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

來源:文萃谷 2.87W

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因此,剛接觸生物的七年級學生要注意區分這些知識。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希望對大家有用!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

一、顯微鏡使用的注意事項:

(1)取送方法——取送顯微鏡一定要一手握住鏡臂,一手托住鏡座。任何情況下都不允許一隻手提着顯微鏡。

(2)鏡頭的保護——鏡頭平時放在顯微鏡箱內的專用盒內,課間要用專用的塑料袋或布袋隨時罩好。鏡頭髒了,只能用專用的擦鏡紙擦拭,擦拭時要順着一個方向擦。

(3)粗、細準焦螺旋的使用——在調節粗、細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時,一定要用眼睛直接看着鏡筒緩緩下降。否則有可能砸壞物鏡和玻片標本。

(4)轉換器的使用——轉動轉換器時不要用手指扳物鏡,這容易使鏡頭鬆動,影響觀察效果,應該手指握準轉換器的邊緣轉動。

(5)遮光器的使用——遮光器是調節顯微鏡入射光線強弱的,強光時應選用小光圈,弱光時應選用大光圈。

(6)反光鏡的使用——通過調節反光鏡的角度使反射入的光線照亮觀察物。強光時應使用平面鏡,弱光時應使用凹面鏡。

(7)計算放大倍數——目鏡與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就是物象的放大倍數。

二、使用顯微鏡的操作步驟

(1)對光——①選擇目鏡,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②把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③轉動反光鏡,從目鏡中可看到一白亮的視野

(2)觀察——①從報紙上選一個漢字或一個字母,將其剪下,製成臨時玻片標本②將載玻片放到載物台上通光孔中央③轉動粗準焦螺旋,將物鏡靠近載玻片,眼睛要看物鏡,以免損壞鏡頭④再調節粗準焦螺旋,直到看清物象為止,最後用細準焦螺旋使物象更清晰。

(注意:顯微鏡下看到的像是倒像,如果要將周圍的物象移至視野中央,應將標本向物象相反的方向移動)

  七年級上冊必備生物知識

生物體的組成

1、細胞分裂——一個細胞分裂成兩個細胞的過程

2、細胞分裂的過程:(1)染色質凝縮成染色體(2)染色體排列於細胞中央(3)每條染色體一分為二,並向細胞兩端移動(4)細胞的兩端形成兩個新的細胞核(5)細胞質平均分成兩等份,一個細胞分裂成兩個子細胞。

3、細胞生長的過程:剛分裂產生的子細胞體積很小,隨着從外界吸收的物質不斷積累,許多小液泡逐漸長大,合併為一個大液泡,細胞就由小長大。細胞長到一定程度就會停止生長,成熟的植物細胞具有中央大液泡。

4、細胞體積的增大是細胞生長的結果。細胞體積的大小和體積增大的速度都受到環境條件的.影響。

5、細胞分化——

6、組織——

7、人體的基本組織:

8、器官——

9、 綠色開花植物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個體

10、系統——形成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結構,叫做系統。(人體有八套系統,每個系統都有一系列的器官組成,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

11、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

12、單細胞生物——

13、單細胞種類繁多,廣泛分佈於淡水、海水和潮濕的土壤中

14、單細胞生物能獨立完成營養、呼吸、排泄、運動、生殖等生命活動。

15、草履蟲的形態特點和生命活動特點

基本結構:表膜(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此外還有食物泡、伸縮泡等結構 生活環境:有機質豐富、水流平緩的池塘和污水溝中

形態特徵:體長150~300微米,像倒轉的草鞋,全身佈滿纖毛 運動方式:依靠纖毛的擺動,在水中旋轉前進 主要食物:細菌和單細胞藻類。有淨化污水的作用。 生殖方式:細胞分裂

  七年級生物知識點

一、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

二、調查的一般方法

步驟: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撰寫調查報告

三、生物的分類

按照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範圍: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 巖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2、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3、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水分、温度等

【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 探究的過程、對照實驗的設計

(2)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最常見的是捕食關係,還有競爭關係、合作關係

4、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P19的例子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濕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後可調節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鬆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