹妹。

哪怕放到今天,又有誰可以接受呢?

冰玉太自私了,只想自己不想別人,她回國沒錯,但她口口聲聲愛姐姐是怎麼愛的?姐姐問她置自己於何地,她説你是我姐姐,是韓子奇的妻子,

但那是以前了,現在我是他的妻子!她需要親情時,可以隨時去姐姐那取,不需要時就狠狠在姐姐身上戳刀子!誠然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但那個年代,

被丈夫遺棄是怎樣的下場啊!她是新女性!新女性就可以自私,不顧別人感受嗎?現在説姐姐和姐夫沒感情,那以前呢?娶人家的時候不説沒感情了,

既然娶了就付責任啊!當初結婚沒人逼他,他也是有自己目的的啊!懦弱的男人毀了兩個女人!

下面是摘自另外一篇讀後感,非常鄙視,玉兒是大膽,大膽的新女性你可以去尋找別的愛啊!我就不明白,多少好男人啊,非找自己姐夫!

過分強調自由了,藉口新青年新文化,藉口愛情就什麼也不顧了嗎!為什麼為愛的錯誤就都要被諒解!憑什麼啊!為了愛就肆意的傷害別人?愛情沒有錯!

但我討厭一些人拿它當自私的擋箭牌!君壁我也不喜歡,但是迂腐落後不是她的錯,當初她父親不讓她讀書,她能怎麼辦?難倒我們藉口她無知我們就拋棄她,

她就活該被男人拋棄?迂腐無知並不阻擋她的愛情啊,她也是真心愛韓子奇的。

在這大量文字的背後,更讓我看到了知識的可貴,姐妹情深的碧玉兩人,皆因為所受的教育不同,對於愛情,對人生竟也產生了天壤之別。

玉兒對於愛情的執着,對於自由的渴望,她的大膽,果敢與無畏,正體現了新時期中國青年的新氣息!而作為一代婦女的代表,碧兒的迂腐和落後,

以及對於愛情的盲目和對於生活的依附,又是我不得不為之悲哀……

最後,小號鯊魚大大的名言,很有名!原句記不清了,多情不是錯,錯的是任情而為,明知道後果還一意孤行。

我不知道冰玉回國到底怎麼想的,二女侍一夫那不可能,難倒真的讓韓子奇休掉君壁?以愛的名義?還不是一般的狠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