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入學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

來源:文萃谷 1.82W

 一、語言文字運用(共23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高三入學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稂(láng)莠 蝙(biān)蝠 札(zhá)記 一綹(liǔ)頭髮

B.掮(qián)客 桂冠(guàn) 入殮(liàn) 夾(jiā)道歡迎

C.繃(bēng)臉 分娩(miǎn) 烜(xuǎn)赫 不容置喙(huì)

D.綰(wǎn)結 嬌嗔(chēn) 烘焙(péi) 悶(mēn)聲不響

2.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作品的偉大與否,和作品究竟寫了些什麼並不會有必然的關聯。但是,任何一個時代都必定要呼喚自己的主弦律作品。它是時代和歷史前進的天賦使命。

B.由於壟斷行業多數靠控制國家資源和公共服務獲利,其背後有着深厚的政府背景和公共資源,他們因獲得遠高於社會平均收入水平的待遇而倍受詬病。

C.除了豐富的景觀資源,温州也不乏深厚的人文底藴,“山水詩發祥地”、“南戲故鄉”美譽在前,細紋刻紙、木活字印刷等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珠玉迭出。

D.一代建築大師樑思成、林徽因夫婦的故居在眾目睽睽之下被開發商拆除了。這樣的事例舉不勝舉,中國的古建築已到了生死憂關的時刻。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運用正確的一項是

A.清華大學一學生説:“我每天堅持7點進自習室,從來沒在任意一節課堂上睡過覺,總是坐在第一排專心聽講。”

B.真金不怕火煉,只要是金子總會發光,有才華的人不會總被埋沒,總有一天會被發現,被髮掘出來。

C.超級颶風“桑迪”裹挾着狂風驟雨重創了美國東海岸,颶風所過之處,房屋橋樑幾乎毀壞殆盡,一片狼藉。

D.這套新出版的“走向諾貝爾”文學叢書囊括了當代可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的作品,真可謂洋洋大觀。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在藝術欣賞過程中,審美主體的審美體驗往往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一經點破,那含蓄藴藉的美感常常會遭到破壞的危險。

B.針對爭議海域內中國執法船和護漁船遭到他國艦船的無理跟蹤、騷擾甚至惡意阻撓,軍地進行了海上聯合維權演習。

C.《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收錄了當下最流行的詞彙,“潮”味十足,加之電視網絡宣傳造勢猛烈,剛一上架就有不少市民慕名而來。

D.杭州地鐵1號線貫通餘杭、蕭山等地,經過客運中心、城站火車站等重要區域,並且連接火車東站,是未來滬杭、杭寧、杭甬等多條高鐵彙集之處。

5.把下面六個句子,按照恰當的順序填入文中橫線處,前後銜接恰當的一項是, 。 , 。 , 。墨非此刻也成了觀眾,他高舉雙手,為17歲的小將喝彩。這場景,幾乎和1986年亨得利完成克魯斯堡首秀時如出一轍。

①掌聲稀稀落落 ②氣氛才開始沸騰 ③幾乎快癱倒在台上 ④墨菲打進最後的粉球

⑤等到盧卡面帶微笑走上前來握手時 ⑥全場觀眾似乎還沒從緊張的氣氛中回過神來

A.④③①⑥⑤② B.④③⑥①⑤② C.④③⑤②⑥① D.④③⑥⑤①②

6.用一句話概括下面這則文字的寓意,不超過20個字。(4分)

有一隻麻雀,立志要高飛,天天練高飛的本領。後來,它終於如願以償,甚至能像雄鷹一樣在藍天上自由翱翔。

其他麻雀非常羨慕它,紛紛向它請教。這隻麻雀也覺得自己非常了不起,因此,努力增加飛行的高度。

在一次高飛時,它突然發現頭頂有一隻雄鷹,當然,雄鷹也發現了它。它嚇壞了,它記得老麻雀告訴過自己,遇見雄鷹要麼鑽到屋檐下,要麼躲進草叢裏。可是,它離屋檐和草叢都太遠太遠了!它匆忙逃竄,可是它哪裏是雄鷹的對手,於是就成了雄鷹的美餐。

答:

7. 現代漢語中,有一種奇妙的詞語“倒錯”現象,它以調整詞語內部相對穩定的結構為依託,通過改變詞語原來的順序,使詞語在組合上出新出奇,從而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請根據下面的示例,另選一個成語或熟語進行正反闡釋。(4分)

示例:大智若愚(很有智慧和才能的人,不炫耀自己,外表好像很愚笨)——大愚若智(看起來好像很聰明,其實很笨)

答:

 二、現代文閲讀(共29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題。(9分)

吳歌,又稱為江南小調、俚曲、掛枝兒,是明清時代的流行歌曲。它的全盛時代在明清,可它的歷史卻與《詩經》、《楚辭》一樣古老。後人考證為漁娘曲的“吳蔡謳”,大約就是吳歌的原生狀態。它雖然發於吳地的水上人家,可從陸機的《吳趨行》和謝靈運的《會吟行》看,早在魏晉南北朝時代,就已被士大夫們改編傳唱,稱為“清商樂”,為雅文化所吸收。它不僅以清麗委婉的吳音引人入勝,還被用於人際交往中的應酬唱和,成為文人雅士的社交禮儀。

同其他民族一樣,漢族原本也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唐代的踏歌,能在長安街上連唱帶跳三天不息,這在白居易的詩中有很生動的描寫。這種情況到宋代發生了改變。宋時,漢唐社會張揚的時代個性逐漸消失,人們從喜好勁歌狂舞而變得只能淺吟低唱。這種改變首先是因為理學興起之後,崇天理、滅人慾成為社會意識的主流,人們的思想受到極大鉗制。與此同時,宗族規章制度的完備,對人們的行為又加強了約束。另外,戲曲的興起,藝術形式的更新,人們興趣的轉移,對此也不無影響。不過,醉心歌舞的盛況雖然有所改變,但作為人們宣泄情感的音樂,其蓬勃的生命力,仍在民間積蓄、流傳。在江南一帶,就孕育出許多藝術精品。眾所周知,名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崑曲就從這裏發源。享譽世界的十大金曲,有兩首在中國,這就是民間小調《茉莉花》與阿炳的《二泉映月》。這兩首金曲都產生在江南,它們在江南真是家弦户誦。

吳歌大多為情歌。萬曆時期的掛枝兒,百分之九十的作品是傾訴私情的,其中尤以表達女性的情愛為最,表現出女性掙脱枷鎖的強烈衝動。明朝是提倡婦女守節最嚴酷的時代,然而就在這禁錮最嚴的時期,從吳歌中迸發出女性要求自主擇偶的別樣聲浪。這些女性不畏眾議,不為利誘,敢於走出家門,出了事自己承擔。在吳歌裏,被封建禮教長期壓抑的人性,終於噴薄而出。就連深鎖寺院的尼姑、高齡的老婦,這些被禁錮最深的人羣,都敢於冒人言之大不韙,為爭取愛情亡命獻身,這與正史宣揚的節烈觀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這種對愛情的大膽追求,以吳歌的形式傳播於鄉間里巷,為婦孺童叟津津樂道。這説明民間社會並不都受統治階級意識的控制,理學家滅人慾的思想在這裏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

以情喻事,是明清之際的時尚,吳歌中的一些情歌亦是如此。它們以情為由頭,或抨擊時政,或把官府作為嘲弄的對象。萬曆王朝的首輔沈一貫曾説:“往時私議朝政者不過街頭巷尾,口喃耳語而已。今則通衢鬧市唱詞説書之輩,公然編成套數,扺掌劇談,略無顧忌。所言皆朝廷種種失敗,人無不樂聽者。”這種民間的異端言行,是對封建秩序和傳統文化格局的抵制和消解。

(摘編自劉志琴的《吳歌與人文啟蒙——重識江南小調》)

8.下列關於原文第一、二段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吳歌產生的時間與《詩經》、《楚辭》一樣古老,它流傳到明清時進入全盛期,成為當時的流行歌曲被人們廣為傳唱。

B.“吳蔡謳”清麗委婉,聽起引人入勝,於是,它在魏晉南北朝時被用於人際交往中的應酬唱和,成為一種社交禮儀。

C.理學對人們思想的鉗制和完備的宗族規章制度對人們行為的約束,是漢唐張揚的時代個性在宋代逐漸消失的主要原因。

D.產生於我國江南地區的民間小調《茉莉花》與阿炳的《二泉映月》,不僅在當地家弦户誦,即使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譽。

9.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發於吳地水上人家的漁娘曲“吳蔡謳”,一旦被改編為“清商樂”,為雅文化所吸收,應該就不再具有原生吳歌的特點了。

B.漢族本同其他民族一樣能歌善舞,但從宋代開始,人們不能再像以前勁歌狂舞了,漢族的歌舞表現形式發生了變化。

C.明代那些以大膽追求愛情為內容的吳歌被傳播於鄉間里巷並受到熱烈歡迎,這説明民間與統治階級的思想意識並不完全相同。

D.明清之際那些以情喻世的吳歌,作為不同於統治階層的異端言行,對封建統治秩序和傳統文化格局必然會構成一些威脅。

10.聯繫文本,談談吳歌的思想文化價值。(3分)

答:

  (二)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題。(20分)

大師的由來

[法]安·莫洛亞

畫家比埃·杜什就要畫完那張藥罐裏插着花枝、盤中盛着茄子的靜物寫生了。這時,小説家保爾·葛雷茲走進畫室,看他朋友畫了幾分鐘,大聲嚷道:“不行!”

那一位驚愕之下,抬起頭來,停下不畫了。

“不行!”葛雷茲又嚷道,“不行!這樣畫法,永無出頭之日。你有技巧,有才能,為人正派。可是你的畫風平淡無奇……現在作品比買主多,蠢貨比行家多。沒成名的,不走運的,成千累萬,你想想,怎樣才能出人頭地?”

“靠苦功,靠真誠。”

“咱們説正經的。那些蠢貨,想要刺激他們一下,比埃·杜什,非得幹些異乎尋常的事。宣佈你要到北極去作畫啦,上街穿得像埃及法老一樣啦,開創一個畫派啦……否認存在什麼動態或靜態,白色或黑色,圓形或方形……發明只用紅黃兩色作畫……”

這時,飄來一縷奇妙幽微的清香,宣告涅夫斯卡夫人的到來。這是一位美豔的波蘭女子,她那深紫色的眼睛使比埃·杜什讚賞不已。她訂有幾份名貴的雜誌,這些刊物都不惜工本精印三歲孩童的傑作。她坐下把腿擱在長沙發上,瞅了一眼畫布,順便搖晃了一下金黃色的秀髮,嬌嗔地一笑:

“昨天,我看了個展覽,”她的嗓音珠圓玉潤,柔婉嬌媚,“那是關於全盛時期的黑人藝術。噢!何等的藝術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現力!”

畫家送上一張自己頗感得意的肖像畫,請她鑑賞。

“蠻好。”她用脣尖輕輕吐出兩字,婉轉的,嬌媚的,然後,留下一縷清香,走了。

比埃·杜什抄起調色板,朝屋角扔去,頹然坐倒在沙發上:“我寧可去當保險公司跑街的……幫閒們只知瞎捧,走紅的全是畫匠。那些搞批評的,不看重大師,一味提倡怪誕。我受夠了,不幹了!”

葛雷茲聽畢,點上一支煙,想了半天,説道:

“你能不能這樣做,向涅夫斯卡夫人,向其他人,鄭重其事地宣佈,這十年來,你一直着意於革新畫法……我寫兩篇文章,登在顯著位置,告訴知識界的俊彥名流,説你開創了一個肖像分解畫派。在你之前,所有肖像畫家,出於無知,都致力於研究人物的面部表情。這真是愚不可及!真正能體現一個人的,是他在我們心中喚起的意念。因此,畫一位上校,就應以天藍和金黃兩色作底,打上五道粗槓,這個角上畫匹馬,那個角上畫幾隻蟋蟀。實業家的肖像,就用河邊的樹、街上的人流來表現。比埃·杜什,就得拿這些去應市,懂嗎?這種肖像分解畫,一個月裏你能不能替我炮製二十幅出來?”

畫家慘然一笑:“一小時裏都畫得出……可是我不會胡説八道。”

“那好辦,老兄。有人向你請教,你就不慌不忙,點上煙斗,朝他臉上噴一口煙,來上這麼一句,‘難道你從來沒看到過江流水湧嗎?’”

“這是什麼意思?”

“什麼意思也沒有,”葛雷茲説,“這樣,人家會覺得你很高明。你等着讓他們發現,介紹,吹捧吧……”

兩個月後,杜什的畫展,在一片讚歎聲中勝利結束。

美麗的涅夫斯卡夫人,那麼柔婉嬌媚,珠圓玉潤,香氣襲人,跟着她的新名人,寸步不離。

“噢,”她一再説,“何等的藝術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現力!哎,親愛的,真是驚人之筆,你是怎麼畫出來的?”

畫家略一停頓,點上煙斗,噴出一口濃煙,説道:“難道你,夫人,從來沒看到過江流水湧嗎?”

……

一位有名的畫商,抓住畫家的袖子把他拉到牆角,説道:“好傢伙,真有你的!這些作品,我統統包下了。我每年向你買進50幅畫……行不行?”

等最後一位觀眾離去,葛雷茲把門關上,興高采烈,把手往袋裏一插:

“哎,老兄,”他説,“你信不信,他們全給騙了!我原以為人類的愚蠢是深不可測的,殊不知更在我預料之外!”

他抑制不住地狂笑起來。畫家皺皺眉頭,突然喝道:“你這蠢貨!”

“蠢貨?!”

畫家傲然環視那二十幅肖像分解畫,躊躇滿志,一字一頓地説:“是的,葛雷茲,你是蠢貨。這種畫自有深意……”

小説家愣住了。

“真高明!”他吼道,“杜什,你想想,是誰勸你改弦更張、新法作畫的?你能説説它們的深意在哪嗎?!”

“難道你,”比埃·杜什從煙斗裏吸了一大口煙,答道,“ 。”

11. 説出加點詞語在小説中的意思。(4分)

①“蠻好。”她用脣尖輕輕吐出兩字。

②這種肖像分解畫,一個月裏你能不能替我炮製二十幅出來?

12. 賞析文中畫線句。(4分)

13. 概括畫家的形象。(4分)

14. 先在結尾補寫一個句子,再説明補寫的理由。(4分)

補寫:

理由:

15. 請對畫家的“成功”寫出你的兩點評價。(4分)

 三、古代詩文閲讀(共38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題。(19分)

照玄上人詩集序

劉基

予初杭時,求士於鄭希道先生。先生為餘言,照玄上人之為詩,雄俊峭拔,近世之以能詩名者,莫之先也。餘素知鄭君善鑑而言不過,心常懷之。及訪於杭人,無能言上人之能詩者,心竊怪之。及餘徙居白塔之下,而上人乃住持萬松嶺之壽寧寺,於是始得遍觀其所為詩。蓋浩如奔濤,森如武庫①,峭如蒼松之棲縣崖,凜乎其不可攀也。而憂世感時之情,則每見於言外。嗚呼!是宜不以詩聞於杭之人矣!

夫詩何為而作哉?情發於中而形於言,《國風》、二《雅》列於六經,美刺風戒,莫不有裨於世教。是故先王以之驗風俗、察治忽,以達窮而在下者之情,詞章云乎哉!後世太師職廢②,於是夸毗戚施之徒③,悉以詩將其諛,故溢美多,而風刺少。流而至於宋,於是誹謗之獄興焉,然後風雅之道掃地而無遺矣。今天下不聞有禁言之律,而目見耳聞之習未變,故為詩者莫不以哦風月、弄花鳥為能事,取則於達官貴人,而不師古,定輕重於眾人,而不辨其為玉為石。惛惛怓怓④,此倡彼和,更相朋附,轉相詆訾⑤,而詩之道無有能知者矣。然則上人之不以詩稱於今之人,不亦宜哉!

嗚呼有伯樂而後識馬有匠石而後識梧檟⑥自古以及於今伯樂幾人匠石几人耶抱奇材而不遇以泯死者不少矣。予既重上人之詩,而又悲夫人之不知鄭先生之為伯樂、匠石也,故為序其端焉。

【註解】①武庫:儲藏武器的倉庫。此喻其詩歌之富於才識,於各體制無所不能。②太師職廢:指停止采詩。③夸毗:諂媚,卑屈。意謂或以大言誇之,或以諛言阿附之。戚施:駝背,腰直不起的人,以喻諂諛獻媚之人。④惛惛怓怓:喧擾爭吵。⑤詆訾(zī):誹謗非議。⑥梧,梧桐。檟,即楸樹。

16.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餘素知鄭君善鑑而言不過 過:過分

B.峭如蒼松之棲縣崖 縣:同“懸”

C.悉以詩將其諛 將:助長

D.於是誹謗之獄興焉 獄:監獄

17. 下列各組句子,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無能言上人之能詩者 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B.是宜不以詩聞於杭之人矣 不賂者以賂者喪

C.莫不有裨於世教 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

D.取則於達官貴人,而不師古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18.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一段寫出了杭州詩壇一個怪現象:照玄上人之詩情辭並茂,“憂世感時”之情常溢於言表,卻受到杭州人的冷落,而不為人知。

B.作者認為詩歌從宋代開始溢美多,諷諫少,形成了吟風弄月、取媚達官貴人,更相朋附、不問詩歌好壞的詩風。

C.作者把詩序的寫作與對當時詩壇的尖鋭批評巧妙地結合起來,因而自然激發了讀者要讀一讀本詩集的興趣。

D.全篇行文流暢,夾敍夾議,引人入勝,在鍼砭時下詩風格調低下的同時,讚頌了照玄上人高尚的詩品,同時也凸現出照玄上人卓犖不羣、剛正不阿的人品和節操。

19. 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用“/”標示。(3分)

嗚 呼 有 伯樂 而 後 識 馬 有 匠 石 而 後 識 梧 檟 自 古 以 及 於 今 伯 樂 幾 人 匠 石 幾 人耶 抱奇 材 而 不 遇 以泯 死 者 不 少矣。

20.把文言文閲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7分)

⑴近世之以能詩名者,莫之先也。(3分)

⑵然則上人之不以詩稱於今之人,不亦宜哉!(4分)

  (二)閲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7分)

宿業師山房待丁公不至

孟浩然

夕陽度西嶺,羣壑倏已暝。

鬆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

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

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

21.請賞析頷聯中“生”“滿”兩字的妙處。(3分)

22.對尾聯中詩人表現出來的心態,有人認為是焦急,有人認為是平和。你認為是哪一種?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4分)

  (三)經典文化名著賞析(6分)

顏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謂也?”曰:“回忘仁義矣。”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忘禮樂矣。”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於大通,此謂坐忘。”仲尼曰:“同則無好也,化則無常也。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後也。”

23.上述材料可能選自下列哪部著作(3分)

A.《墨子》 B.《莊子》 C.《論語》 D.《韓非子》

24.上述材料對“仁義禮信”等品質持何態度,試作分析。(3分)

 (四)古詩文默寫(6分)

2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

(1) ,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 。(杜牧《阿房宮賦》)

(2)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 ,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 。(王勃《滕王閣序》)

(4) ,其正色邪? ?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莊子·逍遙遊》)

(5)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 。(杜甫《旅夜書懷》)

 四、作文(60分)

26.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60分)

(1)恕自己一過,則萬過由之而生。 ——蘇格拉底

(2)我可以原諒任何人的過錯,但自己的除外。 ——卡託

(3)不要和自己過不去。 ——新浪微博

綜合上述材料,你有什麼所思所感?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題目。②不得脱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範圍作文。③明確文體,但不得寫成詩歌。④不得抄襲、套作。

 參考答案

1.A(B.桂冠guān C.繃běng臉 D.烘焙bèi)

2.C(A.主旋律 B.備受詬病 D. 生死攸關)

3.D(A.任意:指沒有任何條件的;不受拘束、限制,愛怎樣就怎樣。此處應用“任何”。 B.真金不怕火煉:比喻堅強或正直的人經得住考驗。 C.殆盡:幾乎沒有剩下。與前文“幾乎”重複。D.洋洋大觀:形容事物繁多,豐富多彩。)

4.C(A.句式雜糅。應為“有……危險”或“會遭到破壞”。 B.成分殘缺。“針對……的`現象”。D.主賓搭配不當。“地鐵1號線”不是“彙集之處”。)

5.B

6.參考答案:只有適合自己的高度,才是最好的高度。(4分)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語言表達準確鮮明生動簡明連貫得體和壓縮語段的能力。

解題思路:概括寓意,要抓住故事中的關鍵詞“高度”,並結合故事的對象進行分析。雄鷹飛得高是為了更好地尋找食物,麻雀飛得低是因為低處有更有利於自己的生存。

7.本題考查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4分,寫出正或反各給2分)示例: ①度日如年(過一天像過一年那樣長。形容因焦急或困苦而日子難熬)——度年如日(過一年像過一天那樣短。形容日子過得好)

②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外面像是金玉,裏面卻盡是破棉絮。比喻外表很華美,裏頭一團糟)——敗絮其外,金玉其中(外面像是破棉絮,裏面卻是金玉。比喻外面很糟糕,裏面卻很華美)

③指哪兒打哪兒(百發百中,每次都能命中目標。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打哪兒指哪兒(比喻做事盲目,沒有把握)

④名師出高徒(水平高的師傅一定能培養出水平高的徒弟)——高徒出名師(教學相長,高明的徒弟會促使師傅提高自身水平,成為名師)

8.B(在原文中,“清麗委婉的‘吳蔡謳’聽起引人入勝”並不是導致“它在魏晉南北朝時被用於人際交往中的應酬唱和,成為一種社交禮儀”的條件或原因。)

9.A(由原文“後人考證為漁娘曲的‘吳蔡謳’,大約就是吳歌的原生狀態”可知,吳蔡謳“不再具有原生民歌的特點”的説法錯誤。)

10.萌動着追求人生幸福的渴望;哺育了明清之際的異端思潮;顯示了人文意識的覺醒。(答出兩點得3分)

11.①差勁(或“老土”等相近意思的詞語);②胡亂(或“隨便”或“像這樣”或“按我的意思”等意思相近的短語)地畫。

[評分標準]共4分。較準確答出一處意思,得2分。

12.【示例1】把“名貴”和“三歲孩童的傑作”作對比,突出涅夫斯卡夫人生活富足但藝術見識膚淺,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浮躁功利、追求怪異的藝術氛圍。

【示例2】作者用“名貴”、“傑作”等詞語(或“反語”),有力地諷刺了涅夫斯卡夫人生活富足但藝術見識膚淺,同時也對當時社會浮躁功利、追求怪異的藝術氛圍進行嘲諷。

【評分標準】4分。答出“對比”或“諷刺”或“反語”,得1分;答出“涅夫斯卡夫人藝術見識膚淺”的意思,得2分;答出“社會浮躁功利(或“追求怪異”)的藝術氛圍”的意思,得1分。

13.成名之前他是勤奮、誠實、有才能但默默無聞的潦倒畫家,成名之後變成了被名利衝昏頭腦、迷失了美好本性的“大師”。

【評分標準】4分。答出成名之前“有才能”、“但潦倒”的意思,各得1分;答出成名之後“被名利衝昏頭腦”、“迷失了美好本性”的意思,各得1分。

14.補寫:從來沒看到過江流水湧嗎?

理由:①從上文看,畫家自己也説不出什麼道理,而只會用這句話來回答。②用小説家教他的話回敬小説家,更能説明畫家忘乎所以,更具諷刺力量。③這樣呼應前文,結構有反覆之美,但由於其內涵已有提升,也並無重複的乏味。

【評分標準】共4分。正確補寫,得1分;如果補寫的是“我不過和你開個玩笑”等意思語句,説明沒有讀懂小説深刻含義,不得分。較準確寫出一點理由,得2分;寫出兩點理由,得3分。

15.【示例】①這種成功以喪失人美好本性、背叛友情為代價,實際上得不償失。②這種成功以迎合世俗喜好來換取,最多隻是名利上的成功,和藝術無關。③這種成功沒有堅實的藝術根基,它也必定會像流星一樣,一閃即逝。④要想成功,必須創新,但創新不能是怪誕,更不應該譁眾取寵。

【評分標準】4分。答出一點較準確意思,得2分。如果答這種成功值得仿效,則説明沒有理解小説諷刺之意,不得分。

16.D(案件、案子。C將:順從。《史記·管晏列傳》:“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此處引申為助長)

17.A(都是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B項上一句“以”介詞,憑藉;下一句介詞,因為 C項上句“於”介詞,對;下句介詞,比 D項上一句“而”連詞,錶轉折;下一句連詞,表遞進)

18.B(宋代之前詩歌就已經“溢美多,諷諫少”)

19.(3分)嗚呼︱有伯樂而後識馬︱有匠石而後識梧檟︱自古以及於今︱伯樂幾人︱匠石几人耶︱抱奇材而不遇以泯死者不少矣。

20.⑴近代的憑藉寫詩歌聞名的人,沒有超過他的。(3分)

(關鍵詞:名,先。句式:莫之先,賓語前置。)

⑵這樣那麼照玄上人不能憑藉詩歌在現在的人中著稱,不也是應該的嗎!(4分)

(關鍵詞:稱,宜。句式:“不以詩稱於今之人”介賓短語後置。“上人之不以詩稱於今之人”加點的“之”取消句子獨立性。)

21.“生”即生髮,陣陣涼意從松林、月光中生出,瀰漫整個山林,化靜為動,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夜色的清冷。(2分)“滿”即充滿,清風鳴泉交相呼應,縈繞耳際,以動襯靜,精妙地寫出了山中的幽靜。(2分)

22.觀點1:焦急。詩歌前三聯對景物的描寫,表現出了時間的推移,夜色已深;(2分)故人期而未至,“孤”字更流露出詩人的焦急心態。(2分)

觀點2:平和。詩歌前三聯描寫了一幅靜謐清幽的山中美景,表現了詩人心境的閒適;(2分)故人期而未至,詩人撫琴等待,足見詩人心態的平和。(2分)

23.B(2分)

24.只有去掉“仁義禮信”等品質,才能達到“內聖”,不為外在的觀念束縛,以至大通、同化的境界。典型的道家理念。(2分)

25.(1)架樑之椽 多於在庾之粟粒(2)舞榭歌台 斜陽草樹

(3)閭閻撲地 青雀黃龍之軸 (4)天之蒼蒼 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5)飄飄何所似 天地一沙鷗

附:【譯文】

我剛剛杭州的時候,向杭州的鄭希道先生尋求杭州(真正)的讀書人,鄭先生對我説起照玄上人寫詩,詩風雄俊峭拔。近代以擅長寫詩而出名的人,沒有人超越他。我一向知道鄭先生善於鑑賞人物並且説話不過頭,(於是)我心中常想到照玄上人。等我向杭州人訪求照玄上人的事蹟,卻沒有説照玄上人擅長寫詩的人,我私下裏想到這件事情很奇怪。等我遷居到白下嶺的時候,而照玄上人就在萬松嶺擔任壽寧寺住持,從此我開始全面觀覽他寫的詩,他的詩作氣勢浩瀚,猶如奔濤,結構森嚴,宛如武庫,風格峭拔,如同蒼松棲居懸崖,凜然不可攀爬一般,而憂世感時的感情卻常常於言辭之外顯現。哎呀!這就是照玄上人不能憑詩作聞名於杭州的人的原因啊。

詩歌是為什麼而作呢?感情從內心湧動,就要流露在言語中,《國風》和二《雅》列於“六經”之中,讚美諷刺勸諫,沒有不對世風教化偶裨益的。因此以前的君王用它考察風俗的變化,體察治理的得失,瞭解不得志而生活在社會下層的人的情感。(從詩歌的社會功能看)他們難道只稱為“辭章”嗎?後世太師這一官職廢止,於是那些諂諛獻媚之人,全都用詩助長阿諛逢迎的風氣,所以溢美的詩作多了,而諷刺的詩作少了。這種風氣流傳到了宋朝,於是誹謗的案件開始出現,自那以後,詩歌創作的風雅美刺傳統就一掃而光,毫無遺留了。如今天下沒有聽説有禁止言論的律令,可是人們目見耳聞的陋習並未改變,所以寫詩者沒有不把寫哦詠風月、把弄花鳥的詩當作寫詩的正道,他們效仿達官貴人卻不向古人學習,以眾人的標準判定詩作的好壞而不去辨別他們到底是玉還是石,糊里糊塗,吵吵鬧鬧,此唱彼和,互相依附,相與結黨,轉而又互相詆譭攻訐,可是詩的美刺諷諫傳統卻沒有人能夠知道了。既然這樣,照玄上人不以詩被當今之人稱道不也是很應該的嗎?

唉!有伯樂然後才能識別千里馬,有匠石然後才能識別梧桐樹和蝽樹這樣的好木材,可是從古到今匠石又能有幾個呢?那些懷抱奇特本領而不被重用的人物,已經消失不少了。我既推崇照玄上人的詩作,而又悲歎人們不知道鄭先生就是當今的伯樂、匠石,所以寫了這篇序放在詩集的開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