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2.76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1

兩年前我就買了佐藤學《靜悄悄的革命》這本書,可才在這周認真看完了全書,對佐藤學書中的一些觀點深有感觸。

“讓教室裏的學習成為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尊重、每個學生都能放心地打開自己的心扉、每個學生的差異都得到關注的學習。”

不是聽學生髮言的內容,而是聽其發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與他們心心相印。應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傾聽的教室。”

學校應成為“學習共同體”,在教室中實現“活動的、合作的、探究的學習”。

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改革———相互開放的教室。這個概念不算新奇,可目前來説,我們聽到的很多“公開課”或者説是“開放課”,他們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開放”。另外書中提到的請家長參與到課堂,不是旁觀,不是來指指點點,而是一起共同地參與到課堂管理。這個做法太讚了!再有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校內公開課,不能流於形式,形成一種相互學習的良好的教研狀態,讓我們的課堂形成一種“相互傾聽”的氛圍。當然學生的改變不是立刻的,它是緩慢的過程,但只有我們的教室發生了改變,學校才會有所改變。我們的教室之所以改變在於我們的教師會發生改變。因此我們要做“合作性”同事,進行校內教研活動時形成學習共同體,真正實行所有老師都真正上一節公開課,不要害怕上功課課,不要害怕自己的課被同事指指點點,我們要時刻記住相互學習,共同成長,我們需要抱團進步。

這一本書理論知識很多,雖然對我們鄉村教師來説,實施這些計劃幾乎不可能,但這本書的的確確開闊了我的視野,讓我學會站在不同層面思考問題,思考什麼是真正的教育,怎樣的教育才能培養出更棒的學生。

回想我的課堂,發現自己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師生互動不充分,學生害怕回答問題,害怕出錯,我想這與我平時教學中點評學生時不夠中肯不夠積極導致的,同時在學生回答錯誤時我沒有給予鼓舞。我們的孩子越來越沉默不語,越來越不想思考問題,這與我們教育者的教學有着密切的關係。感謝這本書,讓我明白,我們的孩子是一個個體,一個變化着的個體,我們的學生也渴望得到我們的尊重,我們的教室應該是一個“學習共同體”,我們是相互學習,一起成長的關係,我們需要相互傾聽,這樣才能更好改變我的課堂。

個人的力量雖然弱小,可我會努力從自我先做起,更尊重學生,積極引導學生髮揮他們的能動性,而不是被動接受一切。我們的課堂應該是相互的,我們的學習是相互的。我要帶着“心”去傾聽學生髮言背後的心情,去發現背後的故事。加油!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2

剛拿到《靜悄悄的革命》一書時心中十分害怕,因為類似於這樣的教育學著作往往有許多深奧的理論和生僻的術語,很難引起我的閲讀興趣。可當我粗粗地翻閲了一下後,卻驚喜地發現書中有許多精彩的案例和教學敍事,生動淺顯的語言折射出作者精闢的觀點,這些例子中還常常能看到自己課堂中的影子。我的閲讀慾望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對於作者佐藤學教授20年如一日潛心研究教學的精神,深感佩服。在文中,我讀到了佐滕先生的許多精闢之言,對照自己的日常教學,有許多共鳴之處,淺談一些自己的體會,以示感動。

書中提到了創造一個相互傾聽的教室。互相傾聽是互相學習的基礎。教師往往想讓學生多發言,但實際上,仔細傾聽每個學生的發言,在此基礎上開展指導,遠遠比前者更重要。平時我們談的比較多的是如何激發學生的課堂興趣來認真聽老師講課,以及在課堂上老師要認真聽學生的發言,作出及時、有效地評價。沒特別提到培養學生之間的傾聽的習慣,以至於不少的時候出現了以下的現象“當一個學生的發言還沒完,旁邊的學生卻高高地舉起了手,大聲嚷到:“老師,我來,我來……”當教師指名一位學生回答時,其餘舉手的同學都異口同聲地歎起氣來,垂頭喪氣,腦子裏裝着自己的見解,根本顧不了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當一個學生剛回答完,下一個又出現了重複的答案……”這種不顧同學的發言的現象,真的是隨處可見。書中所提到的“相互傾聽”不是隻聽學生髮言的內容,而是還要聽其發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作孩子的最佳聽眾,與他們心心相印。從而產生心靈上的共鳴。

要學會傾聽,這是對學生的起碼尊重,也是瞭解學生的基礎。反觀自己的教學,雖然也在大聲吶喊“以學生為主體”,然而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並無蹲下身來真正傾聽學生的聲音。我看自己平時更多的是“引誘學生上當”,釣到“學生的答案”為目的,展開所謂的教學。一旦有了答案隨即進入下一環節,也不管其他的學生懂不懂,或者説不管學生是真懂還是碰湊巧碰到了教師所要的答案,反正已經有了答案,就“不管他三七二十一”進入下一環節,先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再説。當我們還在沾沾自喜地陶醉於自己的精心提問設計,當我們還在對着同行的課堂教學評頭論足時,我們恰恰忽略了學生這個主體,不是嗎?針對教材設計的精心提問,能引起多少學生的共鳴呢?因此,我想,以後有必要一改以前的一些在教學中的做法了。最起碼也要注意一下傾聽學生的發言,培養學生間的傾聽他人發言的好習慣了。啟程吧,不管結果怎樣。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3

利用閒暇之餘,我靜心閲讀了《靜悄悄的革命》這本書,這本著作是由日本的教育學博士佐藤學寫的。我想同樣是亞洲國家,教育一定是存在互通之處的吧。本書作者通過和事物對話、和他人對話、和自身對話的活動過程,創造出一種活動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學習,這同樣是我現階段需要去不斷思考與實踐的。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平時課堂上,我總是鼓勵學生積極舉手,樂於發言,相比於安靜的課堂我更加傾心於熱鬧的課堂。我總是覺得熱鬧的.課堂代表孩子們都在認真聽課。如果一節課中孩子們靜如潭水,我會努力引導孩子們回答發言,但佐藤學卻認為傾聽遠比發言來得重要,傾聽是學習的基礎,是學習的重要行為。佐藤學教授在書中寫道,“這種傾聽不是聽學生髮言的內容,而是聽其發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與他們心心相印,從而產生情感共鳴。仔細傾聽每個學生的發言,在此基礎上開展指導,遠遠比前者更重要。

是的,學習不是一個人的學習,是師生之間相互的學習。課堂也不是教師一個人的課堂,是師生之間互動的課堂。因此,我們應當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地互相傾聽的教室”。我們大多數老師要求學生上課積極舉手發言,在發言過程中判斷學生是否注意聽講,而很少注意學生是否在在用心傾聽。在一個學生表面熱鬧但沒有好的傾聽習慣的班級,首先就是教師沒有認真傾聽的習慣。

真正的傾聽,就是認真去傾聽品味學生的發言,體會學生傳遞出的複雜心情。作為教師應能慎重地選用每個學生都能理解的語句來講解,這樣,學生之間才會開始互相傾聽,互相交換意見。

佐藤學老師的精闢之言發人深省。他還提到了應以學為中心,學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學習,另一方面是學生。所以“以學為中心”應該是圍繞學生和學習為中心構建的課堂,將學生的主動、積極學習性放在第一位,喚醒學生的內心驅動力,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合作性與探究性。因此,需要教師聚焦學生的學習,有矢放地選擇學習的內容。避免在課堂上出現,老師一個人不停地説,不給學生更多思考與發言的時間。在聽了許多優秀老師的公開課之後,我發現他們都存在一個共同點,就是自己講得少,學生講得多。我經常困惑,那麼我應該説些什麼呢?第一,我應該創設教學情境,引發學生的興趣;第二,我應該交代學習任務,讓學生明確學習方法;最後,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適當調控。真正以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師應該做到張弛有度,輕鬆自在。

我想,教學的過程正如靜悄悄的革命,需要老師潛移默化、春風化雨般去滋潤每一位學生,做到與他們共進步共成長。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4

今天,有幸拜讀了日本學習院大學文學部教授,教育學博士佐藤學《靜悄悄的革命》一書。

印象中,似乎從未如此認真地讓自己靜下心來細細閲讀一本書,更別提這類看似深奧、專業且無生動故事情節的書了。在讀書方面,我一向是粗枝大葉,囫圇吞棗。但是讀到書中"應對"的教師的身體和語言~傾聽學生的發言這一小節時,卻讓我深深為之動容。

書中談到,對於一名老師來説,傾聽,不是聽學生髮言的內容,而是聽其發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與他們心心相印;應當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傾聽的教室".

簡簡單單的幾句話,細細品味下來,卻獲益匪淺。在大多數孩子眼裏,老師似乎一直以高高在上、先知先覺的姿態出現在面前,讓他們敬而遠之,難以靠近,甚至於在老師面前不敢動,不敢言。那麼,如果想讓其與你心之相通,是否應該走到學生中去,蹲下身來,與孩子的雙眸對視,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呢。

從學生時代一路走來,自己也是有一些親身體會的。在課堂上,積極發言的總是那麼幾個人,而且是學習成績相對比較好的,大多數學生則成了聽眾,年級越高這種現象越明顯。

我們不妨跟學生説一些譬如"你比老師的思路還清晰啊","你的回答有點兒幽默呢","原來如此"之類的話,來引起孩子的共鳴共感,從而也激發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當你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個孩子時,便會發現,其實他們每個人都有其優點與特長,這時,我們是否應該適時給予表揚與鼓勵呢;對那些性格內向的學生,不如用愛去感化吧,做一名忠實的聽眾,讓其敞開心扉;對於成績差些的學生,我們不是一味地責備與諷刺,當他們做錯題目的時候,不輕易下結論,也聽聽他們的想法,然後因勢利導地予以糾正和鼓勵。

蘇霍姆林斯基説,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祕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絃,()撥動它就會發出獨特的音響,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講的話發生共鳴,我自身就要同孩子的心絃對準音調。説得真好!

當我們還在抱怨現在的孩子難管,什麼事情都不願跟我們溝通時,你是否想過,自己有沒有跟孩子像朋友一樣相處;有沒有真正放下所謂的"權威",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討論每個問題、每件事情呢。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終其一生,陪伴,傾聽,理解,包容,才是我們最重要的一堂必修課吧……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5

最近,閲讀了《靜悄悄的革命》一書,這本書是日本教育學佐藤學博士20xx年的著作,十一年後的今天我們再去讀它仍然為時不晚。

讀過之後,我靜下來想想,對我們有哪些幫助和啟發呢?我們應該靜下心來研究,怎樣創造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怎樣去理解學生?怎樣去傾聽學生?怎樣的教育實踐是優秀的實踐?

首先,讓教室的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尊重、每個學生都能放心的打開自己的心扉、每個學生的差異都得到關注。教師不再是學科知識的傳授者,教師的角色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師扮演三個重要的角色:學習環境的組織者、學生思維的評價者、小組活動的發起者。”特別是“每個學生”,而實際上通常是極少數的學生得到了尊重、打開了自己的心扉、得到了關注。因此,在我們日常的教學中不應該再出現“學習態度不端正”、“沒有學習的興趣”、“不好好聽講”、“不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等等對學生的評價。

現在以生為本,以學為中心,這並非否定教師的積極作用,反而更重要,更需要專業素養。我們既要求“發言熱鬧的教室”,又要追求“用心的相互傾聽的教師”。我們對課堂上學生不愛發言的這種狀況也十分苦惱,認為是學生基礎差,自己的教學設計有問題,沒有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等等,其實問題的癥結不僅僅是這些,我認為還可能有這些原因:學生不夠明白老師提問的意思,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學生膽小,不敢回答,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不發言的習慣、明明知道答案懶得發言、或者是某一次回答錯了,老師不經意的批評了,無形中給打擊了他的自信心等等。

第二,傾聽是重點。我們教師總是要求學生聽講,其實是要求傾聽老師的講。教師首先不去傾聽學生,如何要求學生來聽講呢?教師逼近邀傾聽學生的聲音,而且要傾聽學生未能表達出的內在的聲音,“教師便於每個學生談話,邊傾聽每個學生尚未説出的話語”,只要我們教師學會了傾聽,對那些課上不發言的現象就會多一些理解了。

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傾聽呢?教師的愛崗敬業、對學生的愛心、靈活的教法就要體現在和學生的交往互動上,體現到“傾聽”得到學生髮出的和未發出的聲音,體現在讓學生自立、合作的進行活動,使得“學生的看法和想象相互碰撞激盪,迴響共鳴”,形成教室裏的“交響樂團”。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6

這個假期我重讀《靜悄悄的革命》一書,因為我在日常工作中時不時的翻翻此書,這個暑假使我再次有集中的時間閲讀本書,很高興。這次的閲讀和上次閲讀不同,因為我的閲讀出發點不同。上次閲讀是學校的佈置任務,只是瀏覽了一下,是帶着批判鑑別的心態閲讀的,而這次是為了解決思想上的困惑,以學習、吸收的心態來閲讀的,收穫很多。

現在的老師不好當,不僅需要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還具備演員的表演才能。像我這樣的老師專業知識尚可,但不具備良好的表演才能,那麼如何才能夠上好一堂國中物理課哪?我帶着這樣的問題來讀的這本書,從這本書中我找到了答案。佐藤學先生告訴了我們一堂課的設計不僅僅圍繞傳授基礎的知識,更要圍繞傳授獲得知識的方法和激發孩子對新知識探究慾望。基礎知識傳授基本上所有的老師都能夠做到,但是後者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我們要在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和教給學生探究的方法之間把我一個度,這個度把握好了才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

我聽過一部分人的課,總是感覺到老師在上課的時候為了調動課堂氣氛,在知識傳授過程,過多的注重課堂氣氛的調動,是的學習氣氛看上去很活躍,但是沒有積極的引導思考,使學生的注意力過多的轉移到老師的表演上邊了,使學生的思考浮於表面,不能靜下來深入的思考。在上課中為了完成教學課堂教學內容,不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是學生沒有時間思考。這是一對矛盾,要完成獲取知識方法的傳授,必須需要相對不熱鬧的課堂氣氛;為了讓聽課的人感受到上課的課堂氣氛,又必須要熱鬧的課堂氣氛。我們的教學應該服從於哪一個呢?佐藤學先生給出了答案。

我們的課堂應該以教給學生如何獲得知識的方法為目的進行設計,只要你的課堂設計上有了靈魂,就不要過多的關注形式;只要你在上課的過程中始終圍繞着這個靈魂展開教學,就自然而然的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也就是先解決課堂靈魂,才能夠談教學細節的設計。佐藤學先生在講一次評課的經歷時很有感觸。講課的老師上完課後,一位聽課的老師對他説:這節課你怎麼上成這個樣子,死氣沉沉。講課的老師很尷尬,佐藤學先生對提問題的老師説:你知道他這節課設計的目的嗎?提問的老師説不是很清楚,佐藤學先生説:那就先弄明白這個目的在提問吧。當然這節課佐藤學先生是認可的。

“授之於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的課堂設計更應該關注“漁”而不是隻關注“魚”。由於授課時間的限制,我們很多的老師都把注意力關注到“魚”上邊了。國小、國中正是獲得“漁”的關鍵時期,願我們的而學校、老師放棄功利,傳授給學生更多的“漁”吧。這個“漁”多了,“魚”的學習自然也就有興趣了,也就多了。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7

革命,看到這兩個字首先想到的是轟轟烈烈的運動,革命烈士的壯舉,可是這裏的革命卻是靜悄悄的,怎麼回事呢?看過《靜悄悄的革命》這本書後細細想想,現在我們所進行的教育革命不正是這樣的靜悄悄的革命嗎,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場面,有的只是潤物細無聲的日常教學,而這些正是我們在這場革命中所要思考的問題。認真讀完書後,我不禁為日本教師們的敬業精神以及他們的研究鑽研精神所感動。在這本書中,佐藤學先生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日本目前教育教學中的課程觀、教學觀、師生互動觀等;同時,作者也對在教學過程中以及對課程的認識中所顯現出來的問題做出了深刻的批判,並且,也為現代學校的改革,尤其是中國小改革的實踐提出了許多實用而深刻的建議。我下面就其中的幾個問題寫一些自己的看法。

佐藤學先生參觀了許許多多日本及國外的中國小,正如書中所説“我看過數不清的教室,可以説沒有哪一個教室和其他教室洋溢着完全相同的氣息,有着完全相同的問題。”可是,作者卻發現在這些不同的教室裏進行的教學,卻是大同小異的。因此,作者以此切入點,向現在的教學方式提出了質疑,而這些質疑對我們反思正在進行的新的課程改革也可以説是很有幫助的。教學是由“學生”、“教師”、“教材”、“學習環境”四個要素組成,而在這四個要素中,我們以前強調教師在教學中起到主宰性的作用,學生都要服從教師的安排,這是我們現在所擯棄的觀點,強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這是好的改變,可是現在好像所有的活動都集中在學生身上,特別強調學生的“自己解決”、“自己決定”等,這是與我們所推行的課程改革所不相符的。也就是佐藤學先生所提出的“虛假的主體性”佔據了我們的課堂,在課堂上,學生真的發揮出他們的主體性了嗎,教師可以通過什麼方法來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呢,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教師認真思考的問題。而為什麼會產生“主體性”神話這樣的現象呢,佐藤學先生一針見血的指出:“產生主體性假象的温牀——教學中的形式主義”。在教學中,老師們有沒有深刻思考教師是否能夠尊重每個學生微妙的個別差異,是否能夠認真傾聽學生的每一次發言,在熱鬧的課堂中,學生是否真的明白了,還是隻是敷衍。我們必須象佐藤學先生所説的“教學必須建立在還原學生的‘主體性’,克服‘主體性’神話的基礎上”,就是要考慮教師、教材和學習環境的。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8

革命,看到這兩個字首先想到的是轟轟烈烈的户外,革命烈士的壯舉,但是那裏的革命卻是靜悄悄的,怎樣回事呢?看過《靜悄悄的革命》這本書後細細想想,此刻我們所進行的教育革命不正是這樣的靜悄悄的革命嗎,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場面,有的只是潤物細無聲的日常教學,而這些正是我們在這場革命中所要思考的問題。認真讀完書後,我不禁為日本教師們的敬業精神以及他們的研究鑽研精神所感動。在這本書中,佐藤學先生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日本目前教育教學中的課程觀、教學觀、師生互動觀等;同時,作者也對在教學過程中以及對課程的認識中所顯現出來的問題做出了深刻的批判,並且,也為現代學校的改革,尤其是中國小改革的實踐提出了許多實用而深刻的推薦。我下方就其中的幾個問題寫一些自己的看法。

佐藤學先生參觀了許許多多日本及國外的中國小,正如書中所説“我看過數不清的教室,能夠説沒有哪一個教室和其他教室洋溢着完全相同的氣息,有着完全相同的問題。”但是,作者卻發此刻這些不一樣的教室裏進行的教學,卻是大同小異的。因此,作者以此切入點,向此刻的教學方式提出了質疑,而這些質疑對我們反思正在進行的新的課程改革也能夠説是很有幫忙的。教學是由“學生”、“教師”、“教材”、“學習環境”四個要素組成,而在這四個要素中,我們以前強調教師在教學中起到主宰性的作用,學生都要服從教師的安排,這是我們此刻所擯棄的觀點,強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這是好的改變,但是此刻好像所有的活動都集中在學生身上,個性強調學生的“自己解決”、“自己決定”等,這是與我們所推行的課程改革所不相符的。也就是佐藤學先生所提出的“虛假的主體性”佔據了我們的課堂,在課堂上,學生真的發揮出他們的主體性了嗎,教師能夠透過什麼方法來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呢,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教師認真思考的問題。而為什麼會產生“主體性”神話這樣的現象呢,佐藤學先生一針見血的指出:“產生主體性假象的温牀——教學中的形式主義”。在教學中,老師們有沒有深刻思考教師是否能夠尊重每個學生微妙的個別差異,是否能夠認真傾聽學生的每一次發言,在熱鬧的課堂中,學生是否真的明白了,還是隻是敷衍。我們務必象佐藤學先生所説的“教學務必建立在還原學生的‘主體性’,克服‘主體性’神話的基礎上”,就是要思考教師、教材和學習環境的。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9

從《靜悄悄的革命》一書中,我發現佐藤學先生在追求一種理想的教育:就是通過在學校實施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創造以學為中心的教學,創造以學為中心的課程,進而將學校發展成為一個學習的共同體。如,本書中對學的描述特別的意味猶長。學的簡體字上的三點互不相連,道出現在教育的癥結所在,以前的學的繁體字的上邊,道出了學習應該是生與生、師與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學習過程,這正好話中的新課改下學習方式的偉大轉變。他還在書中談到:要實施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應當以在教室裏構築一種新型關係為出發點,即讓每個兒童持有自己的課題,互相探究、互相交流、互相啟發,即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具體地説:就是組織和指導有任務的學習、有小組活動的學習、有學生將自己的東西用作品表現出來與同伴共享、互相欣賞的活動的學習。也就是説,就是從個體出發,經過與同伴的合作,又再返回到個體的學習。令我吃驚的是,他居然通過自己的實踐,將這種理想在學校的實施變成了現實,並取得豐富的經驗。可以説,這是我讀到的最有可操作性的教育專著。

雖然寫的是日本的教育,但卻和我們中國的教育現狀有着驚人的相似之處。如果把我們的新課程改革看作是一場革命,它就絕非是一場一蹴而就的革命。因為教育實踐是一種文化,而文化變革越是緩慢,才越能得到確實的成果。和我國的教育改革相似,日本教育也在一個深刻的轉型期,在教育方式和教育觀、歷史觀上,日本的教師正在體驗改革過程中的各種混亂狀況,邊摸索着新的學習方式,但樂觀的伊藤學稱這種混亂局面決不是壞的徵兆。

真正從事教育改革的人士,也許就要有這種耐心和達觀的。在耐心與達觀時,伊藤學融入了學校和教師中。他説:教學是充滿活力的,如果我沒能與教室中的一個個學生和老師共鳴的話,那麼,真實而生動的觀察是不可能的。他發現每個教室都有一個個固定的風景,可以説沒有哪一個教室和其他教室飄溢着完全相同的氣息,有着完全相同的問題。進而提出忽略教室的多樣性和在其中發生的事情的固有性,僅一般性地議論教學是非常空洞而沒有什麼意義的。通過解讀一些小故事裏所包含的深刻內涵,來重新審視每天的教學活動,並以此為切入點,向改革教室邁出新的一步。真誠傾聽,不僅聽學生好的思路、好的想法,更重要的是及時緩解學生心中的不滿、困惑、焦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