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合集六篇

來源:文萃谷 1.65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麼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合集六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學習目標

1.會認寓等10個生字,會寫守等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這兩個寓言故事。

3.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寓意,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課前準備

1.多媒體教學軟件:《寓言兩則》全篇演示、農夫拔禾苗的過程。

2.生字、生詞卡片。

3.從課外查找有關寓言的知識,收集其他寓言故事。

  第一課時

(學習《揠苗助長》)

  揭示課題,弄清題意

出示課題寓言兩則,由學生根據查找的資料來解釋課題。(寓言是用故事説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教訓,寓是寄託的意思,則的意思就是篇)

  教學《揠苗助長》

1.播放課件理解課題、瞭解故事。

a.學生講解題意: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幫助,長是生長。

b.按照理解題意→瞭解故事→理解內容→認識道理的順序來進行學習。

c.播放課件,要求學生説一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學習生字。

a.範讀課文,聽準生字字音。

b.藉助拼音,自讀課文。

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讀正確。

同桌互相聽讀課文,讀準字音,老師注意指導讀錯的字。

同桌之間認讀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c.鞏固生字。

讀生字卡片。(齊讀、指讀、開火車讀)

小組內輪流讀課文,在朗讀中鞏固生字。老師巡視,發現錯誤及時糾正。

3.感悟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出示四個問題:

a.種田人看到禾苗幾乎沒長高時,他的心情怎樣?將描寫他心情的詞句畫出來。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嗎?

隨機理解重點詞語:巴望、焦急。

出示重點句子,體會種田人的心情: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

有感情地朗讀重點詞句,要讀出種田人的焦急心情。

b.種田人在這種情況下是怎麼做的?怎麼説的?結果怎樣?

用軟件演示種田人拔苗的過程,朗讀第2自然段,要讀出那個人賣力拔苗的情景。

讀第3、4自然段,體會種田人回家後得意的心情,以及後來知道禾苗都死了,十分失望的心理。

c.這則寓言給你怎樣的啟示?請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

d.我們已經知道種田人的願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種田人的鄰居或親屬,你怎樣幫助他實現自己的願望?

4.誦讀全文,複述課文。

  第二課時

(學習《守株待兔》)

  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交代教學目標。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每個寓言都是通過有趣的故事説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學習寓言兩則的第二則寓言《守株待兔》。通過學習課文,理解寓意,學會生字。

2.創設情境,播放多媒體動畫《守株待兔》,激發學習興趣。

現在老師先請大家欣賞《守株待兔》這個有趣的寓言故事。大家邊看邊想:守株待兔是什麼意思?

3.揭示課題,釋題。

a.揭示課題,正音。

b.釋題:問:株是什麼意思?守株呢?待兔又是什麼意思?守株待兔是什麼意思?

4.學生自由讀課文,老師提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段落序號。

  學習課文,理解寓意

1.學習第1、2自然段。

a.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那個人為什麼會守在樹樁旁邊等待兔子呢。

b.默讀課文,説説那個種田人是怎樣得到這隻野兔的。找出課文中的有關句子讀給大家聽。(板書:撿到兔子)

c.出示生字竄撞,理解意思。(竄亂跑;撞碰)

d.他撿到野兔後,心裏是怎麼想的?

投影出示句子(要是每天多好啊),齊讀。

他這樣想可能嗎?對不對?為什麼?

學生交流自己對問題的理解。

指導有感情地讀句子,指名讀、齊讀第1、2自然段。

2.學習第自然3段。

a.自由讀課文,説説這個人後來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

板書:整天坐守莊稼全完了

b.齊讀第3自然段。

3.理解寓意。

a.他這樣做對不對?錯在哪裏?學生討論、交流。

b.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麼?學生討論、交流。

c.老師總結寓意。(注意語言要淺顯易懂)

d.在我們平時生活中,有沒有這種現象呢?舉例説説。

e.老師總結: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對於偶然得到的東西,我們不應該抱有僥倖的心理,只有踏踏實實地做事,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才會取得收穫。

f.齊讀課文。

  課堂練習

1.認讀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2.出示要求寫的9個字,學生自己分析字形,提出書寫應注意什麼問題。

3.指導寫字。

4.完成課後練習讀讀想想。

  拓展活動

把本課的故事講給家長聽,再請他們講一個寓言故事。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學習目標】

1、認識“郊、列”等14個生字,會寫“名、發”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瞭解火車的發展,激發創造的慾望。

【課前準備】

掛圖,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我知道大家都喜歡聽故事。關於火車的故事,(邊説邊板書課題)你們知道些什麼呢?(學生暢所欲言)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火車的故事》,你將會了解到更多關於火車的知識。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藉助拼音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畫出生字多讀幾遍,讀通課文。

2、檢查識字情況。

齊讀,分組讀,抽讀。

3、聽老師範讀,標出自然段,想想課文講了火車的什麼故事。

結合插圖,邊讀邊想

4、自讀第1、2自然段。

指名讀第1自然段,理解“飛馳而過”。可以播放火車疾駛而過的場景,也可以把自己的手當做火車,演示“飛馳而過”的樣子。

5、讀第3自然段。

⑴ 讀了這個自然段,你瞭解到什麼?

蒸汽機車(第二幅圖上的車頭就是蒸汽機車。它燒煤,從上面的煙囱冒出濃濃的黑煙)

內燃機車(它燒汽油、柴油或煤油,不會產生多少煙)

電力機車(教師出示圖片並講解:電力機車的車頂有電線。它行駛時下面是兩根鐵軌,上面靠電線提供能量)

⑵ 磁懸浮列車(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火車,速度快,接近普通飛機。這種火車只有中間一根鐵軌,最特別的是:它是浮在軌道上的。第三幅圖畫的就是磁懸浮列車。它在日本、德國常見,我國上海也有)

⑶ 朗讀領會。

6、自讀第4、5自然段,提出不懂的問題。

⑴ 理解“夕發朝至”:“夕”是晚上,“發”是出發,“朝”指的早上,“至”是到。誰能把詞語意思連起來説説?(晚上出發,早上就到了)

⑵ 爸爸還説了什麼?

⑶ 引導理解不懂的地方。

如:教師可以用簡筆畫,畫出海面及山勢的剖面示意圖,幫助學生理解“海拔”。青藏鐵路指從青海到西藏高原的鐵路,那裏海拔特別高,平均超過4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地區,被稱為“世界屋脊”。

⑷ 指導朗讀,重點讀好長句子:“我國正在……青藏鐵路”。

7、讀第6自然段。

你也想駕駛火車嗎?你想駕駛什麼樣的火車呢?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

二、複習鞏固生字

1、學生讀生字卡片。

2、遊戲:教師讀一字,學生快速拿出相應的卡片,再組詞語。

三、書寫指導

1、觀察字形結構,想想怎樣寫才好看?

2、重點指導:“發”的第一筆、“成”的斜鈎要寫好,整個字才好看。

四、拓展練習

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設計一列未來的火車,大家交流。

五、總結

注意肯定學生的創新之處。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複習:(2分)

1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用默讀批註法初讀了22課,誰還記得文章寫了哪五件事?

(吟詩落淚、弄髒梅圖、提起回國、贈送梅圖、贈送手絹五件事。)

2 上節課,同學們還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這篇寫事為主的文章以《梅花魂》為題呢?這節課我們就帶着這個問題,深入的學習課文。

  二、新授:

1 師:同學們,你們看,故鄉的梅花又開了。那朵朵冷豔、屢屢幽芳總使我想起漂泊他鄉、葬身異國的外祖父來。(課件:梅花圖)望着那朵朵梅花,我不禁想起了與外祖父之間的往事。(1分)(學生聽,進入情境。)

2 請大家默讀文章所寫的五件事,邊讀邊用直線劃出描寫外公表現的句子,用波浪線劃出描寫“我”的表現的句子,劃完後讀一讀,體會句子的意思。(4分)(學生用心去讀書,養成獨立閲讀的習慣。)

3 兩人一組彙報句子,一人讀外公的表現,另一人讀“我”的表現。(初步感知)(2分)

(1)外公落淚我拍手笑

(2)外公發脾氣我不理解

(3)外公哭起來我不明白

(4)外公送我梅圖我不知為什麼

(5)外公送我手絹我不解

(板書五件事)

4 從“我”的表現中,你體會到什麼?(1分)

(總結出嬰兒不理解外公的所作所為。)

5 當時幼小的鶯兒不理解外公的感情,你明白嗎?你是從哪讀懂的?請你從剛才劃的外公表現的句子中找到最能表達外公感情的的句子,大聲的朗讀。(3分)

6 請你以小組為單位,把自己讀的最好的句子讀給小組同學聽,小組同學來評議。(3分)

7 全班交流,誰願意讀給大家聽,同學們要認真聽,對同學的朗讀加以評議,如果你覺得自己比他讀得還好,那你就站起來讀。

  第一件事:(2分)

讀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之類的句子,常有一顆兩顆冰涼的淚珠落在我的腮邊、手背。

(1)指名讀

(2)同學加以評議:重點體會外公在吟誦詩句時的意境,體會老人思念故鄉之情。

(3)你們想試一試嗎?每個人試着讀讀。

(4)全班齊讀,共同體會老人的思鄉之情。

  第二件事:有生以來,我第一次聽到他訓斥我媽:“孩子要管教好,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嗎?”(2分)

(1)指名讀

(2)同學評議:聲不在高,批評的分量重,十分嚴厲。

(3)帶着這樣的感情試着讀出來。

(4)指名讀。

(5)簡單評議。

  第三件事:(10分)

她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她是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呢!

  (一)

(1)學生讀到時出示投影

(2)是啊!自古以來許多文人墨客都歌頌了梅花精神,你知道哪些呢?(學生誦讀自己蒐集到的有關梅花的詩文。)

(3)你見過梅花嗎?想再看一看嗎?一會兒我們一起來欣賞梅花,邊看邊結合着同學們找的的句子、資料和生活中的經驗想一想梅花與其他的花到底有什麼不同。(學生説,評議,抓住愈是寒冷句,教師邊總結邊變“愈”字的顏色。)

(4)每個同學試着讀出這種感情。

(5)指名讀。

  (二)

(1)外公由梅花聯想到什麼?

(2)自由讀外公説的話,想想還有哪些有氣節中國人?

(學生反饋,説自己知道的有氣節的人。)

(3)在讀,讀出中國人的氣節。

  (三)

(1)我們再看13自然段,這是在我即將離開外公時他對我説的一段話,想一想此時的外公應用怎樣的語氣對我説這段話?(學生討論:語重心長,教育,長輩對晚輩的關愛,期望之情等。)

(2)每個人試着用這種語氣來讀。

(3)指名讀,大家評議。

(4)師生對讀,體會外公的感情。

8 外公就是這樣一位時時刻刻都牽掛祖國的老華僑,他在臨終前還不忘囑咐家人,一定要把他的骨灰帶回到祖國去,我們完成了老人的遺願,把他安葬在梅花樹下。又是一年的冬天來臨了,面對着梅樹下的老人,你想説些什麼呢?(學生可以聯繫課文內容來談,也可以結合着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祖國的巨大變化來談。2分)

9 老人為什麼把自己珍愛的梅圖送給我呢?齊讀16自然段,思考。(2分)

(把他的一顆眷戀祖國的心帶回到祖國)

多少年過去了,我終於明白了外公的心。

10 根據板書,總結課文內容。(1分)

這節課我們有深入的學習了《梅花魂》,知道了這篇文章由我看到了梅花想到了外祖父,回憶起他生前的五件事,進一步體會到了老人的思鄉之情和眷戀祖國的感情,也從中感受到了老人盼望迴歸的心。

11 學忘了課文,你明白文章為什麼以《梅花魂》為題目了嗎?(2分)

(學生結合着自己的理解來談。)

12 古往今來,由於許多歷史原因,許多向外祖父一樣的中華兒女流落他鄉。它們雖然身穿洋裝、説着異地的語言,但是他們的血管裏流動着中國人的血,它們的胸中跳動着一顆顆中國心。最後請大家欣賞張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國心》,讓我們在歌聲中體會愛國華僑們的心聲。(2分)

  板書:

22 梅花魂

落淚

外公 贈手絹 訓斥 思鄉之情

贈圖 痛哭

( )此文轉載於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傳統的灌輸注入機制所造成的結果,必然是教與學失衡,懂與會分離,學與用脱節。而嘗試教學強調先學後教,先練後講,其本質是讓學生自主地解決問題,讓他們在自讀嘗試中獲得成功的喜悦。本文內容淺顯,文字樸實,貼近學生實際,學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嘗試讀懂課文。

學生自主嘗試探索,在嘗試中體驗成功,實現發展。

一、從解題入手,嘗試整體感知。

1、從課題中你知道了什麼?

2、初讀課文,讀後嘗試填空:

雨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幫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中,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幫助______,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在雨中,幫助__________,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過填空,培養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同時,又為下一步的嘗試分段作了鋪墊。)

二、嘗試分段,落實重點訓練項目。

1、課文按什麼順序寫的?(事情發展的順序)

2、怎樣給這類文章分段?(出示分段方法與步驟)

3、學生讀文,並按這一方法嘗試給課文分段。

4、交流嘗試成果(重點説清為什麼這樣分段的道理)。

(引導學生根據單元閲讀提示的內容,嘗試分段。重點是説清分段理由。學生既獲得分段的本領,又訓練了思維能力及表達能力。)

三、嘗試研讀,感悟人物品質。

1、出示嘗試題:

姑娘看到打翻的蘋果,心裏(着急)。

姑娘看到孩子們七手八腳撿蘋果,心裏(焦慮)。

姑娘看到蘋果回到車上,心裏(感動)。

2、嘗試解釋:

説清填什麼?為什麼這樣填?從哪兒讀懂的?

3、彙報嘗試成果:

通過多種形式讀書,品味文中的詞句,深入領會文章運用語言文字的妙處。適時穿插朗讀訓練,進一步感悟人物的品質。

(1)從姑娘的着急中,體會到姑娘愛惜可愛的蘋果和對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

(2)從姑娘的焦慮中,感受到了孩子們樂於助人的美好心靈。

(3)從姑娘的感動中,感受到了孩子們和過往行人的崇高品質。

(這一設計,抓住文章隱含着的另一條行文線索姑娘的心理活動,由着急焦慮感動的變化展開教學,讓學生的研讀興趣,又促使了學生進一步理解了課文內容。)

四、點明中心,昇華情感。

教師導入:然而姑娘什麼也來不及説,人們都走了。

引導學生討論:人們為什麼都走了?(人們熱心助人,不求回報)

此時,學生理解閃着亮晶晶的光芒這句話的含義已是水到渠成。可要求學生用那一筐蘋果,閃着亮晶晶的光芒,不僅僅是國為__________,更是因為__________這個句式寫幾句話,再次深刻領會人們助人為樂的精神。

實行嘗試教學法是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本案的設計體現了嘗試探究發現的教學思想,既是對嘗試教學法的發展,又是對探究學習方式的優化動作,富有時代精神和指導意義。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1.讓學生讀一讀三句話,再讀一讀夥伴的提示語,想想這三句話中“回”字的意思。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發現。

3.集體,瞭解“回”的幾中解釋。

(1)掉轉。

(2)從別處到原來的地方。

(3)量詞,指事情、動作的次數。

(4)回族。

(5)曲折環繞。

4.讀句子,選擇“回”在句中的準確意思。

句1:“回”是掉轉的意思。

句2:“回”是回族的意思。

句3:“回”是量詞,指事情的次數。

5.擴展練習。教師再舉幾個例子或讓學生自己舉例,體會漢字一字多義的特點。

日積月累

這一部分包括“讀讀認認”、“讀讀背背”兩項內容。

“讀讀認認”是讓學生認讀八個表廚具名稱的新詞,從中認識九個生字。教學時可設計以下環節。

1.讓學生藉助拼音拼讀生詞,再讓學生髮現排列的規律,並聯系生活實際説説這些字跟偏旁有什麼關係,瞭解字義。如:

灶:燒火做飯的用具,跟火有關。

鋁鍋:金屬“鋁”做的炊具。

漏勺:讓食物留下,讓湯或水從中漏掉的用具。

湯:跟水有關。

2.認讀生字,指名説記字方法。

3.同桌互相檢測識字情況。

4.識字展示。

讓學生回家觀察家裏廚房的用具,看看是否都能説出用具的名稱,再積累積累一些新詞,學習新字,製作字卡、詞卡,拿到班上展示。

“讀讀背背”是四類成語的積累。第一組是關於團結合作的成語,第二組是關於取長補短的成語,第三組是關於錯誤思想方法的成語,第四組是關於學習的成語。教學時,可設計以下幾個環節:

1.讓學生自讀這些成語,邊讀邊想成語的意思。

2.在小組內讀成語,互相正音,並交流自己理解的成語,提出不懂的成語。

3.分組比賽讀成語。

4.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背成語,在遊戲中展示自己積累的成語。

(1)成語接龍比賽。

(2)猜成語:老師説意思讓學生猜;同學互説互猜成語。

口語交際

這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自我保護”。教材給出四幅圖,提示了故事的開頭。交際的關鍵是先看懂圖意,再聯繫生活實際想想該怎麼辦。可設計下面的情境。

情境一:小組合作表演故事的開頭。

1.觀察圖畫內容,弄明白四幅圖連起來説的是什麼事。

2.根據圖畫內容,小組合作表演故事的開頭。

情境二:續編故事。

1.如果讓你扮演圖中的小朋友,你會怎樣把故事編下去呢?

2.把你的想法説給小組同學聽。

情境三:交際表演。

1.選擇較合理的想法,小組合作把故事編完整。編時注意:

(1)小朋友如果真的認識這位叔叔,確實是爸爸的朋友,他該怎麼辦呢?(禮貌待人)

(2)小朋友如果不認識這位叔叔,他該怎麼辦呢?(自我保護)

2.各小組用表演的形式展示合作續編的故事。

3.小組互相評價,評出最佳合作獎。

情境四:感悟故事。

1.這個故事,讓你明白什麼?把你的體會説給大家聽聽。

2.聯繫生活實際説一説。

(1)怎樣有禮貌地接待客人?

(2)怎樣對待陌生人?怎樣自我保護?

口語交際之後,做“畫畫寫寫”的練習。內容由學生自定,目的是學生用畫、寫結合的形式,練習表達,提高寫話的興趣。寫好之後,相互展示和交流。

展示台

這次展示台,設計了兩方面的展示內容:一是“填字遊戲”的展示;一是謎語展示。可提醒學生在課前做好有關的準備,鼓勵學生展示其他方面的.本領。

(一)填字遊戲

1.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積累,把詞語補充完整。

2.讓學生自己設計填字卡片。

3.分小組合作完成填字遊戲。

4.填好後橫向讀一讀詞語,再豎着讀一讀填好的字(新世紀我能行),説説發現了什麼。

(二)謎語展示

1.展示自己收集的謎語。

2.小組互猜謎語。

3.集體猜謎語比賽。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材分析

《兩小兒辯日》是《列子湯問》中的一則傳説故事。從故事來看,即使是孔子那樣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即使是兩個孩童,也有着可貴的認識自然,敢於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的精神。但是,僅僅把文章理解為用兩個孩童襯出孔子不是全知全能的,用他們來笑這一點,似乎還有些淺顯。孔子的不決,也可看做是其特殊的教育方法。他沒有草率的否定任何一個孩子的答案,從某種角度上説,也是保護了孩子的求知慾,這更能體現孔子作為大教育家的特殊教育思想。孩童的笑,説明他們並沒有真正理解孔子的行為,恰是孩子天真的體現,更顯孔子的偉大之處。

學情分析:

在前幾篇文言訓練的基礎上,學生已經初步瞭解了閲讀文言文的方法,應該能夠比較順利的解決文中字詞句的問題。個別存在困難的字詞句,通過合作,應該能夠比較順利解決。

這篇文章大多數學生可能只會當作一個有趣的故事去讀,缺乏對內容的深刻理解,要引導學生深刻理解文章內容,對相關問題進行思考與探究。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理解文章內容,提高閲讀文言文本的能力。認識兩小兒和孔子可貴的精神。對文中爭論的問題進行探究。

過程與方法:合作、交流,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發揮合作作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文中受到啟示,敢於在學習、生活中獨立思考,大膽質疑,並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誦讀,理解文本內容。

難點:提高閲讀文言文本的能力,認識兩小兒和孔子可貴的精神。

1課時

三、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完成學案

(一)導入

孔子在中國的地位已經不用我多説了,不管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多少個偉大都不為過。可就是這樣一個門人三千,學識淵博,被眾人所推崇的大學問家,也有答不上了的問題,而為難他的人卻是兩個小毛孩兒。那這兩個小毛孩兒究竟提出了什麼樣問題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兩小兒辯日》,一起去看看當時的情景。

(二)文常,關於《列子》

(三)整體感知

1、 朗讀課文,糾正字詞發音

2、 請同學正確讀出下列字詞的讀音

鬥盂滄為孰為汝知

3、 自讀課文,能流利朗讀

4、齊讀

(四)理解文意

1、 根據書下注釋及工具書,理解文本內容,糾正學案,提出疑問

2、 四人小組間交流,嘗試解決疑難字詞句

3、 全班交流,解決疑難,必要時,教師做補充

4、 請同學翻譯重點字詞及全文

5、 齊讀文章,教師評價

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同學們讀得都非常流利,可是總覺得缺點什麼,你覺得缺什麼呢?(情感)

(五)誦讀訓練

1、現在請同學們仔細揣摩文章中的每一句對話和敍述,説説你覺得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語速去讀,為什麼?邊自讀,邊揣摩。

總的説來,孩子的語氣以天真、自信、要強為主,語速根據語言內容有快慢之分。敍述部分語速適中,一體現孔子好奇,一體現思考之後無奈也不能決的情景。

2、學生範讀

3、齊讀

4、讀背課文

(六)課文分析

1、討論、交流下面幾個問題:

1)兩小兒爭辯的核心問題是什麼?

太陽距離人們遠近的問題2)兒分別是從什麼角度出發、根據怎樣的現象、得出怎樣的結論?

一個從視覺角度出發,根據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的現象,得出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的結論;一個從觸覺角度出發,根據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的現象,得出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的結論。在當時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還很不夠的情況下兩小兒的爭辯是得不到統一結論的,但正是如此,才更能體現兩小兒身上的可貴之處,你發現了嗎?説説看!表現了兩小兒對自然現象進行探求、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的可貴精神。同時也反映了古人從多角度認識自然的樸素唯物主義精神和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的精神。

4)你能從“孔子不能決也”中讀出哪些背後信息?客觀事物是複雜的,一個人即使知識廣博,也有許多不知道的東西。説明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不知為不知”的態度。孔子很明智,不輕易否定任何一個孩子的結論,見孔子作為一個大教育家的智慧了。

(七)小結

1)你認為兩人的看法是否正確?為什麼?

2)列子中對待孔子的態度是什麼?多角度理解本文。

附:板書

兩小兒辯日

問題--太陽距離人們遠近的問題

結論--日出近,正午遠--視覺

日出遠,正午近--感覺

實質--兩小兒:探求、獨立思考、大膽質疑

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不知為不知”、保護孩子的求知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