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脊軒志》的賞析

來源:文萃谷 1.71W

熊江平

《項脊軒志》的賞析

【作者介紹】

歸有光(1506~1571),字熙甫,號震川,明代崑山(今江蘇崑山市)人,嘉靖(明世宗年號)進士,官至南京太僕寺丞(掌管皇家車馬的機構的長官)。

歸有光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是當時“唐宋派”中成就最高的作家。他反對王世貞等人“文必秦漢”的復古派,自稱“好古文辭,然不與世之為古文者合”,反對“拾人之涕唾”,要求“獨出於胸臆”,強調真實的感情。他的作品價值最高影響最大的是那些敍事抒情散文,善於以樸素流暢的文筆記敍生活瑣事,抒發真摯動人的感情,風韻悠遠,富有藝術感染力。著有《震川先生集》。

【解題】

本文選自《震川文集》,有刪節。項脊軒是歸有光的書齋名。歸有光的遠祖歸道隆曾在太倉(今江蘇太倉市)的項脊涇(jīng)居住,作者以項脊名軒,含有追念祖先之意。軒,指小室。志,就是“記”的意思。本文分正文和補記兩部分,分別是作者18歲和30歲前後寫的。文章着重敍述與項脊軒有關的人事變遷,把真摯的感情寄寓於瑣事的敍述之中,生動感人,是歸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

【注評】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 舊:舊日的,原來的。○着一“舊”字,文章一開頭就流露出一種懷舊的情懷。室僅方丈, 僅:只。方丈:一丈見方。 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塵泥滲(shèn)漉(lù), 滲漉:從小孔慢慢漏下。雨澤下注,雨澤:雨水。澤,雨露。下:往下,向下,作“注”的狀語。注:灌注。 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 無可置者:沒有可以安置(書案)的地方。又北向, 北向:朝北。 不能得日, 得日:得到陽光。 日過午已昏。 ○寫修葺前的狹小、漏雨和昏暗,為修葺後的明亮、幽雅作反襯。 餘稍為修葺(qì),我稍微做些修補。修茸:修補。葺,本義是用茅草覆蓋屋頂,引申為修理房屋。使不上漏。 “使”後省兼語“之”。上漏:從上面漏水。上,作狀語。 前闢(pì)四窗。闢:開闢。垣(yuán)牆周庭, 垣牆:名詞用作動詞,砌上垣牆。垣,也是“牆”的意思。周庭:圍繞庭院。周,動詞,圍繞。以當南日, 以:介詞,用。其後省賓語“之”。南日:從南面射來的日光。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日影:日光。洞然:明亮的樣子。又雜植蘭桂竹木於庭,舊時欄楯(shǔn), 欄楯:欄干。楯,欄干的橫木。 亦遂增勝。亦遂:也就。兩個副詞連用。勝:光彩,美觀。○寫修葺後之不漏、不暗,且增花木之勝,為下文寫讀書軒中的情趣作鋪墊。 借書滿架,偃(yān)仰嘯(xiào)歌, 偃仰:安居,指生活悠然自得。嘯歌:長嘯、吟唱。嘯,口裏發出長而清越的聲音。冥然兀(wù)坐,冥然:靜默的樣子。兀坐:端坐。萬籟(lài)有聲; 萬籟:指自然界的一切聲音。籟,從孔穴中發出的聲音,也泛指一般的聲響。 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食:名詞,食物。 人至不去。三五之夜, 陰曆每月十五日的夜晚。 明月半牆,桂影斑駁。 斑駁:錯雜。 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珊珊:同“姍姍”,本形容女子行走時緩慢從容,這裏形容樹影婆娑搖曳的樣子。○寫讀書軒中自得其樂的情景。攝取庭前小鳥啄食、月夜風移桂影兩個生動的鏡頭來表現項脊軒的清靜幽雅,充滿詩情畫意。

記項脊軒及庭院的幽美環境,表現了作者讀書軒中自得其樂的情懷,抒寫了對百年老屋的特殊親切之感。這段從“喜”字立意。

然餘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可喜:可喜之事。“可悲”類同。○這一句在結構上是全文的樞紐。“可喜”承上,“可悲”啟下。上文寫“可喜”之事,只是對後文的襯墊,以下寫“可悲”之事,才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先是, 先於是,這以前。是:代詞,這。 庭中通南北為一。 通南北:南北相通。為一:成為一體。 迨(dài)諸父異爨(cuàn), 迨:介詞,等到。諸父:伯父、叔父。異爨:各自做飯,指分家。爨,燒火做飯。內外多置小門,牆往往而是。 往往:到處,作狀語。 東犬西吠,東犬:東家的狗。西吠:對着西家叫。西,作狀語,向西。 客逾庖(páo)而宴,客人得越過廚房去赴宴。庖:廚房。這是説分家後居住零亂,所以客人到這家去赴席要經過那家的廚房。 雞棲於廳。 這是寫分家後的混亂現象。廳堂為大家公有,所以各家都讓雞棲息在客廳裏。庭中始為籬, 始:副詞,起初。為籬:紮上籬笆。已為牆, 已:副詞,然後,以後。凡再變矣。 凡:副詞,總共。再變:變兩次。○寫庭中由“通南北為一”演變到叔伯分家後庭院的凌亂反常和築牆隔離,見出歸氏大家庭的崩潰,此可悲者一。家有老嫗(yù), 嫗:婦人,多指老婦。嘗居於此。嘗:曾經。此:指項脊軒。嫗,先大母婢(bì)也, 先大母:已故的祖母。先,對已去世的長輩的'尊稱。大母,祖母。婢:婢女,丫環。乳二世, 給兩代人餵過奶。乳:名詞用作動詞,餵奶。 先妣(bǐ)撫之甚厚。 先妣:已故的母親。撫:看待。○由老嫗引出母親和祖母。室西連於中閨, 於:同。中閨:內室。 先妣嘗一至。一至:來過一次。嫗每謂餘曰:每:副詞,經常,不止一次地。 “某所,而母立於茲。” 某所:每個地方。所,名詞,處所。而:同“爾”,你。立於茲:站在這兒。茲,代詞,此。○極平凡的敍述中表達出最親切的懷念。嫗又曰:“汝姊(zǐ)在吾懷, 姊:姐姐。呱呱(gū)而泣, 呱呱:嬰兒的哭聲。 娘以指叩門扉(fēi)曰:以:介詞,用。叩:敲。門扉:門扇。 ‘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板:門板,即指門。相為:副詞性結構,同“相與”,互相,彼此。○細節傳神。一叩一問,充分表現出慈母的舐犢深情。而老嫗之相為應答,也於平淡的敍述中表現出逼真的情景,使人如聞其聲。語未畢,餘泣,嫗亦泣。 ○由老嫗對女主人的回憶,觸動作者幼年失母之苦情,此可悲者二。 餘自束髮讀書軒中, 束髮:指十五歲時。古代男孩到了十五歲就束髮為髻(jì),算是成童,因而以“束髮”作為成童的代稱。 一日,大母過餘曰: 過:探視,看望。“吾兒,久不見若影, 若影:你的蹤影。若,代詞,你。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 何:疑問代詞,作狀語,為什麼,怎麼。竟日:終日,整天。竟,終。大類:很像。比去, 等到離去時。比:介詞,等到。 以手闔(hé)門, 闔:關閉。 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久不效:長久沒有收到成效。意思是長期來沒有人因讀書而考中科舉做官。 兒之成,則可待乎!”成:成就。則:連詞,錶轉折,卻,倒是。 頃之,一會兒。“之”字作為詞綴附在時間副詞後面,沒有實在意義。下文“久之”的“之”用法同。 持一象笏(hù)至, 象笏:象牙做的手板。笏,古代大臣上朝時拿的手板,有事可記在上面備忘。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太常公:歸有光祖母的祖父夏昶(chǎng)在宣德年間做過太常寺卿。宣德:明宣宗朱瞻基年號。執此以朝:拿着這個象笏朝見皇帝。以,連詞。 他日汝當用之!”他日:別的日子,指以後。他,旁指代詞,別的,另外的。○寫祖母的三句話,既有憐愛,又有讚許,既有期待,又有鼓勵,具體生動地表現了一個老祖母疼愛孫兒的豐富的感情。而“以手闔門”和“自語”,又以平凡的日常動作把老祖母寫得神態畢現。 瞻顧遺蹟, 遺蹟:過去的事情留下來的痕跡,如祖母站過的地方、用手關過的門扇、交給自己的象笏等。如在昨日,令人長號(háo)不自禁(jīn)。長號不自禁:忍不住放聲大哭。○追念祖母贈以象笏之事,隱含長輩遺訓迄今未酬的慨歎,此可悲者三。

寫項脊軒周圍環境的變遷,追憶有關人事,抒發了對大家庭離析的感慨和對母親、祖母的深切懷念之情。這段從“悲”字立意。

軒東故嘗為廚, 故:副詞,以前。為:是。 人往,從軒前過。餘扃(jiōng)牖(yǒu)而居,扃:關閉。牖:窗户。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以:介詞,憑。○本極平常事,作者娓娓道來,卻表現出了濃厚的情韻。軒凡四遭火,得不焚, 能夠不被焚燬。得:能夠。焚:意念上的被動,被焚燬。 殆有神護者。殆:副詞,表揣測語氣,大概,也許。者:語氣詞。

回到項脊軒本身,補敍自己閉門讀書的情景以及軒凡四遭火得不焚的事,顯出項脊軒的屢歷劫數,是“悲”的補充。

餘既為此志, 既:副詞,已經。從這句以下,是作者在相隔十多年以後所作的補記。 後五年,吾妻來歸。 來歸:嫁到我家來。舊時女子出嫁叫“歸”。時至軒中,從餘問古事, 從:介詞,向。或憑几學書。 憑几:伏在几案旁。學書:學寫字。○以輕描淡寫之筆,形象地勾勒出了少年夫妻相依相伴、耳鬢廝磨的情狀。 吾妻歸寧, 歸寧:出嫁的女子回孃家看望父母。 述諸小妹語曰: 這是妻子探望父母回來時轉述小妹們的話。“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且:提起連詞,那末。○問話傳神,童稚嬌憨之態可掬。 其後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 ○把“室壞”與“妻死”互相聯繫地寫出,有無限哀傷。 其後二年,餘久卧病無聊, 卧病:因病卧牀。“病”是“卧”的補語。無聊:(精神上)無所寄託。聊,依賴,寄託。 乃使人復葺南閣子,乃:副詞,於是,就。復:副詞,再,又。 其制稍異於前。 其:它的。制:格局,樣式。於:同。 然自後餘多在外,不常居。 自後:從此以後。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所手植:親手種植的。今已亭亭如蓋矣。亭亭:高高聳立的樣子。蓋:傘蓋。○結尾抒物在人亡的感歎,情意纏綿深永。

補寫軒中可喜可悲之事,追憶夫妻間生活瑣事,抒發了懷念亡妻的真摯感情。

【譯文】

項脊軒是過去的南閣子。房間只有一丈見方,可以容納一個人居住。(這是)已有百來年的老屋子,灰塵泥土(從瓦縫牆隙中)往下漏,雨水也往下流;每當移動書桌時,看來看去沒有可以安放的地方。又朝北,不能得日光,過了中午就已經昏暗。我稍微加以修補,使它不從上面漏水。前面開四扇窗子,圍繞庭院砌上垣牆,用來當着南面射來的陽光,陽光反射過來,室內才明亮起來。又在庭院裏錯雜地種上木蘭、桂樹、竹子和其他樹木,先前的欄杆,也就增添了光彩。借來各種書籍擺滿書架,我安居室內,長嘯高歌,(有時又)靜靜地端坐着,室外什麼聲音都有,庭院的台階上卻靜悄悄的,小鳥時常來啄食物,人來到了也不飛開。十五的夜晚,皎潔的月光照亮半截牆壁,桂樹的影子交雜錯落,清風吹來,樹影晃動,婆娑搖曳,十分可愛。

然而我住在這裏,有許多可喜的事,也有許多可悲的事。這以前,庭院中南北相通成為一體。等到伯叔們分了家,裏裏外外設置了許多小門,院牆到處都是。東家的狗對着西家叫,客人得越過廚房去赴宴,雞在廳堂裏棲息。庭院中起初紮上籬笆,然後又砌成牆,一共變了兩次了。家中有個老婆婆,曾經在這房間裏住過。這老婆婆是先祖母的婢女,給兩代人餵過奶,先母待她很好。房間的西邊同內室相連,先母曾經來過一次。老婆婆常對我説:“這個地方,你的母親在這裏站過。”老婆婆又説:“你姐姐在我懷中,呱呱地哭泣,你母親用手指敲着門板説:‘孩子感到冷呢?(還是)想吃呢?’我從門外跟她互相回答。”話沒説完,我就哭起來,老婆婆也哭起來。我從成童之年起在軒中讀書,有一天,祖母來看望我,説:“我的孩子,好久不見你的身影,怎麼整天不聲不響地呆在這裏,很像個女孩子呀?”等到離去時,用手關上門,自言自語道:“我們家讀書長久沒有收到成效,這孩子的成就倒是可以等待到了!”一會兒,她又拿着一塊象牙手板來到屋裏,説:“這是我的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間拿着它朝見皇帝的。以後你會用到它。"看到過去的事情留下來的痕跡,就像發生在昨天一樣,真使人忍不住放聲大哭。

項脊軒的東面以前曾經是廚房,人們到那裏去,都從軒前經過。我關着窗户住在軒中,時間長了,能夠憑腳步聲辨別人。項脊軒共計四次遭到火災,能夠不被焚燬,也許有神靈在保護着它吧。

我已經寫了這篇志,過後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來,她時常來到軒中,向我問古代的事情,或者伏在几案旁學寫字。我的妻子回孃家探親,(回來後)轉述小妹妹們的話,説:“聽説姐姐家有個閣子,那麼,什麼叫閣子呀?”那以後六年,我的妻子死了,這房間壞了也沒有整修。那以後兩年,我長期因病卧牀,(精神上)無所寄託,於是派人再次修補南閣子,它的格局跟過去稍有不同。然而從此以後我大多在外邊,不常(在這裏)居住。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樹,是我妻子在去世那年親手種植的,現在已經高高直立着像傘蓋一樣了。

【簡析】

歸有光的敍事抒情散文,最突出的特點是以平淡自然的筆調記敍日常生活小事,運用追敍、回憶、觸景生情、見物思人等方式,從瑣屑事件的敍述中抒寫出真切的感情,從平淡情景的描繪中表現出悠遠的意趣。這一特點在《項脊軒志》中表現得尤為顯著。

本文以項脊軒的前後變化為線索,寫出一系列家庭瑣事,表現了作者對家道衰落的惋惜心情和對死去的祖母、母親、妻子的深切懷念,也表現了作者年青時刻苦讀書、怡然自得的樂趣。

文章所記的一切,都緊扣項脊軒來寫,而以“悲”“喜”作為貫串全文的意脈。第一段寫項脊軒經過修葺和美化環境之後的幽雅可愛和自己在軒中“偃仰嘯歌”、自得其樂的情景,是從“喜”字立意,也反襯下文所敍項脊軒環境遭到破壞之可悲,引出對往事的無限追懷。第二段分兩層:第一層敍父輩分家,完整的庭院被分隔得雜亂不堪,項脊軒不再是一個讀書的幽雅所在。第二層以撫育兩代人的老嫗作為聯結,圍繞項脊軒回憶母親與祖母遺事,抒發自己懷念親人的悽側之情。這段從“悲”字立意。第三段寫“軒凡四遭火”的變故,雖“得不焚”,亦足見項脊軒命運之乖蹇。這是“悲”的內容的進一步補充。補記的一段,寫項脊軒後來又發生的變化,重點追敍與亡妻共同生活的情趣,抒發沉痛的悼亡之情,進一步增添了悲涼的氣氛。由於文章自始至終貫串着悲、喜的感情變化,又有項脊軒作為全文的軸心,所以一些看似散漫無章的生活瑣事就結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形散而神不散。

作者善於抓住具有特徵的語言、行動和生活細節來表現人物,從不同的角度把人物寫得栩栩如生,情態各別。對母親,寫她聽到女兒呱呱而泣時以指叩扉的動作和“兒寒乎?欲食乎?”的問話,突現了慈母對兒女衣食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對祖母,寫她的“吾兒,久不見若影……”的愛憐的言辭和離去時的喃喃自語和“以手闔扉”的動作等,惟妙惟肖地表現出了老祖母對孫兒的疼愛和期待。對妻子,寫她的“時至軒中,從餘問古事,或憑几學書”,簡潔地表現了少年夫婦相依相愛的情狀;寫她歸寧回來時轉述小妹們的充滿稚氣的問話,不但傳神地表現了小妹們的嬌憨之態,而且生動地再現了夫妻依依情話的場面。總之,作者對於各個人物,都能分別抓住他們的特徵,用寥寥幾筆描繪出他們的音容笑貌和真摯的感情,富於生活情趣,並從中表達出自己對親人一往情深的懷念。

由於時代與階級的侷限,作者在文中也流露出追求功名利祿的思想和功名未就時的憂憤之情,這是應該正確地加以分析的。

【字詞句基礎知識舉要】

扃,形聲字,從户,冋聲。《説文》:“扃,外閉之關也。”字義是自外關閉門户用的門閂,所以用“户”作形旁表意。引申為關閉之意,課文中“餘扃牖而居”的“扃”,用的是引申義。“扃”的聲旁字“冋”,讀音和“扃”完全一致,都讀jiōng。常用的用“冋”作聲旁的字還有“迥”(迥然不同)和“炯”(炯炯有神),這兩個字都讀上聲。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冋”寫成“同”或“回”。

而、若、汝

這三個字都可用作第二人稱代詞,本文中都有用例。如:

①某所,而母立於茲。

②吾兒,久不見若影。

③他日汝當用之。

古漢語裏第二人稱代詞,常用的還有“爾”“乃”。如:

④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先妣嘗一至。

軒凡四遭火。

凡再變矣。

通過這三個句子,可以掌握古漢語裏動量的表示法。動量就是動作行為的數量。古漢語表示動量,一般是把數詞直接放在動詞的前面,而不用表示動量的量詞。如“一至”和“四遭火”。譯成現代漢語,要補充量詞,如“一至”是“來過一次”,“四遭火”是“遭受火災四次”。

又:古漢語表示動作行為發生兩次時,動詞前面不用數詞“二”,而用副詞“再”。如“再變”,意思是“變了兩次。"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

這是一個主謂謂語句。主語是“此”,謂語是“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這個主謂短語。直譯出來是:這塊手板,我的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間拿着它去朝見皇帝。稍加變化,可以譯成一個判斷句:這是我的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間拿着朝見皇帝的。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是個判斷句,主語“此”(代枇杷樹)省略,謂語是名詞性短語“吾妻死之年所手植”,這個名詞性短語的主體是“所手植”這一“所”字短語,“吾妻”和“死之年”是兩個定語,是修飾“所手植”這個中心語的。全句譯成現代漢語是: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樹,是我妻子在去世那年親手種植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