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集合九篇

來源:文萃谷 1.3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緻的方案准備工作,方案是闡明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書面計劃。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設計方案集合九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會認讀文中的生字詞語,聯繫上下文理解“欲出又止”、“躊躇”、“若無其事”等詞語的意思;

2、通過感情朗讀、想象説話等語言實踐活動,發展歷練語言;

3、利用閲讀期待,引發學生的情感衝突,在反覆閲讀文本的過程中,有層次地感悟自然之道。

教學重點:在學生的情感體驗基礎上,通過朗讀、勸説、想象等實踐活動,發展學生語言,進而感悟“自然之道”。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地理解“自然之道”的含義。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聽寫導入,引發閲讀期待。

師:同學們,聽老師的提示我們來默寫幾個詞語,請兩個同學上黑板默寫。

(1)爭着向前,惟恐落後,形容十分積極。(爭先恐後)

(2)像游魚那樣一個接一個地出去。(魚貫而出)

(3)我們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辦壞事。(愚不可及)

(4)形容呼吸急促的樣子。(氣喘吁吁)

(5)一個勁地責怪自己,特別後悔。(後悔不已)

(6)吃得特別飽。(飽餐一頓)

師:(出示一段內容)選擇默寫的詞語填寫在下面的括號中。

我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嚮導,結隊來到一個小島旅遊,觀察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看到一隻探頭出穴的幼龜被嘲鶇咬啄時,不顧嚮導勸阻,()要嚮導把幼龜抱向大海。成羣的幼龜以為外面很安全,就從巢中(),結果讓食肉鳥()。“我們”()地拯救了一些幼龜,還是不能解決問題。真是令人()。

二、切己體察,揣摩“自然之道

三、1、師: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後悔不已,這到底是一件什麼事呢?這節課,我們就隨着作者一起上島,去看個究竟。

3、當我們上島時,已近黃昏,我們看到了什麼事?(嘲鶇啄幼龜)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説説你看到的事情。

①現在老師請一位學生來扮演幼龜,(出示課件)一位同學來幫他配音。其他同學仔細觀察,一會兒請你們來當小評委,評評這兩個同學的表現。隨機讓學生理解:“欲出又止”躊躇不前”。

②採訪幼龜:你心裏在想些什麼呢?

③、幼龜躊躇不前,欲出又止是有道理的,你看“一隻嘲鶇突然飛來,它用尖嘴啄幼龜的頭,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④、你們覺得這是怎樣的一幕。

⑤把你的體會用朗讀表現出來,全班齊讀。

4、感情朗讀人物的不同反應

(1)面對這樣揪心的一幕,如果你在現場,你會怎麼做?我和同伴、生物學家嚮導又有什麼樣的反應呢?課件出示:“我和同伴緊張地??呼喊。

指導讀出我們的焦急來,讀出嚮導的漠然和若無其事。(指名讀,男女生讀)

(2)老師當嚮導,學生當同伴再讀。

5、説話練習

假如你們也在場,聽到嚮導説的這句話,你們心裏會怎麼想,會怎樣對嚮導呼喊?

(1)師引讀:在大家無知而又激烈的逼迫下,(課件出示)嚮導(大家讀)極不情願地??飛走了。理解:極不情願、頹喪

1、 三、直面慘狀,感同“自然之道”

師:嘲鶇頹喪地飛走了,我們救了一隻可愛的小幼龜(板書:救了一隻好事),我和同伴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你們贊同嗎?

2、 (課件出示)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理解“愚不可及”。 請同學們自由讀5-8自然段,説説我們蠢在哪裏?

3、 課件出示畫面:(羣龜被食)

4、 指名回答。

①理解“魚貫而出”。

②想象説話:成羣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時,他們心裏可能會想些什麼?

5、 師小結:救了一隻,害了一羣(板書)我們真是愚不可及!

6、 當我們意識到我們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我們怎麼補救的?

7、 找出我們救小海龜的動詞,説説你的體會。

8、 小結:今後在寫作文中,描寫比較緊張的場面時,也可以用上一連串的動詞,使作文更生動。

9、 雖然我們做了補救,但於事無補,此時我和同伴們低着頭??心裏會想些什麼:

10、 難怪嚮導會發出悲歎:??

①悲歎能不能改為感歎呢?

②指名讀,齊讀。

四、抒發心聲,內化“自然之道”

1.感情朗讀

如此的愚不可及,造成了慘痛的結局。這3個自然段裏的每個字,每句話,甚至是每個標點,都跳動着複雜的感情。好好讀讀,讀出我們的悔恨、痛苦

2、師:現在我們再來回想一下向導之前説的那句話(出示嚮導的話,齊讀)還會指責他嗎?現在你該如何體會“自然之道”的含義?

3、你想給人類怎樣的忠告?

五、作業

1、把故事講給父母聽。

2、留心觀察一下,生活中還有哪些違背自然規律的行為。

六、板書設計:

9、自然之道

救了一隻好事

愚不可及

害了一羣壞事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要求]

一、通過燕子在春天裏飛翔的美景,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激起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鞏固生字,理解本課生詞:俊俏、陽春、盛會、生趣、掠、偶爾、盪漾、光彩奪目、百花爭豔;體會比喻、擬人在課文中的作用。

三、讓學生懂得本課有層次地描寫畫面的特點;並通過有順序地看圖和描述,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思象力。

四、能有表情地朗讀課文,並能背誦。

[課前準備]:一張剪紙。一張燕子的剪影。一張掛圖。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導入。範讀課文。自學課文。講讀課文一、二兩節。

第二課時:複習生字。講讀課文三、四節。總結全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語,激起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

小朋友,春天來了,有一種美麗小鳥從南方飛來了。你們知道那是什麼鳥兒?(學生回答後,板書課題,並提示學生寫"燕"的""一短橫不能丟。)

你們看見過燕子嗎?燕子是一種非常可愛的鳥,它在春天裏飛翔的情景,可美啦!《燕子》這篇課文,就把這種美的情景寫出來了。

怎麼美呢?聽老師讀課文。

二、範讀課文。

三、讀後學生主動談感受。

四、自學課文。

老師看得出,小朋友很喜歡讀這篇課文,現在就請你們自讀課文,看你們能讀懂多少。

這是一篇"看圖學文",課文中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先看看插圖,看了插圖還不懂就做上記號。(複習自學符號之一,表示疑問的:"_____?"

五、指導看圖。

小燕子在空中飛着,一會兒飛到東,一會兒飛到西,我們不大容易看清楚,現在就請小朋友先看一看燕子的模樣。(出示燕子的剪紙,學生觀察。深藍的底色,黑色的燕子,猶如燕子在藍天飛翔。如右圖)教師提示:注意一下,你是按照什麼順序觀察的。

觀察後口述。

(結合學生回答,教學"剪尾""雙翼""兩翼""翼尖",並根據學生回答,點明觀察順序。)

六、講讀課文。

第一節.

1.現在我們來看課文上是怎麼來寫燕子的模樣的。請一個小朋友讀一讀。

2.指名朗讀第一節。

3.課文上寫燕子的模樣是從什麼寫到什麼?也就是敍述的順序是怎樣的?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羽毛翅膀尾巴)

4.教師指點:也就是從全身寫到局部。

5.那麼小燕子的全身以及各個部分長得怎麼樣呢?我們大家一齊輕輕地讀課文。

6.你們覺得燕子長得怎麼樣?從哪些詞語裏可以看出為,把有關詞語畫下來。(複習自學符號之二,表示重點詞句的ooooooo)

7."俊俏"是什麼意思?"俊俏"即"樣子好看"。

8.指導朗讀:同學們已經看出來了,從"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寫出了小燕子外形的美,所以語調柔和一些,聲音輕些。(示範)

學生各自練習,然後再指名讀。

9.現在我們來體會體會,這一小節最後一句話在小節中起了什麼作用?為什麼説"湊"成了?

教師指點: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又是美的,合起來就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的形象。這一句在小節中起了一個概括的作用,朗讀時,音調可提高些,不過那"小燕子"的"小"要輕些,突出"小",以突出它的可愛。

10.另外,這一節三個量詞用得很準,哪三個?("一身""一對""一個")

11.現在我們輕聲齊讀這一小節,注意這些量詞的用法。

第二節

1.這麼活潑可愛的燕子,在春天裏從南方飛來了,那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呢?請同學們看圖。(出示放大插圖)

2.指導看圖。

提示觀察順序:觀察圖畫,我們可以按照什麼順序觀察。(由近遠;由上下)

3.現在請同學們當小燕子,這時候,你們從南方飛來了。啊,春天是這樣的美,你們得仔細地欣賞一下。(讓學生擔任角色,把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情境,這樣,學生的觀察伴隨着情感,同時對教材產生親切感。)

4.誰能把你們觀察的美景説出來。(教師提供導語:"春天來了,我們從南方飛來了,_________。"進行語言訓練。)

5.學生口述。

6.現在我們再來看課文上是怎麼寫的。你們看課文,再對照圖,看課文上寫春天的美景,寫了哪些景物。把主要的詞語畫下來。

7.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雨風柳草葉花

8.請小朋友再讀課文,這些景物,我們用最簡單的説法,怎麼把它們聯成句子。

(學生回答後出示小黑板:三月,下過雨。風吹拂着柳、草、葉、花,都聚攏來,形成了春天。)

我請一位同學念念是,並説説感覺。

三、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從燕子的外形,寫到燕子在春天裏飛來了,接着從燕子飛行的美,又寫到它信息的美。

春天是美的,燕子也是美的。春天因為有了燕子,更有生趣;而燕子因為有了春天的襯托,又顯得更矯健。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Happy English---relaxing---English talk show,告訴學生學英語要快樂,輕鬆,脱口而出,這正是新課改要求我們做的,我們不妨也把這個要求直接告訴學生,這樣師生目標就一致了

二、導課:

以師生對話形式,構造真實的語言環境,直接進入課題:

My name is Geng Liuwen,I’m from Zhuyang. I’m an English teacher. I like English very much. Do you like English?(問一名學生:Yes,I do.) My favorite subject is English, Because it’s very important and useful.

在這一環節中,我除了作簡單的自我介紹外,主要是想把本節所學的部分內容引出:兩個單詞、兩個重點句子,學生可能聽懂了一部分,而後半部分還未聽懂,這樣在純英語環境中引發認知衝突,為學習本節語言點做好了鋪墊。

三、單詞出示

在ppt課件中我利用實物為原型,直接把實物與單詞對應起來,免去了漢語介紹這一環節,讓學生嘗試純英語的思維。我想這樣長期堅持,一定會有好處。比如在科學家作實驗的實物圖片下,放置science這一單詞,讓學生在頭腦中直接把實物變成英語,而不是先把實物符號為漢語,再把漢語符號轉換為英語符號。這樣就節省了學生的思維環節,易於形成鮮明形象生動的記憶,同時避免了把英語淪為漢語的附屬品的地位。如果我們每節課都這樣做,直到學生看到電腦這一實物時,腦子裏應至少同時閃出兩種符號:一種符號是“電腦”,一種符號是“computer”,這樣才算我們英語教學的成功。

四、句子突破

1、教師板書: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 .引導學生説出它的問句,自然帶出本節課的前兩個重點句子: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 .(P.E ./music./ English .)

在ppt課件中出示各學科的實物圖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對話,教師隨時引導、糾正,最後是學生就這兩個句子自編一段對話,寫出、爬黑板。

2、師生對話: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My favorite subject is English .

Why do you like English ? Because it’s interesting.

最後一句如果學生答不出來,教師可先替她回答,而後再問再答,對話幾個同學後學生就可掌握後兩個句子。

接下來以小組內對話為活動方式,以P.E.為話題,讓學生開口説本節所學四個句子,教師在大屏幕上提供一些體育運動的素材:體育名人,體育運動項目圖片,及描述性詞彙:fun interesting exciting relaxing ,讓學生在自由寬鬆有話可談的環境中,自然的吐出真實生動的英語。

五、聽錄音

把本節錄音帶放、聽、默跟讀、大聲朗讀,讓學生找語感,並深化所學。

六、小組內採訪

訪問小組成員的愛好,完成採訪表格,展現小記者的風采!

favorite subject Why

S1

S2

S3

S4

如果説前面的內容是在教師引導、干預下學説話,那麼這一環節就是實實在在的讓學生自己運用語言來解決實際任務了。訪問、填表,然後展示採訪結果,純英語的操作,逼着學生調動其內在思維向外表達語言。我們教研室的張老師曾説:“在這一環節,教師不必干預太多,應放手讓學生向外吐語言”如果每節課都有這樣的環節,學生一定會願意學英語,一定會學好英語。

七、寫作文

Writing:學期快要結束了,回顧一下你所學的科目,你最喜歡的科目是什麼?為什麼?你的好朋友呢?他們最喜歡的科目是什麼?請你寫下來告訴我們,好嗎?

這一環節以課下作業的形式來完成,主要起復習鞏固作用。同時能讓學生自由發揮拓展,併為下節做好準備。

八、營造英語的海洋,讓英語走進學生的夢鄉。

我們生活在漢語的海洋中,我們的學生在課堂上辛辛苦苦學來的一點點英文,就像波濤滾滾的大海中的一葉孤舟,她太脆弱了!因此我們必須營造出一片英語的海洋。如果把我們現在的學生空投到美國去,那麼半年後他們就一定能説一口流利的英語,兩年後他們就可能不能流利地説漢語了(參考:《素質教育在美國》黃全愈博士),這就是海洋的力量。我們英語教學必須運用這種力量,讓學生儘可能多的浸泡在英語的氛圍中,讓英語走進他的思維,直到最後用英語喊出他的夢話。

九、教師寄語:

迎接雙語時代的到來

任何一種國際化的語言的背後是強大的科技、先進的文化和珍貴的道德。語言作為一種獨特的工具,傳承着文明和道德,溝通着思想和情感。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説:“文言文對多數人來説,已經不是工具,而是柵鎖了。文言文中有些字、詞、句要死掉,這沒有什麼可惜,我們也沒有必要偏讓它復活,就如同我們今天的許多字、詞、句,甚至大部分漢字也可能幾千年後要死掉,我們的子孫後代沒必要非讓它復活一樣。漢字、漢語要現代化,世界語言、文字要統一,這是大勢所趨。偏要對抗這個潮流,徒勞無益,還有害。”我個人認為這個統一的語言文字的時代,必定是一個以中英文雙語為載體的雙語時代,起碼在我國是這樣。因此,讓我們的學生學好英語,站在世界文明的最高處,學好他人之長,回家報效祖國,這是我們在座的每一位英語教師的理想,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去努力,去實幹,我們的理想就一定會實現!

十、使用學案後的反思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我校已經開始實施有很長時間多了,“學案導學”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旨在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教學效益。現在大多數教師的課堂都是以學生學會學習為宗旨,以學案為依託,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實現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整體素質共同提高的一種教學模式。下面就從我個人開始着手使用以及在使用過程中的思考簡要談談對學案導學的認識,與大家共勉。

學案導學的幾個環節:結合英語學科特點,以及不同的課型,英語學科學案在環節設計上與其他學科有所不同。從課型上英語學案主要分為新授與複習課兩種類型。其中新授課又可分為聽説課和讀寫課兩類。英語學案主要包括學習目標,重難點,預習導航,學習過程,知識歸納,學以致用,鞏固提高,作業設置這幾個環節。下面談一談其中的幾個重要環節。

預習導航:預習導航就是“温故知新”,要達到三個目的:1、複習鞏固上節知識;2、為本節課作知識鋪墊;3、引入新課。在處理這一環節時,要緊緊圍繞這三個目標。引入新課就是引導自學:學生運用教師下發的學案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在學案中要提出預習的目標、內容、方法、速度和應達到的要求,學生在學案的引導下先進行獨立的學習,教師可指導學生查字典或查閲教學參考書,培養學生多種渠道獲取和篩選信息的能力。

學習過程:是課堂核心環節,大約佔到25分左右。讓學生依照學案設計,循序探究,以達知識領會掌握之目的。

鞏固提高。正所謂“趁熱打鐵”,課文講完後教師引領學生及時的消化、整理、補充和歸納。這樣既鞏固所學又使學生學有所用,還可以讓教師獲得直接的反饋信息,為課後的輔導提供信息。同時,達標訓練中少數較難的題又會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慾望,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對學習的積極主動狀態。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設計如下: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進一步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3.瞭解課文內容,感受夕陽的美,培養學生欣賞美的健康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二、課前準備

1.觀察實踐:組織學生在傍晚到柳堤觀察夕陽。

2.教學用具:CAI課件

三、教學設計

(一)導人新課。

1.課前播放有關夕陽的影像資料。

2.一曲動聽的音樂,將我們帶人了美麗的傍晚。課前,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到柳堤欣賞了夕陽,誰能給我們説説你印象最深、覺得最美的一刻的夕陽是什麼樣的?

3.學生談見聞和感受。

4.進入新課,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檢查學生課前實踐觀察時收集到的信息並進行交流,以學定教,自然導入課題,不僅激發了他們觀察生活的興趣,還把語文和生活結合起來,非常自然地進

入了新課的學習,讓學生對課文所描述的內容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檢查複習

1.遊戲:摘雲朵

2.合作複習

3.開火車讀生字

4.看錄像,聽範讀

5.讀自己最喜歡的課文段落。

[設計意圖:把每一個生字的字音讀準,這是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的第一步。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在遊戲中進行復習鞏固,孩子們學得開心,調動了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範讀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學生通過細看錄像中的景象,靜聽課文的範讀,能清晰地掌握每個自然段所描繪的情景,為他們的自主學習提供“枴杖”。

(三)有感情地朗讀,激活畫面。

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

1.老師也非常喜歡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注意聽老師讀,待會兒請同學們給我評評?

2.師生評價。

3.輕聲讀讀這段中你最喜歡的一個句子,聲音輕些,速度慢一些,看看你還能想像到些什麼?

4.指導朗讀。

A:太陽已經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

師:讀這句時,你好像看到了什麼?這時太陽的樣子像什麼?’

師:這時的光已經不再刺眼,我們能很清楚地看着太陽,你看到的和課文裏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一樣的呢!真會想象。

師:全班同學一齊讀讀這句話。

B:連綿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陽的餘暉,顯得十分壯麗。

(1)連綿起伏的山是什麼樣的?小手比畫比畫。 。

(2)大夥評評,到底誰比畫的是連綿起伏的山?為什麼?

(3)(手勢表示)對,一個接着一個,一起一落,這就是“連綿起伏”。

師:我們廣西也是山水之鄉,你在哪兒也見過“連綿起伏”的山呢?(放課件:廣西連綿起伏的山)

師:一齊讀讀這句話

5.美美地把這一段課文讀讀。

設計意圖: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是學生情感外顯的特殊形式。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我們不但要讓孩子們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重視在學習過程中觀察、聯想、發現和創造等多種能力的培養,更要引導他們讀得有滋有味,真切地體會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的感情,並用自己的語言、想象、朗讀把這種語言文字的感情表達出來。

自學第三、四自然段。

1.引讀:太陽慢慢地往下沉——

2.那麼美的景色,這麼美的課文,你還有別的方法把課文讀得更生動,學得更有趣嗎?

3.學生反饋。

4.創造方法,合作學習。

5.展示成果。

句式聯繫:

太陽慢慢地往下沉。它那圓圓的臉漲紅了,把身邊的雲染成了——、——、

火紅的天空十分壯美。被染成五顏六色的雲朵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6.有感情朗讀第三、四自然段!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科學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發現,並大膽地提出自己的問題和發表自己的觀點,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做課堂的主人。

品味第五自然段。

1.(放課件:老年人晚年幸福的生活)你們觀察得真仔細!不僅夕陽紅了,爺爺奶奶的臉也紅了,他們的心更紅了呢!(板書:更紅)我們祝願他們的生活也像夕陽一樣美好、幸福

2.如果你就是課文裏的這個小朋友,此時此刻,你最想説些什麼?

3.迴歸課題,有感情地朗讀課題:《夕陽真美》

設計意圖:水到渠成,不露痕跡地表白,摒棄了以往歸納、昇華中心的生硬,不失時機地把握住學生情感昇華的一瞬間,無形之間滲透德育,教學效果很好。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1.夕陽給我們帶來了美麗,夕陽更給我們帶來了快樂,我們讚美夕陽,把課文連起來讀一讀1

2.自讀全文。

設計意圖:這麼美的課文,只有多讀,才能真正領悟到文中之意,體會到文中之情,學生才能在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共鳴,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五)迴歸板書,總結全文,課外延伸。

1.(迴歸板書,總結全文)日落任從容,餘暉照曉叢。山河多壯麗,人老心更紅。

2.美麗的夕陽,曾令無數人陶醉,進而為它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讓我們走近夕陽,地瞭解它吧!同學們上上網,網上的資料可多了,有你喜歡的資料,可以動手抄寫下來。

3.若有時間,課堂交流展示,若無時間,課後交流。

設計意圖:在新課標中,教會學生學會積累,這是一個新興的技能。把收集、處理信息的指導不失時機地放進課堂,避免了“君子動口不動手”的尷尬。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內容分析:

圓的面積是學生認識了圓的特徵、學會計算圓的周長以及學習過直線圍成的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由於以前所學圖形的面積計算都是直線圖形面積的計算,而像圓這樣的曲邊圖形的面積計算,學生還是第一次接觸到,所以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性。教學關鍵之處在於學生通過觀察猜想、動手操作、計算驗證,自主探索、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並能靈活應用圓的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本課的教學應緊緊圍繞“轉化”思想,引導學生聯繫已學知識把新知識納入已有知識中分析、研究、歸納,從而完成對新知的建構過程,建立數學模型,培養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學生情況分析:

國小對幾何圖形的認識很大程度屬於直觀幾何的學習階段,而幾何本身比較抽象的。本節內容學生從認識直線圖形發展到認識曲線圖形,又是一次飛躍,但從學生思維角度看,六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抽象和邏輯思維能力。這一學段中的學生已經有了許多機會接觸到數與計算、空間圖形等較豐富的數學內容,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歸納、類比和推理的數學活動經驗,並具有了轉化的數學思想。所以教學時應注意聯繫現實生活,組織學生利用學具開展探索性的數學活動,注重知識發現和探索過程,使學生感悟轉化、極限等數學思想,從中獲得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在學習活動中,要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使學生理解圓面積的含義;掌握圓的面積公式,並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

經歷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體驗實驗操作,邏輯推理的學習方法。

3.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初步瞭解極限思想;體驗發現新知識的快樂,增強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掌握圓的面積的計算公式,能夠正確地計算圓的面積。

【教學難點】:理解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教學準備】:相應;圓的面積演示教具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出示場景——《馬兒的困惑》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馬兒吃草的範圍是一個什麼圖形嗎?

生:是一個圓形。

師:那麼,要想知道馬兒吃草範圍的大小,就是求圓形的什麼呢?

生:圓的面積。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圓的面積。(板書課題:圓的面積)

[設計意圖:通過“馬兒的困惑”這一場景,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同時使學生感悟到今天要學習的內容與身邊的生活息息相關、無處不在,同時瞭解學習任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探究合作,推導圓面積公式

1.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師:關於圓的面積你想了解什麼?

(什麼是圓的面積?圓的面積怎樣計算呢?計算公式又是什麼?計算公式怎樣推導?……)

我們先來回憶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怎樣推導出來?

生:沿着平行四邊形的高切割成兩部分,把這兩部分拼成長方形師:哦,請看是這樣嗎?(教師演示)。

生:是的,平行四邊形的底等於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等於長方形的寬,因為長方形的面積等於長乘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底乘高。

師:同學們對原來的知識掌握得非常好。剛才我們是把一個圖形先切,然後拼,就轉化成別的圖形。這樣有什麼好處呢?

生:這樣就把一個不懂的問題轉化成我們可以解決的問題。

師:對,這是我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當中的一種很好的方法。今天,我們就用這種方法把圓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

師:那圓能轉化成我們學過的什麼圖形?你們想知道嗎?(想)

2.演示揭疑。

師:(邊説明邊演示)把這個圓平均分成4、8、16份,沿着直徑來切,變成兩個半圓,拼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

師:如果老師把這個圓平均分成32份,那又會拼成一個什麼圖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師演示)。

師:大家想象一下,如果老師再繼續分下去,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就會越小,拼成的圖形就會越接近於什麼圖形?(長方形)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滲透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那就是轉化的思想,引導學生抽象概括出新的問題可以轉化成舊的知識,利用舊知識解決新的問題。並藉助電腦的演示,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化曲為直的剪拼過程。]

3.學生合作探究,推導公式。

(1)討論探究,出示提示語。

師:下面請同學們看老師給的三個問題,請你們四人一組,拿出課前準備的學具拼一拼,觀察、討論完成這三個問題:

①轉化的過程中它們的(形狀)發生了變化,但是它們的(面積)不變?

②轉化後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的(周長的一半),寬相當於圓的(半徑)?

③你能從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推導出計算圓的面積的公式嗎?嘗試用“因為……所以……”類似的關聯詞語。

師:你們明白要求了嗎?(明白)好,開始吧。

學生彙報結果,師隨機板書。

同學們經過觀察,討論,尋找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真了不起。

(2)師:如果圓的半徑用r表示,那麼圓周長的一半用字母怎麼表示?

(3)揭示字母公式。

師:如果用S表示圓的面積,那麼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就是:S=πr2

(4)齊讀公式,強調r2=r×r(表示兩個r相乘)。

從公式上看,計算圓的面積必須知道什麼條件?在計算過程中應先算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拼成的長方形與圓之間的對應關係,有效地突破了本課的難點。]

三、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1.同學們,從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出,要求圓的面積,必須先知道什麼?

(再次出示牛吃草圖)

師:這匹馬最多能吃多大面積的草,現在會求了嗎?

教師應加強巡視,發現問題及時指導,並提醒學生注意公式、單位使用是否正確。

2.教學例1。

如果我們知道一個圓形草坪的直徑是20,每平方米草皮8元,鋪滿草坪需要多少錢?

要求鋪滿草坪需要多少錢,要先求什麼呢?(先要求出圓形草坪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我們該怎樣求它的面積呢?請大家動筆算一算這個圓形草坪的面積吧!

師: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與圓面積計算有關的實際問題。

(出示第三題)

3.小剛量得一棵樹幹的周長是125.6c。這棵樹幹的橫截面的面積是多少?

分析題意後學生獨立完成(組織交流,評價反饋)

同學們真棒,解決完上面的三個問題後敢不敢來挑戰下面的問題?

4.已知半圓中三角形ABC的高是5釐米,面積是30平方釐米,半圓的直徑是多少?求陰影部分面積。

[設計意圖:學生已經掌握了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可大膽放手讓學生嘗試解答,從而促進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培養了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全課小結、回顧反思

師:你們對於圓面積的疑問現在解開了嗎?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知道哪些條件就可求圓的面積?

(知道半徑、直徑或是周長)

知道半徑:S=πr2

知道直徑:S=π(d÷2)2

知道周長:S=π(C÷π÷2)2

師:同學們,猜想驗證、操作發現是我們在數學學習中探索未知領域時經常要用到的方法,用好它相信同學們會有更多的發現!

【設計意圖:全課總結不僅要重視學習結果的回顧再現,也要關注學習經驗的反思提升。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到了科學探究的方法。】

五、課後延伸

圓除了轉化為長方形,還能轉化為什麼圖形呢?

板書設計:

長方形的面積 = 長 × 寬

圓的面積 =圓周長的一半 × 半徑

S = πr × r

= πr2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一、教案背景

該教案,是在我們安丘市“演講評一體化”教學研究過程中,我設計的《美麗的小興安嶺》教案。

二、教學課題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美麗的小興安嶺》

三、教材分析

(一)《美麗的小興安嶺》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單元是圍繞“歌頌祖國大好河山、展現祖國發展成就,培養學生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這一主旨而編排的。《美麗的小興安嶺》描寫了小興安嶺的美麗和富饒,字裏行間流露出對小興安嶺的熱愛之情

(二)教材處理及教學目標

結合教材內容體系的安排,根據課標要求和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需要,確定第一教時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目標: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文中詞語; 能力目標:通過抓重點詞句,理解文章內容,體會作者情感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情感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景色、豐富的物產,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併產生創建美好家園的觀念

(三)重、難點的確定及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對策

教學重點:理解春一個自然段,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掌握“讀-劃-悟-説-讀”五步學習法。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突破重難點的措施:

1、、建立環節教學模式,讓學生掌握“讀-劃-悟-説-讀”五步學習法。

2、通過課件出示一些關於小興安嶺的圖片,激起學生對本文的學習興趣,引出課文;

3、老師引領學生整體分析課文。

四、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

1、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我採用情境教學法、語言描述法、質疑引探教學法。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合理的引進適當的激勵和評價機制,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潛能。

2、任教班級屬農村國小,多數學生上進心強,學習態度端正,,但是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我採用建立環節教學模式——五步學習法和啟發法等。

五、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本節課我採用導入新課、檢查預習——再讀課文、整體感知——精讀春季、梳理方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彙報交流、精講點撥——總結寫法、佈置作業。

(一)、談話引入,檢查預習

1、師: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幅員遼闊,有氣勢磅礴的崇山峻嶺,有有曲折的黃河長江,還有風光旖旎的江南水鄉風光,現在,我要帶同學們去祖國的

最北端,領略小興安嶺美麗誘人的風光,今天我們學習14課美麗的小興安嶺(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用優美的圖片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願學,樂學。

2、師:下面請同學們拿出老師佈置你收集的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你的收穫。

學生交流收集的有關小興安嶺文字資料

生彙報

師評語:你説的以前老師都不知道。

生彙報

師評語:原來這樣呀。

生彙報

師評語:你讓同學們豐富了知識,謝謝你,快來屬於樂於分享的孩子。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2、檢查預習

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課件出示)

融 化 匯成小溪 漲 滿 葱葱蘢蘢擋 住 浸在 千萬縷 利 劍 舔 着

設計意圖:讓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通過檢查生字把預習落到實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小興安嶺給你留下了怎的印象??這篇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 用最快的速度瀏覽課文,找出相關問題,指生回答(師相機板書:美麗夏秋冬) 春

(三)、教師引領,探究方法

1、引導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即“春季”這段)。

現在我們來到了小興安嶺的春天,就讓我們一起去發現小興安嶺春天美在那?

師:那位同學願意用你甜美的聲音把這一段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思考:作者都寫了那些景物?這些景物美在哪?

指生讀課文

生彙報: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抽出很美

師:就像這樣先選句子,再説美在哪裏,這樣交流起來就有理有據了。春姑娘給大森林穿上嫩綠的新裝,誰知道“抽出”是什麼意思?

生答

師:“長出”行不行?

生答

師:不好,因為抽出是很快的長出,這就是春天的腳步,文中還有那些像抽出這樣的詞那?

生答:山上的積雪融化了,雪花匯成小溪,淙淙地留着。中的匯成,淙淙。 師:課件出示體會聲音,品讀這些詞你有什麼感受?彷彿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閉上眼睛想一想,

生答

師:大家想象力真豐富,這就是恰當用詞的好處,能讓我們如見其景,如聞其聲,這就是語言的魅力,再讓我們讀一遍吧!

生讀

師:小興安嶺的春天還沒在那?

生:小鹿在溪邊散步。它們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着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裏面的影子。散步,欣賞這是擬人句

師:這是多麼的令人心曠神怡,在讀你會更有收穫,願意演小鹿的同學請起立,把課桌當成小溪,我們來一邊讀一邊演。

生讀

師:現在你就是真正的小鹿了,帶上動作我們再來讀一遍。

生讀

師:好極了,原來帶上想象,加上動作我們就可以把課文讀得繪聲繪色,現在我們的祖國正等着我們的艦隊去建設那,讓我們的艦隊走快一些好不好?

指生讀

師:小興安嶺美在樹,美在春水,美在小鹿,美在原木,因為有他們小興安嶺充滿了綠色,充滿了生機,我們用一個詞來概括小興安嶺的春天的特點。

生:生機勃勃

師:板書(生機勃勃)

(1)指名讀這段話,其它學生邊聽邊用“=”劃出作者所描寫的景物。

(2)你認為作者描寫這些景物時哪些句子寫得很美?找出來讀一讀。(教師相機指導)

如以下的句子:

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

[ “抽出”是什麼意思?(長出)那麼課文為什麼不用“長出”,而用“抽出”呢?你從中感受到什麼?學生思考、自由回答(只要是感受到樹木發芽生長速度快,這樣寫更加生動形象)最後熟讀這句話。]

一根根原木隨着流水往前淌,像一支箭隊在前進。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一、教學內容説明:

這篇課文講的是我國著名歷史小説《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裏幫助作戰。課文情節曲折,故事性強。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想一想諸葛亮神機妙算表現在哪些地方。

二、教學設計:

學生比較喜歡三國的故事和人物,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採取講學結合,一學為主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加強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水平。

三、教學目標:

1、 學習生字、生詞,讀通讀懂課文。

2、 瞭解古代軍事知識:都督、軍令狀、水寨、弓弩等。

3、 深刻領會諸葛亮神機妙算在什麼地方。

四、教學難點:

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

五、教學過程:

1、複習引入,我們十一冊學習過《赤壁之戰》,對於三國的歇後語和成語大家積累了哪些?

同學踴躍發言教師小結,對於課外積累多的學生鼓掌表揚。

關於三國的歇後語: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東吳招親——陪了夫人又折兵

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張飛吃秤砣——鐵了心

諸葛亮弔孝——裝模作樣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關於三國的成語:

望梅止渴 三顧茅廬 味如雞肋 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手不釋卷 老馬識途 木牛流馬

2、 學生分組自學

(1)自學生字生詞,不懂的查字典。教師巡視。

(2)根據寫事的繼續問的特點分清課文的順序

立下軍令狀——巧妙安排——草船借箭——如期交箭

(3)認識諸葛亮是人而不是神,深刻領會諸葛亮神機妙算表現在三方面:一是諳熟人,二是具有豐富 的天文知識,三是通曉地理。

(4)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

3、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大家討論。

(1)《草船借箭》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草船借箭?結果怎樣?

(2)本文人物分析

周瑜:陰險狡猾; 諸葛亮:從容鎮定,胸有成竹;

魯素:忠厚老實;曹操:謹慎多疑。

不喜歡周瑜的原因:表面客氣,內心暗藏殺機;

喜歡諸葛亮的原因:以大局為重,從容鎮定,胸有成竹。

(3)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在於諸葛亮對借箭妙計的通盤考慮和周到的安排

a、諸葛亮算到天氣,知道第三天四更時分一定有大霧,回來時順水順風;b、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條船以繩索相連,一字排開,兩面手箭。c、諸葛亮算好了人,知道魯素忠厚老實守信,特地向他借船,知道周瑜聰明過人,所以不讓魯素向周瑜提借船之事,知道曹操謹慎多疑,看不清虛實不會輕易出兵,因而大張旗鼓,霧夜佯攻曹營。魯素見證了諸葛亮取箭的經過,周瑜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4、圖文結合,看出諸葛亮料事如神,足智多謀,博才多學,知己知彼,善於運籌帷幄。是歷史山一位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

5、把本課的內容演一演,同學評價。

6、課外讀一讀《三國演義》中跟本課有關的部分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按事物的幾個方面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2、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理解37個詞語的意思,理解重點句子與難句的意思,會用“既……又……”寫句子。

3、瞭解過渡句的作用,理解用總起分述的方式記敍的段落內容。

4、知道茶葉的種類、飲茶的好處,知道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的茶具質地好、造型優美,感受茶文化的悠久歷史,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繼續學習“初步學會按事物的幾個方面給課文分段的方法。”的方法。理解用總起分述的方式記敍的段落。 教學難點:學生對我國的“茶文化”可能瞭解的不多,因此對我國是“茶的故鄉”的含義,對茶的價值,品茶的樂趣等較難理解。

  第一教時

1、知道茶葉的種類、飲茶的好處,知道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的茶具質地好、造型優美,感受茶文化的悠久歷史,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熟讀課文,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理解37個詞語的意思,理解重點句子與難句的意思,會用“既……又……”寫句子。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來説説有關茶的話題——説茶,教師讓每位學生用少許茶葉泡一杯茶,説説喝茶的感受,看看玩具茶壺。

2、談談收集到關於茶的資料。 讓學生暢談,根據學生的彙報以茶的歷史、茶的種類、喝茶的好處、喝茶藝術、茶具等方面進行歸類。 幾天這堂課作者就從這幾方面説茶,讓我們來學學。

 二、熟讀課文,學習生字詞,理解部分詞。

1、給學生學習五分鐘,要求:讀熟,自學生字詞,提出不懂之處。

2、反饋:

(1)、檢查朗讀情況,及時糾正讀出的字詞。

(2)、朗讀完一節允許學生提出詞方面的疑問。 重點詞理解為:悠久:年代久遠。 呷:方言,是“喝”的意思。 享受:得到精神上的滿足。(課結合生活經驗談談什麼是享受) 飄逸:灑脱,自然、與眾不同。 能工巧匠:在工藝上有高超技術的人。(也可結合生活經驗談談) ……

 三、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

 重點研讀:

1、品茶的時候,別急於喝。先觀茶姿,清水綠葉:…… 教師出示新茶一杯,請學生作示範。

2、飲茶還能增進人們的友誼。……與國際友人一邊品茶,一邊親切交談。 想想一下國際友人會説什麼? 第二教時 1、繼續熟讀課文。 2、摘錄好的詞句及段,注意標點符號。

3、完成作業。

4、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上節課哪些還給你留下深刻的影響。

2、課文你讀熟了嗎?(同桌互查)

二、繼續研讀上節課留下的部分。

  三、摘錄你認為好的句子,注意標點的用法,不懂及時提問。

  四、教師小結後給課文分段。

  五、作業:完成國小語文作業本或從一方面或幾方面整理茶文化,也來説茶。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聯繫舊知。讓學生回憶過去所學的寓言,並説説寓言的特點。(借一個小故事來説明一個深刻的道理。)

2、揭題釋題。理解寓、則的意思。(寓:寄託,包含;則,篇的意思。)

二、導學《掩耳盜鈴》,揭示學法

(一)初讀課文,理解題意。

1、學生通讀全文後,找出題眼盜。

2、,學生字:掩、盜,理解題目的意思。

3、總結學法:看全文,抓字眼,解題意。

(二)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根據題意,提出問題。

(1)讀了這個題目,我們應提出哪些疑問?

(2)學生討論,歸納出思考題:a為什麼盜?b怎樣盜?c盜的結果怎樣?

2、邊讀邊想,理解詞句。

(1)齊讀第1自然段,學習生字:鐺、偷,聯繫插圖,瞭解什麼是鈴鐺。

(2)指名讀第2自然段,説説這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

a齊讀第1句,回答:偷鈴鐺的人明明知道什麼?結合學習生字:碰,理解句式:只要就(只要,提出條件;就,表示必然出現的結果。)

b齊讀第2句,回答:偷鈴鐺的人是怎樣想的?這樣想對嗎?為什麼?結合理解句式:如果就(如果,表示假設;就,表示有了前面的情況就會出現後面的結果。)理解1、2句間的關係。(轉折)

c齊讀第3句,回答:偷鈴鐺的人是怎麼做的?

d齊讀第4句,回答:偷鈴鐺的人結果怎樣?聯繫插圖,結合理解句式:剛就(剛,表示時間短;就,產生的結果。)

3、歸納學法:提問題,抓詞句,理解內容。

(三)再讀課文,揭示寓意。

1、齊讀全文,思考討論:a掩耳盜鈴的人可笑嗎?為什麼可笑?b這則寓言諷刺了什麼樣的人?它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2、歸納學法:讀全文,析因果,揭示寓意。

(四)説話練習:用自己的話將這則寓言講出來。

三、指導學生運用學法,自學《亡羊補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