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改制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3.23K

忽必烈改制的教學開展能幫助學生們認識到忽必烈改制的目的以及意義。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忽必烈改制教學設計,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忽必烈改制教學設計

  一.課標要求:

課程標準對於“忽必烈改制”沒有做具體的要求。根據學生認知水平,可以將課本的第2、3、4框題作為教學內容,第一框題學生自己掌握。

  二.目標:

1.掌握本節課的基本知識,瞭解忽必烈改制的原因、大致內容、結果以及特點、影響等。

2.理解忽必烈改制的背景,初步分析改制的特點,認識改制的深遠影響。試比較與孝文帝改革的異同點;分析“漢法”與“舊制”的實質區別。

3.情感培養:體會忽必烈改製為蒙古族的發展作出的努力以及改革的阻力下的靈活性。

  三.重點:

忽必烈改制的內容的分析與特點的總結。

  四.難點:

忽必烈改制與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比較。

  導入:

蒙古族是我國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長期生活在蒙古高原。12世紀中期,蒙古族傑出首領鐵木真統一了蒙古草原。然後建立了蒙古汗國。蒙古汗國建立後對周圍地區進行長期的征伐戰爭,1271年,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建立元朝。

忽必烈(成吉思汗的孫子) ,公元1260年繼承了汗位,建都大都(今北京)。到1271年,忽必烈正式稱皇帝,建立了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他就是元世祖。元世祖逐步鞏固對北方的統治以後,就集中力量攻打南宋,終於滅了南宋。公元1279年,實現了中國南北大統一。

一、忽必烈改制的原因

1、忽必烈深受漢文化的影響,深感中原政治制度的先進,立志進行變通創新的改革。

2、蒙古國疆域遼闊(“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但統治機構落後,須建立完善的國家機構加強統治。

3、忽必烈即位前,蒙古舊俗阻礙社會發展。(屠殺、遊牧)

忽必烈即位前後,“漢法”與“舊俗”之爭十分激烈。“漢法”是指中原地區先進的農業文化,即先進的封建文化;“舊俗”主要指蒙古地區的遊牧文化,即落後的奴隸制文化。兩者之爭的實質是先進的封建社會制度和落後的奴隸制社會制度之間的鬥爭。

4、粉碎了頑固派的挑戰,為改革創造了條件。

5、漢族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的鼓動。

二、忽必烈改制的內容

(一)體制更新(政治方面:改革政體)

1、原因:

A、統治機構的落後低效與疆域的遼闊形成巨大反差。

B、漢族地主官僚的鼓動。

C、忽必烈認識到中原政治制度的先進。

2、方案:按中原王朝體制的框架構建政權機構

3、具體內容:

(1)在中央:改革中央機構:

(2)在地方:改革地方機構

A、設置行中書省(十大行省)

B、設澎湖巡檢司

C、開發雲南行省

(3)兵民分治

(4)設通政院,建立驛站制度

(5)實行民族分治政策

4、影響:

有效地遏制了割據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二)轉變立國之本(經濟方面:農桑立國)

1、主要措施

A、確定立國方針:農桑立國

B、建立農業機構: 勸農司、大司農司

C、完善農業法規:頒佈詔令嚴禁強佔民田、廢耕田為牧場;明確規定勸課農桑賞罰之法; 頒佈“農桑之制”.

D、重視技術指導:《農桑輯要》

2、影響:使飽受戰爭破壞的北方農業進入了緩慢恢復發展的時期。

國策改變:由逐水草而居以農桑立國

忽必烈發展農業的措施:

1、詔令天下,以農桑立國;

2、嚴禁改農田為牧場,實行屯田;

3、建立行政機構,完善法規,把農業興廢作為賞罰官員的依據;

4、頒佈《農桑輯要》,推廣先進的科學技術。

三、忽必烈改革的歷史意義

1、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社會經濟全面復甦;

2、加強了中央集權、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轄,促進了民族交往和中外交流;

3、實現了更大範圍的大一統,促進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四、改制的評價

1、在改革初期使得北方經濟全面恢復。

2、推行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鞏固了封建國家的統治。

3、實行“漢法”加強民族交往和中外交流,促進了多民族國家的發展。

4、忽必烈的改革精神及吸收先進文化的大度值得我們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