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語文教學如何提高學生自身能力

來源:文萃谷 2.76W

一、務實與求活的統一

淺談語文教學如何提高學生自身能力

“務實”與“求活”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從務實的角度講,教師最要緊的要把教學紮在語文基本功訓練上;從“求活”的角度講,教師要把知識教活,課堂學習氣氛要活躍,把“一言堂”變成“羣言堂”,教法要靈活多樣。為此,教師要在務實中求活,在求活中務實,實活相濟。

1.優化教學內容。教師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要準確地確定教學目標,把握重點和難點,科學地構建課堂教學的知識結構,以及在傳授知識過程中滲透學法指導與能力的培養。這是務實求活和諧統一的基矗

2.優化教學過程。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多邊交流信息的過程,教師主要要抓好以下五個環節;(1)定向。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要注意激發學生興趣,喚起他們的求知慾,增強教學活動的目的性,減少盲目性;要恰當地提供學習方法,使學生學而有方。(2)質疑。要設計少而精的問題,激疑啟智,讓學生在質疑釋疑過程中獲取知識,發展智能。(3)交流。這裏既有師生之間的交流,又有同學之間的交流,議論紛紛,相互切磋,由“求其對”向“求其好”發展。(4)總結。師生要在教學結束時,對本節課輸出的信息加以梳理、綜合、歸納,使之系統化、結構化。(5)反饋。反饋要形成網絡,並使各條反饋線路暢通,可通過提問與形成書面練習當堂評改,及時進行矯正。質疑問難也是一種反饋方式,為教師適時調控教學內容與方法提供可靠依據。這五個環節能較好地完成教與學的轉化、教法與學法的轉化、主導與主體作用的轉化。

3.優化教學手段。傳統的教學手段已不適應現代課堂教學的需要,也很難為高效率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服務。利用現代教學媒體(即幻燈、電影、錄像、錄音等)能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流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樂學、想學、要學的心理趨勢,發揮其主體作用。同時,能為學生提供許多平時從書本上、生活中所不能直接獲得的感性知識,豐富教學內容,有利於調動多種器官的功能。

二、聯繫與發展的統一

聯繫與發展的統一,是辯證唯物主義體現在國小語文教學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觀點。國小語文教學主要有年級之間、課文之間與課內外之間的聯繫,有字詞句段篇之間的聯繫,有聽説讀寫之間聯繫,還有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繫等。我們應從知識點、方法點尋找聯結點,使課堂教學構成立體化的教學。教師要不斷地引導學生經歷這個聯繫發展的過程,注意與重視語文教學的聯繫性與發展性的研究。

1.要處理好新舊知識的聯繫。聯繫舊知有利於降低新知的難度,易於為學生所接受;同時,還可以從聯繫中發現規律,促進知能的轉化。

2.要將知識轉化為能力。語文教學不要“讓能力與知識關係失調”。學習知識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只有當知識轉化為能力時,才是終身受用的。例如識字,在進行音形義的教學中,教師要滲透識字方法的傳授、習慣的培養、能力的訓練,學生掌握了識字方法,養成了自覺識字的習慣,形成了獨立識字的能力,這才是識字的宗旨。知識發展為能力,是學習的質的飛躍,沒有這個質變的教學,是不成功的教學,學生掌握的知識也只能是死知識。因此,知識的傳授必須以會用、有用為目的。

3.要處理好課內外的關係。課內向課外延伸,這既是聯繫,也是發展。俗話説得好:“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張志公先生對此有切身體會,他説:“我的知識三成是從老師那裏獲得的,七成是從課外閲讀中獲取的。”教師應加強對課外閲讀的指導,培養學生認真讀書的習慣,定期組織讀書心得交流,展示閲讀效果,不斷提高閲讀能力。

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將獲得一種對創造精神的把握,也可以有效地汲取讀物中所藴藏的潛在的智力因素,更重要的是從聯繫發展中發現與掌握規律,把感性知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從而提高整個學習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數量與質量的統一

任何事物運動都表現為量變和質變互相轉化的兩種狀態,我們要運用這個規律來研究與指導國小語文教學研究與實踐。

1.要提高講解的效度。講解是課堂教學的主要活動方式和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重要手段。講解應是學生的需要,當學生對某些新知不瞭解或不知從何學起的時候,教師要用講解的方式來指導他們,啟發他們自己去探求。目前國小語文教學中,教師繁瑣講解的現象十分嚴重,他們錯誤地認為:教師講得越多,學生也會吸收越多。筆者以為,如果教師的講解不是學生的需要,講的再多也是無效勞動。

教師的講解要適度,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如果講解的內容低於學生的接受能力,或者太高於學生的接受能力,則都不能引起學生的求知興趣。

2.“多讀”應以有效為前提。“多讀”的內涵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是指課堂上讀的頻率。這是針對當前國小語文閲讀教學重複內容的講解而提出的。

但多到什麼程度,讀到什麼“火候”?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我們要準確把握讀的度。讀的目標一經實現,就得轉移目標指向。二是指課外閲讀量。我們提倡多讀、博覽厚積,這是豐富知識、開闊視野的重要舉措。

3.課內外的作業練習要“少而精”。學生作業多、負擔重的現象,已經引起全社會的'普遍關注。作業多,就其本質講,教師的出發點是善良的,希望通過多做作業來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然而做事單憑個人良好的願望其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以寫字來説,一個晚上讓七八歲的兒童寫2000字,這不僅大大超過了學生的負荷,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也難保證寫字的質量,同時還會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只有堅持“少而精”,才能抓住主要矛盾,才能保證練習練在點子上。要嚴格控制學生作業量,努力提高作業質量。

四、結果與過程的統一

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只重視知識形成的結果,而忽視知識形成的過程;教學方法長於知識形成的結果,而短於知識形成的過程。這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也是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問題。

知識形成的結果與知識形成的過程,二者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前者是指教師在教學中以讓學生獲得孤立的知識為目的;後者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重視引導學生對知識的全面理解,並在理解中體驗這一知識是怎樣獲得的,它在整個知識體系中是怎樣互相聯繫的,同時在求知中訓練綜合思考,使學生把握研究問題和探索規律的方法,這是一種主動的創造性的學習。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探求知識形成的結果,同時,更要重視知識形成過程的訓練。

在教學實踐中如何使知識形成的結果與過程統一起來呢?

筆者以為要從以下三點做起:一要準確地把握教學內容體系。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優化教學內容,把孕伏於知識體系中的潛在的方法因素變為學生學習的直接對象,這樣才有可能啟迪和引導學生對知識創造過程的全面理解,把教材內容中靜態的知識轉變為學生思維活動中動態的作用對象。教師要講解精當,給學生多留下獨立創造性思維和聯想的餘地,從而更好地去體驗知識,而不是單向地汲取結論,為學生髮現問題和開闊思路提供更多的支點,從而使學生形成一種整體綜合視野,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要處理好知能的轉化過程。

語文教學不但要提高學生的語言知識水平,而且應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語文教學的步驟選擇與安排,不但要用是否有語言價值去衡量,還得用是否有思維價值來衡量。思維能力是其他能力的核心。要把單一的語文知識訓練變成滲透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的訓練,將知識的獲取寓於能力形成的過程之中,讓學生越學越聰明。三是重視主導作用與主體作用的轉化。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知識的組織者、啟動者,其作用在於打開學生的學習思路,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去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但教師這種主導作用也不是不變的。當他在傳授知識與啟發時,是主導者,起支配作用;但當學生投入自學或質疑問難時,學生便是主導者,起支配作用,因為老師的釋疑解難是受學生支配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