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奕》課堂教學實錄

來源:文萃谷 2.88W

《學奕》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的事,説明了學習應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以下為大家整理了是關於《學奕》的教學實錄,僅供參考!

《學奕》課堂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四年級的時候,我們課外背誦過一篇很有意思的小短文。(課件出示),看還記得嗎?

學生:記得!

學生:來,讀一遍。

(齊讀):《孟子一則》。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

魚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師:這個短文的題目叫“孟子一則”,為什麼叫“孟子一則”呢?題目的由

來你知道嗎?

生:我覺得這篇短文可能是孟子寫的其中一篇。

師:對!這篇短文選自《孟子》,是《孟子》這本書其中的一篇。所以叫——

(全體):孟子一則。《孟子》這本書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和它們的弟子合著而成的,課前我讓大家查資料瞭解孟子,瞭解到了嗎?

生:瞭解到了。

師:來,交流一下你對孟子的瞭解。

生1:孟子,山東人,名珂,字子玉,孟子原籍是魯國貴族,從魯國遷居。

生2:孟子被世人稱為“亞聖”。他的母親孟母為了孟子“三遷”,孟母也因此被稱為中國最偉大的女性之一。

師:大家都熟悉孟母三遷的故事。剛才,光昊同學談到一個詞,“亞聖”,怎樣理解“亞聖”?

生3:比如説獎牌吧,有冠軍和亞軍,冠軍是第一名,亞軍是第二名,“亞聖”就是僅次於第一名。

師:那麼,你知道聖人指的是誰嗎?

生:孔子。

師:對!孟子是排在孔子之後的,所以稱為“亞聖”。我們班同學學知識能夠融會貫通,很了不起。還有誰來交流?

生4:孟子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是戰國時期儒(把“儒”讀成了第三聲)家代表的任務。

師:(更正)是“rú家”。(儒第二聲)

生4、“儒家”。

師:對,這個字讀rú。跟老師再讀一遍。

生:儒家.

師:儒家的代表任務有兩個,一個是——

生:孔子。

師:一個是——

生:孟子。

師:我們過去背的很多古語都是代表了儒家的思想。今天我們再學習一篇小古文,選自《孟子》,題目是——

生:學奕。(教師板書課題)

師:來,跟老師讀課題,學奕!

生:學奕

師:大家都自學了課文,我們來交流自學成果,先來交流一下朗讀情況。在全班交流之前,先在小組內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讀成果。開始吧!

(各學習小組交流課文朗讀情況)

師:哪一學習小組願意展示學習成果?剛才我聽到刁玥這一小組交流得特別認真,王一凡不太會讀,刁玥幫助他,糾正了兩遍,王一凡再重新讀,終於讀對了,小組互助多麼好啊!

(師指名一豎排逐一展示朗讀)

生1朗讀

師:聲音非常洪亮,這是對每個人的尊重,聲音大一些,每個人就都能聽清楚。

生2朗讀

師:“曰,非然也”,“曰”字後面有標點,把標點的作用讀出來。再讀。

生2再讀:“曰,非然也”。

師:很好!

生3朗讀課文。

師:有句話他是這樣讀的,“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在“有”字後面停頓),這句話到底該怎麼讀?

生3(欲言)

師:自己悟出來了是吧?請你再讀。

生3:(朗讀)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

師:(問同學們)這次讀對了嗎?

生:讀對了!

生4朗讀課文

師:“劉暢”同學朗讀課文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她讀得特別“流暢”。

(生笑)

師:剛才我聽到邵康和孫維林兩位同學的朗讀,同樣一句話,斷句卻不一樣。孫維林讀的是“思/援弓擢/而射之”,邵康同學讀的是“思援弓擢/而射之”。大家琢磨一下,到底該怎樣讀?

生:我認為孫維林的朗讀合適,孫維林讀的“思/援弓擢/而射之”,表示的意思是想拉弓箭把天鵝射下來。

師:就這句話,你來讀一遍(課件出示這句話)。注意斷句,讀文言文,斷句非常重要。

生:思/援弓擢/而射之。

師:很好!邵康同學,請你再讀一遍。

(邵康同學再讀)

師:大家齊讀一遍。

全體:思/援弓擢/而射之。

師:還有一句話也不好斷句。(課件出示:“為是/其智/弗若愚?”)看這句話,“為是/其智/弗若愚?”大家讀!

全體齊讀:“為是/其智/弗若愚?”

師:很好,讀文言文要注意斷好句子,下面我再找個同學讀一遍課文。你讀!

(生朗讀一遍課文)

師:還有誰想讀?(很多學生積極舉手)彆着急。我想,我們理解了文言文的意思,再去讀,會有新感覺,會讀出文言文特有的韻味。按照我們學習文言文的習慣,大家課前都要結合註釋理解課文意思。自學好了嗎?

生:自學好了!

師:好,現在小組內交流,達到人人都會,開始!

(小組交流對句意的理解,教師下去指導。學生交流完,停了下來)

師:我看大家都停下來了。哪一小組人人都會了舉手?這次從後面找個大個的。(指名後面一個三人學習小組)你們小組誰來?

生:我來!(該生逐句彙報對句意的理解。)

“弈秋,通國之善弈也”,意思是“奕秋,是全國的善於下棋的人”。

“使弈秋侮二人弈”,是説“讓奕秋教導兩個人學下棋”。

“其一人專心致志”,意思是“其中一個人很專心”。

“惟弈秋之為聽”,意思是“只聽奕秋的教導”。

“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意思是説“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卻以為馬上就要有天鵝飛過來”。

“思援弓繳而射之”,是説“想拿弓箭射天鵝”。

“雖與之俱學”,“雖然他和前一個人一塊學習”。

“弗若之矣”,“但卻不如第一個人學得好”。

“為是其智弗若與?”意思是“是他不如第一個人聰明嗎?”

“曰:非然也。” “説,不是這樣的。”

師:(問大家)有異議嗎?

生:有!

師:好!能從同學的發言中聽出和自己不一樣的地方,並想與他交流,這是會傾聽會聽課的表現,這一點特別重要!史尚鑫,你來!

生:“為是其智弗若愚”,他説是“我不如第一個人聰明嗎?”應該是“後一個人不如第一個人聰明嗎?”

師:(問同學們)誰説得對?

生:史尚鑫。

師:耳聰目明才叫聰明,我們的耳朵要管用啊孩子。非常好,為史尚鑫同學鼓掌!(掌聲)

師:結合註釋理解文章不是太難的事情。下面我們做一個小測試。我説文中意思,你們試着把原文説出來,好不好?

生:好!

(教師邊説意思,邊順着指定的一排,依次讓學生一一説出意思)

師:奕秋,是全國的善於下棋的人。

生1:弈秋,通國之善弈也。

師:讓奕秋教導兩個人學下棋。

生2:使弈秋誨二人弈。

師:其中一個人啊,聽得專心致志。

生3:其一人專心致志。

師:他只聽奕秋的教導,特別專心。

生4:惟弈秋之為聽。

師: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奕秋的教導。

生5:一人雖聽之。

師:卻一心想着有天鵝將要從那邊飛過來。

生6: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

師:想着拉弓射箭把天鵝射下來。

生7:思援弓繳而射之。

師:雖然他和前一個人一塊學習。

生8:雖與之俱學。

師:但是卻不如第一個人學得好。

生9:弗若之矣。

師:難道是他不如第一個人聰明嗎?

生10:為是其智弗若與?

師:回答説,不是這樣的。

生11: 曰:非然也。

師:好!下面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學習,組長説意思,另外兩個同學對出來文中句子,在一起合作,好不好?

生:好!

師:開始!

(各學習小組在小組長帶領下合作學習)

師:(等學生停下來)我看到了,有的小組合作非常愉快。大家發現了沒有,文言文裏面,有些字反覆出現,哪個字?

生:之。

師:還有——

師生:乎——者——也——

師:我們常説一個人表達交流的時候,經常用文言詞,我們就説他“滿嘴的之乎者也”。“之、乎、者、也”是文言文中經常出現的一些詞。如果我們經常讀文言文,我們對文言文的感覺就有了,對“之乎者也”的感覺也就有了。(課件出示文中帶之的句子)看,你發現了什麼?

生:每一個句話都有“之”,“之”的意思不同。

師:“之”的意思怎麼不同?給大家介紹一下。

生:第一句的意思是“奕秋是全國的善於下棋的人”,“之”表示的意思是“的”。“一人雖聽之”,“之”意思是“奕秋的教導”。“思援弓擢而射之”,這裏“之”表示的是“天鵝”。“雖與之俱學”,雖然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

師:“之”代表的是?

生:前一個人。“弗若之矣”,不如前一個人聰明。

師:應該是不如前一個人學得好。

生:不如。

師:“弗”表示“不如”。“弗若之矣”的`“之”代表誰?

生:前一個人。

師:好!我們發現“之”在不同的句子裏面他的意思和用法是不一樣的。大家今後閲讀文言文的時候,你會有更多的發現,你要有善於發現的眼睛,用你聰慧的大腦去思考,用你的心去感受,你就會學得很好。

生:點頭。

師:我相信經過剛才對課文的理解,再加上我們的發現,現在再去讀《學奕》這篇文章,我們一定會有新感覺。(課件出示課文內容)看,斷句符號沒有了,誰再讀?王凱特!

生:朗讀課文。

師:我覺得王凱特課堂表現進步特別大,我們把掌聲送給他(學生鼓掌)。老師也來讀一遍。

(教師朗讀課文,讀完學生鼓掌)

師:發現了沒有?老師讀得和你讀得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生1:何老師您讀得特別慢。

師:讀文言文區別於讀現代文最大的特點就是讀得要慢。

生2:您讀時停頓得次數多,停頓的時間長,您讀得很有韻味。

師:謝謝你把“韻味”這麼好一個詞語送給老師。

生3:您讀得像平時説話一樣。

師:你們想不想再重新試着讀一遍。

生:想——

師:好的,開始。

(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師:朱翊威讀得特別認真,來,讀一遍!

(朱翊威站起來讀一遍)

師:(問大家)有味道了嗎?

生:有!

師:真的比原來讀得好,我特別佩服朱翊威的是,倒數第二句讀哏了,再認真地讀一遍。誰還想展示?趙浩宇!

(趙浩宇朗讀課文,倒數第二句又沒有讀好)

師:倒數第二句,重讀一遍。

生:(讀倒數第二句)為是其/智弗若愚?

師:“其智”,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生:智慧。

師:“其智”,誰的智慧?

生:他的智慧。

師:“其智”,他的智慧,“其”和“智”能分開讀嗎?

生:不能。

師:再讀一遍。

生:為是/其智/弗若愚?

師:鼓掌!(掌聲)下面我找我們班讀得最好的,我配上音樂,我們好好欣賞一下。刁玥!

(起古箏樂曲,刁玥朗讀全文)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遍,看着我的拍子,隨着拍子一起讀。

(古箏樂曲聲中,全班同學隨着老師的拍子有節奏地朗讀)

師:俗話説,熟讀才能成誦。熟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會背了。來,試試看!

(學生試着背誦)

師:一起試着背一背好嗎?

生:好!

師:學奕,一二!

(學生齊誦課文)

師: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麼?

生:世界上沒有學不會的東西,學什麼都要專心。

師:文章中有個成語,叫——

生:專心致志。

師:我們現在常用的成語專心致志就是出自這篇文章。你發現了嗎?現代人使用的很多成語,都出自哪裏?

生:文言文。

師:對!請大家專心致志地跟我一起寫“專心致志”。(板書:專心致志,學生認真地數空)讀一遍!

生:專心致志!

師:這節課,同學們一起自學、交流、碰撞、展示,學得非常好!我們學習文言文最重要的方法是什麼?

生:多讀幾遍,還有要看課後的註釋。

師:結合註釋理解文章意思。讀的時候,還要——

生:斷好句子。

師:接下來的時間,我留給同學們自學《兩小兒辯日》。學完以後,我們交流。?(課件出示學案)首先請大家默讀學案。

(學生默讀學案)

師:有幾個任務?

生:四個!

師:同學們自學後,下節課我們來交流這四個任務的完成情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