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一年級數學認圖形教案

來源:文萃谷 2.03W

  教學目標

國小一年級數學認圖形教案

1.使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畫一畫、圍一圍等操作實踐活動,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初步感受到圖形間的異同。

2.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增強與同學交往、合作的意識。

3.讓學生在經歷探究圖形特徵的過程中,初步體驗探究事物特徵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 遊戲中梳理回顧

1.小朋友,你們喜歡搭積木嗎?今天我們就來玩這個遊戲。先請每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們準備搭什麼。

學生小組內商量後,教師提出要求:請小朋友邊搭邊注意觀察這些積木的形狀,有哪些我們是認識的?

2.在學生活動後,指定幾個學生拿出已經認識的積木,介紹它們的形狀,相機也讓其他學生找一找相同形狀的積木。

[評析: 一個簡單的搭積木遊戲,既讓學生嘗試並體驗了本節課運用最多的學習形式合作,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平常的遊戲中也藴含着數學知識,從而為後繼的學習活動既作了情感上的鋪墊,又作了認知上的準備。]

  二、 探索中合作感知

1.引導認識長方形。

(1) 看一看、摸一摸。

講述介紹: (教師依次指長方體的幾個面)這是長方體的一個面,這是長方體的另一個面,這也是長方體的一個面,長方體上有好幾個面。

佈置操作: 請你任意選擇一個面,正對着自己,仔細看一看它的形狀,再用手摸一摸。

(2) 畫一畫。

動一動腦筋,你能把這個面的樣子在紙上畫下來嗎?想一想該怎麼畫呢?讓我們來動手試一試吧。

(3) 比一比。

請小朋友把你畫下來的圖形在小組裏交流,互相看一看得到了什麼樣的圖形。

教師藉助實物投影儀進一步展示學生畫出的各種各樣的長方形:再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有的是這樣的,有的是這樣的

(4) 揭示名稱。

想像: 讓我們閉上眼睛把剛才看見的圖形再想一想。

指出: 像這樣的圖形雖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橫着,有的豎着,但我們都把它們叫做長方形。

(5) 找一找。

手中的長方體上還有哪些面的形狀也是長方形的?找到後看一看、摸一摸。

[評析: 活動形式的多樣性決定了體驗的深刻性。這一層次的教學就是試圖通過看一看、摸一摸、畫一畫、比一比、找一找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積累更多的對長方形的直觀認識體驗。同時在揭示概念時,通過對學生自己畫出的各種各樣的`長方形比較,也巧妙地豐富了概念的外延,從而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長方形的認識。]

2.自主認識正方形。

(1) 談話啟發方法。

剛才我們用了先看一看長方體一個面的形狀,再摸一摸,然後把它畫下來的方法認識了長方形,那麼你們想不想知道正方體的面又是什麼形狀的呢?

請小朋友每人拿起一個正方體,用剛才認識長方形的方法去認識正方體每個面的形狀。

(2) 學生活動,教師注意觀察指導。

(3) 交流後概括。

讓學生將畫下來的圖形在小組裏交流,教師再選擇一部分學生畫出的正方形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

提問: 咱們畫下來的這種圖形叫做什麼呢?

概括: 這些圖形都是正方形。

(4) 再看一看正方體的其他面是什麼形狀的?

[評析: 引導學生把認識長方形的方法遷移到正方形的認識過程中來,學生憑藉操作活動的直接感知和已有的知識經驗,不僅能主動地認識正方形,同時也在體驗着認識的方法。]

3. 放手認識圓。

(1) 引導回顧方法。

剛才我們從長方體上認識了長方形,從正方體上認識了正方形,那從圓柱上又能認識什麼圖形呢?請小朋友拿出一個圓柱來,找到圓柱的這個面(底面)。想想剛才我們用什麼方法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請你也用這樣的方法去認識其中一個面的形狀。

(2) 學生活動,教師注意觀察指導。

(3) 集體交流。

① 交流方法: 説一説你是怎樣認識這個面的形狀的。

② 交流圖形: 互相看一看畫出的圖形。

③ 揭示概念: 我們畫的這種圖形又叫做什麼呢?(圓)

(4) 找一找圓柱上還有哪個面也是圓,指給同桌看一看。

[評析: 這一環節的設計,使學生能獨立地、主動積極地運用剛才認識圖形的方法去認識圓,同時也考察了學生自覺運用已有的方法來認識新圖形的能力,並通過相互間的交流讓學生對圓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感知。]

4. 初步辨析。

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和圓,你能分別説出下面這些圖形的名稱嗎?(出示以上三種圖形混雜的多個圖形讓學生辨認)

5. 聯繫生活,拓展延伸。

(1) 平面圖中找學過的圖形。

其實今天我們認識的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就藏在日常的生活中。瞧,這是小紅家的客廳(出示小紅家客廳圖),裏面就有許多我們今天認識的圖形,比如凳子的面是長方形的。誰也來這樣找一找,説一説?

(2) 在自己身邊找學過的圖形。

在我們的身邊、周圍有這樣的圖形嗎?誰發現了?請你指一指、説一説。

(3) 回憶生活中見到的所學圖形。

這樣的圖形生活中也有,誰來説一説你在哪裏見過今天所學的這幾種圖形?

像這樣的圖形生活中還有很多,小朋友課後可以繼續去找一找。

[評析: 引導學生到生活環境中去尋找相應的圖形,加強了幾何形體與生活的聯繫,適時地拓展了概念的外延。]

  三、 操作中體驗深化

1. 圍圖形。

(1) 圍長方形、正方形。

① 激趣談話: 小朋友,想不想親手來做一個咱們今天學到的圖形呢?

② 介紹釘子板: 這塊板叫做釘子板,上面的釘子橫着的、豎着的,都排得整整齊齊。

③ 活動説明: 請你們利用釘子板和橡皮筋,兩個小朋友合作很快地圍出一個今天學過的圖形來。

④ 學生活動,教師觀察並注意指導。

⑤ 交流反饋: 把你圍出的圖形向大家介紹一下。

(2) 改圖形。

① 提出要求: 你們有的圍了長方形,有的圍了正方形,如果你圍的是長方形,你能把剛才圍的長方形改成正方形嗎?如果你圍的是正方形,你能把正方形改成長方形嗎?

② 學生活動,教師觀察並注意指導。

③ 交流反饋: 把你改的圖形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是怎樣改的。

請組內的小朋友互相檢查一下有沒有改對。

(3) 探究為什麼用釘子板不能圍圓。

① 談話激疑: 剛才老師讓大家在釘子板上圍一個圖形,你們圍的都是長方形和正方形,我們今天還學了哪個圖形?如果要你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圓來,你覺得可能嗎?我們也來動手試一試。

② 交流反饋: 誰來説説圍了以後覺得怎麼樣?

③ 小結: 在釘子板上可以圍出長方形、正方形,但圍不出圓來。

2. 畫圖形。

(1) 活動説明: 剛才我們是動手圍圖形,下面我們再來動手畫圖形。這是一張方格紙,想一想利用上面這一條條橫線和豎線可以畫出今天學的什麼圖形呢?為了畫得規範、漂亮,我們要請尺子來幫忙,下面就請你們在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2) 學生活動,教師觀察並注意指導。

(3) 交流評價: 完成的小朋友請同桌評一評,説説畫得怎麼樣。

[評析: 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操作實踐、合作交流的自主探究活動,進一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的特徵,初步感受直線圖形與曲線圖形的不同,並在豐富多樣的活動中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

  四、 總結延伸

總結: 小朋友,今天課上我們進行了很多的數學活動,你學得開心嗎?在這些活動中你有什麼收穫?

延伸: 看來今天我們的收穫還真不少。的確,老師發現我們班的小朋友非常聰明,特別會解決問題。老師這兒還有個問題,你願意解決嗎?剛才我們用手中的長方體上的這一個面畫出了一個長方形(演示),那用這個面(演示)也能畫出一個長方形,用這個面(演示)還能畫出一個長方形,想一想用長方體上的這些面,能畫出幾個不同的長方形呢?(根據課上時間讓學生在課內完成或者課外探究)

[評析: 讓學生在交流中總結,從而更清晰地認識到學了什麼;讓學生在總結中交流,有利於學生間相互啟發,共同完善。另外,設計的一道開放題,進一步激發了學生探索的慾望,從而誘導他們把探索活動從課上延伸到課外,通過活動發散學生的思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