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湖心亭看雪》教學設計範文

來源:文萃谷 1.34W

教學目標:

有關《湖心亭看雪》教學設計範文

1.積累一些文言詞語。

2.瞭解作者和時代背景。

3.賞析雪後西湖的奇景和作者遊湖的雅趣。

4.揣摩文中描寫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語言風格。

5.把握文章運用的白描手法。

教學重點:

1.賞析雪後西湖的奇景和作者遊湖的雅趣。

2.把握文章運用的白描手法。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寫景與敍事、抒情的關係。

教具準備:多媒體(powerpoint支持的運行程序,能播放聲音文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同學們好。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明朝人張岱的小品文《湖心亭看雪》。大家知道湖心亭位於什麼湖上嗎?(西湖)

對。一提起西湖,大家一定想到了西湖那美麗迷人的風光,想到了很多描繪西湖風光的名詩句,哪位同學來和大家説説你搜集到的名詩句?

(學生交流)

同學們説得很好,但是在我們耳熟能詳的這些詩句中,卻很少有描繪西湖冬景的。那麼在張岱的筆下,西湖的冬天是什麼樣子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張岱,去品品他的這篇《湖心亭看雪》。(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學生示讀,規範讀音。

(1)下面老師找兩名同學讀這兩篇課文,其他同學在讀音、停頓上如有不同讀法,之後可以舉手提出;

(2)教師提問,並強調“強飲”的“強”字發音,“霧凇”的“凇”字寫法。

2.學生自讀,疏通文意。

(1)下面請同學們把課文大聲地讀一遍,注意讀音和停頓;

(2)請同學們在課文的.每個句子前面都標上序號,並請同學們翻譯課文。

3.提出質疑,共同解疑。

(1)課文翻譯完了,如有在字面意思的理解上仍不明白的同學可以舉手提問;老師強調“更定”“更有此人”“更有痴似相公者”中的“更”字的含義;

(2)交流在預習中對於課文內容不明白的問題。

三、課文賞析

1.敍事初探張岱情

請同學們歸納本文記敍的要素:(板書:記敍)

時間——崇禎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後的更定時分;

地點——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兩個金陵人、舟子、童子;

事件——看雪、寫人。

思考問題1:作者晚年寫《陶庵夢憶》,明朝已亡,紀年卻仍用“崇禎”,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明確:表現了作者對故國的懷念之情。

思考問題2:本文的題目是《湖心亭看雪》,而本文為什麼卻用近一半的篇幅寫人?

明確:本文題目雖是《湖心亭看雪》,但作者的目的絕不是單純是為了寫景,更是為了寫人,寫人與人之間的一種情。(板書:寫景 抒情)

2.西冬景雪亦奇

(1)有人説,沒有見過西湖冬景的人,只要讀了張岱的《湖心亭看雪》,就足夠了。那麼張岱為我們描繪了怎樣一幅奇景呢?請同學們找出文中寫景的句子並分析它們奇在何處。

明確:共有三句:

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分析:張岱從聽覺上着眼,一個“絕”字,寫出了大雪後一片靜寂,湖山封凍,人鳥都瑟縮着不敢外出,寒噤地不敢做聲,連空氣也彷彿凍結了。一個“絕”字,傳出了冰天雪地、萬籟無聲的森然寒意。

霧淞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思考問題1:“霧凇沆碭”到底是個怎樣的景緻呢?請同學們參照課下注釋6,想像一下。

明確:“霧凇”是一種非常罕見的自然現象,它是指冬日裏不凍的江水騰起來的大霧,遇到寒冷的空氣在樹上凝結為霜花,氣象學稱之為“霧凇”,老百姓叫“樹掛”。它是在一定氣壓、温度、風向等條件下形成的。

霧凇之美,美在壯觀、美在奇絕。觀賞霧凇講究的是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賞落花。

夜看霧,是在霧凇形成的前夜觀看江上出現的霧景。大約在夜裏十點多鐘,水面上開始有縷縷霧氣,繼而越來越大,越來越濃,大團大團的白霧從江面滾滾而起,不停地向兩岸飄流。

晨看掛是早起看樹掛。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樹木,一夜之間變成一片銀白。棵棵楊柳宛若玉枝垂掛,簇簇松針恰似銀菊怒放,晶瑩多姿。

待到近午賞落花,是説樹掛脱落時的情景。一般在上午10時左右,樹掛開始一片一片脱落,接着是成串成串地往下滑落,微風吹起脱落的銀片在空中飛舞,明麗的陽光輝映到上面,空中形成了五顏六色的雪簾。

欣賞霧凇圖片(多媒體)

思考問題2:作者連用三個“與”字,在文中有什麼用途?

明確:形容整個天地都籠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渾然一體。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湖中人兩三粒而已。

思考問題1:上句中的“一”和此句中的“一”有何不同?此四種景物在量詞的使用上有何特色?

明確:“上下一白”的“一”字,是狀其混茫難辨,使人惟覺其大;而“一痕”“一點”“一芥”之“一”字,則是狀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覺其小。

本句量詞使用的特點,讓人覺察出小船正在夜色中緩緩前進,空間正在不斷地位移,這樣既創造出一種夢幻般的朦朧意境,又使人感到在這個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人只不過渺如一粟。

思考問題2:此句哪幾種景物是作者實際看到的,哪幾種景物是作者想像自己站在湖心亭裏看到的?

明確:“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是實寫,是作者在舟中遠眺所見;“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是虛寫,是作者假設自己站在湖心亭上,懸想自己剛才在舟中行進時的情形。這樣虛虛實實,更給人一種朦朧蒼茫的夜間觀雪感受。

(2)學生齊讀寫景的句子。

(3)説説本文中描寫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麼特色?

明確:簡練自然質樸、不是雕琢。

(4)簡介白描

白描原是一個繪畫術語,指在繪畫中只用線條勾勒,不著顏色的畫法。在寫作上,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用簡練的文字,樸實地進行描寫的方法。

3、共賞奇景品雅趣

王國維説:一切景語皆情語,那麼在觀賞這樣的奇景的時候,作者產生了怎樣的情呢?請你把文中能表現作者感情的詞語找出來並加以分析。

明確:“獨”、“喜”和“痴”。(也允許學生説其他的詞,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在夜深人靜、寒氣倍增的時刻,作者寧可披着皮袍、帶着爐火也要一人獨往,不願看見人,也不願被人看見,這在常人的眼中當然是一種痴舉,但這個“痴”字包含了多少避世的幽憤和孤傲的情懷啊!叵料此時此刻卻有兩人鋪氈對坐,“喜”字寫出了作者的驚喜,但作者並不説自己大喜,反寫二客“見餘大喜”,實為作者自己的心聲。作者在這裏表現的是一種“孤高自賞”、“落寞孤傲”的情懷。

4、品讀課文再梳理

(1)教師對本文內容作小結並在音樂聲中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生在音樂聲中有感情的齊讀課文。

四、拓展延伸

將本文與柳宗元的《江雪》作比較,兩者在描寫手法和表達情感上有何不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