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原文賞析

來源:文萃谷 6.36K
《六月》原文賞析1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六月》原文賞析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宋代·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譯文註釋

譯文

翻滾的烏雲像潑灑的墨汁,還沒有完全遮住間巒,白花花的雨點似珍珠亂蹦亂跳竄上船。

忽然間卷地而來的狂風吹散了滿天的烏雲,而那風雨後望湖樓下的西湖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註釋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寧而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樓:古建築名,又叫看經樓。位於杭州西湖畔,而代時吳越王錢弘俶所建。

醉書:飲酒醉時寫下的作品。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雲層很黑。遮:遮蓋,遮擋。

白雨:指夏日陣雨的特殊景觀,因雨點大而猛,在湖光間色的襯托下,顯得白而透明。

跳珠:跳動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點,説明雨點大,雜亂無序。

卷地風來:指狂風席地捲來。

忽:突然。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開闊而且平靜。

賞析

此詩描繪瞭望地樓的美麗雨景。才思敏捷的詩人表詩句捕捉到西子地這一番別具風味的“即興表演”,繪成一幅“西地驟雨圖”。烏雲驟聚,大雨突降,傾刻又雨過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這就突出了泛舟西地的特點。其次,作者表“黑雲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給人以很強的質感。再次,表“翻墨”寫雲的來有,表“跳珠”描繪雨點飛濺的情態,以動詞前移的句式使比喻運表得靈活生動卻不露痕跡。而“卷地風來忽吹散,望地樓下水如天”兩句又把天氣由驟雨到晴朗前轉變之快描繪得令人心清氣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開。

詩人將一場變幻的風雨寫得十分生動。他那時是坐在船上。船正好劃到望地樓下,忽見遠處天上湧撒來一片黑雲,就像潑翻了一盆墨汁,半邊天空霎時昏暗。這片黑雲不偏不倚,直向地上奔來,一眨眼間,便潑下一場傾盆大雨。只見地面上濺撒無數水花,那雨點足有黃豆大小,紛紛打到船上來,就像天老爺把千萬顆珍珠一齊撒下,船篷船板,全是一片乒乒乓乓的聲響。船上有人嚇慌了,嚷着要靠岸。可是詩人朝遠處一看,卻知道這不過是一場過眼雲雨,轉眼就收場了。遠處的羣山依然映着陽光,全無半點雨意。事實上也確實是如此。這片黑雲,順着風有吹來,也順着風有移去。還不到半盞茶工夫,雨過天晴,依舊是一片平靜。水映着天,天照着水,碧波如鏡,又是一派温柔明媚的風光。

詩人先在船中,後在樓頭,迅速捕捉住地上急劇變化的自然景物:雲翻、雨瀉、風捲、天晴,寫得有遠有近,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景有情。抓住幾個要點,把一場忽然而來又忽然而去的驟雨,寫得非常鮮明,富於情趣,頗見功夫。詩表“翻墨”寫出雲的來有,表“跳珠”描繪雨的特點,説明是驟雨而不是久雨。“未遮山”是驟雨才有的景象。“卷地風”説明雨過得快的原因,都是如實描寫,卻分插在第一、第三句中,彼此呼應,烘托得好。

最後表“水如天”寫一場驟雨的結束,又有悠然不盡的情致。句中又表“白雨”和“黑雲”映襯,表“水如天”和“卷地風”對照,表“亂入船“與“未遮山”比較,都顯出作者構思時的表心。這二十八個字,隨筆揮灑,信手拈來,顯示出作者功力的深厚,只是在表面上不着痕跡罷了。

《六月》原文賞析2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賞析

1072年(熙寧五年),蘇軾在杭州任通判。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遊覽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樓上喝酒,寫下五首絕句。這是其中的第一首。

這首詩寫的是坐船時所見。

詩人將一場變幻的風雨寫得十分生動。他那時是坐在船上。船正好劃到望湖樓下。忽見遠處天上湧起來一片黑雲,就像潑翻了一盆墨汁,半邊天空霎時昏暗。這片黑雲不偏不倚,直向湖上奔來,一眨眼間,便潑下一場傾盆大雨。只見湖面上濺起無數水花,那雨點足有黃豆大小,紛紛打到船上來,就像天老爺把千萬顆珍珠一齊撒下,船篷船板,全是一片乒乒乓乓的聲響。船上有人嚇慌了,嚷着要靠岸。可是詩人朝遠處一看,卻知道這不過是一場過眼雲雨,轉眼就收場了。遠處的羣山依然映着陽光,全無半點雨意。開頭兩句寫的就是這場景象。

這片黑雲,順着風勢吹來,也順着風勢移去。還不到半盞茶工夫,雨過天晴,依舊是一片平靜。水映着天,天照着水,碧波如鏡,又是一派温柔明媚的風光。

詩人把一場忽然而來又忽然而去的驟雨,抓住它幾個要點,寫得如此鮮明,富於情趣,頗見功夫。用“翻墨”寫出雲的來勢,用“跳珠”描繪雨的特點,説明是驟雨而不是久雨。“未遮山”是驟雨才有的景象。“卷地風”説明雨過得快的原因,都是如實描寫,卻分插在第一、第三句中,彼此呼應,烘托得好。最後用“水如天”寫一場驟雨的結束,又有悠然不盡的情致。句中又用“白雨”和“黑雲”映襯,用“水如天”和“卷地風”對照,用“亂入船“與“未遮山”比較,都顯出作者構思時的用心。這二十八個字,隨筆揮灑,信手拈來,顯示出作者功力的深厚,只是在表面上不着痕跡罷了。

《六月》原文賞析3

原文:

六月棲棲,戎車既飭。四牡騤騤,載是常服。玁狁孔熾,我是用急。王於出征,以匡王國。

比物四驪,閒之維則。維此六月,既成我服。我服既成,於三十里。王於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廣,其大有顒。薄伐玁狁,以奏膚公。有嚴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國。

玁狁匪茹,整居焦穫。侵鎬及方,至於涇陽。織文鳥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啟行。

戎車既安,如輊如軒。四牡既佶,既佶且閒。薄伐玁狁,至於大原。文武吉甫,萬邦為憲。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來歸自鎬,我行永久。飲御諸友,炰鼈膾鯉。侯誰在矣?張仲孝友。

詩詞賞析:

全詩六章,前四章主要敍述這次戰爭的起因、時間,以及周軍在主帥指揮下所做的迅速勇猛的應急反應。詩一開首,作者就以追述的口吻,鋪寫在忙於農事的六月裏戰報傳來時,刀出鞘、箭上弦、人喊馬嘶的`緊急氣氛(“柄棲”、“孔熾”、“用急”)。二、三章作者轉向對周軍訓練有素、應變迅速的讚歎。以“四驪”之“維則”、“修廣”、“其大有顒”的強健,以“我服既成”的及時,“有嚴有翼,共武之服”的嚴明及“以奏膚功”的雄心,從側面烘托出主將的治軍有方。第四章作者以對比之法,先寫“玁狁匪茹,整居焦穫。侵鎬及方,至於涇陽”的兇猛來勢;次寫車堅馬快、旌旗招展的周軍先頭部隊“元戎十乘,以先啟行”的軍威。一場惡戰即將開始,至此,緊張的氣氛達到了頂峯。第五章作者並沒有被時空邏輯的侷限所束縛,凌空縱筆,接連使用了三個“既”字(“戎車既安,如輊如軒。四牡既佶,既佶且閒”),描寫己方軍隊以無堅不克之凜然氣勢將來犯之敵擊退至靠近邊界的太原。很自然地從戰果輝煌的喜悦之中流露出對主帥的讚美和歎服。從緊張的戰鬥過渡到享受勝利的平和喜悦,文勢為之一變,如飛瀑落山,又如河過險灘,浩蕩而雄闊。最末一章,作者由對記憶的描繪轉向眼前共慶凱旋的歡宴。“來歸自鎬”是將記憶與眼前之事聯繫起來,而“我行永久”説明作者也曾隨軍遠征,定國安邦,與有榮焉。然而自己的光榮之獲得,又與主帥的領導有關,可謂自豪與讚揚俱在其中。吳闓生《詩義會通》引舊評雲:“通篇俱摹寫‘文武’二字,至末始行點出。‘吉甫燕喜’以下,餘霞成綺,變卓犖為紆徐。末贊張仲,正為吉甫添豪。”分析可謂鞭辟入裏。

從審美的角度統觀全詩,這種以追憶開始,以現實作結的方法,使得原本平淡的描寫平添了幾分回味和餘韻。同時,此詩在行文的節奏上,一、二、三章鋪墊蓄勢,第四章拔至高潮,第五章舒放通暢,第六章歸於寧靜祥和,也使詩歌產生了豐富變化的節奏感、靈動感。

《六月》原文賞析4

原文:

草廬寄窮巷,甘以辭華軒。

正夏長風急,林室頓燒燔。

一宅無遺宇,肪舟蔭門前。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果菜始復生,驚鳥尚未還。

中宵佇遙念,一盼周九天。

總髮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形跡憑化往,靈府長獨閒。

貞剛自有質,玉石乃非堅。

仰想東户時,餘糧宿中田。

鼓腹無所思;朝起暮歸眠。

既已不遇茲,且遂灌我園。

[説明]

戊申歲是晉安帝義熙四年(408),陶淵明四十四歲。

此時淵明居上京,六月中旬,一場火災將其居室焚燒殆盡,便只好住在

門前的船中。至新秋之時,寫下這首詩。房屋焚燬,似乎並沒有使詩人感到

更多的痛苦,他安居舟中,依舊悠然地生活。真正使他感到痛苦、憂傷的是

生不逢時,沒能趕上古之太平盛世。因此詩人在表示要保持貞剛品性的同時,

也更加強了他隱居躬耕的信心。

草廬寄窮巷,甘以辭華軒(1)。

正夏長風急,林室頓燒燔(2) 。

一宅無遺宇,肪舟蔭門前(3)。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4)。

果菜始復生,驚鳥尚未還(5)。

中宵佇遙念,一盼周九天(6)。

總髮抱孤介,奄出四十年(7)。

形跡憑化往,靈府長獨閒(8)。

貞剛自有質,玉石乃非堅(9)。

仰想東户時,餘糧宿中田(10)。

鼓腹無所思;朝起暮歸眠(11)。

既已不遇茲,且遂灌我園(12)。

[註釋]

(1)寄:寄託,依附。甘:自願。辭:拒絕,告別,華軒:指富貴者乘坐的車子。軒:佔代一種供大夫以上乘坐的輕便車,“華軒”在這裏是代指仕途之功名富貴。

(2)當:時當,恰在。長風:大風。林室:林木和住宅。從此詩“果菜始復生”句可知,大火不僅焚燬了房屋,連同周圍的林園也一併遭災。頓:頓時,立刻。燔(fán 煩):燒。

(3)宇:屋檐,引申為受覆庇、遮蓋處。航(fáng 仿):船。 蔭門前:謂遮蔭於門前。林室皆焚燬,只有門前的航舟內尚有遮蔭處。

(4)迢迢:遙遠的樣子。這裏形容秋夕景象的空闊遼遠。新秋夕:初秋的傍晚。亭亭:高貌。曹丕《雜詩》:“西北有浮雲,亭亭如車蓋。”

(5)始復生:開始重新生長。驚鳥:被火驚飛的鳥。

(6)中宵:半夜。佇(zhǜ往):長時間地站立。遙念:想得很遠。盼:看。周:遍,遍及。九天:這裏指整個天地。

(7)總髮:即“總角”,稱童年時代。古時兒童束髮於頭頂。陶淵明《榮木》詩序:“總角聞道,白首無成。”孤介:謂操守謹嚴,不肯同流合污。奄:忽,很快地。出:超出。

(8)形跡:身體,指生命。憑:任憑。化:造化,自然。往:指變化。靈府:指心。《莊子?德充符):“不可入於靈府。”成玄英疏:“靈府者,精神之宅也,所謂心也。”

(9)貞剛:堅貞剛直。自:本來。質:品質、品性。乃:卻。這兩句是説,我的品質堅貞剛直,比玉石都更堅貞。

(10)仰想:遙想。東户:東户季子,傳説中上古太平時代的君主。《淮南子?纓稱訓》:“昔東户季子之世,道路不拾遺,耒耜餘糧宿諸田首。”宿:存放。中田:即田中。

(11)鼓腹:飽食。《莊子?馬蹄》:“夫赫胥氏之時,民居而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遊。”無所思:無憂無慮。

(12):此,指東户時代。遂:就。灌我園:澆灌我的田園。這裏指隱居躬耕。

〔譯文〕

茅屋蓋在僻巷邊,

遠避仕途心甘願。

當夏長風驟然起,

林園宅室烈火燃。

房屋焚盡無住處,

船內遮蔭在門前。

初秋傍晚景遠闊,

高高明月又將圓。

果菜開始重新長,

驚飛之鳥尚未還。

夜半久立獨沉思,

一眼遍觀四周天。

年少守操即謹嚴,

轉眼已逾四十年。

生命託付與造化,

內心恬淡長安閒。

我性堅貞且剛直,

玉石雖堅遜色遠。

遙想東户季子世,

餘糧存放在田間。

飽食終日無憂慮,

日出而作日入眠。

既然我未逢盛世,

姑且隱居澆菜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