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原文及賞析

來源:文萃谷 1.55W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1

好夢最難留,吹過仙洲。尋思依樣到心頭。去也無蹤尋也慣,一桁紅樓。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

中有話綢繆,燈火簾鈎。是仙是幻是温柔。獨自淒涼還自遣,自制離愁。

翻譯

美好的夢境最難留住,夢中我到了仙人居住的地方。現在回味起來,那夢境依舊留在心頭。夢中的情事在醒來後消失無蹤,只能向空尋覓,我對此已經習慣,尚記得夢中出現的那一角紅樓。

在那夢中的紅樓上,我和那個人細細密語,燈火熒熒,簾鈎低垂。這般温柔的場景如幻境,又如仙境。醒來後只剩下我一個,孤獨又淒涼,只得獨自排遣這離別的愁緒。

註釋

仙洲:海上的仙境。

依樣:按照夢中的形狀。

一桁:一座,一排。

桁:樑上的橫木。

綢繆:纏綿,情意深厚。

遣:排遣。

賞析

託夢寫情。“好夢最難留”,劈空而來,情勢完足,醒入耳目,總攝全篇。至少包含三層意思:作者曾有個美好的夢,美夢已經逝去,十分懷戀它。“最難留”,是因為最想留,加深了“好夢”所表現的感情。這句是極豐富的個人情感的凝縮,是對古今中外人們某些感情生活經驗的概括,是作者最深沉的感歎。讀之使人回味再三,產生強烈的共鳴。作者聲稱寫夢,但那發自肺腑的感喟卻使人疑夢為真。“吹過仙洲”,好夢都是短的。作者的好夢象一陣風,就那麼容易吹走了。風吹好夢飛越大海到了神仙居住的小島。“仙洲”寫夢的歸宿,顯示夢的美和對它逝去的傷感。也許作者希望它在“蓬萊宮中日月長”吧。詞寫到這兒,象似一首樂曲已近尾聲,又象主人公在凝神思考。“尋思依樣到心頭。”“尋思”,承首句懷戀好夢的含義,寫尋夢。“依樣”,依照那個夢境的樣子。這句是説,作者想念着那好夢,把它又完好地喚了回來。可見對好夢的印象之深,突出了“好”字。但這句重要的作用是強調下文寫的夢境。

“去也無蹤尋也慣”,迴應首句好夢已逝的含義,並解釋了“依樣”。因為作者經常重温這好夢,已完全純熟。每當想起它,眼前首先浮現的是“一桁紅樓”。這是複道行空、樓閣玲瓏的非凡去處。交待了好夢的環境和在這環境中的佳人。應指出,作者始終沒直接寫伊人,只用環境烘托。既然是好夢,則主人公愛之,那麼這夢決非只有景觀。人不是追隨環境的,環境之可人,總因為這環境中有合意的人。且“紅樓”是富貴女子居處,説有佳人無誤。

“中有話綢繆,燈火簾鈎”,“中”字把上下闋緊密連接起來。自然,這“中”是指紅樓之中。它有一種明顯的效果,就是把作者和詞境的距離拉長了。似乎作者超然物外地在觀察想象人間情侶的奧妙。那紅樓中的人有説不完的話,繾綣纏綿。不知不覺已到夜闌燈上時,銀鈎乍摘,寶簾輕放。這兩句看似不經心不用力,其實恰是以濃墨重彩畫出了難忘的一幕。作者與詞境不即不離,所寫則不好鑿實。

“是仙是幻是温柔”,由前面描寫夢境的遠景、中景推向近景,但卻移開了鏡頭。用夢幻般的感受代替了實寫。“仙”“幻”“温柔”又象從不同角度狀寫佳人的超凡綽約的風姿和嫵媚柔和的天性。這個詞句等於三個判斷句,可以説表現了多方面的美,但不如説表現出一種難以説清的美感。三個形容詞前都用判斷詞“是”,反而不能表達明確的判斷,使人感到一種選擇不到最恰當的詞的困惑,言有盡意猶未盡。

“獨自淒涼還自遣,自制離愁。”寫好夢已遠遠離去,只剩自己孤獨寂寞。夢醒後加倍的淒涼使作者感到重壓,但排遣它還要靠自己。這淒涼之感其實就是離愁別緒。揭示離愁的主旨已經水到渠成。“自制離愁”承以上詞意,明寫離愁,但偏用“自制”否定了它的實有,説這不同於一般的離愁,只不過是自己心造的幻影,是自己編制的美好情境。又歸結到寫夢。剛露出真實的端倪,又及時遮掩過去。閃閃爍爍,似是而非,讀來頗有山重水複之感。實際上,寫離愁是本詞的主旨。

這首詞依感情的起落、轉承顯示層次,寫得節奏鮮明,意脈貫通,跌宕有致,搖曳多姿。以夢境為中心,有如敍述自己生活裏曾有的一個美好的故事。圍繞這個故事,寫出自己的感觸。詞意雖影影綽綽,但合作者的主張:“古來情語愛迷離”,且不失具有一種艨朧之美。

創作背景

龔自珍自嘉慶十五年(1810年)開始填詞,嘉慶十七年(1812年),其外祖父段玉裁已看到龔自珍的《懷人館詞》三卷,《紅禪詞》二卷。後來,龔自珍將《紅禪詞》刪定為《無著詞選》。根據《無著詞選》中詞作的排列順序,大致可判斷此詞作於嘉慶十五年前後,是其二十歲左右初學填詞時之少作。=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2

浪淘沙·山寺夜半聞鍾

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古來三五個英雄。雨打風吹何處是,漢殿秦宮。

夢入少年叢。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誤鳴鐘。驚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風。

翻譯

整日在借酒澆愁的狀態中渡過,一生的努力因沒能改變國家的敗局而全部成空。古今往來的英雄們本就不多,卻因時間的流逝而淹沒,再也難找到像劉邦、秦始皇那樣的英雄。

少年繁華如夢,如今一一破滅,讓人直欲遁入空門,做隱逸之士,可真正要去尋覓夜半禪鐘的時候,卻只有卷地的西風,嚴酷的現實,教人無夢可做,無處可託。

註釋

身世:平生。

酒杯:借酒澆愁。

漢殿:劉邦,代指漢代宮闕;秦宮,秦始皇,代指秦朝宮闕。

夢入:夢境。少年叢,當謂英雄年少種種。

歌舞:身世。

誤:沒有。

西窗:思念,代指抱負。

卷地:謂貼着地面迅猛向前推進。多指風。代指身世悲涼。

鑑賞

辛詞以其內容上的愛國思想,藝術上有創新精神,在文學史上產生了巨大影響。《浪淘沙·山寺夜半聞鍾》當是作者後期的作品,詞雖以“萬事皆空”總攝全篇,實充盈家國身世之感,風格沉鬱悲涼。上片懷古,實歎喟今無英雄,秦漢盛世難再。下片歌舞匆匆者,亦少年盛事惟夢境再現。《浪淘沙·山寺夜半聞鍾》描寫的是人到中年,有些悽悽惶惶心態,但又不趨炎附勢的低姿態。此詞當是作者後期的作品。

辛棄疾也信奉老莊,在《浪淘沙·山寺夜半聞鍾》這首詞中作曠達語,但他並不能把衝動的感情由此化為平靜,而是從低沉甚至絕望的方向上宣泄內心的悲憤,這些表面看來似曠達又似頹廢的句子,卻更使人感受到他心中極高期望破滅成為絕望時無法銷磨的痛苦。

上闕:“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古來三五個英雄,雨打風吹何處是,漢殿秦宮”,英雄惜英雄的悵然,劉邦和秦始皇的時代,是他認為兩個英雄豪傑輩出又命運起伏的時代。古今往來的英雄們,為時間的流逝而淹沒,但是心中的宏大夢想缺不曾忘卻,字裏行間中作者為國家捨身立命而不達的情懷更加讓人感慨。

上闋首句“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有充盈家國身世之感,風格悲涼、沉鬱。“雨打風吹”原指花木遭受風雨摧殘。比喻惡勢力對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嚴峻的考驗。此處表達出作者捨身報國決心的堅持。

下闕:"夢入少年叢,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誤鳴鐘,驚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風”後闕是寫少年夢被山僧撞破,驚醒後難眠,卻連鐘聲也聽不得,只有西風嗚咽。雖然表面上看是想逃避現實,實際上作者絲毫沒有忘記國家大事,時刻想着的還是報效國家。“夢入少年叢,歌舞匆匆。”表達了他慷慨激昂的愛國感情,反映出憂國憂民“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的壯志豪情和以身報國的高尚理想。”卷地西風“更是突出看當時嚴酷的現實。

這首詞在藝術手法上的高明之處在於聯想與造境上。豐富的聯想與跌宕起伏的筆法相結合,使跳躍性的結構顯得整齊嚴密。由此及彼,由近及遠;由反而正,感情亦如江上的波濤大起大落,通篇藴含着開闔頓挫、騰挪跌宕的氣勢,與詞人沉鬱雄放的風格相一致。

創作背景

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至南宋嘉泰三年(1203年),作者為閒居帶湖、瓢泉時期,其間除南宋紹熙三年(1192年)至南宋紹熙五年(1194年)一度被起用為福建安撫使外,一直賦閒在家。由於感情抑鬱不平,時間又悠閒有餘,故爾這一期是他創作的鼎盛時期。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3

《浪淘沙漫》作品介紹

《浪淘沙慢·夢覺透窗風一線》是北宋詞人柳永抒寫對所戀秦樓歌妓相思、愁戚之作。全詞三片。第一片寫離別後羈旅江鄉的憂戚,穿插寒燈、空階、夜雨之意象加以烘染,構成寒瑟、空寂、暗淡的夜境,顯示出詞人孤獨煎熬的寂寞與悲慼。第二片從上片“憂戚”轉入“愁極”,承“從前歡會”而追思往昔熱戀情景。第三片感歎“無端自家疏隔”,揭明造成今日憂戚、疏隔,還是“自家”的因循宦途所致,頗有自責自悔之意。詞的特點是將相思離別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沒有一點含蓄,這種露骨地表達感情的方式顯然受到民間俚曲的影響。

《浪淘沙漫》原文

浪淘沙慢1

夢覺透窗風一線,寒燈吹息。那堪酒醒,又聞空階,夜雨頻滴。嗟因循2、久作天涯客。負佳人、幾許盟言3,便忍把、從前歡會,陡頓4翻成憂戚。

愁極,再三追思,洞房深處,幾度飲散歌闌,香暖鴛鴦被。豈暫時疏散,費伊心力。殢雲尤雨5,有萬般千種,相憐相惜。

恰到如今,天長漏永6,無端自家疏隔7。知何時、卻擁秦雲8態?原低幃9暱10枕,輕輕細説與,江鄉夜夜,數11寒更思憶。

《浪淘沙漫》註釋

1.浪淘沙慢:柳永創調。雙調一百三十三字,前段九句六仄韻,後段十五句十仄韻

2.因循:不振作之意。遲延拖拉,漫不經心。

3.幾許盟言:多少山盟海誓的話。

4.陡頓:突然。

5.殢(tì)雲尤雨:貪戀男女歡情。殢:戀暱。尤:相娛、相戀之意。

6.漏永:古人以銅壺滴漏計算時間,這裏指時間過得慢。這裏指夜深。

7.疏隔:疏遠阻隔。

8.秦雲:秦樓雲雨。形容男歡女愛。

9.低幃:放下幃帳。

10.暱:親近,親暱。

11.數(shuò):多次。

《浪淘沙漫》原文翻譯

一覺醒來時,一縷寒風透過窗櫺吹進房中,把孤燈吹熄。酒醒後的淒涼本已難耐,又聽見屋外台階上的落雨點點滴滴。可歎我遷延漂泊,孑然一身,淪落天涯。如今想起來,真是辜負了佳人的一片真情,多少山盟海誓竟成空言,又怎能忍心把從前的兩情歡愉,陡然間變成眼下這孤獨憂戚。

愁悶之極!反覆地回憶,想當初那洞房深處,多少次暢飲歡歌,雙雙遊嬉於鴛鴦被底。那時節我盡心奉承,生怕耗費她一點氣力。萬種柔情,千般親暱,我二人纏綿無盡,兩情相依相惜。

看如今,漫漫長夜漏壺永滴,就這樣兩地相思隔絕千里。我真是自尋離愁,卻讓你牽腸掛肚徒悲悽。不知要等到哪日,你我重擁鴛鴦被,共度歡情,如膠似漆。到那時,願帷幕低垂玉枕親暱。我會輕輕細説告訴你,在這偏遠的寒江水鄉,我夜夜難眠,數着寒更把你思念,把你惦記。

創作背景

作者久羈他鄉,不能與情人歡聚的苦悶。於是他把羈旅之苦和相思之苦交織在一起,抒寫下這首這曲憂傷的浪子悲歌。

《浪淘沙漫》賞析

詞為羈旅途中思念情人之詞。全篇善於鋪陳敍事,如數家常般把離別相思之深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直抒胸臆,感情真摯。

詞作從“夢覺”寫起,説窗風吹息寒燈,夜雨頻滴空階,可知並非天亮覺醒,而是夜半酒醒。其間,於“燈”之上着一“寒”字,於“階”之上着一“空”字,將當時所見、所聞之客觀物景,染上了主人公主觀情感色彩,體現了主人公淒涼孤寂之心理狀態。而“那堪”、“又”,又及“頻”,層層遞進,又便得主人公當時的心境,倍覺淒涼孤寂。接着,主人公直接發出感歎:“嗟因循、久作天涯客”。這是造成淒涼孤寂心境的根源。因為久作天涯客,辜負了當時和佳人的山盟海誓,從前的歡會情景,在這個夜裏一下子都變成了憂愁與悽戚。至此,主人公心中之情思,似乎已經吐盡。

詞作第二片,由第一片之“憂戚”導入,説“愁極”,十分自然地轉入對於往事的“追思”。所思佳人,由“飲散歌闋”句來看,可知是一位待宴歌妓。從“再三”、“幾度”句中可以體會出來,兩人之互相愛戀,已經有了相當長的時期,由此可見,主人公夜半酒醒時為什麼這樣的憂戚。

第三片由回憶過去的相歡相愛回到眼下“天長漏永”,通夜不眠的現實當中來。“無端自家疏隔”,悔恨當初不該出遊,這疏隔乃自家造成,然而內心卻甚感委曲。因此,主人公又設想兩人相聚之時,他就要低垂的幃幕下,玉枕上,輕輕地向她詳細述説他,一個人在此是如何地夜夜數着寒更,默默地思念着她。至此,主人公的情思活動已進入高潮,但作者的筆立刻煞住,就此結束全詞。

從謀篇佈局上看,第一、二片,花開兩枝,分別述説現在與過去的情事;至第三片,既由過去回到現在,又從現在想到將來,設想將來如何回憶現在,使情感活動向前推進一層。全詞三片,從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多層次、多姿態地展現主人公的心理狀態和情思活動,具有一定的立體感。

名家點評

劉熙載《藝概》:“綺羅香澤之態,所在多有,故覺風期未上耳。”

《浪淘沙漫》作者介紹

柳永,宋代詞人。字耆卿,原名三變,字景莊,崇安(今屬福建)人。公元1034年(景祐元年)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排行第七,世稱柳七或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善為樂章,長於慢詞。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與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詞風婉約,詞作甚豐,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詞人。創作慢詞獨多,發展了鋪敍手法,在詞史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特別是對北宋慢詞的興盛和發展有重要作用。詞作流傳極廣,有“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之説。生平亦有詩作,惜傳世不多。有《樂章集》。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4

原文:

山遠翠眉長。高處淒涼。菊花清瘦杜秋娘。淨洗綠杯牽露井,聊薦幽香。

烏帽壓吳霜。風力偏狂。一年佳節過西廂。秋色雁聲愁幾許,都在斜陽。

詩詞賞析:

“山遠”兩句,敍景隨情移。“翠眉”,青翠的山氣。此言秋日重陽本是登高攬勝的好時節,但因為詞人心情抑鬱,即使遠望寒山雖是空濛蒙地帶着青翠欲滴的山氣,在他心目中也是感到悽悽涼涼,使他不忍細睹。“菊花”一句,以人擬菊。“杜秋娘”,泛指美麗動人的歌妓。此言秋菊傲霜迎風,枝幹細長,好像一位婀娜多姿的歌妓一樣楚楚動人。“淨洗”兩句,房中插菊,點重陽(九日)景色。詞人説:我將綠玉杯洗滌得乾乾淨淨,並打來清冽的井水放進杯中,插上我為您專門(指吳見山)摘來的菊花,拿來您這兒,讓它散發出陣陣清香吧。

“烏帽”兩句,寫自己已老。言自己雖然用黑色的帽子遮蓋住白頭髮,以免顯露出自己的老態來,但是秋風狂勁,仍舊不時地要從頭上的“烏帽”中,吹飄出白髮來。“一年”一句,直敍去吳見山家飲酒。詞人説:我在這一年中的重陽佳節,就在老朋友家的西廂房中醉酒度過去算了。“秋色”兩句,寫自己心中抑鬱,愁悶的原因。“秋色”、“雁聲”與“斜陽”,都是詞人對景思親,感慨自身已入暮年卻仍羈旅在外的哀愁的根源,所謂觸景生情也。故周邦彥《玉樓春》詞有“煙中列岫青無數,雁背夕陽紅欲暮”之歎;而元馬致遠的小令《天淨沙·秋思》中也有“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哀傷;李商隱也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哀歎。這些與夢窗此詞的結尾兩句,何其相似。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5

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

朝代:唐朝

作者: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譯文及註釋:

譯文

九曲黃河從遙遠的地方蜿蜒奔騰而來,

一路裹挾着萬里的黃沙。

既然你從天邊而來,如今好像要直飛上高空的銀河,請你帶上我扶搖直上,

彙集到銀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織女的家裏做客吧。

註釋

⑴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創自劉禹錫、白居易,其形式為七言絕句。後又用為詞牌名。

⑵九曲:自古相傳黃河有九道彎。形容彎彎曲曲的地方很多。

⑶萬里沙:黃河在流經各地時挾帶大量泥沙。

⑷浪淘風簸:黃河卷着泥沙,風浪滾動的樣子。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動。

⑸自天涯:來自天邊。李白有一首詩中説:“黃河之水天上來”。古人認為黃河的源頭和天上的銀河相通

賞析:

這首絕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們對淘金生涯的厭惡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而優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浪泥沙中討生活。直上銀河,同訪牛郎織女,寄託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這種浪漫的理想,以豪邁的口語傾吐出來,有一種樸素無華的美。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6

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

作者: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譯文

九曲黃河從遙遠地方蜿蜒奔騰而來,一路裹挾着萬里黃沙。

既然你從天邊而來,如今好像要直飛上高空銀河,請你帶上我扶搖直上,彙集到銀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織女家裏做客吧。

註釋

⑴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創自劉禹錫、白居易,其形式為七言絕句。後又用為詞牌名。

⑵九曲:自古相傳黃河有九道彎。形容彎彎曲曲地方很多。

⑶萬里沙:黃河在流經各地時挾帶大量泥沙。

⑷浪淘風簸:黃河卷着泥沙,風浪滾動樣子。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動。

⑸自天涯:來自天邊。李白有一首詩中説:“黃河之水天上來”。古人認為黃河源頭和天上銀河相通

(6)牽牛織女:銀河系兩個星座名。自古相傳,織女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間,和牛郎結為夫婦。後西王母召回織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罰他們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夜晚相會一次。牽牛:即傳説中牛郎。

賞析

這首絕句模仿淘金者口吻,表明他們對淘金生涯厭惡和對美好生活嚮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天河恬靜而優美,黃河邊淘金者卻整天在風浪泥沙中討生活。直上銀河,同訪牛郎織女,寄託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田園牧歌生活憧憬。這種浪漫理想,以豪邁口語傾吐出來,有一種樸素無華美。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見唐·劉禹錫《浪淘沙》。淘:用水沖洗。簸:搖動。自:來自。這兩句大意是:九曲黃河之中有無數抄礫,它們隨同黃河流經萬里,經受了浪濤沖洗和狂風簸盪,從天涯一直來到這裏。

作者歌詠九曲黃河中萬里黃沙,讚揚它們衝風破浪,一往無前頑強性格。我們引用時可取其象徵意義,歌頌與它們有着共同特點事物或人們。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這是唐代作者劉禹錫見黃河後留下感慨,也是他對寧靜生活一種嚮往,而時間讓世事變得複雜,追逐靜已是現代人一種精神渴求。九曲黃河沉積下來是一種文化,而這種文化最大特點就是靜,它們深埋在河水轉彎處山坳裏,在浮華背後深深地拽住民族根,使我們在追逐中不會迷失方向。

唐代大作者劉禹錫一闋《浪淘沙》,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滔滔黃河來龍去脈和雄偉氣勢。其中,還詩情畫意地聯想到隨着層層波浪,去美麗傳説中天仙佳侶之家做客。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7

《浪淘沙》作品介紹

《浪淘沙·把酒祝東風》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詞作。此詞是作者與友人梅堯臣在洛陽城東舊地重遊有感而作,詞中傷時惜別,抒發了人生聚散無常的感歎。上片由現境而憶已過之境,即由眼前美景而思去年同遊之樂;下片再由現境而思未來之境,含遺憾之情於其中,尤表現出對友誼的珍惜。全詞筆致疏放,婉麗雋永,含藴深刻,耐人尋味。

《浪淘沙》原文

浪淘沙

把酒祝東風⑴,且共從容⑵。垂楊紫陌洛城東⑶。總是當時攜手處⑷,遊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⑸,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⑹?

《浪淘沙》註釋

⑴把酒:端着酒杯。

⑵從容:留戀,不捨。

⑶紫陌:紫路。洛陽曾是東周、東漢的都城,據説當時曾用紫色土鋪路,故名。此指洛陽的道路。洛城:指洛陽。

⑷總是:大多是,都是。

⑸匆匆:形容時間匆促。

⑹“可惜”兩句: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詩:“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浪淘沙》原文翻譯

端起酒杯向東方祈禱,請你再留些時日不要一去匆匆。洛陽城東垂柳婆娑的郊野小道,就是我們去年攜手同遊的地方,我們遊遍了奼紫嫣紅的花叢。

歡聚和離散都是這樣匆促,心中的遺恨卻無盡無窮。今年的花紅勝過去年,明年的花兒將更美好,可惜不知那時將和誰相從?

創作背景

此詞為春日與友人在洛陽城東舊地同遊有感而作。據詞意,在寫作此詞的前一年春,友人亦曾同作者在洛城東同遊。公元1031年(宋仁宗天聖九年)三月,歐陽修至洛陽西京留守錢惟演幕做推官,與同僚尹洙和河南縣(治所就在洛陽)主簿梅堯臣等詩文唱和,相得甚歡,這年秋後,梅堯臣調河陽(治所在今河南孟縣南)主簿,次年(明道元年,1032)春,曾再至洛陽,寫有《再至洛中寒食》和《依韻和歐陽永叔同遊近郊》等詩。歐陽修在西京留守幕前後共三年,其間僅公元1032年(明道元年)春在洛陽,此詞當即此年所作。詞中同遊之人或即梅堯臣。

《浪淘沙》賞析

此詞上片敍事,從遊賞中的宴飲起筆。這裏的新穎之處,是作者既未去寫酒筳之盛,也未去寫人們宴飲之樂,而是寫作者舉酒向東風祝禱:希望東風不要匆匆而去,能夠停留下來,參加他們的宴飲,一道遊賞這大好春光。首二句詞語本於司空圖《酒泉子》“黃昏把酒祝東風,且從容”,而添一“共”字,便有了新意。“共從容”是兼風與人而言。對東風言,不僅是愛惜好風,且有留住光景,以便遊賞之意;對人而言,希望人們慢慢遊賞,盡興方歸。“洛城東”揭出地點。洛陽公私園囿甚多,宋人李格非著有《洛陽名園記》專記之。京城郊外的道路叫“紫陌”。“垂楊”和“東風”合看,可想見其暖風吹拂,翠柳飛舞,天氣宜人,景色迷人,正是遊賞的好時候、好處所。所以末兩句説,都是過去攜手同遊過的地方,今天仍要全都重遊一遍。“當時”就是下片的“去年”。“芳叢”説明此遊主要是賞花。

下片是抒情。頭兩句就是重重的感歎。“聚散苦匆匆”,是説本來就很難聚會,而剛剛會面,又要匆匆作別,這怎麼不給人帶來無窮的悵恨呢!“此恨無窮”並不僅僅指作者本人而言,也就是説,在親人朋友之間聚散匆匆這種悵恨,從古到今,以至今後,永遠都沒有窮盡,都給人帶來莫大的痛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己矣!”(南朝梁江淹《別賦》)好友相逢,不能久聚,心情自然是非常難受的。這感歎就是對友人深情厚意的表現。下面三句是從眼前所見之景來抒寫別情,也可以説是對上面的感歎的具體説明。“今年花勝去年紅”有兩層意思。一是説今年的花比去年開得更加繁盛,看去更加鮮豔,當然希望同友人盡情觀賞。説“花勝去年紅”,足見作者去年曾同友人來觀賞過此花,此與上片“當時”相呼應,這裏包含着對過去的美好回憶;也説明此別已經一年,這次是久別重逢。聚會這麼不容易,花又開得這麼好,本來應當多多觀賞,然而友人就要離去,怎能不使人痛惜?這句寫的是鮮豔繁盛的景色,表現的卻是感傷的心情,正是清代王夫之所説的“以樂景寫哀”。末兩句更進一層:明年這花還將比今年開得更加繁盛,可惜的是,自己和友人分居兩地,天各一方,明年此時,不知同誰再來共賞此花啊!再進一步説,明年自己也可能離開此地,更不知是誰來此賞花了。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立意與此詞相近,可以合看,不過,杜詩意在傷老,此詞則意在惜別。把別情熔鑄於賞花中,將三年的花加以比較,層層推進,以惜花寫惜別,構思新穎,富有詩意,是篇中的絕妙之筆。而別情之重,亦説明同友人的情宜之深。

清人馮煦謂歐陽修詞“疏雋開子瞻(蘇軾),深婉開少遊(秦觀)”(《宋六十家詞選例言》)。此詞筆致疏放,婉麗雋永,近人俞陛雲的評價正説明它兼具這兩方面的特色。

名家點評

俞陛雲:“因惜花而懷友,前歡寂寂,後會悠悠,至情語以一氣揮寫,可謂深情如水,行氣如虹矣。”(《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浪淘沙》作者介紹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天聖進士。官館閣校勘,因直言論事貶知夷陵。慶曆中任諫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誣貶知滁州。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時,對青苗法有所批評。諡文忠。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並積極培養後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説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餘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集》。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8

唐代: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譯文

九曲黃河從遙遠的地方蜿蜒奔騰而來,一路裹挾着萬里的黃沙。

既然你從天邊而來,如今好像要直飛上高空的銀河,請你帶上我扶搖直上,彙集到銀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織女的家裏做客吧。

註釋

⑴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創自劉禹錫、白居易,其形式為七言絕句。後又用為詞牌名。

⑵九曲:自古相傳黃河有九道彎。形容彎彎曲曲的地方很多。

⑶萬里沙:黃河在流經各地時挾帶大量泥沙。

⑷浪淘風簸:黃河卷着泥沙,風浪滾動的樣子。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動。

⑸自天涯:來自天邊。李白有一首詩中説:“黃河之水天上來”。古人認為黃河的源頭和天上的銀河相通

(6)牽牛織女:銀河系的兩個星座名。自古相傳,織女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間,和牛郎結為夫婦。後西王母召回織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罰他們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會一次。牽牛:即傳説中的牛郎。

作品賞析

這首絕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們對淘金生涯的厭惡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而優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浪泥沙中討生活。直上銀河,同訪牛郎織女,寄託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這種浪漫的理想,以豪邁的口語傾吐出來,有一種樸素無華的美。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見唐·劉禹錫《浪淘沙》。淘:用水沖洗。簸:搖動。自:來自。這兩句大意是:九曲黃河之中有無數的抄礫,它們隨同黃河流經萬里,經受了浪濤的沖洗和狂風的簸盪,從天涯一直來到這裏。

詩人歌詠九曲黃河中的萬里黃沙,讚揚它們衝風破浪,一往無前的頑強性格。我們引用時可取其象徵意義,歌頌與它們有着共同特點的事物或人們。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這是唐代詩人劉禹錫見黃河後留下的感慨,也是他對寧靜生活的一種嚮往,而時間讓世事變得複雜,追逐靜已是現代人的一種精神渴求。九曲黃河沉積下來的是一種文化,而這種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靜,它們深埋在河水轉彎處的山坳裏,在浮華背後深深地拽住民族的根,使我們在追逐中不會迷失方向。

唐代大詩人劉禹錫一闋《浪淘沙》,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滔滔黃河的來龍去脈和雄偉氣勢。其中,還詩情畫意地聯想到隨着層層波浪,去美麗傳説中的天仙佳侶之家做客。

作者介紹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9

  浪淘沙·其一 唐朝 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浪淘沙·其一》譯文

萬里黃河彎彎曲曲挾帶着泥沙,波濤滾滾如巨風掀簸來自天涯。

如今好像要直飛上高空的銀河,請你帶上我一起去尋訪牛郎織女的家。

  《浪淘沙·其一》註釋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創自劉禹錫、白居易,其形式為七言絕句。後又用為詞牌名。

九曲:自古相傳黃河有九道彎。形容彎彎曲曲的地方很多。

萬里沙:黃河在流經各地時挾帶大量泥沙。

浪淘風簸:黃河卷着泥沙,風浪滾動的樣子。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上下簸動。

自天涯:來自天邊。

牽牛織女:銀河系的兩個星座名。自古相傳,織女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間,和牛郎結為夫婦。後西王母召回織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罰他們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會一次。

牽牛:即傳説中的牛郎。

  《浪淘沙·其一》賞析

這首絕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們對淘金生涯的厭惡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而優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浪泥沙中討生活。直上銀河,同訪牛郎織女,寄託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這種浪漫的理想,以豪邁的口語傾吐出來,有一種樸素無華的美。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見唐·劉禹錫《浪淘沙》。淘:用水沖洗。簸:搖動。自:來自。這兩句大意是:九曲黃河之中有無數的砂礫,它們隨同黃河流經萬里,經受了浪濤的沖洗和狂風的簸盪,從天涯一直來到這裏。詩人歌詠九曲黃河中的萬里黃沙,讚揚它們衝風破浪,一往無前的頑強性格。我們引用時可取其象徵意義,歌頌與它們有着共同特點的事物或人們。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採用了張騫為武帝尋找河源和牛郎織女相隔銀河的典故,馳騁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風巨浪,頂着萬里黃沙,逆流而上,直到牽牛織女家,表現了詩人的豪邁氣概。

這首詩通俗易懂,常見諸兒童讀物。劉禹錫寫詩常借物抒情言志,牛郎和織女是天上的星宿名稱,和高高在上、距己遙遠的朝中之位相似。劉禹錫本在高處任職,由於讒言遭到貶謫下放的不公待遇,但詩人為蒼生造福的社會理想永不改變。劉禹錫渴望回到能夠發揮自己才能的職位,有一番作為,縱然是惡浪頻襲也不改入世的初衷。由此可見,詩人百折不撓、積極進取的精神是多麼讓人欣羨!這首詩用誇張等寫作手法抒發了詩人的浪漫主義情懷,氣勢大起大落,給人一種磅礴壯闊的雄渾之美,一不留神就會落後於詩人的.思路。

  《浪淘沙·其一》創作背景

永貞元年,劉禹錫被貶連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貶朗州司馬。一度奉詔後還京後,他又因《遊玄都觀》觸怒當朝權貴而被貶連州刺史,後歷任和州刺史。他沒有沉淪,而是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世事的變遷。這首詩正是表達了他的這種情感,具體創作時間不詳。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10

原文:

伊呂兩衰翁。歷遍窮通。一為釣叟一耕傭。若使當時身不遇,老了英雄。

湯武偶相逢。風虎雲龍。興王只在笑談中。直至如今千載後,誰與爭功。

詩詞賞析:

這是一首詠史的詞。

伊尹和呂尚兩人曾是漁翁和農夫,他們曾經歷所有的窮困而發達。如果不是湯王、文王發現並重用,他倆也就老死山野了。湯武二帝雖然是偶遇賢臣,使得如雲生龍,風隨虎一般,談笑中建起了王業,可是直到千載之後的今天,他倆的功勞又有誰敢與其爭比!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11

浪淘沙

[唐] 皇甫鬆

灘頭細草接疏林,

浪惡罾舡半欲沉。

宿鷺眠鷗飛舊浦,

去年沙觜是江心。

  作品賞析

《浪淘沙》是較早的詞調之一,形式與七言絕句同,內容則多借江水流沙以抒發人生感慨,屬於“本意”(調名等於詞題)一類。皇甫鬆此詞抒寫人世滄桑之感,表現得相當藴藉。

首句寫沙灘遠景:灘頭細草茸茸,遙接岸上一派疏林。細草初生,可見是春天,也約略暗示那是一帶新沙。次句寫灘邊近景:春潮帶雨,挾泥沙而俱下,水昏流急,是扳臀罾捕魚的好時節。但由於波浪險惡,罾船時時有被弄翻的危險。兩句一遠一近,一靜一動,通過細草、疏林、荒灘、罾船、浪濤等景物,展現出一幅生動的荒沙野水的圖畫,雖然沒有一字點出時間,卻能表達一種暮色蒼茫之景。正因為如此,三句寫到“宿鷺眠鷗”就顯得非常自然。大江有小口別通為“浦”。浦口沙頭,乃水鳥棲息之所。三句初似客觀寫景,而聯繫末句讀來,“舊浦”二字則大有意味。今之“沙嘴”乃“去年”之“江心”,可見“舊浦”實為新沙。沙嘴雖新,轉瞬已目之為淚,言外便有餘意。按散文語法,末句應為“沙嘴去年是江心”。這裏語序倒置,不僅音韻和婉協律,而“沙嘴是江心”的造語也更有奇警,言外之意更顯。

偌大感慨,詞中並未直接道出,而是系之於詠風浪之惡,沙沉之快。而寫沙沉之快也未直説,卻通過飛鳥歸宿,認新沙為舊浦來表現。手法紆曲,讀來頗有情致。前三句均為形象畫面,末句略就桑田滄海之意一點,但點而未破,讀者卻不難參悟其中遙深的感慨,也就覺得那人世滄桑的大道理被它“一語破盡”。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12

【原文】

浪淘沙·紅影濕幽窗

紅影濕幽窗①,瘦盡春光。雨餘②花外卻斜陽。誰見薄衫低髻子③,抱膝思量。

莫道不淒涼,早近持觴。暗思何事斷人腸。曾是向他春夢裏④,瞥遇迴廊。

【註釋】

①紅影二句:意謂從小窗裏望去,春雨打濕了紅花,春光將盡了。 瘦盡,以.人之清瘦喻春天將盡。

②雨餘:猶言雨後。

③低髻子:低垂的髮髻,即指低垂着頭。

④曾是二句:意謂讓我傷心斷腸的是,曾像春夢一樣地在迴廊裏與她相遇。

【白話譯文】

秋天的雨是無盡的悲涼,這秋卻像是用這夜裏的雨做成的。悲的入心,涼的好像就是滴在心頭。本來想珍重身體,卻無端的又把愁緒添到心裏,病體也病到心裏。不知道究竟是為誰而羞愧?

柔情密意沒有消歇過,可它卻難以實現。樓上珠簾四面高卷,明月朗照。暗地裏回憶着歡樂的日子就像夢一般,夢也該一直不醒才好啊。

【賞析】

這首詞刻畫了一個懷戀舊情人而幽獨傷感者的形象。上片由景語入,先渲染環境,而後推出薄衫低髻,抱膝思量,一個孤獨苦悶人的形象。下片承前再鋪寫,側重心理描繪,最後點出所思之由,但朦朧含蓄,給讀者留下了聯想的餘地和深婉的美感。

【作者介紹】

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葉赫那拉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名為性德,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號楞伽山人。皇太子改名胤礽,才得以恢復。清朝著名詞人,詞風與李煜相似。納蘭出身顯赫,父親是康熙時期武英殿大學士納蘭明珠。納蘭性德自幼修文習武,康熙十五年(1676年)高中進士。初授三等侍衞,後晉為一等,長年被迫追隨康熙左右。納蘭性德生性淡泊名利,最擅寫詞。他的詞以“真”取勝:寫情真摯濃烈,寫景逼真傳神。納蘭性德在清初詞壇獨樹一幟,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豔,格高韻遠,獨具特色,直指本心。”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淥水亭雜識》等,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亡於寒疾,年僅三十一歲。被王國維稱為“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的詞人。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13

原文:

浪淘沙·簾外五更風原文

簾外五更風,吹夢無蹤。畫樓重上與誰同?記得玉釵斜撥火,寶篆成空。

回首紫金峯,雨潤煙濃。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羅襟前日淚,彈與徵鴻。

詩詞賞析:

《全宋詞》卷二刊此詞為李清照存目詞。儘管此詞的歸屬尚存異議,但把詞的內容與詞人的經歷對照起來看,定為李清照所作應該説是沒有什麼疑問的。全詞寫對往事的追念,抒發了孑然一身、孤苦伶仃的感慨。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謂:“悽絕不忍卒讀,其為德夫(趙明誠)作乎!”這是頗有見地的。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14

浪淘沙·其七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捲起沙堆似雪堆。

賞析

這是《浪淘沙》組詩的第七首,寫的是八月十八錢塘江湖。

錢塘江,又稱為浙江。江口呈喇叭狀,海潮倒灌,形成著名的錢塘潮。錢塘潮以每年的夏曆八月十八在海寧所見者為最壯觀。潮水湧來之時,潮頭壁立,波濤洶湧,有如萬馬奔騰,成為古往今來自然界的一大奇觀。

此詩的首句“八月濤聲吼地來”,寫潮來之勢,由遠而近,以一個動詞“吼”字,突出濤聲逼近的感覺。第二句寫潮勢達到頂點時的壯觀場面。悍湍的潮頭,昂揚着數丈高的身軀,撞擊著兩岸的山崖。一、二兩句,以“吼地來”和“觸山回”相對照,描寫出潮漲潮退的全過程,語氣上的急轉,更襯托出潮勢的奔騰急遽。據《海寧縣誌·浙江潮略説》,錢塘江口有兩座山,其南曰龕,其北曰赭,並峙於江海匯合之處,即所謂海門。第三句以“須臾”承接第二句,由開頭的動境描寫轉入對潮去之後的靜態描寫。當潮水退出海門之後,呈現在詩人面前的是什麼呢?洶湧的波濤以另一種形態展示出他的氣概——波濤捲起沙堆似雪堆座座。文字表面上看已不是寫潮水,實際上恰恰正緊扣起句“吼起來”,以潮去後留下的又一奇景,更襯托出八月潮吼地而來、觸山打遊的壯觀場面。全詩不事雕琢,流走飛動,而又緊湊洗練,顯示出詩人高度的藝術才能。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八月的濤聲如萬馬奔騰驚天吼地而來,數丈高的浪頭衝向岸邊的山石又被撞回。

片刻之間便退向江海匯合之處迴歸大海,它所捲起的座座沙堆在陽光照耀下像潔白的雪堆。

註釋

八月濤:浙江省錢塘江潮,每年農曆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潮頭壁立,洶湧澎湃,猶如萬馬奔騰,蔚為壯觀。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15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原文: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譯文及註釋:

作者:佚名

譯文

門簾外傳來雨聲潺潺,濃郁的春意又要凋殘。羅織的錦被受不住五更時的冷寒。只有迷夢中忘掉自身是羈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時的歡娛。獨自一人在太陽下山時在高樓上倚靠欄杆遙望遠方,因為想到舊時擁有的無限江山,心中便會泛起無限傷感。離別它是容易的,再要見到它就很艱難。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紅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對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間。

註釋

①此詞原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賣花聲》等。唐人多用七言絕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為長短句。雙調,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減者),平韻,此調又由柳永、周邦彥演為長調《浪淘沙漫》,是別格。

②潺潺:形容雨聲。

③闌珊:衰殘。一作“將闌”。

④羅衾(音qīn):綢被子。

⑤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⑥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⑦一晌(音shǎng):一會兒,片刻。一作“餉”(音xiǎng)

⑧貪歡:指貪戀夢境中的歡樂。

⑨憑欄:靠着欄杆。

⑩江山:指南唐河山。

賞析:

作者:佚名

此詞基調低沉悲愴,透露出李煜這個亡國之君綿綿不盡的故土之思,可以説這是一支宛轉悽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敍,先寫夢醒再寫夢中。起首説五更夢迴,薄薄的羅衾擋不住晨寒的侵襲。簾外,是潺潺不斷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殘春;這種境地使他倍增悽苦之感。“夢裏”兩句,回過來追憶夢中情事,睡夢裏好象忘記自己身為俘虜,似乎還在故國華美的宮殿裏,貪戀着片刻的歡娛,可是夢醒以後,“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卻加倍地感到痛苦。

過片三句自為呼應。説“獨自莫憑欄”,是因為“憑欄”而不見“無限江山”,又將引起“無限傷感”。“別時容易見時難”,是當時常用的語言。《顏氏家訓·風操》有“別易會難”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説“別日何易會日難”。然而作者所説的“別”,並不僅僅指親友之間,而主要是與故國“無限江山”分別;至於“見時難”,即指亡國以後,不可能見到故土的悲哀之感,這也就是他不敢憑欄的原因。在另一首《虞美人》詞中,他説:“憑欄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眼前綠竹眉月,還一似當年,但故人、故土,不可復見,“憑欄”只能引起內心無限痛楚,這和“獨自莫憑欄”意思相仿。

“流水”兩句,歎息春歸何處。張泌《浣溪沙》有“天上人間何處去,舊歡新夢覺來時”之句,“天上人間”,是説相隔遙遠,不知其處。這是指春,也兼指人。詞人長歎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故國一去難返,無由相見。

這首詞,情真意切、哀婉動人,深刻地表現了詞人的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動地刻畫了一個亡國之君的藝術形象。正如李煜後期詞反映了他亡國以後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確實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訴説內心的極度痛苦,具有撼動讀者心靈的驚人藝術魅力。此詞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