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飲酒賞析

來源:文萃谷 2.16W

導語:《飲酒·結廬在人境》是晉朝大詩人陶淵明創作的組詩《飲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詩。這首詩主要表現隱居生活的情趣。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陶淵明飲酒賞析吧!

陶淵明飲酒賞析

  陶淵明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

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

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着伴兒歸來。

這裏面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陶淵明飲酒賞析

陶淵明是中國古代偉大的詩人之一。自南朝梁·鍾嶸在《詩品》中稱陶淵明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始,之後唐代大詩人杜甫、韓愈、白居易等對他亦十分讚賞,“常愛陶彭澤,文思何高玄”(唐·白居易《題潯陽樓》);宋代評價更高,大文學家蘇軾酷愛陶詩,認為陶淵明的詩在被譽為詩仙的李白和詩聖杜甫之上;南宋的真德秀將陶詩與《詩經》、《楚辭》並列,認為是“為詩之根本準則”;元明清等各代對陶詩大多推崇備至,甚至認為是“宇宙間第一好詩”(明·唐順之《答茅鹿門知縣》)。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他以沖淡灑脱的筆觸,自然、平和的心境,為我們繪製了一幅幅優美靜謐的田園風光圖畫,語言樸實無華,境界高遠幽邃,詩意空靈安謐,洋溢着一股恬靜閒雅之氣。

《飲酒》,是陶淵明的重要代表作,共二十首。詩前有序,説明作詩的緣起。

組詩中雖然只有九篇直接寫到酒,但所有各篇都是詩人酒後抒發情懷,故總題為《飲酒》。清代文人方東樹説得很正確:“亦是雜詩……借飲酒為題耳,非詠飲酒也。”這一篇是其中的第五首,是最優美、也是中國詩史上最為人們熟知的名篇。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詩人淡淡地説出:自己的住所雖然也在人來人往的環境之中,卻沒有車馬的喧鬧和世俗的紛擾。

為什麼能夠這樣呢?最核心的第四句詩“心遠地自偏”順勢推出,即關鍵在於自己心態的平和與寧靜。這四句詩,從第一句説事、第二句轉折、第三句發問、第四句作答,勢同流水,一氣呵成,又構思縝密,結構嚴謹,闡明瞭詩人的心理與崇尚。陶淵明酷愛自然,崇尚自然,並身體力行迴歸自然,“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之一)。在他看來,人的生命原來就是自然的一部分,除了在社會裏人與人的關係以外,更重要、更本質的是直接面對大自然,是人的生命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但是多數人由於違背了人的自然本性,追逐無止境的慾望,於是虛偽矯飾、傾軋競鬥,得則喜、失則憂,使得人生充滿了焦慮和矛盾、缺損和痛苦。完美的生命形態應該是復歸自然,才能使人生得到本質意義上的實現。詩人在這裏所説的“車馬喧”,不是簡單的形式上的門庭若市導致的車馬的喧鬧,而是喻指社會的喧囂和人世的紛擾。而“心遠”的“遠”,就是對爭權奪利、爾虞我詐等等,這一切世俗利害的超脱與淡然。正因為有這樣的“心遠”,不受塵俗煩擾,俗話説“大隱隱於市”,所居之處就會僻靜而安寧,心態就會平靜而閒適,身心就會陶然而自樂。

接下來的四句詩,詩人就把自己的這些哲理的思考,以非常精妙的詩句,通過秀美恬靜的自然風光的影像表現出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自古,人們就視菊花為一種高雅而有氣節的花卉,凜冽的秋氣使百卉凋零,然而菊花卻迎霜怒放,獨呈異采,幽香四溢,絢麗燦爛,因此人們尤其文人非常喜愛。陶淵明對菊花更是情有獨鍾,詩中常常可以見到菊的`身影,如“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和郭主簿二首》),讚美菊花堅貞秀美的英姿、卓爾不羣的風貌。詩人在自己的園圃中隨手採摘菊花,偶爾抬起頭來,無意中目光所見,是面前那靜靜屹立悠然靜穆的南山(即陶淵明住宅南面的廬山)。

歷代文人對這兩句詩極為推崇。人恬靜而自在,山靜穆而高遠,人悠然、山悠然,人與自然融洽地化為一體,情與景會,悠遠寧謐,一派天籟,物我皆忘。眼前的景物則是“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詩人並不着力描寫面前南山那些引人入勝的景物,也不寫空中所見的飛鳥矯健凌空的姿態,只是概括地説縈繞山中的嵐氣日暮時分更加美好,一羣羣鳥兒相親相愛結伴而歸。在陶淵明看來,在夕陽餘暉的照耀下,大自然這種充沛的生意和飛鳥呼朋邀侶結伴歸來的自由與自在,正是詩人心中的嚮往。陶淵明總是這樣概括地描繪眼中、心中的景物,如“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歸去來辭》),“卉木繁榮,和風清穆”(《勸農》)等等,我融於物,神與景接,從自然中去領會人生的真意,認為一切應該像大自然一樣,而不要刻意地去追求,還人以自然的本性,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

詩的最後兩句是全詩的總結:“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明確地告訴人們,人可以也應該從大自然中去細心地體會人生的真意,去領悟生命的真諦。

在大自然的啟發下領會到的理想中的生活意趣,想辯説出來卻忘了該怎樣用語言來表達,即無法用言語來表達。道家的莊子曾説過:“辯也者,有不辯也,大辯不言。”(《莊子·齊物論》)“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莊子·外物》)有位現代作家也説:“最真實最切己的人生感悟是找不到言詞的。”因此,陶淵明這裏的意思是:領會到的真意不可言説也無須言説。

陶淵明的這組詩題名《飲酒》,這位極其看重志節“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名士,“寧固窮以濟意,不委屈而累己”(《感士不遇賦》),除了前面所説的緣由外,看來仍有深意:一種沉浸於物我兩忘意境中的聯想與追求。觀照今天,人作為大自然的一部分,應該心態平和,迴歸自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與大千世界一道共奏一曲和諧的樂章,則也是地球村中現在和將來每一個人的追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