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橋教學反思

來源:文萃谷 8.34K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下冊橋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下冊橋教學反思

五年級下冊橋教學反思1

作者滿懷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穩、高風亮節、果決的指揮,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他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樑。這座橋樑是我們黨以老支書為代表的優秀共產黨員密切聯繫羣眾的“橋”,這正是課文以“橋”作題目的深刻內含。但是想讓學生體會到這一點,沉浸在文章情景當中可不太容易。因此,根據文中的老漢是在面臨不斷上漲的滔滔洪水中做出的決定,理解他的言行決不能把當時的情景與行為割裂開,於是我讓學生先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並談一談自己讀文後的感受,然後圍繞“課文中的老漢是個怎樣的人”細讀課文,畫出描寫老漢的有關語句,在旁邊做簡單的批註,之後與同學交流自己對老漢的認識 .

在學生對老漢有了一定的認識後,我又讓學生畫出課文中令自己感動的句段,談一談原因,然後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現出自己的感動,從而昇華對老漢的理解和認識。朗讀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讀出洪水的肆虐,情況的危急,人們的慌亂和老漢的沉着、鎮定。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人物的情感,加深對老漢的理解,並通過朗讀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從而使學生與作者、文本達到情感上的共鳴。在學生理解、感悟了課文內容之後,我還注意從表達方法這一角度引導學生進行欣賞和評價。我藉助課後思考第3題引發學生進行思考和評價,讓學生再次深入到文本,看一看課文在表達上有什麼特點,想一想作者這樣寫的好處,指導學生從課文結構的安排、句式特點、語言描寫等多個角度引發思考,提高學生對課文的欣賞和評價能力。不過教學這篇課文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對於“老漢像一座山”這句話,學生體會的還不夠深入,要是再體會體會,加上老師點撥,讀起來效果會更好。另外就是課文的結尾的處理,課中在體會老漢形象時學生已經理解了一些,但結尾如果給學生樹立一些優秀黨員形象,讓學生更清楚的明白像老支書這樣的黨員在人民生活中不僅僅只是這一個而有很多很多,這樣黨員的形象就鮮明的樹立起來了。

五年級下冊橋教學反思2

《橋》一文中有很多特色的句子。如修辭手法描寫營造危急氣氛。還有利用短句營造緊張氣氛的。學生對於前者的理解已經有了方法的積累,對於後者則是頭一次見。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這個用法,我是這樣做的:

在課上,我覺得利用舉例的方式讓學生明白很重要。於是在讓學生感受“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這一個短句的作用,我先讓學生找出這一段話有幾個句子,然後讓他們發現這是短句,先有個整體感知。然後讓學生去朗讀,學生果真朗讀不出那種緊急的'語氣來。於是我引入了一組課外同樣作用的短句進行對比:A眼看失控的汽車馬上就要撞到玩耍的小孩了,司機大吼着:“跑。快跑。” B眼看失控的汽車馬上就要撞到玩耍的小孩了,司機大吼着:“那是誰家的孩子,車來了啊,你跑啊。”句子一出,學生馬上能夠發現短句的用處,然後我馬上遷移到文章中的短句中來,他們也就能夠很自然地感受到短句對於營造緊張氣氛的作用了。

我覺得在教學上,如果遇到了一些難以一下子理解的新知識,不妨可以進行簡單的“類比例子教學”,從簡單的生活場景學語文,再遷移到語文能力培養上來。

五年級下冊橋教學反思3

《飛奪瀘定橋》是教科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篇主體課文,本單元以“紅軍與長征”為主題,選編了《飛奪瀘定橋》《豐碑》《草地夜行》詩歌《七律長征》。“能説會寫”和“語文七色光”圍繞長征主題,讓學生通過蒐集講述長征故事,閲讀革命故事書籍,寫讀後感等,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讓學生學習長征精神,珍惜今天幸福生活。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緊扣“飛奪”。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紅軍戰士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習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敍事件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紅軍戰士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學習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敍事件的方法

回顧本節課的教學,我覺得以下以方面處理較好:

1培養學生質疑能力。古人云“學貴有疑”,因此在齊讀課題後,我就引導學生“課題中哪個字引起了你的注意?你有什麼疑問?”學生們馬上抓住“飛”和“奪”提出:為什麼要“飛奪”瀘定橋?怎樣奪橋的?故事中是誰向誰奪橋?然後馬上讓學生帶着問題走入課文,展開學習。

2努力滲透寫法。本文是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寫的,教學中我在組織學生交流回答課前提出問題的過程中,就逐漸滲透了按照起因經過結果這樣事情發展的順序寫作的.方法,實現了閲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機結合。

3整體處理課文。在精讀部分,我緊扣課後習題,提出:默讀課文,説一説,在紅軍飛奪瀘定橋的過程中,哪些場面給你的印象最深?為什麼?用這樣一個大的問題統領全文,實現長文短教。在交流中學生們能夠抓住紅軍奪橋時的表現體會紅軍的勇敢,能夠抓住紅軍冒雨行軍的場面體會紅軍的機智和不怕困難,理解文章主旨。

仔細思量,我覺得還有以下地方處理不當:

1在時間安排上不夠合理。由於課文較長,在自由讀和指名讀後就已過去了十一分鐘,再交流主要內容就一堂課過半,所以後面精讀部分時間很緊,沒有指導學生把一些重點語句讀細讀好,如描寫橋險的句子,描寫紅軍飛速行軍中生動的比喻句,只是讀了戰士們冒着槍林彈雨鋪橋前進的句子。如果充分指導朗讀,不僅對理解文章有幫助,更為後面複述和習作中的縮寫奠定基礎。

2細節上處理不當。比如當學生理解了“飛”就是速度快的意思時,我就應及時追問,在文中指什麼?讓學生答出在文中就是指紅軍必須快速前進,搶在敵人之前到達瀘定橋,順勢板書“飛速行軍”。為後面節省時間。再比如在初讀小結時沒能説出課文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寫的,應點明。

3本節課提問的數量不多,但在交流中碎小的問題還應減少,感覺越是急於讓學生回答出正確答案,就越急於提示追問,就顯得碎了。對於學生的回答,評價、提升不夠及時、到位,有時急於搶説。學生課文預習不夠好,回答問題的完整性、條理性有待於加強訓練。

4如果能用課件補充一些資料,如關於飛奪瀘定橋的背景資料,播放飛奪瀘定橋的視頻就能將學生帶入情境,課堂氣氛會更熱烈些。

五年級下冊橋教學反思4

青年教師課拉下了帷幕,在這次競賽中我很不成功,但卻是收穫最多的:雨花區教科中心的朱主任和基教科的陳科長親自為我作了點評,讓我感受到深入鑽研教材的重要性。

本次賽課,我執教的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16課的《橋》。一開始我以詞語作為突破口,讓孩子通過這些詞語回想那些讓人難以忘懷的畫面,去感受洪水來臨時死亡的`逼近。接着讀句子“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步步逼近”,再讓孩子們進入文本去找出描寫洪水逼近和死亡逼近的句子,然後找出村民們是什麼表現,最後找出描寫老支書的詞句,在村民和老漢完全不同表現中比較,想想老漢是個怎樣的人?再找出老漢對待兒子的態度的句子,來深入瞭解老漢是個怎樣的人。這樣層層深入,一點一點解讀文本,我認為思路是很清晰的。在聽完了兩位專家的點評,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學,主要有以下感想:

1、熱鬧的課不一定就是一堂好課,認真備好課是講好課的根本,深入研究教材是備課的根本。

2、本節課,我在讓孩子們領會課文表達方法的處理上有些牽強,如能借助課後思考題引發學生進行思考和評價,讓學生再次深入到文本,看一看課文在表達上有什麼特點,想一想作者這樣寫的好處,指導學生從課文結構的安排、句式特點、語言描寫等多個角度引發思考,更能提高學生對課文的欣賞和評價能力。

3、在教學中雖然力求讓學生通過讀來感悟課文,又通過讀外現對文本的理解,但是在課堂上對詞語挖掘多了一些,讓學生對篇章的感受少了些;教師的點撥多了一些,學生的自悟少了一些,未實現“輕輕鬆鬆教語文”的教學觀。那麼好的場面描寫,卻不懂得處理,其實可以讓孩子們多一些時間進行讀寫訓練。

五年級下冊橋教學反思5

《橋》在教學中我至少講過兩遍,但是每次講完都覺得效果並不理想。面對生死關頭的緊迫,學生們並沒有體驗過,無法理解危機情況;而父母尤其是內斂的中國父母,對於孩子深沉的愛,有些需要細細品味才可見。這些對於學生理解這篇課文都產生了障礙。

但是信息技術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讓孩子對課文的內容有了直觀的理解。

五年級的語文教學,第一課時一般是生字和課文大意,這篇文章兩個課時同等重要。第一課時我安排的是對於洪水的理解,藉助圖片和視頻,讓學生了解洪水到來時的猛烈,逐漸上漲的危險,作者特殊的寫作表達手法。這些都為第二課時做了鋪墊。

當我把課文段落放在屏幕上時,孩子們的注意力馬上吸引過來,他們很快的找出來人們驚慌失措的重點詞語。在朗讀時,也明顯比之前有了很大的進步。

在安全地撤離了村民後,老漢才想起來自己的兒子。和前面一樣“吼”,但是用意和藴含的情感卻截然不同了。動作“用力”“推”,飽含着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作者的表達簡潔卻意味深遠,孩子們能入情入境地體會父子情深。

大愛無疆,大愛無私。我們經常會聽到這句話,而它究竟意味着什麼呢?課文其實就是描述了人間的大愛和父子間的小愛。

作為村支書,他必須為村民考慮,他要忘卻自己,甚至自己的兒子,在村民面前,他和兒子都排在了後面。而作為一個父親,他當然愛着自己的兒子,所以在他們兩個人中,他首先想到讓兒子脱離危險。愛,是無言的,尤其這個老漢表現的淋漓盡致。

這是對課文題目的解讀。橋,既是真實存在的那座繫着全村人性命的小木橋,也是老漢為了黨員和人民架起的心靈橋,讓“為人民服務”這句我們黨的宗旨落在了實處。

語文課文的選編都十分的講究,可以説學無止境。課文所表達的情感和含義,需要我們不斷的揣摩研究。這篇文章如果我再上第四次,第五次,估計感觸又不一樣,也許我的課件又會給學生呈現不同的內容。但是每一次的新發現,新感觸,都令我欣喜。

五年級下冊橋教學反思6

這節課是一篇閲讀課文,所以在設計的時候重點放在朗讀和感知上,讓孩子有一個情感的體驗,所以上課的時候側重朗讀,同時注意培養了幾個語言點,比如“很不方便”的“很”讓孩子替換,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慚愧”這個比較難的詞語考慮在語境中讓孩子體會。“齊心合力”這個次孩子用了,但是四字的詞語對孩子來説理解比較困難,造句中出現了錯誤,不少孩子對意思的理解還是有偏差。所以在教學中應該將正確導向前置。

課堂中有很多考量孩子思維的問題,比如“你認為小動物會遇到什麼麻煩”等,讓孩子聯繫實際去體會。但是這個問題挖掘的不夠深入,以至孩子在後來,出現瞭如果不造橋小動物也可以過河的疑問,在處理這個突發的課堂生成的時候也沒有及時的把孩子引導到課文的.思路中。

課中操部分讓孩子表演搭橋走橋,孩子很投入,比較可惜的是採訪還不夠到位,在下面坐着的孩子體會不是特別的深刻。

課件展示中,課文中有拼音的段落,在大屏幕上沒有及時給出,造成了部分中下學生的學習困難。這也是日後教學中需要注意的要全面關注每一個孩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