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角的度量》教學設計(通用10篇)

來源:文萃谷 1.78W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教版四年級《角的度量》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教版四年級《角的度量》教學設計(通用10篇)

四年級《角的度量》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79、80 頁內容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經歷量角器產生的過程,滲透實踐出真知的思想意識。

2. 認識1度的角,能正確的使用量角器進行角的度量。

3.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體驗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一探究過程,激起學生的探究慾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掌握用量角器量角這一技能

教具、學具準備:

量角器、課堂作業紙、三角板一組等

教學重點:經歷量角器產生的過程

教學難點:能正確的使用量角器進行角的度量。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鞏固鋪墊

1、你知道什麼是角嗎?

2、角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呢?

板書:角 頂點 邊

指名回答,補充説明

二、主動探究、合作學習

1、找特殊角,估計角度。

這些角,哪個比較特殊?

用三角板量出角度。

學生動手測量

誰能到前面來介紹你是怎樣量的?

2、引出並認識量角器

∠4多少度?比60度多一點,多多少呢?

看看你的量角器上有哪些?

3、課件出示,集體感知。

量角器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都是1度,記作1°(板書)我們來看0刻度線到1刻度線之間所形成的角就是一個1°的角(課件演示)你還能再找一個1°的角嗎?

你能找一個2°的角嗎?

5°呢?10°呢?

哦,也就是量角器有兩圈數字,觀察手中量角器這兩圈數字有什麼區別?(屏幕給出內刻度線)

4、自主學習用量角器測量角

自學量角器的使用説明書

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在量角時注意到了什麼?

5、提煉量角的方法

誰來説説怎麼量角呢?

強調:點對點,線對邊,

0在內讀內,0在外讀外

6、角在生活中的運用

課件出示:3個不同的滑梯

為什麼角度不一樣呢?

7、小結

三、拓展訓練

最後有幾個問題需要在課下認真研究一下用這個壞掉的量角器能否量出角的度數?(課件出示)

反思: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努力創設一種和諧、愉快、主動、探究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積極成為學習的主人。

本課教學,我用了很多時間在引導學生體驗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一探究過程上。比如説第一次用大小不同的小角測量得出不同的測量結果,引導學生體驗並主動認識到測量角時必須用統一的測量標準;第二次測量,用統一的標準角來測量,結果是統一了,但是這種方法卻又存在一定的侷限性,從而引出了用量角器來測量角,為量角器的出現做了很好的鋪墊。

認識量角器時我採用分散到教學的各個步驟中,特別是用半圓來測量各種角,既能緊密的聯繫到量角器,又能更好的使學生體驗到半圓區別於分散的小角的方便之處。

量角的方法也是由學生自己去探索和發現,而不由教師直接傳授,並且潛移默化的在各個測量環節中都有所體現和強調,可以説是一層一層紮實的鞏固了角的測量方法。皮亞傑指出:每次過早地教給一些兒童自己日後能夠發現的東西,這樣會使他不能有所創造,結果也不能對這種東西有真正的理解。所以採用了讓學生自我發現的方法,結果效果很顯明。

量角的方法,學生不僅應該會,而且要能説,但每個學生又可能會有不同理解,所以我淡化了純文字敍述,注重實質,從學生實際出發,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説量角的方法,從而化解難點。

我的課堂設計每一個環節環環相扣,緊密相連,可是由於自己有點急躁,幾個環節沒能更好的紮實的進行,特別是沒能給學生更深入的思考空間。比如説在學生總結內外圈的讀數時,應該讓學生深入的討論,仔細思考,紮實的鞏固角的讀數,從而為量角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由於自身能力欠缺,課堂教學語言特別是評價性語言不夠生動豐富,板書欠佳,這都是我今後需更加努力的地方。

四年級《角的度量》教學設計 篇2

設計理念:

數學教學活動是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的。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向學生帶給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忙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與方法,總結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教學資料: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37―38頁。

教學目標:

1、認識量角器的計量單位,瞭解量角器的構造特點,掌握正確的量角方法,正確地讀寫角的度數。

2、經歷量角器的構成和量角方法的探索過程,感受量角的好處。

3、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潛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量角的方法及要領,明白量角器的構造原理及特點

學情與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是測量教學中難度較大的一個知識點。教材把這部分安排在學生初步認識了角,明確了角的概念,明白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礎上學習本節課的知識。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對角的度量的知識生活中接觸很少,顯得比較抽象。國小四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雖然有必須的發展,但依然以形象具體思維為主,分析、綜合、歸納、概括潛力較弱,有待進一步培養。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兩張練習紙,量角工具(單個小角和半圓工具及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比較兩個角的大小,引發度量的需求

1、教師出示活動角,引導學生演示將角變大、變小。

師:你們還記得這位老朋友嗎?

生:活動角。

師:誰能將這個角變大或變小。(生按老師的要求變大或變小。)

師:看來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兩邊叉開的程度越大角就越大,兩邊叉開的程度越小角就越小。

2、教師在黑板上畫兩個角,要求學生通過觀察決定它們的大小。

師:仔細觀察黑板上的兩個角。哪個角大?

生:∠1大。

師:眼力不錯,老師不光想明白哪個角大,還想明白具體大出的部分。有辦法解決嗎?

生:用活動角量一量。

3、用活動角量角。

師:那就用你的活動角比一比。(學生各自操作)誰到黑板上來比一比。

師:注意觀察,他是怎樣比的。用活動角比較這兩個角的大小時要注意什麼?(突出頂點重合、邊重合)

生:活動角的頂點要和量的角的頂點對齊,一條邊要和量的角的一邊重合,然後固定好,照這樣再量另一個角,就能看出∠1比∠2大出的部分。

生:比的時候要注意頂點對齊,一邊重合。

[設計意圖:本環節激活了舊知――複習角的大小的含義,喚醒學生對角的大小的度量的高度關注,為用單位角量角的大小做好鋪墊;複習用活動角比較角的大小以及比較角的大小時注意“點對點,邊對邊",這實際上是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的雛形,因此需要重點關注。]

二、初探角的度量方法,瞭解量角工具產生的歷程。

1、用同樣大的小角(10°角)來比較兩個角的大小,激發學生度量角的需求。

(1)用同樣大小的小角度量兩個角的大小

師:老師還想明白∠1比∠2大了多少個這樣的小角,你能利用這些同樣大小的小角,度量出∠1出比∠2大了幾個這樣的小角嗎?(指名學生到黑板上操作)。

(2)小組合作,度量兩角的大小。(教師深入小組指導,一個小組上黑板上操作。)

(3)交流反饋:度量的方法。

師:我們一起交流一下好嗎。那個角大,大了幾個這樣的小角?

生:∠1比∠2大了一個這樣的小角。

師:你們是怎樣度量的?

生:所有小角的頂點都要和被量的角的頂點重合,擺放第一個小角時,一條邊要與被量的角的一邊重合。挨着往上擺。

小結:度量的時候將每個小角的頂點和要量的角的頂點對齊,擺的第一個小角的一邊要和要量的角的一邊重合,挨個往上擺,這樣就能量出要量的角里內含幾個這樣的小角。

(4)感受用小角度量∠1與∠2大小的優點。

師:用同樣大小的小角度量這兩個角的優點是什麼?

生:能明白∠1比∠2大了1個小角。

小結:用同樣大小的小角度量這兩個角不僅僅能夠量出兩個角的大小,而且還能夠明白∠1比∠2大了幾個這樣的小角,解決的數學問題更加多了。

師:如果用這樣的方法去度量一個更大的角,你有什麼感覺?

生:太麻煩了。

師:你能想個辦法改善一下,量的時候擺一次就能量出一個較大的角里內含幾個這樣的小角嗎?

生:把這些小角用膠帶紙粘起來。

師:這個辦法能夠嗎?是個會創造的孩子。

2、把單位小角拼成半圓,構造最簡單的量角工具。

師:按照你們的創意,我們就把這10個同樣大小的小角粘在一起就會構成這樣的量角工具。(課件演示粘成的半圓量角工具)

師:這樣的量角工具,這些小角的頂點到哪裏去了?

生:到了半圓的中間。

師:數一數,半圓中一共有多少個這樣的小角?

生:10個。

[設計意圖:量角器的本質是單位角的集合,讓學生悟出用小角測量的可行性與操作要點,為學生理解量角的原理打下堅實的基礎。比較用小角量角的優點與不足巧妙設疑,引導學生思考,改善工具。根據學生“把小角拼起來”的創意,及時演示拼成的半圓工具,其實這就是一個簡易的量角器。凸顯了量角器的本質――單位角的集合。學生經歷了這一過程,量角的方法就不再教條了。量角就成了“用單位小角測量角的大小”,學生的思考就有了源頭,學習就成了有好處的學習,而不是簡單機械的記憶和重複。這種簡易量角器的構成是學生探索量角工具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步驟,以後只需要把這種工具加以改良優化就變成了量角器。]

3、用半圓工具度量角,初步把握量角的方法。

師:會用它來量角嗎?那我們就用它量幾個角好嗎?(課件出示:(1)量∠1(40度)、∠2(120度)的角),

生:∠1裏有(4)個小角,∠2裏有(12)個小角。

師:説一説是怎樣量的。

生:半圓工具中間的點要和度量的角的頂點對齊,半圓的直邊要和角的一邊重合,然後數度量的角里面有幾個這樣的小角。

師:所有小角的頂點集中到中間的一點,找準它是量角的關鍵。我們再來量一下這個角吧。

(課件出示:量∠3(22度)的角)

生:∠3裏有兩個小角多一點,

師:生活中經常需要明白多出來的角究竟有多少個同樣大小的小小角,看來我們創造的工具還需要改善,你有辦法改善嗎?

生:把每個小角再平均分成幾個更小的角。

[設計意圖:學生用“簡易量角器”測量了三個角的大小。“簡易量角器”與“成品量角器”相比具有線條稀便於數、無刻度只能數、無缺省能夠數的三個特點,正因為有此三個特點,所以用“簡易量角器"學習量角就有了十分大的優勢,一是方法容易學會,二是能夠突出“量角器"和“量角方法”的本質,三是有效地化解了難點。同時生成問題,產生進一步探究的需求。]

三、進一步經歷量角器產生的過程,瞭解量角器的構成,初步掌握量角方法

1、改善量角工具

(1)細分半圓工具。

師:為了更加精確地量出角的大小,我們把每個小角再平均分成10個更小的角。(課件演示平均分的過程)這樣,就把這個半圓工具平均分成了多少個相等的小小角

生:180個。

(2)認識1度的角

師:每個這樣的小小角的大小就是量角的基本單位“度”。(課件演示1度角的大小,幫忙學生建立1度角的空間觀念)。讀作:1度

(3)認識幾度的角。

師:觀察這個量角工具(課件出示10度、45度、120度的角),誰能找準這些角分別是多少度,並能説出具體的方法?

生:10度、45度、120度。先10度10度地數,再1度1度地數。

2、認識內、外刻度線

(1)出示22度的角。

師:量一量這個角是多少度,你是怎樣明白的?

生:22度,量好後先10度10度地數,再1度1度地數,這個角里有2個10度和2個1度的角,就是22度。

(2)出示130度的角。

師:這個角又是多少度?你會測量嗎?

生:130度。

師:你是怎樣明白的?

生:測量好後,10度10度地數出來的。

師:每測量一次角,我們就從始邊起10度10度地,1度1度地數一遍,你有什麼感受。

生:有點麻煩。

師:能不能改善一下,讓我們一看終邊就能很快明白測量的角是多少度。

生:從始邊起10、20、30......標上數,這樣就能很快看出是幾度。

師:這個辦法好(課件出示內圈刻度線),我們再量一個角體驗一下(練習紙上量∠5)

(3)出示反方向50度的角。

師:這個角又是多少度,量一量。

生:50度,130度。

師:究竟是多少度,我們一起來解決一下,這個角的開口方向在那邊,從哪兒數起,這個角就應是多少度?

生:50度。

師:看來,量角工具上標一圈數,我們測量開口方向不同的角時很容易混淆。這個缺陷能不能改善改善。

生:從這邊起再標一圈數。

師:那我們就來實踐實踐(課件出示外圈刻度線)量∠6體驗體驗,好不好使。

4、認識量角器。

(1)課件上認識量角器

師:通過努力我們創造出來的量角工具叫量角器,我們一起來認識認識。(結合課件邊演示邊介紹)量角器的各部分可都是有名稱的。內圈的數叫做內圈刻度;外圈的數叫外圈刻度;這些長長短短的小線是刻度線,它們聚在的這一點叫中心點;0所對的刻度線叫做0度刻度線。

(2)認識手中的量角器。

師:拿出自己的量角器認一認。

(3)認識量角器教具。

師:誰來把這個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稱介紹給大家。

[設計意圖:用真實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生感悟出務必加兩圈刻度,體會兩圈刻度線設計的科學性,至此一個完整的量角器已經構成。引導學生完整認識量角器,為使用量角器準確量角奠定了基礎。]

四、用量角器量角,掌握量角的方法要領

1.讀角的度數專項練習(130°和45°)。

(1)重點練習讀角的度數時讀內圈刻度還是外圈刻度。

(2)體會在量角過程中就應怎樣正確擺放量角器。

2、學生嘗試量角,師生共同總結量角的方法和步驟。

(1)學生獨立量角。

(2)小組交流量角的方法。

(3)全班交流,總結量角的方法和步驟。師完成板書(點重合、邊重合、讀刻度)

[設計意圖:由於學生經歷了量角器構成的探究過程,把握了量角器是由180個1度的單位小角的集合的本質特徵。從開始探究到創造出量角器,學生經歷了多次量角,學生獨立量角已水到渠成,將量角和總結量角的方法放給學生完成,有利於培養學生總結數學活動經驗的意識和潛力。]

3、學生獨立量角

(1)量兩條邊較短的(85°)角。

師:量這個角,有的學生又遇到了問題,誰能幫幫他?

生:先延長兩條邊後,再量。因為角的大小不會改變。

(2)出現誤差後的應對策略:

師:同樣大小的角,怎樣會量出84°、85°、86°三個不同的結果呢。想一想,問題出在哪裏?

生:出現了“誤差)”。

師:看來儘管我們會量角了,但在量的過程中還會有小小的誤差。但有些時候務必把誤差降到最低最低,我們來看畫面。(課件演示“神七”發射成功的情境畫面和文字材料(配音讀)“角度在火箭在發射上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不能有一點點誤差。”)

師:看到那裏,你受到哪些啟示?

生:量角的時候,要認真,儘量減少“誤差"。

[設計意圖:學生測量時產生”誤差“是很正常的,教師要正確的應對學生的誤差。藉助神舟七號發射成功的圖片及文字表述,讓學生體會到盡力降低誤差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和一絲不苟的精神。]

教學反思:

“角的度量”這一資料是國小數學測量教學的一個難點。傳統的教法一般是按照認識量角器――揭示量角方法――進行量角練習的順序組織數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們簡單介紹一下量角的單位“度”,組織認識量角器的.各個部分名稱,然後量角。引導學生總結“點對點、邊對邊、讀刻度”的量角方法和步驟、最後組織學生進行超多的技能訓練。雖然花時多,但很難到達理想的教學效果。其主要原因是對量角器的本質認識不到位。量角器的本質是單位小角的集合,但由於量角的基本單位一度的角太小,在量角器上難以完整反映,量角器上一度的分割線去掉了大部分,只在圓周上留下一些刻度。因此學生很難理解“量角器就是單位小角的集合”。

本節課的設計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思路,通過創設問題情景,設置矛盾衝突,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需求,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逐步探索,實現了對量角工具的再創造。教師由角的大小的比較引出能夠用單位角來度量角的大小:由單位小角的使用不便引出要把單位小角合併為半圓工具:由這種半圓工具度量不準確引出要把單位小角分得更細一些;由細分後的半圓工具讀數不便引出要加刻度,進而引出兩圈刻度。至此,學生在探索和創造中完成了對量角工具的探索,較好地把握了量角器的本質特徵。學生在探索中不斷生成問題,又不斷地解決問題,多次感受了量角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潛力。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不僅僅認識了量角器,學會了量角方法,而且在經歷量角工具探索過程的數學活動中,多方面的數學品質得到培養,並積累了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

四年級《角的度量》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資料:

角的度量教材第26~28頁

二、教學目標:

1、認識量角器、角的度量單位,會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並明白它的度數,會用量角器量角。

2、通過一些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潛力。並通過聯繫生活,使學生理解量角的好處。

3、通過觀察、操作學習活動,構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時使學生經歷和體驗知識的構成過程。

4、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觀察量角器,認識內刻度線、外刻度線、0刻度線和中心點。明白角的計數單位“度”及相關知識。

2、掌握用量角器測量角的方法,能正確測量各種角的度數。

四、教具準備:

量角器、三角板。

五、過程:

(一)導入

教師:昨日我們根據角的邊張開的大小認識了幾種角,你們還記得嗎?

學生説後,請他們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即:周角、平角、鈍角、直角、鋭角。

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角的大小和什麼有關係呢?大家會比較角的大小嗎?

教師出示兩個大小相近的角,問同學:∠a和∠b誰大誰小呢?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a和∠b究竟誰大呢那大多少呢?大一點?這一點又代表多少呢?這天我們就來學習角的度量,相信學過這節課後,你就能解答這個問題了。

板書課題:角的度量

設計意圖:通過以問題的形式引出量角器的必要性,培養學生善於思考,發現問題的潛力,在自主探究中學習。

(二)探究新知

1、認識量角器

教師:為了使測量更準確,描述更清楚,就產生了標準的測量角的工具――量角器。(板書:量角器)

出示一個量角器。教師邊説邊演示:人們將圓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對的角叫做1度,記作1°,通常用1°作為度量角的單位。

板書:度1°

提問:你明白一個周角是多少度嗎?(360度)

一個平角是多少度呢?(180度)

介紹:度量角的大小,能夠用量角器,它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

2、認識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線、內外圈刻度。

(1)指導

請大家仔細觀察自己的量角器,認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麼發現。

(2)小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學生彙報研究的結果。注意那裏要儘量讓學生説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問題還能夠讓學生來解答。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要説明哪裏是量角器的中心,哪裏是0度刻度線及內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據回答作出下列板書:中心、0度刻度線、內刻度和外刻度。

小結:量角器上有中心、0度刻度線、內刻度線和外刻度線。

3、量一量。

教師:我們瞭解了量角器上有什麼,究竟怎樣使用它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研究研究。

(1)嘗試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出示教材第27頁“試一試”,寫出∠a和∠b的度數再讀一讀。

教師:通過觀察以上兩組角,我們會讀角的度數了,那該怎樣量角呢?請你與同學交流量角的方法。

學生交流完之後,請兩位學生到前面演示説明。

通過學生的演示度量,老師組織學生總結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指導學生實際操作,按步驟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

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線與角一條邊重合;

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條邊所對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

教師:我們能夠把這三句話概括為四個字“兩合一看”。“兩合”是指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0刻度線與角的一邊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邊所對的量角器上的刻度。(板書:兩合一看)

設計意圖:通過角的測量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潛力。進一步體驗充滿探索與創造的數學活動。

(2)突破讀內圈刻度,還是讀外圈刻度的難點。

提問:量角器上為什麼有內外兩圈刻度呢?

教師引導學生帶着疑問研究。

出示130°和50°的兩個角

教師:左邊這個角的度數是多少?

是130°還是50°?讀內圈刻度,還是讀外刻度線上的數?

學生明確:這個角的度數是130°,要讀外刻度線上的數。

教師:右邊這個角就應看內刻度,還是外刻度?是多少度?

學生:這個角是50°,就應看內刻度。

質疑:為什麼左右兩個角看的刻度線不一樣呢?什麼時候看內刻度?什麼時候看外刻度呢?

學生小組交流。

學生可能會想到以下幾種狀況

學生甲:我們小組認為,在讀度數之前就應先決定這個角是鈍角還是鋭角,如果是鈍角肯定大於90°,是鋭角要小於90°,然後再找刻度就不會錯了。

學生乙:我們小組認為,要先找0刻度線,如果一條邊壓住的是外圈的0刻度線,那麼肯定讀外圈刻度。反過來壓住的是內圈刻度的0刻度線,就要讀內圈刻度。

……

教師:這幾個組的方法聽起來都挺有道理,我們不妨試一試,哪種方法更好。

設計意圖:及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在學生探究過程中,引導學生運用新學的知識,指導學生探究問題的策略,培養學生的探究潛力和學習潛力。

(3)學生練習量角,鞏固新知。

小結量角的方法――兩合一看

提問:看角的度數時要注意什麼?

學生:要注意是看外刻度線還是看內刻度線。

問:什麼時候看外刻度線,什麼時候看內刻度線呢?

小結:找0刻度線,如果一條邊壓住的是外圈的0刻度線,那麼肯定讀外圈刻度。反過來壓住的是內圈刻度的0刻度線,就要讀內圈刻度。

設計意圖:學生先獨立練習,再交流訂正,使學生能在練習中進一步將知識內化,並相互幫忙提高。通過遊戲活動,讓學生自主測量角,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三)課堂作業設計

1、教材第28頁第1題。

學生在找出正確答案後,就應説一説是怎樣想的。

2、教材第28頁第2題。∠1的方向是朝下,能夠讓學生先説一説量角的方法,然後再進行度量。

(四)課堂小結

這天我們學習了什麼資料?你有什麼收穫?

這天我們學習了角的度量,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什麼?怎樣讀角的度數?

四年級《角的度量》教學設計 篇4

一、課前系統部分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在直觀認識直角、鋭角、鈍角,以及抽象出角的概念後的基礎上展開的學習。教材分兩個層次,第一是讓學生通過角的度量,進一步明確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於邊的長短無關,第二介紹量角器和量角的方法。

(二)學生分析

這一節課的內容對學生來説是一個全新的內容。首先是量角器的構造,學生在生活中沒有見過,認識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其次是量角器的特殊結構,使學生往往弄不清楚在度量的過程中到底是讀內刻度還是外刻度。班裏22個學生,大部分同學在學過之後懂得用直觀的方法看看度量的角是鈍角還是鋭角來檢驗自己測量時所用的刻度是否正確。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量角器、角的度量單位,會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並知道它的度數,會用量角器量角。

2、通過一些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聯繫生活,使學生理解量角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操作學習活動,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時使學生經歷和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角。難點: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角。

(五)教學策略

為使學生對平面圖形的最基本概念有比較清楚的認識。本節課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從直觀演示,舊知過渡,設疑引入,感受新知。通過師生的畫角操作,引出比較兩個角的大小,通過直接的比較,學生初步理解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程度有關,為引入角的度量進行間接比較角的大小作了鋪墊。第二部分,認識量角器。讓學生觀察,初步認識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稱及作用,建立角的計量單位度和符號“°”第三部分,教學角的度量。在學生認識度量工具——量角器,及其單位、符號的基礎上,再介紹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最後通過實際測量説明:角的大小要看兩邊叉開的大小,與邊長無關。在教學中,我把重點放在了集中教學角的度量上,使學生在牢固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為下幾節課教學角的分類和角的畫法打好基礎。

(六)教學用具量角器、尺或三角板

二、課堂系統部分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出示下列三種椅子問學生:你喜歡坐哪種椅子,為什麼?

學生回答後作如下小結:根據剛才同學們的交流,看來椅子靠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種椅子就是專門給登月的宇航員設計的,要造這樣的椅子就要知道靠背的角度,你有辦法知道它的角度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角的度量)(二)自主探究,認識量角器。

1、認識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線、內外圈刻度。

(1)師:量角用什麼工具?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自己的量角器,認真研究,看看你有什麼發現。

(2)小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學生彙報研究的結果。注意這裏要儘量讓學生説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問題還可以讓學生來解答。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要説明哪裏是量角器的中心,哪裏是0度刻度線及內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據回答作出下列板書:中心、0度刻度線、內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學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教師可提下列問題啟發:根據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數,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2、建立1°角的觀念。

(1)讓學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對的角用細絲遊戲棒(在一種塑料掃帚上剪下的)在課桌上擺一擺大約有多大。

(2)與學生共同討論,得出同學們剛才擺出的這個角就是1°角。

3、認識幾度角。

(1)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問學生這是多少度的角,為什麼?(在量角器上畫出20°的角,其中每一個刻度都用虛線標出,便於學生講出為什麼20°的道理,圖略)

(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畫在印在紙上的量角器上)。和學生一起討論為什麼同一個刻度,一個表示60°,另一個卻表示120°?從而讓學生談談在量角器上讀角時要注意什麼?突破讀內外圈刻度易錯這一難點。

(3)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

(三)嘗試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出示下列角,問:這個角你能讀出它的度數嗎?(因為沒有標角的度數,所以學生讀不出)。接着問:要讀出這個角的度數該怎麼辦?指導學生實際操作,按步驟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線與角一條邊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條邊所對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教師邊説明邊演示,巡視加以指導。

2、量出下列角的度數。(突出第二個角的邊不夠長可以延長邊來量,要問學生為什麼可以延長邊來量的道理)。

(四)比較角的大小

用量角器量下面的兩組角,比較一下它們的大小。討論:角的大小和什麼有關?

總結結論: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沒有關係。角的大小要看兩條邊叉開的大小,叉開得越大,角越大。

(五)鞏固練習:

1、P41“做一做”

2、P44、2先估算每個角的度數,然後驗證。

3、P45、6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數的角。

15° 150° 165° 75°

(六)課堂小結

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什麼收穫?

(七)課後作業:P45 5、7

三、課後系統部分教學反思:

這節課總體效果不錯,絕大多數學生已學會,但還需熟悉和鞏固。《角的度量》這節課數學概念比較多,(如中心點、零刻度線、內刻度線、外刻度線都是一些抽象的純數學語言的東西)幾乎沒有舊知識作鋪墊,對於動作不夠協調的四年級學生來説,是一次關於手與腦的挑戰。在量角的過程中,頂點和中心重合簡單,而要把零刻度線和角的一邊重合,另一邊在刻度內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度量不同方位的角時更是如此),所以在量角時,有的學生不知道如何對準0刻度線,有的學生不會讀數,容易把刻度讀反。

四年級《角的度量》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體會統一角的計量單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建立1°角的表象。會用量角器量不同位置的角,在量角中感受角的大小與所畫邊的長短無關。

(二)過程與方法

在觀察、交流的基礎上,認識量角器的結構與功能,通過探索、實踐,歸納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用心參與量角的學習活動,在探索角的度量方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數學的簡潔嚴謹,激發學好數學的願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正確量角。

教學難點:量角時能正確讀出角的度數。

教學準備

量角器、三角板、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揭示課題

(1)複習角的概念

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誰能説一説什麼樣的圖形叫作角?

(2)故事引入

①談話:在角王國裏有許多成員。有一天,角成員們在草地上做遊戲,玩着玩着,其中的兩個成員吵起來了,它們都説自己比對方大。∠1説:“我的邊長,所以我比你大。”∠2説:“邊長有什麼用,我的開口大,所以我比你大。”

②提問:他們到底誰説得對呢?有什麼辦法能夠明白呢?

生:用眼觀察、用三角尺測量。

③揭示課題:看來,我們要比出這兩個角哪個大,大多少,需要測量。怎樣量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角的度量。(板書:角的度量)

【設計意圖】以學生感興趣的童話故事“比較兩個角的大小”引入,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引發了學生的思考,使學生在問題驅動下學習,培養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二、探究新知

1、1°角的產生

(1)用三角尺上的角量一量、比一比

①小組合作:選定三角尺上的一個角進行測量、比較

②彙報交流:説一説你選的是三角尺上的哪個角,怎樣量的?量的結果是怎樣的?

預設:用30°角量,∠1=30°,∠2比30°角大,所以∠2大。

用45°角、60°角量,∠1比45°角、60°角小,∠2比45°角、60°角大,所以∠2大。用90°角量,∠1比90°角小得多,∠2比90°角小一些,所以,∠2大。

③質疑:我們用三角尺上不同的角比出了它們的大小,但是還是不能準確地明白∠1和∠2到底有多大,兩個角的大小相差多少,怎樣辦?

生:測量出兩個角的大小。

(2)介紹1°角

①談話:對,要準確測量一個角的大小,需要有一個適宜的角作單位來量,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角的單位。

②課件演示:人們將圓平均分成360份,將其中1份所對的角作為度量角的單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記作1°。

③閉上眼睛想象一下,1°角有多大。

【設計意圖】度量需要統一的標準,學生藉助三角尺中的同一個角比較角的大小,滲透了度量時標準要統一,喚起了學生度量的經驗。藉助課件認識1°角,既有助於學生構成1°角的表象,瞭解角的單位及符號,又有助於學生了解量角器的構造原理,為認識量角器做準備。

2、認識量角器

(1)談話:瞭解了1°角是如何確定的,我們再來認識一下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2)小組合作:先拿出自己的量角器看一看,再討論一下這些量角器有什麼共同點?

彙報交流:誰來介紹一下,你有什麼發現?(配合課件演示)

學生:半圓形,平均分成了180份,有一箇中心點,兩圈刻度,分別從0°到180°,每兩個數字之間相差10,有兩條0°刻度線等。

(3)操作活動:用兩根牙籤,在量角器上擺角

①擺一個直角。

學生試擺後交流方法。(擺角時,一條邊對準0°刻度線,另一條邊對準90°刻度線,頂點與中心點重合。)

②擺一個60°的角

學生試擺後提問:你是怎樣想的?

生: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了180份,每一份所對的角是1°,60份所對的角就是60度。

③擺一個120°的角

呈現錯例,比較辨析。

【設計意圖】瞭解量角器的構造原理,通過動手擺角,初步感悟量角器是角的集合以及用量角器度度量角的一般方法。

3、用量角器量角——教學例1

(1)出示例1:怎樣用量角器量出∠1的度數?

(2)學生獨立嘗試量角,小組交流量角方法。

(3)學生展示量角的過程

(4)嘗試歸納量角的一般步驟:

①把量角器的中心與角的一條邊重合,0°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

②角的另一邊所對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

5、反饋:照樣貌,量出∠2的度數。

學生展示量角過程,敍述量角方法。

6、小結

【設計意圖】本環節注重量角步驟的歸納與提煉,注重培養學生在實踐、辨析中學習新知,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潛力和良好的傾聽的習慣。

三、鞏固深化

(1)看量角器上的刻度,填出每個角的度數。

學生獨立度量後交流方法。

(2)猜猜看

看角的一條邊在量角器上的位置,猜角的度數。

(3)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數

學生獨立完成,交流量角的方法。

學生展示量角過程,敍述量角方法。

【設計意圖】注重量角的技能訓練和個別指導,使學生在量不同方向的角的過程中,積累基本的活動經驗。

四、總結延伸

(1)全課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2)估一估,三角尺上各個角的度數,再量一量。

四年級《角的度量》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觀察,相互介紹來認認識角的計量單位,建立1°角的表象。

2、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彙報,自主歸納出角的測量方法,並能運用量角器進行角的測量,正確讀出角的度數。

3、通過觀察、比較、動手測量,進一步體會角的大小跟角的兩邊叉開有關,而與邊長的長短無關。

4、通過上面的一系列的操作和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潛力。同時在交流彙報時,讓學生學會傾聽,以及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進行測量角的大小,會正確讀出角的度數。

教學難點:

自主歸納出測量角的度數的方法,以及內外圈刻度線的認識。

一、創境引入,提出目標

1、這天我們一起走進角的王國看看。(讓學生欣賞由美麗的角組成的圖片)。可這一會,角的王國裏有兩個角發生了口角,角1對角2説:“我的角比你大,你就應叫我老大,你看我的邊比你長多了。”而角2不服氣地説:“才不是呢,我的角比你大多了。”兩個人在爭論不休。提問:同學們,你們説是哪個角大呢

2、那到底哪個角大呢你們有什麼辦法能夠明白

3、那到底角2比角1大多少呢

4、揭示課題:這天我們就來學習角的度量,學了這部分資料之後我們就明白了,到底角2比角1大多少了。(板書:角的度量)

5、提出學習目標:

(1)認識量角器,能區別內外圈的刻度,認識角的計量單位及1度有多大。

(2)會用量角器來測量角的大小,掌握量角的方法。

二、互動交流,展示成果

(一)、個人展示,小組交流

(1)學生自學課本P37頁及38頁的例1並完成例1。(教師相機進行指導,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引導小組內的學生進行相互交流、相互質疑、相互幫忙、相互探討。)小組交流時能夠根據學習目標先2人互相介紹量角器,再小組進行討論:怎樣測量個角的度數(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並在組內交流,組內成員可互相質疑評議,如果有不同意見和看法的能夠提出來在小組內討論,最後得出角的測量方法,並得出結論。

(二)、小組展示,全班互動

1、展示目標(一)

(1)、各小組派代表來彙報,其他同學能夠加以補充,還能夠根據這位同學的發言來提推薦與想法。

學生彙報,教師可拿出量角器輔助學生講解。

(2)引導學生觀察量角器,找出常見角的大小。

①在量角器上找出90°有多大出示量角器加以説明。

②再找出30°45°60°120°有多大,同桌相互指一指。

(3)小結:量角器是測量角的大小的工具,計量單位是度用符號表示“°”。

2、展示目標(二)

(1)、各小組派代表來彙報,其他同學能夠加以補充,還能夠根據這位同學的發言來提推薦與想法。誰來彙報一下是怎樣量角的

(2)組織學生驗證、評價。

(3)錯例點擊:

主要是內、外圈刻度看錯的。

(4)小結:測量角的度數的過程與方法:一是把量角器的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二是把角的一邊與0刻度線對齊,三是讀出另一條邊所對準的刻度線表示的度數。

三、練習鞏固,檢測成效

1、課本38頁做一做的第3題:先估計三角板的角度,然後再進行測量。

2、38做一做第2小題:量一量,下面的角各是幾度。羣眾進行校對,同時請兩位學生進行演示,怎樣測量的。)

3、練習四的3、4題。

4、練習四的第6題: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數的角。

75度105度120度135度150度180度

四、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1、這一節課,你學習了哪些新知識你有什麼收穫

2、課外提升:用一張正方形紙對摺兩次,打開後再沿一條對角線對摺,再打開。能從這個圖形中分別找出45度、90度、135度的角嗎

3、思考題:在各種度數的放大鏡下看角,角的大小會改變嗎給你一個角的度數,你會畫出這個角嗎

有關角的度量教學反思推薦:

“角的度量”是在學生認識角的大小基礎上進行的,是國小階段幾何初步知識的一個重要資料,也是操作性課題,感覺比較抽象、枯燥。這節課中數學概念教多,有1°的認識、中心點、零度刻度線、內刻度線、外刻度線都是一些抽象的純數學語言。量角對四年級學生而言,有必須的難度。

課堂上我首先通過故事講述、動態演示1度角的產生;還讓學生閉眼感知想象1°的角有多大,自己畫1°的角。使“度”的概念形象化,而且分解認識量角器上刻度的難點。剛開始我發現有些學生拿着量角器就想量角,但卻不知怎樣放在要量的角上。於是我及時讓學生

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並讀出量角器上大小不同的角。認識量角器時,我是讓學生仔細觀察自己的量角器,認真地研究,看看有什麼發現。從課堂上學生的表現來看,學生的回答很不錯,如:“我發現量角器上的有兩行數,這些數的排列有規律,一行從左往右,一行從右往左,中間正好是90度”“量角器上有很多刻度”等。但在讀角時學生卻容易把內圈和外圈上的刻度搞混淆,這時我讓學生在量角器上讀出內圈和外圈相對的兩個角的度數如(30°、150°),學生通過這兩個角的認讀,認識到讀角時要注意把內圈和外圈上的刻度看清楚。同時還要注意讀量角器上沒有標數的角如(75°)這樣能夠讓學生注意,不僅僅要會讀有標上刻度數的角,而且要會讀沒有標刻度數的角,要認真地看清楚量角器上的刻度,才能正確地讀出量角器上的角來。有了以上讀角的經驗,再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就容易了。然後再讓學生進行嘗試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並鼓勵學生説如何量角的。學生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掌握了量角的方法。

四年級《角的度量》教學設計 篇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量角器、角的度量單位,會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並明白它的度數,會用量角器量角。

(2)通過一些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潛力,讓初步建立1°角、30°角、60°角、120°角的表象,發展空間觀念。

(3)通過聯繫生活,使學生理解量角的好處。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操作學習活動,構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時使學生經歷和體驗知識的構成過程。

(2)通過先估後量,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基本方法,能靈活、正確地測量各種不同位置的角,並感知角的大小與所畫邊的長短無關。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角。

教學難點:會用量角器量角,會正確讀出所量角的度數。

三、教學用具:

電子白板、量角器、三角板、多媒體課件,牙籤。

四、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角和直角,並明確了角的概念,明白了角是有大小之分的基礎上學習本課的知識,併為學生後續學習角的分類和畫角打下基礎。

五、學生分析:

學生對於角的大小有了初步的體驗,並明白了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程度有關,且有部分學生已經明白了量角器,但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説用量角器來測量角幾乎沒有體驗。

六、教學過程:

課前一分鐘:

師:同學們,喜歡玩兒遊戲嗎?我們一起來玩兒一個打蚊子的遊戲。(鏈接到導入-大炮遊戲)一次角度大了,二次角度小了,三次擊中目標。

師:遊戲中我調整了大炮的什麼,最後擊中了目標?

(設計意圖:本情境設計既能圍繞知識關鍵點、重點展開,卻又點到為止,彰顯了情境設計直接為教學服務的目的,不僅僅明確了精確角度的重要,更產生了一種欲罷不能和急切學習的心理狀態。)

(一)複習角的概念和各部分的名稱

1、提問:(1)怎樣的圖形叫做角?白板上畫1個角。(2)説一説角各部分的名稱。白板上書寫:邊、頂點、邊。並演示延長。

(預設:根據學生的回答抓住角的兩邊都是射線,能夠向一端無限延伸,教師用直線筆延長演示,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無限延伸的含義。)

2、白板上畫幾個角。

(1)讓學生把這些角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給它們排隊。

角1角2角3

(2)教師繼續追問:“你明白角3比角1大多少嗎?”

3、揭示課題

師小結:如果我們能夠度量出這兩個角的大小,問題就能夠解決了。你們想不想明白它們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課題:角的度量)

(設計意圖:“思起於疑”,在導入環節,在讓學生指出各部分的名稱之後,將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你明白角3比角1大多少嗎?”拋給學生,由於無法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這個問題,一下激起了學生的疑問,激發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慾望。)

(二)探究新知

揭示課題後,教師順勢提出,要明白“角3比角1大多少,能夠使用什麼方法?”

(1)目測:用以個固定大小的角去比和量。白板演示。(鏈接到導入-置景導新)

(2)用量角器。板書“量角的大小,用量角器”。

1.認識量角器。

(1)白板工具欄中選取出量角器。學生觀察白板上的或者自己的量角器上有什麼。

(2)讓部分學生嘗試説一説量角器上各部分的名稱。

(3)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演示(鏈接到概念-量角器),補充並小結歸納:

量角器半圓周上所刻的線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線,每10格上標一個數。圓心就是量角器的中心點。外圓刻度(順時針方向)從0度開始到180度止,內圓刻度(逆時針方向)也是從0度開始到180度止。

(4)同桌之間互相説一説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稱。

(5)自學看書本的知識。

(6)學生彙報,教師邊用多媒體演示邊説明,並板書:角的計量單位是“度”,用符號“o”來表示。把半圓形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叫做1度的角,記作1°。那裏的“度”同温度的“度”不同,温度是“攝氏度”,也不同於用電的多少“度”,用電的“度”是“千瓦/時”。這兩個地方的“度”是我們的習慣用語。

(7)、建立1度的觀念。利用白板上的量角器畫出1度。(畫角要留意)

(8)認識幾度。學生在白板量角器上找出20度、30度、60度、120度、135度、150度。並請一學生在白板上指出。

(設計意圖:在認識量角器時,讓學生初步整體感知量角器,明白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並認識。在讓學生認識1度的角時,放手讓學生自主觀察,這樣將學生自主探索和多媒體演示補充有機結合,有效幫忙學生進一步建立1度角的實際大小的表象。)

2.量角。

(1)(窗口播放器)課件上出示書本上的∠1,提問:你能讀出這個角的度數嗎?該怎樣辦呢?

讓學生嘗試度量書本37頁的∠1,並標上度數。教師巡視,注意發現以下幾種錯誤類型的同學,但不急於糾正。

①錯誤類型一:中心點和角的頂點沒有重合。②錯誤類型二:零刻度線與角的邊沒對齊。③錯誤類型三:內外圈讀數反了。

(2)學生同桌之間説一説自己度量角的具體步驟。

(3)請學生説一説量角的方法和步驟。讓剛才巡視中注意發現有錯誤的同學先彙報,同時教師要組織學生説説怎樣才能避免以上錯誤,正確迅速地量出角的度數呢?

(4)根據學生的彙報,教師小結學生的量角的步驟:課件展示。

(5)教師一邊演示量角,一邊讓學生對着課本上的∠1,跟老師一起用量角器度量。

(6)課件展示歌謠:中心對頂點,0線對一邊,它邊看度數,內外要分辨。(齊讀)

(7)學生自主度量37頁的∠2,同時同桌互相交流方法。

(8)教師再次點一下量角的方法和量角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

3.角的大小決定因素。

(1)白板上畫兩個角(一個用小量角器畫,一個用超多角器畫):請學生説一説兩個角有什麼不同。估計一下,誰大誰小。

師: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請看到書本P38頁例1。用量角器在書上具體量一量,並標出度數。

(2)學生操作,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3)學生彙報哪個角大?”相信透過度量,絕大部分學生都明白兩個一樣大。教師此時要指出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的長短沒有關係,並提出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的問題,學生很容易説出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鏈接到測量-想一想)

(4)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小結並板書:

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沒有關係。角的大小要看兩條邊叉開的大小,叉開的越大,角越大。

(設計意圖:角的大小決定因素的教學,由猜測到驗證,再到結論的得出,加深了學生對角的大小的認識,遵循了兒童的認知規律,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同時,也把角的兩邊是射線能夠無限延長這一知識點結合起來,構成一個系統的知識系統。)

4.擺角。(每人帶給兩根牙籤)

(1)在自己的量角器上用牙籤擺角:一人板演,在實物展台上擺相應角。

①擺一個1度的角。指名演示,同桌説説怎樣擺的?

②擺一個直角。

③擺30度、45度、60度、120度的角,同桌互評。

④教師在白板上運用量角器畫角,注意與直角構成比較。

(2)在桌面上擺一個50度左右的角。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在量角器上擺1度的角、90度的角,幫忙學生建立特殊角的表象,再擺30度、45度、60度、120度的角,有利於學生正確決定所擺的角的度數是讀內圈,還是外圈,從而解決量角時讀數的難點。最後讓學生脱離量角器,在桌子上擺角,培養學生對角度大小的初步估量。)

5、檢測環節(白板出示)

(1)迴應課前引入“角3比角1大多少”這一問題。透過讓學生度量,計算出角3比角1大的度數。(漫遊回到)(B、C組做)

(2)你能估出下面的角哪些角小於90°?哪些角大於90°?(畫角在白板上)(B、C組做)

(3)書本38頁做一做第3題。先讓學生估計兩個三角板上各個角的度數,然後把這些角描在練習本上,再用量角器量一量各是多少度?(A組做)

(教師進行小結的時候,注意提醒學生以後量角的時候,能夠先心裏把所要度量的角與三角形的角比一比,估計一下多少度,再進行度量。)

七、全課總結

這天學習了什麼資料?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四年級《角的度量》教學設計 篇8

教學內容:

課本P83-8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角的計量單位“度”。

2、認識量角器,初步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大小。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認識量角器的結構與功能;通過實踐操作,歸納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驟。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統一計量單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感受數學的簡潔嚴謹。教學重點: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大小。教學難點:會正確使用量角器量角。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複習角的組成,並畫角,同桌比一比誰的角大。

2、比較角的大小要先知道什麼?怎樣量出角的大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這類問題的解決辦法。(出示課題:角的度量)

二、探究新知

(一)認識角的計量單位

1、師:角的計量單位是什麼?

2、課件演示:介紹角的計量單位

3、師:你知道這個角有多大了嗎?有這樣的幾個1°,就是幾度。

4、(出示70°角)這個角幾度?

(二)認識量角器

1、用1°角拼成半圓,一共有幾度?你怎麼知道的?它們共同的頂點在哪裏?

2、把量角器進行美化,讀角的度數(52°、131°)

3、(出示30°開口朝左的角)師:那這個角幾度?你是怎麼看的?為了方便我們量各種方向角,我們可以從左邊順時針再標數據,這樣就形成了度量角工具:量角器。

4、看書P83,對應着自己的量角器去找一找量角器上有什麼,再和你的同桌説一説。

5、讀角的度數,用手勢表示。(開口朝右80°、155°、開口朝左55°)看哪圈刻度?怎麼判斷?

6、小結:量角器上有兩圈刻度,我們怎麼判斷到底讀哪圈的刻度?

(三)用量角器量角

1、學生嘗試量角。討論總結量角的方法:

2、中心點與頂點重合

3、零刻度線與邊重合

4、讀刻度

三、鞏固與提高

1、量∠4=40°,有什麼不一樣的方法?兩種方法有何不同?

2、量∠5=120°同桌合作,互相檢查。

3、量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組成的角。

4、量自己畫的角,並與同桌的角比一比。

五、總結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

2、書上有一種特殊的量角器,看看它和你們的量角器有什麼不同?這把量角器有什麼特殊的作用呢?課後探究一下。

四年級《角的度量》教學設計 篇9

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40~41頁。

教學目標:

1、認識角的計量單位,瞭解量角器的構造特點,掌握正確的量角方法,正確地讀寫角的度數。

2、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角的度量活動,在探索交流活動中瞭解量角器的構造,總結量角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3、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重點:

知道量角器的構造原理及特點,掌握量角的方法及要領。

教學難點:

掌握度量不同方向的角的方法,並能準確讀出刻度。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體會統一測量標準的必要性。

1、複習回顧角的有關知識。

師:我們二年級就已經認識了角,關於角你都知道了些什麼呢?

2、比一比,看誰大!

師:既然角是有大小的,看一看,比比∠1和∠2這兩個角誰大?(課件出示∠1和∠2)生:∠2大。

師:剛才你們用觀察法看出∠2大,到底是不是這樣呢?(課件演示重疊的過程)剛才老師是用什麼方法證明確實是∠2大呢?師:再用觀察法比一比∠3和∠4誰大?到底哪個大能確定嗎?那老師幫幫你們,增加條件,再觀察比較哪個大呢?

生1:∠1大,因為它裏面包含四個相同的小角,∠2裏只包含了3個相同的小角。

師:你的這種想法到底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將兩個圖形重疊在一塊兒,∠1小,∠2大。)師:怎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生:因為這兩個角里小角的大小不一樣。

師:兩個小角到底是不是一樣大呢?我們來看看。(課件演示)看來,要想正確地比較出兩個角的大小,就要用統一標準的角來度量。

二、經歷量角器產生的過程,瞭解量角器的構成。

1、認識1°的角。

師:到底這統一標準的角多大合適呢?數學家們找到了這樣一個標準小角,他們把圓周平均分成了360份,定義其中的1份所對的圓心角為1度,這個度就是我們用來計量角的單位。(板書:度)用°表示,1度我們可以簡寫為1°,讀作1度。

2、認識幾度的角。

師:這是1°的角,整個圓有多少個這樣的1°呢?(360個)半圓呢?(180個)估一估這是幾度的角呢?(5°)到底是幾度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這是幾度的角呢?(出示一個21°的角)怎麼會出現這麼多不同的答案?生:不好數,師:怎麼不好數?(密密麻麻,眼睛都看花,)

3、簡化量角器。

師:為了使它簡約和美觀,我們把它簡化一下。(課件出示簡化的量角器)現在清楚多了吧!你們知道這個角幾度?(課件閃爍10度的角)這個角是幾度呢?(課件閃爍5度的角)再來看這個角是多少度?(課件出示55度的角),從哪裏數起?我們一起用手來演示一下。這個角又是多少度?(課件出示125度的角)每個角我們都要數了以後才能知道它的大小,煩不煩,怎麼樣一眼就能看出它的大小來。

4、經歷量角器的建構過程。生:在上面標數字。

師:同意嗎?那我們一起來給它標上數字。剛才我們是從哪裏數起的?(課件閃爍0°刻度線)開始的地方我們就給它標上0,這裏標上10,依次類推,一直到180度。

師:現在你能很快讀出它的度數嗎?(課件出示一個開口向右50度的角)這個角呢?(課件出示一個開口向左的30度的角)生1:30度。生2:150度。

師:到底是多少度呢?覺得是30度的舉手,你是怎麼知道的?生:他是從左邊開始的。

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這個30度能從這圈刻度上直接讀出來嗎?如果能想個辦法讀出來那該多好啊!生:倒過來標一圈數字。

師:開始的地方標上0度,一直標到180度。這就是我們用來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板書)

5、介紹量角器各部分名稱。

在這個量角器上,所有小角頂點集中的這一點我們把它叫作量角器的中心,這圈刻度叫內圈刻度,這一圈叫做外圈刻度。同學們找找看,內圈的0°在哪裏,外圈的0°呢?0度所對的刻度線叫做0°刻度線。

6、認識手中的量角器。

師:想親眼看看量角器嗎?信封裏有一個量角器,請同學們在小組內相互指一指,認一認,説一説各部分名稱。請一個同學上來説一説,指一指。

三、使用量角器,掌握測量方法。

師:量角器上有兩圈刻度,到底該讀哪圈刻度,會讀嗎?

1、看一看,你能很快讀出每個角的度數嗎?師:看量角器上的刻度讀度數時要注意什麼?

小結:注意該讀哪圈刻度,如果遇到角的邊短了不好讀刻度,我們可以用尺把角的邊延長再讀。

2、猜一猜,被遮住的角可能是多少度?

3、試一試,量出下面角的度數。

師:那現在你會用手中的量角器量角的度數嗎?

請同學們拿出題卡1,開始吧!同桌的兩個人互相説一説你是怎麼量角的。誰願意上來和同學們分享你的量角方法?

4、再請一個同學説説你是怎麼量角的?(邊説邊出示量角的步驟)

四、回顧總結:

今天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經歷了量角方法的探索過程,學會了用量角器量角。

五、拓展交流:

師:學會了量角的大小有什麼用呢?生活中哪裏可以用到?用同樣長的線進行放風箏比賽,裁判員要要把風箏線拉到地面,量出風箏與地面的夾角,夾角越大,説明風箏飛得越高,我們小時候玩的滑滑梯以45°左右為佳。這裏有一把椅子,還沒安上靠背,你覺得怎麼安坐着會舒服一些,用坐姿來表示看看!

板書設計:

角的度量

量角器中心0°刻度線?度角頂點一條邊另一條邊

四年級《角的度量》教學設計 篇10

設計説明

角的度量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角和直角,並明確了角的概念的基礎上學習的,為學生以後學習角的分類和畫角打下基礎。因此本節課的設計主要有以下兩大特點:

1.自主探究,激發興趣。

在認識量角器這一環節,先讓學生觀察自己的量角器,説一説在量角器上發現了什麼。然後同桌討論,全班交流,歸納小結,從中體驗探索的樂趣。接着提出怎樣用量角器度量角,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動手操作,掌握新知。

教學中,藉助用三角尺判定直角的方法,引導學生獨立尋找量角的方法:量角器的中心與角的頂點重合,0°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角的另一條邊所對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活動角、三角尺、量角器

學生準備:三角尺、量角器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感受角的大小。(出示活動角)

師:要把這個角變大一些,可以怎樣做?變小呢?

生自由討論、交流。

明確:角是有大有小的,角的兩條邊張開一些,角就大一些;把角的兩條邊收攏一些,角就小一些。

(師出示兩個角)

師:∠1和∠2哪個角大?大多少呢?我們怎麼進行度量呢?

2.揭題。

師:我們以前學習度量線段,用釐米、分米、米來表示,那麼,角的大小怎樣度量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

設計意圖:通過對活動角的操作,引導學生複習舊知,化枯燥的複習為有趣的學習,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自主探究,建構模型

1.量一量,比一比。

(1)組織學生操作比較。

(2)交流比較的結果。

(能比較出大小,但還是不能準確地知道∠1比∠2小多少)

2.認識角的度量單位。

要準確地測量出一個角的大小,應該用一個合適的單位來度量。

(1)課件演示將圓平均分的過程,學生觀察。

(2)介紹角的度量單位。

(人們將圓平均分成360份,將其中1份所對的角作為度量角的單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記作1°)

3.認識量角器。

(1)觀察量角器。

師: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量角器,仔細觀察,你有什麼發現?

(生觀察,同桌合作探究量角器)

(2)彙報觀察結果。

(讓學生充分地發表自己的意見)

量角器是半圓形的,上面有許多刻度線,有兩圈數,都是從0°到180°……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