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誰的本領大》的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來源:文萃谷 7.82K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蘇教版《誰的本領大》的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蘇教版《誰的本領大》的教學設計(精選10篇)

《誰的本領大》的教學設計 1

教材簡解

《誰的本領大》是一篇富有情趣的童話故事,講的是風和太陽都認為自己本領最大,兩次比本領後雙方都悟出了道理。全文共8個自然段,可分兩段。(第一段,1—3自然段;第二段,4—8自然段。)課文難易適中,適合學生學習,也利於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本領,一定要正確地認識自己和看待別人。

目標預設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知道風和太陽各有各的本領。

2.學習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5個生字。

設計理念

《課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各個學段的閲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以利於他們熱愛祖國語言,正確運用祖國語言,利於他們積累經驗,培養語感。因此,語文課上要體現語文姓“語”的特點,即琅琅書聲,只有讓學生以聲如文,以讀為體,讀中賞欣,才能感情境。

在教材處理上,為學生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從讀中感悟新知,從角色表演中加深體驗,在教學思想上努力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讓學生始終參與到教學的活動中。

設計思路

以讀為主,讓學生在充分的朗讀中理解生字詞,讀懂課文,感悟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小朋友,今天讓我們一起坐上開往童話王國的列車,去認識兩位好朋友。看看他們是誰?

出示風的圖片。你們知道風有什麼本領嗎?春風、秋風給我們帶來什麼?

(風能給人們帶來涼爽……)

出示太陽的圖片。太陽又有什麼本領呢?

(太陽能給人們帶來温暖……)

【設計理念:用生動的情境導入課文,讓學生明確課文的題材是童話故事,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説説風和太陽的本領,讓學生興致盎然地走入文本】

2.出示:有一天,風和太陽碰到了一起,都説自己的本領大。

師讀第一句。這裏有一個生字:碰。讀一讀

師:碰這個字比較難寫,左邊是個“石字旁”,右邊部分我們一起來書空:兩人頭靠頭,兩人手拉手,兩人手叉腰,雙腳並地走。

風和太陽誰的本領大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板書:誰的本領大。“本”這個字你會記嗎?生交流識記方法。(本:木字下面加一豎)

師:本下面一橫指明樹根的位置,本義是草本的根或靠根的莖幹。你能給“本”找幾個詞語朋友嗎?(本領、本事、書本、本子、本來)

師範寫:本(撇捺要舒展)。

齊讀課題。

【設計理念:隨文識字,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識記生字,學生對生字的字形、字義理解更深刻】

二、初讀課文

1. 師:究竟是誰的本領大呢?風和太陽誰也不肯讓誰,決定比試一下。我們小朋友就來給他們倆做小裁判,給他們評判一下,好嗎?

要想做裁判,先要知道他們一共比了幾次,

請同學們朗讀課文,想想風和太陽比了幾次?

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交流:風和太陽比了兩次。

2.那他們每次比的是什麼呢?請大家再認真地朗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

生再讀課文。

交流:第一次:脱下孩子的外衣。

第二次:讓船走得快些。

3.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風和太陽第一次比本領的內容,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第二次比試的內容,請大家很快地默讀課文,找出答案。

交流:第1-3自然段寫第一次比試,4-8自然段寫第二次比試。

【設計理念:這裏設計三次朗讀,每次朗讀都帶有不同的任務,學生讀得充分,不枯燥,並學會了在讀的過程中思考。】

我們已經把課文讀了三遍,相信本課的生字一定難不倒你,下面我們就來比比誰讀得最正確、最響亮。

出示:

掛 推 催 碰到 正巧

脱下 難受 船伕 強烈

指名讀。

理解詞語:掛、推、催(做做這些動作)

聯繫實際講詞語的意思:碰到 正巧 脱下 難受 強烈

【設計理念:二年級學生對於生字詞語的'理解已經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因此在教學時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自己學習,自己理解,這樣學習效果更紮實。】

三、再讀課文

1. 風和太陽第一次比試的結果是什麼?

自己默讀課文1-3自然段,找出寫風的句子。

出示:

風説:“那還不容易!”説着就“呼呼”地吹起來,誰知孩子將外衣裹得更緊了。

指名讀。“呼呼”地吹,説明風很(大),結果這個孩子覺得(很冷),做做“裹”的動作。再讀讀這句話。

看來風失敗了,太陽是怎麼做的呢?

出示:

太陽對風説:“看我的吧。”説着便發出強烈的光。那孩子覺得熱極了,就把外衣脱了下來。

指名讀。

太陽贏得了第一次比試,非常得意,誰來讀好太陽説的話:

太陽得意地對風説:“風先生,你還敢同我比本領嗎?”

太陽為什麼得意?(因為第一次比試太陽贏了。)

現在我們就是太陽,得意地讀讀這句話。

2. 在第二次比試中,太陽的表現怎麼樣呢?

出示:太陽説:“這有什麼難的!”於是,它又發出強烈的光,想催船伕用力搖船。可是,太陽光越強,船伕越是熱得難受,他哪兒再有力氣搖船呢!

指名讀。

當太陽的本領不起作用時,風是怎麼做的?

出示:這時,風“呼呼“地吹起來。船伕高興地喊:“起風了!快掛帆吧!”只見風推着帆,帆帶着船,像箭一樣飛快地前進。

看圖風是怎樣推着帆的?(風使勁地吹着,把帆吹得鼓鼓的)。像箭一樣,射出去的箭多快呀,我們一起讀讀,體會風讓船飛快地前進的感覺。

(齊讀)

3. 通過兩次比試,太陽覺得誰的本領大呢?(生髮言)讀讀這句話:

太陽驚訝地説:“風先生,你的本領也不小哇!”

同學們覺得風和太陽誰的本領大呢?為什麼?

4. 分角色朗讀課文。

【設計理念:抓住重點詞語,讓學生初讀時就感悟文本,讀懂課文,為第二課的學習打好基礎。】

四、學習生字

出示:巧、脱、強

你會記住這些生字嗎?

交流:脱:説字換偏旁。強:左邊弓字旁,右邊是個雖。

巧:左邊工字旁,右邊先寫一橫,再寫豎折折鈎。師範寫巧:左右兩邊寬窄基本相等,左右上邊對齊,下邊右部較長。

脱、強:生説説書寫要點(左窄右寬)。

學生描紅生字。

【設計理念:二年級下學期的學生已經掌握了識字、寫字的方法,因此對於難度不大的生字,讓學生自己觀察,對於巧,由於很多學生會忽視左短右長的特點,因此在課堂上設計了範寫這一環節,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巧的字形特點。】

《誰的本領大》的教學設計 2

理論依據:

根據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幼兒已有了對動物的認知基礎,並表現出對動物進一步探索的慾望,所以我選擇了本節教學內容《誰的本領大》。為了完成教材中預設的三個活動目標,依據本次優質課評選活動中"同課異構"的指導思想,我嘗試拋開了原教材中的故事,通過繪本故事《想吃蘋果的鼠小弟》略加改編,引導幼兒在故事情境中懂得合作本領大的道理。引導幼兒直接從積極的心態切入,弱化了只是簡單比本領的意識,符合幼兒教育應該多從積極面進行引導的理念。當然異構之處肯定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敬請評委和老師給予寶貴的指導和建議。

實施策略在實施活動中,我運用多媒體等教具,力求運用啟發引導的交流方式,引導幼兒在觀察、遊戲、體驗等環節中積極參與、並不斷激勵幼兒圍繞着問題情景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考問題的能力。循序漸進的達成預設的三個目標。

活動目標:

1、瞭解不同動物的本領。

2、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述故事的.主要情節。

3、懂得同伴之間相互合作本領會更大,合作力量也會更大的道理。

4、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説普通話

5、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活動前豐富幼兒對動物的認知經驗

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活動重難點懂得並體驗同伴之間相互合作本領會更大、合作力量也會更大的的道理。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孩子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説一説你喜歡的小動物的本領吧!

2、看課件理解故事內容,懂得合作本領會更大的道理。

(1)看課件,激發起幼兒學習故事的慾望。

①觀察圖上的小動物,聽,它們在爭吵什麼呢?

②小動物們會摘到蘋果嗎?它們會用什麼本領摘到蘋果?

③看課件,讓幼兒説説誰飛來了,它是怎樣摘到蘋果的?

④小猴子是怎樣摘到蘋果的?

⑤大象用什麼本領摘到了蘋果?

⑥長頸鹿是怎樣摘到蘋果的?

⑦袋鼠用什麼本領摘到了蘋果?

⑧小海獅和小老鼠能摘到蘋果嗎?想一想它們怎樣才能摘到蘋果?

(2)理解並講述故事內容①根據故事情節提問:故事中的哪些小動物都摘到了蘋果?

②小老鼠和小海獅是怎樣摘到蘋果的?

③教師小結:

小老鼠和小海獅自己都摘不到蘋果,但是它們用自己的本領互相合作摘到了蘋果,原來合作起來本領就更大了。

(3)鼓勵幼兒説説自己的本領,體驗到互相合作本領會更大。(完成第三個目標)

①鼓勵幼兒説説自己都有哪些本領。

②玩遊戲抬花轎,讓幼兒體驗到互相合作力量會更大。

(4)活動延伸

看課件《拔河》、《賽龍舟》、《舞龍》、《地震》讓幼兒進一步懂得合作力量大,本領大的道理。

(5)活動總結

孩子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如果我們遇到困難或者是不開心的時候,我們要學會用自己的本領和好夥伴們互相幫助互相合作,這樣我們會更加快樂。現在,讓我們到外面繼續玩抬花轎的遊戲吧!

附故事:誰的本領大

森林裏有一羣小動物,它們在比誰的本領大。可是比來又比去也沒有比出結果,大象説: "咱們別爭了,讓我們比一比吧,對面山坡上有一棵蘋果樹,咱們誰先摘到蘋果誰的本領就大。"小鳥飛到樹上,摘走了一個蘋果。猴子很快的爬上樹,摘走了蘋果。大象甩着長長的鼻子摘走了一個蘋果。袋鼠使勁一跳,摘走了蘋果。長頸鹿伸長脖子,輕輕鬆鬆地摘走了一隻蘋果。

只有小老鼠和小海獅在樹下急的團團轉,怎麼也摘不到蘋果,小老鼠説:"我們倆既不會飛也不會爬樹,沒有長長的鼻子,沒有長長的脖子,也不會跳的很高,到底該怎樣才能摘到蘋果呢?"小海師説:"別急別急,我想出了一個辦法,我有一個會頂球的本領,讓我們一起合作吧!我把你頂到樹上,你就可以摘到蘋果了。"接着,小海獅就把小老鼠頂到了樹上,小老鼠摘了一個蘋果先送給了小海獅,又摘了一個蘋果留給了自己。

小動物們看見了它們倆通過互相幫助互相合作也摘到了蘋果,就為它們鼓起了掌。

教學反思:

回顧整個教學過程,我在充分理解教材基本思路的基礎上,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從幼兒的興趣出發,設計了這個活動,為幼兒創設了邊聽邊思考的情境,如讓幼兒去思考誰的本領大?

《誰的本領大》的教學設計 3

[讀圖]

課文四幅插圖趣味橫生。第一幅圖中的太陽鬚眉皆白,臉色漲紅,拇指高挑,怒視着右邊的風。風面目猙獰,怒髮衝冠,左手的拇指也來個以牙還牙。奇怪啊!到了最後一幅圖的時候,一對冤家竟笑容可掬地靠在了一起,眼睛眯成了一條縫,拇指雖然翹着,但是送給了對方。真讓人摸不着頭腦,再來看另外的兩幅,哈哈,天上的太陽金光四射,地上的孩子熱汗直流;空中的風血盆大口,水中的船箭以離弦。真是你有你的殺手鐗,我有我的絕命刀。

[讀讀教材]

讀讀教材,就會恍然大悟。

課題是《誰的本領大》。這“誰”究竟是誰呢?看了圖,不難猜出,自然是風和太陽。原來是風和太陽在比本領,因為什麼比呢?比什麼本領,比了幾次呢?結果怎樣呢?

因為什麼比?結果怎麼樣?首尾段的兩個詞就能説得清。前面是“都説自己的'本領大”,後面是“你的本領也不小哇!”“都”是原因,“也”是結果。怪不得前後兩幅圖變化如此之大。

比了幾次?比什麼本領?比了兩次,第一次(1——3自然段)比誰能脱下孩子的外衣。結果是“看我的吧”的太陽取得了勝利,正是如此,第二天,再見到風的時候,他是“得意”地説:“風先生,你還敢同我比本領嗎?”“還敢”一詞不但是得意洋洋,還有濃濃的火藥味。第二次(4——8自然段)比的是誰能讓水中的船走得快些。結果是“這有什麼難的”的風把船吹得“像箭一樣飛快地前進”。這一回,讓“得意”的太陽“驚訝”起來,向風挑起了拇指,由衷地感歎:“風先生,你的本領也不小哇!”。兩次比賽,讓倆人清楚了自己,明白了別人。

[教學設想]

1、課題入手,鼓勵質疑。

2、用好插圖,指書

初讀要感知內容,感知到什麼程度呢?不妨把這幾幅圖的內容連在一起,來個看圖説話。不過,語言一定要簡潔。

精讀要再現情境,什麼樣的情境,那就是課文中的插圖。情境再現到什麼程度,那就要在讀書中抓住解讀中的重點詞句。二者要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為了增加情境的真實性,讓孩子們自己製作兩個頭飾吧。戴上頭飾,看看圖上的表情,文字的內涵在戲劇性中就得以展現了。

3、再用插圖 適度延伸

最後一幅圖,風和太陽靠在了一起,兩個人經過了一番較量,真是不打不相識,能沒有話説嗎?讓孩子們戴着頭飾繼續説下去吧

想要驗證自己説得怎麼樣嗎?不妨去讀讀《伊索寓言》。

(自己讀教材時,過多的關注了課文的插圖,權作拋磚吧!請老師們多提意見,並上傳你對教材的解讀、設計、反思)

《誰的本領大》的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

精讀課文,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本領,要正確認識自己,看待他人。

重難點:

感情朗讀課文。

教具 :

小黑板、頭飾

教程:

一、 複習導入 :

聽寫生詞: 掛 推 碰到 正巧

二、 板書課題,口述目標:

過渡語:課文寫誰和誰比本領? (指名回答後板畫出太陽和風圖)

它們共比了幾次呢? (兩次)

我們先來學習第一次,快打開書找一找是課文的哪一部分?

三、 學習13段:指名讀

1、 思考:太陽和風為什麼比本領?

指名答、指導感情讀好這一句。

2、 它們比的是什麼?誰出的'題?

3、 在比賽的時候,風和太陽都是怎麼説的呢?

指導讀好: 這還不容易!

看我的吧!

(通過評讀讓學生充分互動來讀)

4、 讀好重點句:

a、 風説着就呼呼地吹起來,誰知孩子將外衣裹得更緊了。

b、 太陽説着便發出強烈的光。那孩子覺得熱極了,就把外衣脱了下來。

(指名讀、師生評讀、齊讀)

5、 分角色讀13段:

a、 自己練讀

b、 師生分角色讀(兩次)

四、 第四段:指名讀、齊讀

過渡語:太陽本來就自以為是,這回又贏了,肯定更得意了,誰來把太陽的得意給讀出來?

五、 學習57段:

1、 出示自學提示:

a、自讀課文,找出不理解的詞語。(生生互動來解決)

b、它們第二次比什麼?結果怎樣?(指名答)

c、你能讀好這一部分嗎?(指名讀、評議練讀、齊讀)

2、 讓生自學。

3、 檢測學情。

過渡語:太陽輸了,它還得意嗎?

六、 學第8段:齊讀

a、理解驚訝

b、思考:太陽為什麼很驚訝?

七、 回顧總結全文:

生活中要正確地認識自己、看待他人!

八、 感情朗讀全文:

a、自己感情朗讀全文。

b、帶頭飾讓生分角色讀課文。

九、 課堂練習:

填空:

太陽發出( )的光,那孩子( )熱極了,就把外衣脱了下來。風( )着帆,帆( )着船,像( )一樣飛快地前進。太陽和風各有各的( )。

十、 拓展延伸:

介紹《伊索寓言》這本名著,讓生課餘看一看。

《誰的本領大》的教學設計 5

設計意圖:

故事《誰的本領大》是一篇久經傳承的童話故事,故事內容淺顯易懂,但寓意深刻。故事通過:梅花鹿和小猴比本領——遇到困難想辦法——相互合作摘到果子的情節為主線,揭示了互相幫助才能摘到果子,本領更大以及合作更快樂的道理。選此內容目的有兩個:

1、中班幼兒是合作意識萌芽的階段,也是培養合作性的關鍵期。藉此故事教幼兒掌握與同伴合作的方法,增強幼兒在生活中的合作意識,從而促進了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2、中班幼兒語言正處在迅速發展時期以及直覺形象思維的學習特點。藉助此故事,採用視聽結合的方式,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梅花鹿和猴子各自的本領。

2、引導幼兒大膽猜想,能夠將自己的想法用語言表達出來。

3、感受合作的快樂,懂得同伴之間相互幫助本領會更大的道理。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5、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初步瞭解動物的'本領,幼兒有互相幫助合作的經驗感受。

2、物質準備:課件、音樂、視頻資料(幼兒在幼兒園遊戲中各種合作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小猴、梅花鹿課件。(P1)創設談話情境引入活動,幼兒初步瞭解梅花鹿和小猴的本領。

師:森林裏住着兩隻小動物,他們是——梅花鹿和小猴子。有一天他們爭吵了起來!都覺得自己的本領大!你認為誰的本領大?梅花鹿和小猴都有什麼本領?(幼兒説出自己的認識)師:我們來聽聽他倆怎麼説(播猴子和梅花鹿説的話,然後讓幼兒重複對話內容)他倆爭來爭去也沒有個結果,怎麼辦呢?怎樣才能知道他倆究竟誰的本領大呢?(幼兒想辦法)師:最後他們決定比一比。看!他們請來了誰當裁判?(大象)大象會給他們出什麼題讓他們比呢?(幼兒猜測)

二、演示課件,理解梅花鹿和猴子摘果子的過程。

出示P2師:看!他們一起來到了哪兒?(引導幼兒認識小河、果樹)大象説:(播放大象説的話,幼兒重複)幼兒猜想:你覺得誰能摘到果子?所説你的想法。

出示P3師:比賽開始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預備——開始"(呈現梅花鹿和猴子比賽過程)提問:你看到了什麼?(幼兒大膽講述看到的畫面)

重點:1、梅花鹿怎麼過的河?它摘到果子了嗎?怎麼樣了?(團團轉)?

2、小猴子過不了河,它心情怎樣?(抓耳撓腮、無奈)過渡語:有什麼辦法能讓猴子和梅花鹿都能摘到果子呢?(幼兒想辦法)師:小猴子想了一個什麼辦法呢?我們一起來看!

出示P4幼兒觀看PPT演示。問:小猴子想了一個什麼辦法?幼兒講述它們摘果子的過程。(合作,互相幫助)

重點:1、小猴子怎麼説?梅花鹿會怎麼回答?

2、他們一起合作摘到果子心情怎麼樣?會怎麼想?(遇到困難想辦法、要合作、團結力量大)

3、現在你們覺得誰的本領大了嗎?

出示P5師:猴子和梅花鹿一起把合作摘到的果子送給大象,大象會對他們説什麼呢?(出示大象説的話)過渡語:這個故事你們好聽嗎?讓我們來一起講一講。

四、師幼一起完整講故事。理解只有互相幫助本領才會更大的道理。

邊演示PPT師幼一起講故事。

提問:1、為什麼一開始小猴和梅花鹿沒有摘到果子?

2、後來是怎樣摘到果子的?(合作讓本領更大)

五、知識遷移。提升幼兒合作的經驗,體驗合作的快樂。

1、師:生活中你有沒有幫助過別人,或者跟別人合作完成一件事情?(幼兒説)過渡:其實生活中小朋友經常也會幫助別人,一起合作完成一些事情,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我們的精彩瞬間吧!

2、播放幼兒生活中互相合作的精彩的瞬間。

六、小結。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長處,只有互相幫助、相互合作才能讓自己的本領更大。才能得到更多的快樂。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裏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裏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悦,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誰的本領大》的教學設計 6

設計意圖:

故事《誰的本領大》是一篇久經傳承的童話故事,故事內容淺顯易懂,但寓意深刻。故事通過:梅花鹿和小猴比本領--遇到困難想辦法--相互合作摘到果子的情節為主線,揭示了互相幫助才能摘到果子,本領更大以及合作更快樂的道理。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梅花鹿和小猴各自的本領,瞭解它們共同合作摘到果子的故事情節。豐富詞彙:抓耳撓腮、合作(重點)

2、能用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嘗試用語言和動作表現小猴和梅花鹿的對話情節。(難點)

3、感受合作的快樂,懂得同伴之間相互幫助本領會更大的道理。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初步瞭解動物的本領,幼兒有互相幫助、合作做事的經驗感受。

2、物質準備:PPT課件、視頻資料、梅花鹿、小猴子、大象頭飾、圖片(幼兒在遊戲中互相合作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創設談話情境引入活動,幼兒初步瞭解梅花鹿和小猴的本領。

教師出示小猴、梅花鹿圖片。

提問:梅花鹿和小猴都有什麼本領?你認為誰的本領大?播放課件,教師分段講述故事,幼兒學説角色對話,初步瞭解小猴和梅花鹿是怎樣摘到果子的。

1、出示課件,講述第一段,並提出問題。啟發提:小朋友你覺得他們誰的本領大,為什麼?(激發幼兒大膽猜測,説出自己的想法)

2、演示課件,講述第二段故事,理解梅花鹿和小候摘不到果子的原因和着急的表情。

(1)梅花鹿摘到果子了嗎?梅花鹿是怎樣摘果子的?(引導幼兒模仿梅花鹿摘果子的動作:伸長脖子,跳了又跳)。

(2)猴子過不了河,摘不到果子心情是怎樣的?(學習詞抓耳撓腮,並模仿動作)

(3)梅花鹿和猴子都沒摘到果子,咱們快幫動物想個辦法吧?(引導幼兒大膽想象,並把自己的想法表述出來。

3、教師繼續講播放課件講故事,理解梅花鹿和小猴是怎樣摘到果子的?懂得互相幫助一起合作就能摘到果子的道理。

提問:誰想到辦法的?小猴真聰明,我們也要向小猴一樣多動腦筋。小猴和梅花鹿摘到果子了沒有?小猴和梅花鹿是怎樣摘到果子的?豐富詞彙:合作。

提問:摘到果子後它們的心情怎麼樣?三、分角色表演故事,加強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1、小朋友們剛才表現的真棒,我想請幾個小朋友和我一起來表演故事好嗎?

2、分角色表演。

現在認為誰的本領大?小結:它們的本領都大,小猴會爬樹、梅花鹿會過河,他們相互幫助,才摘到果子,一起合作才能讓本領變得更大。

四、集體分享交流,引導幼兒感受生活中的合作以及合作帶來的快樂。

1、引導幼兒講述,自己有什麼本領。

2、交流生活中合作的事情。提問:在生活中你們是怎麼合作的?

3、欣賞圖片,進一步感受合作本領大以及合作帶來的快樂。

小結:今天的故事叫什麼名子?小猴和梅花鹿互相幫忙互相合作本領更大,我們小朋友們的本領也很大,以後要繼續合作,我們的本領也會變得更大,會更加的快樂。

五、活動延伸:一起合作玩齊心合力”的遊戲,引導幼兒進一步感受合作的快樂,結束活動。

中班語言《誰的本領大》説課稿一、説教材分析《誰的本領大》是一篇久經傳承的童話故事,故事內容淺顯易懂,但寓意深刻。這篇童話故事以梅花鹿和小猴比本領--遇到困難想辦法--相互合作摘到果子的情節為主線,揭示了互相幫助、相互合作才能摘到果子、本領會更大的道理。

《綱要》指出:“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針對中班幼兒語言正處在迅速發展時期以及具體形象思維的學習特點,學習角色對話對促進幼兒口語表達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為此,本活動對故事進行了適當調整,增加了動物之間的對話。活動中,運用課件呈現賞析故事、猜測討論解決困難、角色體驗理解內容、情感對比明晰道理、關注生活提升經驗的環節,讓幼兒在寬鬆、自由的環境中,積極大膽地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不僅僅獲得語言經驗的積累,同時也促進了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等方面的發展。

二、説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梅花鹿和小猴各自的本領,瞭解它們共同合作摘到果子的故事情節。豐富詞彙:抓耳撓腮、合作。(重點)

2、能用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嘗試用語言和動作表現小猴和梅花鹿的對話情節。(難點)

3、感受合作的快樂,懂得同伴之間相互幫助本領會更大的道理。

三、説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初步瞭解動物的本領,幼兒有互相幫助、合作做事的經驗感受。

2、物質準備:PPT課件、視頻資料、梅花鹿、小猴子、大象頭飾、圖片(幼兒在遊戲中互相合作的照片)。

四、説活動過程本次活動一共有五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創設談話情境引入活動,讓幼兒初步瞭解梅花鹿和小猴的本領。第二個環節是利用PPT分段講故事,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幼兒學説角色對話,感受合作的快樂,懂得合作使本領更大。第三個環節是情景表演,加強幼兒對故事的理解。第四個環節是集體分享交流,引導幼兒感受生活中的合作以及合作帶來的快樂。最後是活動延伸讓幼兒在遊戲中體驗活動的快樂。

本節課主要採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1、視聽結合,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多媒體具有聲畫並茂、視聽結合、感染力強的特點。利用這一特點,創設幼兒喜歡的生動有趣的情景,使幼兒如臨其境,能更好地激發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良好的情感。

動畫演示情境,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根據中班幼兒直覺形象思維的特點。在活動中,我們依據故事內容,通過課件的演示,生動地表現故事中小猴和梅花鹿摘不到果子到合作摘到果子的過程,讓幼兒能夠更加直觀形象地瞭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不僅有助於幼兒模仿,還有利於幼兒對文學作品產生興趣。

再現生活掠影,幫助幼兒提升經驗。利用ppt展示幼兒生活中團結友愛、相互合作的精彩瞬間,幫助幼兒回憶、發現生活當中處處體現互幫互助、相互合作的重要性,進一步促進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2、有效提問,引導幼兒分析故事情節,明晰故事所講道理提問是支持幼兒園語言教學的有效手段,是教學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種交流方式,我們充分利用有效提問的教學手段,給幼兒創造想説、敢説的空間,讓語言活動成為師幼雙方積極互動的過程。

3、開放性提問。活動中,抓住孩子的興趣點,在故事情節發展的轉折處停一停,拋給孩子們開放性的問題,活躍孩子的思維,激發他們表達的慾望,引導幼兒整體把握故事的內容。如:“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小猴和梅花鹿都摘到果子?”這樣的問題給孩子提供想象的空間,使幼兒有話樂説、勇於思考,更能有效地促進師幼間的互動,也能帶領幼兒走進作品,與作品產生共鳴。

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着一些不足,教師在幼兒回答的評價上不夠深入和精煉,根據不同的回答評價應該更精煉一些。教育機智還要繼續提高,面對孩子們積極性不高時應轉換策略,怕孩子聽不明白,語言不夠精煉,還請各位領導、專家多指導。謝謝大家!

《誰的本領大》的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會用“覺得”寫一句話。

2.能夠分角色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3.讓學生懂得各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本領,一定要正確地認識自己和看待別人。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

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感情朗讀課文。

懂得各人都有不同的本領,要正確認識自己和看待別人。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準備

掛圖、風和太陽的卡通形象、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提出課題

板書課題,看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誰和誰比本領?他們究竟誰的本領大?)

二、初讀指導

1、聽讀課文,初步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

2、藉助拼音,自讀課文,標出課文自然段序號。

3、學習生字新詞:

碰到本領正巧脱下強烈掛帆

得意快些催難受推着驚訝

5、指名試讀課文。結合課文理解有關詞語,並説説段意。

6、齊讀課文。

三、生字書寫指導

本碰巧脱強些受掛推

四、學生描紅

五、作業

1.熟讀課文

2.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讀生字卡片

2、默詞

二、新授

1、上節課,我們知道課文1—3自然段寫了風和太陽第一次比本領,他們怎麼比的呢?

2、教學1——3自然段

(1)指讀1——3自然段。

(2)風和太陽為什麼比本領?

(3)你覺得風怎樣?你從哪兒看出來的?能讀出風那驕傲的'語氣嗎/

(4)太陽又怎樣呢?“強烈”還可以換成什麼詞?

(5)分角色朗讀1——3自然段。

3、教學4——9自然段

(1)第二天,風和太陽又碰見了,他們之間又怎麼比本領的呢?

(2)此時,你覺得太陽怎樣?從哪些詞看出來的?“得意”可以換成什麼詞?請你通過朗讀把太陽那得意的樣子讀出來。

(3)針對風的提問(出示掛圖)

太陽怎麼做的?風呢?(出示掛圖)你們看。有了風的幫忙,小船怎樣前進的?書上用的動詞是多麼精彩。

齊讀第7自然段

4、太陽看到這一切,料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嗎?你怎麼知道的?

5、齊讀風最後一句話。(出示最後一句話)你從風的話中,讀懂了什麼?

6、分角色朗讀4——9自然段。

有感情朗讀全文。

分角色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複述課文

1、用板書內容引導學生複述。

2、各人輕聲複述。

3、同桌兩人交替複述、評議。

4、指名向全班複述。

三、課堂練習

1、讀句子(文後練習4)

2、用“覺得”寫一句話

3、比一比

各()吹()推()列()

條()次()難()烈()

4、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太陽光越(),船伕越(),船也就走得越()

(2)風()帆,帆()船,像()一樣飛快地前進。

《誰的本領大》的教學設計 8

活動目標

1、瞭解小手的各個部位。

2、知道小手本領大,願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謎語《手》

2.小手本領圖

活動過程

1.認識小手:

用猜謎的方式引出話題:一樣東西人人有,一隻左來一隻右,吃飯穿衣都靠它,它是我的好朋友。

引導幼兒圍繞“小手”進行談話

小手是什麼樣的?(手心、手背、五個手指頭)

説説五個手指的名稱。

2.小手本領大&;#61548説説你的小手有些什麼本領?

3.比一比、賽一賽:教師出示小手本領圖,讓幼兒看一看上面的小手都有哪些本領。教師説明:我們來比一比,老師每天都會觀察誰的小手最能幹,把有此本領的小朋友名字寫在小紅旗上,插在相應的圖示上,到最後看看誰的小紅旗最多。

4.玩小手遊戲,試試自己的小手會怎樣活動?如:舉手、拍手、伸手、握拳等。

活動反思

教材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課堂氣氛活躍。在活動中,幼兒提高了動手能力,感受到手的`本領大。通過談話,説出了用手能幹的事,活躍了幼兒的思維,啟發學習,引導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習慣。通過比較,讓幼兒自我發現手的特徵,有利於幼兒創造力和獨立能力的發展。在活動中,充分運用遊戲,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幼兒智力活動的積極性,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誰的本領大》的教學設計 9

活動目標

1、瞭解梅花鹿和小猴的本領,理解他們共同合作摘到果子的故事情節

2、豐富詞彙:抓耳撓腮、合作。用“抓耳撓腮”“合作”説一句話。

3、感受合作的快樂,懂得同伴之間相互幫助本領會更大的道理。

重點難點

理解:抓耳撓腮,合作。用兩個詞説一句話。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瞭解動物的本領,幼兒有合作的經驗感受。

2、物質準備:課件(運行環境:window7系統,鴻合電子白板課件、交互式電子白板《誰的本領大》課件)

活動過程

一、創設談話情境,初步瞭解梅花鹿和小猴的本領。

1、老師請來了兩位小動物,它們是誰?出示課件1、

2、他們都認為自己本領大。你認為誰的本領大?為什麼?

二、演示課件

理解故事情節。

他們決定比一比,找來了大象當裁判。講述故事第一部分。

1、大象裁判讓他們比什麼?

2、他們誰能先摘到果子?他們會怎麼做?(猜測)

三、課件動態演示,理解運用詞彙:抓耳撓腮。

梅花鹿和猴子是怎樣去摘果子的呢。講述故事第二部分。

1、猴子摘到果子了嗎?為什麼?他着急嗎,他是怎樣着急的?學一學。(豐富詞彙:抓耳撓腮)

2、梅花鹿摘到了嗎?為什麼?當他伸長了脖子跳了又跳,卻一直摘不到果子,他也很着急,你能用剛剛學習的詞語來來描述一下嗎?

3、你在什麼時候也會急的抓耳撓腮?

四、理解:合作

他們怎樣才能摘到果子呢?續講故事最後部分。幫助幼兒理解,互相幫助,一起合作就能摘到果子的道理。

1、小猴和梅花鹿是怎樣摘到果子的?

2、摘到果子之後,他們的心情怎樣?

五、視頻欣賞,完整講述故事,感受合作的快樂,懂得合作本領更大。

1、現在你們覺得誰的本領大?

2、大象伯伯是怎麼説的?(豐富詞彙:合作)

小結:小猴會爬樹、梅花鹿會過河,它們互相幫助一起合作就摘到了果子。

六、生活經驗拓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領。但是一個人的本領是有限的,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合作。合作能讓我們取得成功,讓我們的本領變得更大。

1、下面的事情都是通過合作完成的,你們看看,説説都是怎麼合作的?(出示課件合作畫面)

2、你和誰合作過?合作做什麼事情?用了什麼本領?

活動總結

回顧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以下幾點做得較為突出:

1、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從幼兒的興趣和生活邏輯出發,為幼兒創設了“思”的情境,讓幼兒去猜測小猴和梅花鹿它們誰的本領大的`問題。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猜測,猜測結果不一致時,我適時追加為什麼?在大象裁判讓他們比摘果子時,我讓他們猜測誰能先摘到果子?他們會怎麼做?這一列問題成功地引發幼兒積極的思考。

2、在活動中為了讓幼兒更形象的理解抓耳撓腮,我還讓幼兒用動作來表現抓耳撓腮,一靜一動,幼兒學起來興趣更高。

3、本次活動中我很注重幼兒在談話中的經驗遷移,在理解“抓耳撓腮”時提問:你在什麼時候也會急的抓耳撓腮?在表達“合作”時提問:你和誰合作過?合作做什麼事情?用了什麼本領?這些提問可以很好地讓孩子運用現有詞彙表達已有經驗,這既可以幫助幼兒理解運用,而且也更容易引起幼兒的共鳴。

4、在“傾聽”這一目標上,強調幼兒“辨析性地傾聽”談話,在捕捉有效談話的基礎上,孩子能圍繞話題談話,不跑題。

《誰的本領大》的教學設計 10

課程目標:

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導電,有的材料不容易導電。

願原意合作與交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教材分析:

三年級下冊“《科學》,《誰的本領大》”這一教學內容,教材首先展示了套地導體和絕緣體的材料,(這也是師生課前準備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將帶來的材料連入電路中,根據小燈泡的發光情況,判斷是否導電,展開試驗探究活動。學生通過交流辯論形成了對“導電”“導體”“絕緣體”的認識。學情分析:對於“導體”、“絕緣體”材料和“導電”現象,學生不能做出明確的解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在教學設計時,我首先組織學生先通過試驗驗證,再以辯論的形式使學生加深對導體和絕緣體的認識,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體驗探究的樂趣,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好勝心,也開闊了學生的視野。

教學目標:

(1)探究目標:通過對導體和絕緣體的`探究學生經歷提出問題,並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學生設計實驗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2)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藉助實驗探究,學生體會到與人合作的愉快和科學探究的樂趣;產生願意合作交流和樂於從事科學探究活動的願望。

(3)知識目標:認識導體和絕緣體,瞭解導體和絕緣體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學重、難點:探究導體和絕緣體的實驗設計及探究過程既是本課的重點,又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方法:

本課主要採用:學生自主產生問題,自主進行實驗設計,自主探究、歸納,認識導體和絕緣體。

學習方法:本課主要採用實驗、討論等學習方法,而主體就是學生的自主性。

教學準備:

(1)提前佈置學生準備探究活動所要準備的典型材料,如鐵釘、木條、塑料棒、橡皮筋、鋁片、銅絲、橡皮、瓷片、螺絲等。

(2)蒐集材料,哪些物體能導電,哪些物體不能導電。

(3)提出本節課需要探究的問題:“物體都能導電嗎?”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提問:誰來利用符號畫一個簡單的電路?

2、師請兩位學生板畫電路圖。

3、討論:兩幅圖有問題嗎?

4、學生利用兩幅圖對比進行分析。

本環節的設計在於調動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新的探究做好鋪墊。除此還有以下幾個作用:

(1)簡短的導入,為學生節省出更多的探究空間,學生的探究可以更充分的展開。

(2)電路及電路圖的複習,即鞏固了原有的知識,有為新探究的開展降低了難度。

二、活動推進,實驗探究

(一)產生問題。

1、提問:(教師結合學生的板圖提問)如果把開關打開,燈泡會怎麼樣?如果把開關合上,燈泡會怎麼樣?有什麼問題嗎?

2、學生結合經驗產生問題:

(1)為什麼開關合上,燈泡就可以亮?

(2)還有什麼材料連接在電路里面燈泡可以亮?

3、討論:誰可以解決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在於:學生藉助已知產生未知,藉助學生之間的交流,獲得新知,即開關可以導電。

4、教師請學生板書:開關。

5、提問:有問題產生嗎?

6、討論,學生產生新的問題?(開關的哪一部分導電?還有什麼材料可以導電?)此環節,目的在於提示學生生活中處處有科學,處處有值得研究的問題,關鍵看我們敢不敢提出問題,展開研究。另外,學生藉助討論認識到:一種材料上面有可以導電的部分,也有不能導電的部分,我們需要描述清楚。這樣為學生自主探究身邊的導體和絕緣體作好鋪墊。

7、提問:這個電路中,還有可以導電的材料嗎?

8、學生依次板書:燈泡、電線、電池等。

這個環節的設計,目的在於鞏固學生剛剛獲得的知識,同時讓學生初步意識到,導體和絕緣體在我們身邊很多,而往往它們配合起來使用。為下一步討論“誰的本領大”做好初步的準備。

(二)探究身邊可以導電或不導電的物體

1、提問:我們身邊有很多材料,怎樣才能知道它們是否導電呢?

2、討論、設計實驗方案。

3、交流設計方案。

此環節的設計,作用在於讓學生藉助已有的經驗,設計一個簡單的電路,瞭解檢驗導體和絕緣體的原理,讓學生不僅知道應該怎麼做還要讓他們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

4、講述:下面就請小組選擇合適的材料,研究一下它們是否導電?看哪個組找到的多?老師也為大家準備了幾種材料:電池、電線、燈泡。如果你需要的話,可以來這裏取。

5、教師參與其中,與學生共同探究,激化學生認識上的矛盾。

學生自主探究並不代表教師沒有事情可做了。這時候,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探究過程,瞭解學生探究到什麼程度。做到以下幾點:

(1)瞭解學生的探究進度。

(2)幫助研究有困難的組。

(3)對於學生不能解釋的問題或現象,與學生共同探討。

(4)結合學生產生的`問題、觀察到的現象,預設後面的討論環節。

6、彙報研究結果。

7、找有價值的問題集體討論:

(1)鉛筆盒是否導電的問題。

(2)水是否導電的問題。

(3)人體是否導電的問題。

這些問題的選擇,主要是在學生研究過程中產生的。因為問題來源與學生,因此更容易引起學生的關注。同時體現的研究過程目標動態的特點。

三、搭建平台,建構新知

導體和絕緣體的認識

1、講述:我們把這些能導電的材料稱為導體,不能導電的材料成為絕緣體。(教師板書)

2、提問:你還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導體?哪些地方用到絕緣體?

3、學生彙報。

此環節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藉助導體和絕緣體的特徵經過一個歸納概括的過程,並瞭解導體和絕緣體在生活中的應用。

4、提問:導體和絕緣體到底誰的本領大呢?(教師板書課題)

問題的提出,在於讓學生辯證的來看待身邊的材料。導體和絕緣體的作用都很大,關鍵要看我們是在什麼條件下使用他們,使用他們的什麼作用。這只是本課學生接觸到的一個問題,生活中類似的問題很多,藉助這個問題的討論,初步讓學生建立辯證的看待問題的態度。

四、聯繫生活,拓展應用

1、提問:今天的課你有哪些收穫?對你自己和你們組的表現是否滿意?

2、講述:生活中還有一種材料,它的導電性能介於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我們把它成為半導體。課下,可以查閲資料瞭解一下。

此環節,學生藉助對整堂課的回顧,鞏固已有的知識,並把探究延伸到課外,讓課內和課外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評價,學生逐步建立起自信,逐步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在以後的學習中不斷地提高自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