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小語文教學中課堂爭論的研究

來源:文萃谷 2.53W

國小語文教學中課堂爭論的研究

關於國小語文教學中課堂爭論的研究

課堂上,學生對同一問題的認識有差異,這是必然的。有差異,就可能有爭論;有爭論,學生的主體意識就會大大增強,個體潛能就能得到盡情發揮。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的創造性一般與個體的智力、個性以及知識有關。有個性才有創新。因此,課堂上經常鼓勵學生髮問、爭論,可凸現學生個性,喚醒個體創造的潛在意識。

一、課堂爭論的教學價值

1.課堂爭論可以深化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課堂上能引起爭論説明學生已經對教材有了一定的理解,具有了一定的個性,如果老師適當進行引導,就能帶動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的深化。

2.課堂爭論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學生的爭論往往從淺顯的感性認識開始,爭論的過程就是學生思維訓練的過程,是學生自覺進行分析、推理的過程。

3.課堂爭論可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爭論時學生的思維處於興奮的狀態,思維敏捷,常有妙語出口。學生語文論文既要尋找對方言語中的不當之處,又要找準契機,組織自己的語言,準確表達出來。可見,爭論為語言訓練創造了良好的氛圍。

4.課堂爭論可以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爭論時為了駁倒對方,必然要找出有利的論據,因此,就要努力尋找別人沒有想到的、沒有提到的方面,引發了求異思維,在求異中培養了創新的能力。

二、課堂爭論的主要途徑

1.抓住題眼進行爭論學生會對課文內容許多地方提出質疑,教師應選取有價值的問題,推出來引導爭論。如學課文《鸕鶿》的時候,同學們看鸕鶿捕魚的錄像,當看到漁夫抓住喉囊鼓鼓的鸕鶿把魚擠出來時,許多同學都不由自主的發出驚訝聲,覺得漁夫太殘忍、太不人道了。進一步瞭解到,鸕鶿的脖子上被裝了個圈,漁夫只讓他捉魚,而不讓他吞嚥,於是更覺得嘔心。針對這個問題,我讓同學們進行爭論。一部分同學持“漁夫殘忍”的觀點,另一部分同學不同意,還有不少同學覺得雙方都有自己的道理。“漁夫殘忍”論者的理由不説自明。不同意的同學是這樣認為的:鸕鶿本是漁夫捕魚的工具,漁夫養活他們,訓練他們,就是讓他們捕魚的。如果沒有鸕鶿,漁夫就捉不到魚了,他們的妻兒們就活不下去了。這不也很殘忍嗎?認為兩種觀點都有道理的同學自然是前思後想,左右為難。這樣的爭論做到了從文本到人本的提升,立足於創造思維的開發,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2.提出異議進行爭論教學中,對一個問題,學生常常會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教師在課堂上切不可簡單地加以否定,面對學生提出的異議怎麼辦?我認為,鼓勵加對話是教師值得采取的好方法。如課文《第一場雪》的第三自然段主要寫了下雪的景色,作者從看到的和聽到的兩方面寫出了雪大的特點。在教學這段課文時,教師問學生:“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雪下得很大?”學生説,從“鵝毛般的雪花”、“一會兒就白了”、“雪花簌簌地往下落”、“枯枝被積雪壓斷了”等詞句可以看出雪下得很大。但此時也有學生提出了他們的異議。他們認為,枯枝被積雪壓斷了不能説與雪下得大有必然的關係,因為是枯枝本身就不太結實,就是不下雪,雪不積在枯枝上,枯枝到了一定的程度也有斷的可能,怎麼能從枯枝的斷看出雪下得大呢?面對這種局面,教師沒有怕影響教學進度,索性讓學生充分闡述自己的理由,引導兩派學生進行爭論,在學生闡述過程中,及時地進行點撥,讓學生注意句子中的“積”字。經過爭論,兩派意見統一。用爭論的方法,加強了學生之間的對話,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發展了學生思維。

3.質疑問難進行爭論在國小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應注重啟發學生探究篇章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矛盾,同時還應經常鼓勵學生對同伴的發言和老師結論,大膽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如《赤壁之戰》教學過程中,談到曹操用“鐵索連船”這一決策的利弊時,絕大多數學生認為“弊大於利”,無形中感到“曹操語文論文很笨”。這時有幾個學生大膽地提出質疑,認為“利大於弊”。由此一場激烈的課堂爭論展開了。反方的理由主要有三:1.鐵索連船是根據曹軍的實際情況作出的決策,不連船,曹軍會暈船,永遠過不了長江;2.冬天東南風罕見,火攻機會很小;3.鐵索連船可以增加曹軍的戰鬥力。經過一番面紅耳赤的爭論後,大家終於達成一個“新”的共識:鐵索連船有利也有弊,是利大還是弊大,關鍵在於曹操能否小心謹慎,注意風向,揚長避短。這堂課正是由於幾個學生的大膽質疑,才引發了一場脣槍舌戰,不僅使全班學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求異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而且還產生了一個創新的見解。

4.逆向求異進行爭論“逆向求異”是對現成結論不盲從、不唯師、不唯書、不唯眾,敢於反其道而思之。我們在教學中要糾正學生對各種事物功能的固定認識,清除思維上的定勢負面效應,克服思想上的思考惰性,破除傳統上的因襲理念,引導他們從新的角度去重新思考、分析,找出原結論的缺陷與不足。如《落花生》的點睛之筆:“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了。”在充分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託物言志、以物喻人寫法的匠心所在之後,引導學生作逆向性思考:“做一個既講體面又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有什麼不好?”學生間

進行爭論。這樣反思能賦予文章以新的意義,在理解與借鑑上會有所突破。

三、課堂爭論的有效策略

實際教學中,害怕説話不當,舉止失措而當眾出醜,害怕一旦説錯被同學嘲笑,這些問題成為不少學生課堂爭論的心理陰影。因此保護學生課堂爭論的自尊心、自信心,至關重要。

一要在課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諧的師生關係,要給學生一種感覺:語文課是我們自己的,是輕鬆的、自主的。教師還要理解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課堂教學中少一些批評,多一些表揚,把相信人人能成功地進行爭論的期望傳達給每個學生。教師要作為一個聽眾、朋友,與學生一起聊天、討論,進行沒有心靈距離的開放式的交流。

二要處理好學生之間的關係,營造一個開放、和諧的氛圍。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顯然是一個不可忽 視的教育因素。鼓勵學生學會合作,既要學會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也要學會傾聽和幫助他人。

如果一個學生髮言時,其他學生冷眼旁觀、竊竊私語,甚至進行人身攻擊,那麼有幾個同學能順利、輕鬆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呢?

三要鼓勵學生敢於標新立異。對有不同見解或愛提怪問題的學生決不能動輒訓斥,輕易否定,而應善於發現他們思想的閃光點,給以呵護、引導、扶助,採用多種方法,訓練學生的創造力。這樣才能使學生們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敢於“冒失”,敢於“犯上”。學生思維得以無拘無束,比起“苦讀”收效不知要好多少倍。

“書到用時方恨少,爭論常使思路清”。教學中,教師應就課文的重點引導學生質疑問難,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看法,提倡爭論,長此以往,創新意識必然萌生,創新能力必然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