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狀態

來源:文萃谷 2.77W

從上週開始,圍繞“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狀態”開始進行有意識的進課堂觀課調研。幾節課下來,還是有一些思考的,不過要聲明的是,我這次的觀課式專題調研只是就課堂現象以及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狀態進行一些分析以及對策探討,不鑑定對錯和優劣,更不是評判老師教學水平的高低,只要不違反教學常規和文明執教制度,每個老師的課堂有自己的個性和風格也是我們期望和允許的,只要是對於學生的獨立思考和主動學習有裨益的。現將有關思考先整理如下:

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狀態

一、關於課堂提問的思考

1.誰來問:雖然由學生閲讀後再自主提出問題有點理想化,但至少應該打破固定由教師提問的框架,有意識地多鼓勵學生在有效閲讀(包括數學的讀題)後,提出自己的見解或思考,但不要為提問題而提問題,同時,應該創造條件讓後進生、中等生、優等生都來參與提問題,而且提不一定是自己不懂的,也可以是自己的思考。可以程序化,例如每次都先由學生提,學生不提再由老師來提,長期堅持,就能改變學生總是被動接受的學習模式;

2.問什麼: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只要學生真正有思考後提出的問題都是有意義的,都是課堂上即時生成的課題;但教師的提問就不能過於隨意,不能為提問而提問,問題設計要精心一點,過於簡單的細碎的就不要問了,要避免沉浸在那種師生輕鬆一問一答的課堂環節中,換句話説,教師問的問題就是要有一定觸發意義的,有一定思考難度的,有助於幫助學生進一步去思考去探究的;

3.誰來答:應該積極改變固定通過舉手來回答的慣例,我覺得課堂教學模式中“舉手發言”這一個模式剛開始發明時,是為了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而到了現在我們再深思一下,其實舉手經常成了優生的權利,時間長了,就會變成老是那幾個學生在舉手,老是那幾個學生在回答,這樣對於班級教學制要“兼顧整體”的要求是不利的。所以,請大家積極嘗“2+1”回答法,就是每一次的問題(不管是學生提的還是教師提的),都儘量先直接不舉手點名讓中等生和中下生來回答,然後根據他們回答的情況,再由優生舉手來補充或糾正,必要時老師再小結,包括英語課,可能很多英語老師會有一個相同感受,那就是越不會的學生越不敢説、越不敢説就越不會説,自然界的“用進廢退”原理同樣適用於教育學。這樣做的好處是:課堂上全體學生的狀態會被全方位調動起來,就會改變至少一半學生習慣當觀眾當聽眾的局面。另外,要注意對於學生的回答要引導樹立一種“答案無差別”意識,也就是説只要是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觀點,不管對錯,要的是勇於表達、大膽參與,不要背“回答錯了,怕同學嘲笑”的思想包袱。當然,要達到理想的效果,這需要老師們長期堅持不斷去摸索,但我相信我們期待的理想課堂會來到的。

二、關於“獨坐”學生的思考

1.為什麼要“獨坐”:聽了幾個班,都有發現學生自己一個人孤零零獨坐的情況,自己和自己同桌,自己和自己交流,自己和自己發呆,像李白詩中所云“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總覺得心裏不是滋味。獨坐的原因要麼是班級生數剛好是奇數,要麼這個學生是特殊兒童。可能老師們都有苦衷,也可能這種安排是經過孩子家長同意的(我們無從揣度該家長的憂傷),或者老師是迫於其他家長的壓力才這樣安排的。或者我們覺得這樣做很正常,但願將來這些孩子有與同齡人同桌的機會,但願他們在以後漫長的人生歲月中也能有《同桌的你》的感懷,否則,就是一種永遠的遺憾。

2.“獨坐”的優點:留給老師們去填空,我知道肯定有兩個答案,一是不會影響他人的學習,二是什麼?——還是不會影響他人!對這個孩子的`好處是什麼,我相信沒人答得出。

3.“獨坐”的缺點:第一、這個孩子從此被孤立、被對立、被邊沿化;第二、這個孩子從此學不會和正常孩子相處;第三、這個孩子肯定還是要不斷製造“存在感”,而製造麻煩就是最好最直接的辦法;第四、其他正常孩子失去了一個和特殊的同齡人學習相處的機會;第五……

4.請“慎獨”:所以,請老師們在決定讓學生獨坐時,慎重思考一下以上問題。除非是極個別真的有暴力攻擊傾向的學生,否則,請不要輕易讓學生獨坐。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你的定性思維不是偏向“獨坐”,就會有許多靈感和創舉,而沒準還成了一種寶貴的教育資源呢!如果是班級生數剛好是單數的,可以定期輪換,讓其他學生也體會一下“獨坐”的樂趣,但因為學生知道是自然輪換、沒有帶歧視的,所以會當成一種獨特的體驗。又比如,可以讓不同的學生定期和特殊兒童同桌,可以每人一週,還可以開展評比,評出哪一週是“最佳同桌”,然後同時給這兩個人獎勵,當然,要加以引導,告訴孩子們誰都有自己的個性,人與人之間要學會相處和包容,避免大家反而更嘲弄這個孩子。另外,在課堂上需要同桌或前後桌交流時,要記得引導其他學生關照一下這個“獨坐”的孩子,即使讓他旁聽一下也好。我相信這些做法和設想向家長解釋了,家長們也能理解的。

5.期望:希望接下來我們學校裏固定被“獨坐”的孩子越來越少……


【本文作者: 老洪。(公眾號: 老洪的三個小屋)】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