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我家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5.68K
  我知我家教學設計

單元分析

我知我家教學設計

本冊教材的主題是學會交往,其教學內容是根據學生逐步擴展的社會生活來安排的,在學生不斷擴展的社會生活中,家庭是學生最熟悉的生活領域,與家長的交往,不僅是學生現實生活中必須面對的實際問題,也是學習與其他人交往的基礎,可以説,與父母的交往是學生學習交往的實驗場。所以,把與父母的交往作為開篇,有着現實的教育意義。因此,本單元又是學生與同伴交往、與教師交往、與社會上的人交往、與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人交往的基礎,也可以説是後續內容的一塊奠基石。

單元內容

第一課“愛在屋檐下”包括三框:“我知我家”、“我愛我家”和“難報三春暉”。第一框主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家庭的特點及家庭關係的確立,瞭解父母的特點、家人的優秀品質;第二框主要讓學生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心,感受家庭的温暖,增進學生熱愛家庭、熱愛父母的情感;第三框主要讓學生領悟父母的愛心和付出應該得到回報,應該孝敬父母長輩,增強對家庭的責任感和自豪感並能身體力行,將孝親敬長落實到日常的行為之中。

第二課“我與父母交朋友”包括兩框:“嚴也是一種愛”和“兩代人的對話”。“嚴也是一種愛”由成長也會有煩惱切入,再到父母對子女的嚴要求體現的是父母的愛和一片苦心,然後講逆反心理及可能帶來的危害。這就為講與父母的溝通提供了鋪墊和前提。在“兩代人的對話”一框中,教材提出從尊重、理解、講藝術等角度處理親子溝通。

“善與父母溝通”的主題探究,在於幫助學會體會與父母交往的成功經驗和存在的問題,並獲得解決這些問題的具體有效的辦法。其總的指導思想是從觀念和技巧方面入手,根據學生的親子狀況、具體問題的處理、應對策略進行編排。

單元要求

本單元主要落實以下課標要求:

第一課對應的課標依據:知道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能夠孝敬父母和長輩;理解生命是父母給予的,體會父母撫養自己付出的辛勞,能儘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長輩;正確認識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教育。

第二課對應的課標依據:課標中“學會與父母平等溝通,正確認識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教育,以及可能產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則是本課內容設計的主要依據。課標“活動建議”中“我是如何化解與父母的衝突為題,交流各自解決矛盾的方法,討論分享成功解決矛盾的經驗”的內容,是本課活動設計的主要依據。

教學方法

本單元主要以學生的探究活動、自我教育活動、教師的點撥指導和課後踐行為主。學生活動,重在自己體驗,所以教師要為學生開展這些活動提供情景,讓學生在活動中積極參與,教師的點撥主要用在對突發情況的應變上、對學生的誤區和盲點的引導上,並引導學生把課上所學的內容運用到與父母交往的實踐中。

單元課時安排

以學期授課時數共35課時為計,建議單元安排8課時(其中主題探究2課時)。

第一課 愛在屋檐下

本課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要讓學生了解:家庭的特點,家庭關係的確立,子女與父母的關係不可選擇;家庭中的親情的温暖,撫養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義務;父母理應受到子女的孝敬,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孝敬父母長輩要受道德的譴責,要承擔法律責任;孝敬父母長輩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能力目標:認識自己家庭的能力,辯證看待家庭中父母與子女權利義務關係的能力;收集父母為家庭作貢獻的具體事例的能力,感受家庭親情的能力;辯證分析孝敬父母的好處與不孝之壞處的能力,辨別具體行為是否屬於孝的能力;孝親敬長的行為實踐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愛自己的家、熱愛父母的情感,厭惡不孝行徑的情感;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心和撫育,尊重父母的勞動和情感;體驗盡孝後的快樂;樹立家庭中的正確的是非觀念,增強履行家庭義務的責任觀念。

本課重難點:

家庭關係的確立。依法結婚可以組成新的家庭;收養可以組成新的家庭;隨父(母)再婚可以組成新的家庭;非婚生子女與自己的生身父母,也具有家庭關係,享有法定的權利義務關係。

感受家庭的温暖。讓學生從不同角度體驗、感悟、理解家庭給予自己的幫助和温暖,並擔負責任,與家人一起營造温馨的家。

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當代公民的道德義務和法定義務。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我知我家

導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都有自己喜愛的家,可我不知道大家對家瞭解多少?老師很想看同學們的表現。哪個同學對自己的家最瞭解?

學生:很多學生都自認為對家很瞭解,舉手要求回答。

教師:今天舉手的同學真多,那教師開始點名回答了。

先選表現最積極的同學。問:你家住的具體地址是什麼?你爸爸哪天出生?屬相是什麼?媽媽的媽媽叫什麼名字?和媽媽的爸爸什麼時候結的婚?……

學生:本以為最瞭解家的孩子,前2個問題可能會回答,但後面的問題就難答上來。

教師:看着沉默的教室,接着問:啊?難道沒有一個學生能回答上面的問題嗎?(沉默片刻)那我們一起翻開書,學習第一課的第一題框——《我知我家》。

新授課:

佈置教材自學任務。(小黑板或投影)

閲讀第4頁的教材內容,你能説説家是什麼嗎?

家庭是由什麼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

家庭關係的確立有幾種情形?你們家屬於哪一種?

過去的三世同堂、四世同堂叫什麼家庭?今天爸爸、媽媽和我的家庭叫什麼家庭?你知道的還有什麼家庭?

你的家庭成員中誰最值得你稱讚?為什麼?

學生自學反饋。

以上5個問題,把全文的知識點都穿了起來,學生在閲讀、思考教材的同時,也在熟悉自己的家。

反饋一、教材上給我們介紹家是——地域、住所、人羣集合體、好朋友、吃飯的地方。以句子做範例,讓學生也仿句説(為了激發課堂氣氛,可以以小組比賽造家的句子形式完成)。家——祖國、睡覺的地方、娛樂的地方、傾述的地方……

反饋二:教材上有,學生找到後,讓學生們勾畫,並要求全班朗讀,並熟記。

反饋三:學生在教材中可以找到5中家庭確立情形。每一種情形的確立,都要讓學生説清楚條件。其實這幾種家庭關係,學生在生活都能找到,關鍵是教師在課堂提問中,最好不要提問再婚家庭子女,否則波及學生情緒,牴觸思想品德課。(本課重難點知識)

反饋四:四種家庭結構。主幹、核心、單親、聯合家庭。關鍵是教師在課堂提問中,最好不要提問再婚家庭子女,否則波及學生情緒,牴觸思想品德課。

反饋五:學生在八年級的年齡段,對父母多少都有牴觸,設計這個問題,讓學生們在記憶裏尋找家庭成員中的閃光點,在拉近與父母的距離,培養學生家庭驕傲感的同時,也為下課時做鋪墊。提問時,一定要找班裏與父母溝通難的學生回答,多叫幾個,對説的好得,全班鼓掌。

課堂延伸

教師:我們和父母之間有着永遠也剪不斷的血緣關係,爸爸媽媽給我們生命,給我們教育、給我們做人的航標。今天,你們把自己好家風、好傳統寫在筆記本上,一定要真實展現給大家。

學生:這題有點難度,説得容易,動手就難,教師巡視,對困難學生單獨詢問、引導。

教師選有代表性的學生回答,並及時設計情景,讓學生表演。如有的學生説自己的父母誠實守信。教師就設計情景:單位電話通知你父親早上9點開會,現在是8點30分,你父親腳傷了,正在醫院看腳。單位離醫院10公里。請學生設想父親是怎樣準時到開會地點的。並表演出來。該學生有困難,可以找同類好家風、好傳統的學生幫助完成。讓學生在體驗與感悟中漸漸成長。

鞏固練習

搶答題(小組積分,課代表記錄,一月評比一次,並獎勵。)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一般來説,家庭是由 、 、 或 結合而成的親屬生活組織。

周奶奶70多歲,無兒無女,2006年7月,她在菜場買菜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個紙箱,裏面有個剛出生的嬰兒,她揀回,並依法收養。請問她家的確立情形和家庭結構。

擴展作業

填寫第7頁的家庭樹,知道自己與家人,親戚的血脈關係。並詢問一段有關自己小時候受父母呵護的甜蜜故事,找幾張自己與家人合影的照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