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脊軒志》的教案

來源:文萃谷 6.6K

課時安排:3課時

《項脊軒志》的教案

教學步驟: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⒈作者簡介及作品簡介。

⒉研習並背誦第一自然段。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朱自清的一篇散文《背影》,幾十年來,打動了無數讀者的心感人至深。孟郊的一首《作者簡介

歸有光(15061571),字熙甫,號震川,明代崑山(今江蘇崑山縣)人。嘉靖(明世宗年號)進士,官至南京太僕寺丞(掌管皇家車馬的機構長官)。

歸有光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是當時唐宋派中成就最高的作家。他反對王世貞等人文必秦漢的復古派,自稱好古文辭,然不與世之為古文者合,反對拾人之涕唾,要求獨出於胸臆,強調真實的感情。他的作品價值最高影響最大的`是那些敍事抒情散文,善於以樸素流暢的文筆記敍生活瑣事,抒發真摯動人的感情,風韻悠遠,富有藝術感染力。著有《震川集》。

⒉《項脊軒志》簡介

本文選自《震川集》,有刪節。項脊軒是歸有光的書齋名。歸有光的遠祖歸道隆曾在太倉(今江蘇太倉縣)的項脊涇居住,作者以項脊名軒,有追念祖先之意。軒,指小室;志,就是記的意思。作者借一閣以睹三代的遺蹟,睹物懷人,筆墨極清淡而感情極濃摯,是歸有光散文的代表作。

三、整體感知課文,研習第一自然段

教師示範讀課文

⒉學生初讀課文

⒊出示生字詞

塵泥滲漉shèn lù 餘稍微修葺qì

舊時欄楯 shǔn 偃仰嘯歌 yǎn

冥然兀坐 wù 萬籟有聲 lài

⒋學生參照註解自譯第一段,隨時質疑,教師解疑。

出示重點詞句:

注意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

① 雨澤下注:下,往下,向下,方位名詞作動詞注的狀語。

② 餘稍微修葺:葺,本義是用茅草蓋屋頂,引伸為修房屋。

③ 垣牆四周:垣牆,名詞活用作動詞,砌下垣牆,垣也是牆的意思。

④ 亦遂增勝:勝,光彩,美觀。

⑤ 小鳥時來啄食:食,名詞,食物。

⑥ 珊珊可愛:珊珊,同姍姍,本形容女子行走時緩慢從容,這裏形容樹影婆娑搖 曳的樣子。

⒌理清思路,引導學生背誦第一自然段。

⑴問:文章開篇一個判斷句,何以言其舊呢?

學生討論後,明確:着一舊字,一開頭就流露出一種懷舊的情懷。

⑵問:文章從哪幾個方面描寫項脊軒呢?

明確:兩個方面修繕前,修繕後。

⑶問:修繕前的項脊軒是什麼樣子?作者這樣寫有何作用?

學生討論後明確:修繕前的項脊軒有三個特點:

狹小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

破舊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注

陰暗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

寥寥數筆,點出了項脊軒的特點,同時在文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主觀情感。一種衰敗、陰泠的悽清氣氛,為後文修繕後的樣子作反襯。

⑷面對破舊的小屋,作者做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

明確:作者對小屋稍為修葺,彌補了破舊漏雨的缺陷。又用借書滿架彌補了小屋狹小、冷寂的缺陷。使小屋變得明亮、幽雅。

⑸修繕後的小屋有何特點?作者的情懷怎樣?

學生討論後明確:修繕後的小屋有三個特點:

明亮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幽雅借書滿架桂影斑駁

安靜萬籟有聲庭階寂寂

作者陶醉於借書滿架,偃仰嘯歌的讀書生活;陶醉於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的寂寂庭階;陶醉於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的清幽月景。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和小屋的客觀環境融為一體,表達了作者可喜的情感。

⑹作者細心雕琢了一幅什麼樣的畫面?為何如此渲染?

明確:蘭竹相映,月白風清,桂影珊珊,小鳥時鳴。正是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境界。

作者渲染如此清幽的境界,體現了作者的安詳、寧靜,表達了作者鄙棄世俗、甘於清貧自守的情操,也抒寫了作者對百年老屋的特殊親情。

⑺小結本段內容,引導學生背誦。

本段寫作者的喜,為略寫,具體內容如下:喜(略)1、祖傳老屋 2、整舊若新 3、環境宜人 4、自得其樂

⑻教師範背第一自然段,學生齊背。

四、課堂練習

翻譯下列語句。

⒈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注。

⒉借書滿架,偃仰嘯歌。

⒊明月半牆,桂影斑斑,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五、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是整體感知,誦讀全文,重點研習第一自然段,瞭解作者對舊南閣子的深情,以及作者親手修繕、身處其中的自得其樂之情,使讀者也隨之陶醉於清靜幽雅、鳥語花香的可喜之境中。

六、佈置作業

⒈熟背第一自然段。

⒉完成練習題一、二中的相關內容。

⒊預習後面文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