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讀後感(通用13篇)

來源:文萃谷 1.01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傳習錄》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傳習錄》讀後感(通用13篇)

《傳習錄》讀後感 篇1

問:“看書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義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為舊時學問。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為學雖極解得明曉,亦終身無得。須於心體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須反在自心上體當,即可通。蓋四書五經不過説這心體。這心體即所謂道,心體明即是道明,更無二。此是為學頭腦處。”——《傳習錄》

我也有這樣的問題,看書看不懂,看不明白怎麼辦?我還是單單的從字面的意思去理解,這就説到了儒家的另外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們為什麼要看書?我個人把知識分成兩類,第一類是對的知識。像我們從小到大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公式都屬於對的。但這些對的知識對我們現實的人生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它沒有幫助我們去解決任何的問題。第二類是有用的知識,也就是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能用得上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和處理人際關係的知識。看不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當成對的知識去看了,還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沒有和自己的生活去結合,就沒有印到自己的骨子裏,還停留在儲備上。

師父説過,和他學習主要學習的是新的思維方式,應該拋棄舊有的模式,創造一個新的系統。如果我們跟師父一邊學,一邊沿用舊的套路,還不如不學,耽誤師父時間,耽誤自己時間。

我們平時所説的“書讀百遍,其意自見”,指的也是用心讀,如果你不用心讀,就是讀一千遍也沒有用。所以不管是學習還是修行,都要先從修心開始。心在了,才有意識,有意識才能主動去解決這個問題。心不在焉,不僅僅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更是在浪費時間。沒有融會貫通的知識,即使是對的知識,對你來講也沒任何用。

《傳習錄》讀後感 篇2

問:“知識不長進,如何?”

先生曰:“為學須有本原,須從本原上用力,漸漸‘盈科而進’。仙家説嬰兒亦善。譬嬰兒在母腹時,只是純氣,有何知識?出胎後,方始能啼,既而後能笑,又既而後能識認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後能立、能行、能持、能負,卒乃天下之事無不可能。皆是精氣日足,則筋力日強,聰明日開,不是出胎日便講求推尋得來。故須有個本原。聖人到‘位天地,育萬物’,也只從‘喜怒哀樂未發之中’上養來。後儒不明格物之説,見聖人無不知、無不能,便欲於初下手時講求得盡。豈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種樹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幹;及其有幹,尚未有枝;枝而後葉;葉而後花實。初種根時,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葉想,勿作花想,勿作實想。懸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沒有枝葉花實?”——《傳習錄》

當一段時間學習不長進的時候,我也經常問自己這個問題,以前我給自己的回答是“還是不想”。我覺得自己的回答貌似有一些道理,王陽明的回答則更究竟,就是你找不到學習的本源是什麼。

我們看到大樹的樣子,絕對不是它是小樹時,我們想到長大後的樣子。就像我們看現在的自己,你不會在幾歲時能想到今天的樣子。我理解就是生長的力量在一點點的改變着我們。“為學”也是有一種力量的,王陽明講這個力量就是修心。我反思自己,為學的目的是不是修心?目前來看本源是這個,只不過有時忘記了。雖然也在時刻提醒自己,但還是經常逐物。就是為學之心不真切。

如果對為學着急,就沒心思想別的,只能一門心思放在為學上。王陽明曾説過“主一”,方法是持敬。如果對為學不持有一個敬畏心,做事不專注,就會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然後自己還後悔,悔過又精進兩天,又重回懶散狀態。就這樣來來回回反覆。我以前總是這樣,意識到自己偷懶的時候就立志,沒幾天就忘了,想起來又立志,就是古人説的“無知者常立志”,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在根本上用功,控制情緒,向未發之中前進。

《傳習錄》讀後感 篇3

問:“延平雲‘當理而無私心’。‘當理’與‘無私心’如何分別?”先生曰:“心即理也。‘無私心’即是‘當理’,未當理便是私心。若析心與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問:“釋氏於世間一切情慾之私都不染着,似無私心,但外棄人倫,卻是未當理。”曰:“亦只是一統事,都只是成就他一個私己的心。”

——《傳習錄》

王陽明通過朱熹老師的一句話來闡釋他的“心即理”學説,“當理”就是天理顯現,要想天理顯現,就要去掉後天的習染。私心就是後天習染的體現,去掉了就是無私心。無私心當然就是天理。反過來講,如果你的天理沒有顯現,那是因為你的心受到了後天的矇蔽,心有私慾就是有私心。簡單的説當理等於無私心,它倆是一回事。要是把他倆分開説就是因果關係,這是朱熹的理論了,王陽明是不認同的。

有意思的是陸澄又問了佛家的無私心和當理的關係,他認為佛家的無私心是不當理,因為他拋棄了人倫,這個人必須得盡孝。在我們沒盡完孝的時候出家,這首先就是違反人倫的。作為一個人,父母把我們生下來養大,我們必須要盡孝。一個人可能沒有伴侶,可能沒有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看似把七情六慾拋去一邊,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在父母健在的時候,你去追求佛教的無私心,這就是天理沒有顯現。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無私心矇蔽了,説白了,你為了你的慾望拋棄了人倫,因為私心所以不當理。這是從反面論證王陽明心即理的一個體現。

《傳習錄》讀後感 篇4

愛問:“昨聞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覺功夫有用力處,但與朱子‘格物’之訓,思之終不能合。”這一段説的是徐愛聽完王陽明的教導,覺得好像是那麼回事,但回家再仔細琢磨,發現與他以前學的這些朱熹的言論總是不能契合,所以他來問王陽明。

這一段對我有幫助的是“子夏篤信聖人,曾子反求諸己。篤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王陽明對這兩個人首先做出了肯定。子夏是堅信孔子的觀點,並篤定地去奉行實踐。曾子是聽完之後先反思,然後再去實踐。我現在的狀態偏向於子夏的做法居多。師父説什麼我都堅信不疑,然後努力在生活當中去踐行師父説的這些修行方法。也反思,但不是件件都反思。

然後王陽明對徐愛引的“《書》之精一,《論語》之博約,《孟子》之盡心知性”進行了講解,並對《中庸》説的“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學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強而行之”三種人分別説明。“盡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養性、事天是學知、利行事,夭壽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我自己對照了一下,我勉強算第三種人。勉強是因為我覺得“夭壽不二”這點上我沒做到。

王陽明又通過徐愛的繼續提問,帶出了陽明心學的一套核心概念。“天、性、心、身、意、知、物”要想把陽明心學整明白,那王陽明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就很重要。我們可以把宇宙本源理解為天,天是性的源泉,性是心的本體,明德是性的體現,肉身是由心主宰的,從心發出去的叫做意,真知才是意的本體,意放在哪,那就是物。這些概念到現在我都不是十分熟練,需要慢慢想才能捋清楚。

最後一段王陽明説出他對物的理解。物不是客觀事物,意從心發出去之後放在哪就是物。物可以是東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事情,也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概念。從這個角度來講,物是和你的心有關係的,所以才説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傳習錄》讀後感 篇5

問:“寧靜存心時,可為未發之中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氣。當其寧靜時,亦只是氣寧靜,不可以為未發之中。”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慾、存天理,方是功夫。靜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動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不管寧靜不寧靜。若靠那寧靜,不惟漸有喜靜厭動之弊,中間許多病痛,只是潛伏在,終不能絕去,遇事依舊滋長。以循理為主,何嘗不寧靜?以寧靜為主,未必能循理。”——《傳習錄》

問:“寧靜存心時……”

這一段説出了現在人普遍容易犯的問題,靜心本來是方法不是結果,可修身修着修着就變成了喜靜厭動。身邊很多人在追求着靜心,特別喜歡待在那種狀態裏。以前我也覺得在這種狀態裏就是修行修到了,現在仔細一想還真是王陽明説的只是氣定而已。有事的時候氣一亂,就定不下來了,然後就從靜的狀態出來了。發現這種靜的狀態並不能指引我們把發生的事辦明白。王陽明把功夫説的就是念念去人慾,存天理,我認為關鍵處就是在“念念”上。存天理,去人慾有時我也能做到。隨着修行做到的機率也很多。但要想念念都是存天理,去人慾這就太難了,每個念都是善的念,把邪念、惡念、雜念、妄念全都排除,每一念起都是天理。靜的時候,修的是存天理,去人慾。動的時候修的也是存天理,去人慾。如果只依賴靜的時候,那所有的繁榮都只是虛假的繁榮,你覺得修行提高了,也只是假的。因為儒家是入世修行的學問。你要走修靜的路線,就偏離了儒家修行的方向。每天生活,豈能靜。追求存天理,去人慾是可以達到靜的。但反過來想通過靜,達到存天理,去人慾就難了。

《傳習錄》讀後感 篇6

問:“孔門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禮樂,多少實用。及曾皙説來,卻似耍的事,聖人卻許他,是意何如?”

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一邊,能此未必能彼。曾點這意思卻無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無入而不自得矣’矣。三子所謂‘汝,器也’,曾點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無實者,故夫子亦皆許之。”——《傳習錄》

三種志向,三種人生態度。王陽明解讀的不是誰對誰錯,是前三個弟子在立志向的時候,有“意必固我”跟着,只有曾點在立志向的時候是沒有“意必固我”的。我以前在給自己立志向的時候都是想當然,認為自己肯定能達到。自己沒有評估自己的能力,還沒有像孔子那三個弟子一樣,雖然説還在跟孔子學習,但本身實際上已經具備這個能力了。

孔子認為他們可以達到那個境界,所以孔子沒有批評他們。曾點的境界就更高一點,沒有從自身的能力出發,而是從自身的心境出發。自己現在也沒有達到曾點的境界,還是想很多世俗的東西,都是跟物質利益有關。進入師門之後和很多人聊天,都會問到他們的願景是什麼,大家在談願景的時候,不知不覺也會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方會有人説我一定要成為一個百萬富翁,也會有人説我必須要成為一個慈善家,而且越説越覺得自己的事是真的,這樣就跑偏了。

而且後來説三人是器,把自己框住了。人生沒有變化是因為自己懂的少,所以才要“博學”。知道自己的半斤八兩,缺哪補哪。知道自己的位置,要素其位而行。我一直都認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人事,聽天命。做好自己,別有遺憾。

《傳習錄》讀後感 篇7

讀了王陽明先生的《傳習錄》之後,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長,僅僅是讀過一遍的我是絕不敢説出完全領悟王陽明先生的思想這種話,但讀完《傳習錄》後,我確實有了一絲自己的感悟。王陽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時光長河,確實值得人細細品味。

第一點,修心。王陽明先生認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覺良知。良知在人,永遠不會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慾所矇蔽,並不是他沒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糾正那些不正確的,使歸於正道。在私慾萌芽之際將其扼殺,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點,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參透事物本質,掌握知識本源。需要斷案,就從斷案的事上學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時不能因對方無禮而惱怒,不能因言語婉轉而高興,不能因對方哀求而屈意寬容。唯恐心中有絲毫偏離而妄人是非,這就是格物致知。拋開事物去學就會不着邊際。

第三點,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為行,知決定行。讀書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於行,所以讀書必須用來指導行,從而知行合一,是謂“經世致用”。只讀書不思考,只會越來越糊塗,只思考不讀書就會變得自我。每個人都可以從身邊的事物中體會到良知,這個時代物慾橫流,當人們漫無目的庸庸碌碌地四處奔走時,不妨讀一下《傳習錄》,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義。

《傳習錄》讀後感 篇8

漆雕開曰:“吾斯之未能信。”夫子説之。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曾點言志,夫子許之。聖人之意可見矣。——《傳習錄》

這一段給我的啟示,人必須要修身,修身之後要有自知之明。就是你要清楚自己可以幹什麼,不可以幹什麼。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跟自己的能力有關,跟社會環境也有關。修身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半斤八兩。不是別人説我們能幹什麼,是我們自己清楚自己能不能幹。能幹,怎麼幹?不能幹,需要補什麼?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長處和短板。不能別人一捧自己就飄飄然。冒然到一個崗位上,對自己、對企業、對別人都是不負責任的。最重要的一點是,幹不好會讓自己的名聲變臭,到時候想挽救可就難了。儒家講明哲保身,如果自己有能力,但是環境並不是自己喜歡的,或者説環境不適合去幹這個職位,那你就要選擇另外的一種生活方式。

這也就關係到我們怎麼對待生活,曾點對待生活的方式,孔子是認同的。對待生活的態度也能反映出修身的程度。脱離於生活的修行不是儒家修身方式,不管你是官場得意,還是職場失意,生活每天都在繼續。要保有像曾點那樣的心態,樂觀的面對生活。我覺得曾點就應該是達到了喜樂平和的狀態。拿得起需要本事,放得下需要心胸。

《傳習錄》讀後感 篇9

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藥,然以改之為貴。若留滯於中,則又因藥發病。”——《傳習錄》

後悔是一件好事,至少説明我們知道錯了。但知道錯了是一回事,如何去改正錯誤是另外一回事。我們後悔的原因可能會有很多種。多數情況是因為錯誤帶來的結果是我們不想要的,然後才開始後悔。還有的情況是別人告訴了我們的錯誤,我們覺得別人説的有道理,才開始後悔。再有就是我們修身當中每天反思會發現自己的錯誤而感到後悔。王陽明説當我們能感到後悔這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是去掉我們病根兒的.藥方。藥方是有了,吃不吃在我們自己。有的人害怕藥苦,雖然知道吃藥可以治療自己的病,也拒絕吃藥。正確的藥方需要正確的吃法,吃到適應症的病人口中才能見效。

就像我們都有的傲慢之心,我注意到很多人在説自己有傲慢心的時候,實際上自己就是傲慢的。彷彿傲慢並不是壞事,而是一種榮耀。還有一種更有意思的人,知道自己的問題。每天都去尋找醫生給自己開藥,東求西求。不管開多少正確的藥方,自己不吃也沒用。反而會舊病復發。所以感到後悔只是開始,不是結束,如何讓我們以後不後悔才是更重要的,這也是孔子為什麼誇顏回的原因,因為顏回不貳過,不貳過就沒有再後悔的可能性。

所以我們反思的時候,不要光想自己的錯誤,而是要想如何開藥方去治療自己的錯誤,讓自己不再犯,這樣反思對我們才有效果。

《傳習錄》讀後感 篇10

問:“燕平雲‘講理無私’。‘講道理’和‘無私心’有什麼區別?”老師説:“心就是理。”“無私之心”就是“講道理”,不講道理就是自私。如果你分析自己的內心和理智,你就不會好。”

他還問:“史的激情不染人間,這似乎是無私的,但拋棄人情往來是不合理的。”他説,“這只是統一事物,只是讓他成為一顆私人的心。”

—— 《傳習錄》

王陽明用朱的話來解釋他的“心即理”,“理”就是正義的表現。正義要體現,就要改掉後天養成的習慣。自私是後天養成的體現,無私是去除的。無私當然是正義。另一方面,如果你的正義得不到彰顯,那是因為你的心被後天矇蔽了,自私就是自私。簡單來説就是無私。他們是一回事。如果兩者分離,就是因果關係,這是朱的理論,王陽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陸成問及佛教的無私之心與理性的關係。他認為佛教無私的心是不合理的,因為他拋棄了人倫,這個人必須孝順。在我們沒有盡孝之前出家,首先是違反人倫的。作為一個人,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必須孝順。一個人可能沒有伴侶,沒有孩子,但一定要有父母。似乎世俗的慾望被拋在一邊,一切都是空的。父母的愛呢?父母在世時,你追求的是佛教的無私之心,即沒有正義的體現。你的心被你對佛教的無私追求矇蔽了。説白了就是你為了慾望拋棄了人際關係,因為自私而不理智。這是從反面論證王陽明心學是理性的體現。

《傳習錄》讀後感 篇11

王陽明心學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天理即人慾,致良知,知行合一。

天即即人慾:針對朱熹理學而言的。需要説明的是人慾不是我們普遍理解的人的慾望,而是人的本性。

致良知:當人能達到本性是,道德等是自然形成的,根本不需要社會制度約束。

知行合一:從本質上而言,知和興一體的,不二的。思考當你能達到活在當下時刻時,知行是融合的。但在普通人心目中,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精進。

另外特別説明5點:

1、王陽明在書中,説明佛家清心寡慾的修行是錯誤的,這樣讓人失去了知覺。而是在清醒意識和知覺的前提下修煉本心。

2、大眾認知中,修行大多指的是靜態進行的,比如冥想打坐禁語等等。而王陽明提倡靜和動共同修煉。如果只是靜中修行,遇到重大事情時,煩躁恐懼等心念又會出現。

3、陽明在那時就明白根據孩子天賦和性格而針對性教育,不得不説是對現代教育的諷刺。

4、很多人包括外國宗教,佛家,靈脩心理學家等所謂專業人士,修行門路巨大錯誤,還在市場上招搖行騙,沒有覺醒的人很容易被誤導,走上一條與修行相反的道路。修行是不斷成長的過程,而不是通過什麼奇妙方式直接抵達最高境界。而這個過程,必須遵照心的意願,自然地修行,而不是吃齋唸佛,出家等強迫性就可以達到的,而這些行為不但沒有正向作用,反而產生巨大的負面作用。這是初級修行者要特別注意的。

5、真正的佛家,道家等思想和王陽明心學從本質上殊途同歸。不管以那種思想修行,都要走在知行合一的道路上,切記只學不做,空談誤國,空談誤己。

《傳習錄》讀後感 篇12

不可否認,我們大多追求物質生活水平高才好,但是因此而過於追求金錢、地位、名利,導致了心靈過於沉重,從而忽視了自己精神生活。而那些要想實現自己人生高度,更重要的是關注自己的心靈,如此才不浮躁,才能進入全新的人生境界。內心的幸福完全取決於你的心,只有內心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所以,王陽明的心學具有現實意義。總而言之,心學就是讓你內心強大、淡定處世的哲學,其核心就是王陽明的八字箴言: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觀王陽明的一生,作為軍事家和政治家,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冊;作為思想家,開創儒學新天地,成為一代“心學”宗師。正如梁啟超對王陽明的評價:“他在近代學術界中,極其偉大,軍事上政治上,亦有很大的勛業。”但他的一生,坎坷波折,歷經貶謫、受誣、辭官、病老等人生中的不幸,身處各種逆境、困境、險境、絕境而心如止水,從容化解,這些是激勵和啟發現代人最好的範本。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就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王陽明的“心學”思想融合了儒釋道三家之精髓,是當今社會的一劑解藥。因為,真正的生活在內心。一切鬥爭皆是心戰,內心的強大才是真的強大。解讀王陽明傳奇人生,領略心學之精妙,關注自己的心靈,就能修煉一顆強大的內心,在浮躁的社會中獨享一份寧靜,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獲得內心的充實與幸福。一切得喪榮辱,真如飄風之過耳,奚足以動吾一念?今日雖成此事功,亦不過一時良知之應跡,過眼便為浮雲,已忘之矣!

他曾對學生説過:“做學問的功夫,對於一切聲色名利和嗜好,都能擺脱殆盡。但是,如果還有一絲貪生怕死的念頭牽掛着,就不能與整個本體融合。人的生死念頭,本是從生身命根上帶來的,所以不容易去掉。如果在這裏能識得破、看得透,心的全體才是流暢無阻的,這才是儘性至命的學問。”

正象古人所説的“定能生慧”,意思是心靈安定了,靈感智慧才能生髮出來。由於他看破了這一切,心靈是自由活潑的,所以對外界的各種誘惑才處之淡然,因而也就達到了很高的智慧境界。

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在自己的書房掛一幅字——“寧靜致遠,淡泊明志”,以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寧靜致遠,淡泊明志”這句話,源自諸葛亮的《誡子書》,其原文是“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慢則不能研精,險躁則不能理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認為做學問的關鍵在於“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上面,強調心境要淡泊,心緒要寧靜,去除各種物慾來修養自己的德行,這樣才能明確堅定自己的志向,在寧靜的心靈中,志向才能達到深遠廣闊的境界。

把那些傲慢、浮躁,希望走捷徑的心理統統丟掉,徹底靜下心來,才能達到“精益求精”的境地。否則就會時間一天天過去,今年過了又待來年,年紀漸漸大了,老了,雄心壯志也隨之被消磨殆盡,那時即使後悔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再從頭來了。只能懷着一種悲哀的心情,淒涼的坐守在破敗的房屋中,在那裏整天后悔啊,我當時怎麼就不知道努力一點呢,要是當年努力一點,恐怕現在已經幹出一番事業來了,但已經沒有法子,一輩子就這樣白白地過了。

“淡泊”、“寧靜”是一種有別於常人的思維方式,透出源自於心靈的靈感與妙思,能將一個人的能力與智慧提升至極致。因為內心淡泊,無求於世,也就不為得失榮辱所迷惑,根據自己心靈的洞察,按照事物的本來面貌來行動,而獲得符合客觀規律的結果。這是一種大智慧。

“淡泊”與“寧靜”,又是一種生活心態,一種心靈閒適、逍遙自在的心態。諸葛亮和王陽明等智者,正是生活在這樣一種心無所求的境界中,不為名利富貴而活,而能盡享生命的樂趣。可以説,那些似乎洞察一切的智慧和靈感,就是在這種自由的心境中激發出來的。

其實這種“淡泊”與“寧靜”,更是一種常人難以企及的大境界,古老的“天人合一”哲學思想是其基礎,其中體現了人所存在的最高價值。那些甘於淡泊的人,正是把大自然與人的關係參悟透了,達到了心之化境——“視萬物為一體”,因此才能進入得失不計、寵辱如一的境界。

這種“淡泊”、“寧靜”的心境,是衡定和充實的。因為這樣的心靈,處於“中和”的狀態,也就是對外物不偏不倚,獨立而存在,獲得一種心與天合的人生快樂

讀完王陽明的一生,你會發現,一個人能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情,並不取決於外部環境,而只在於你內心的改變。正如我們今天常聽到的一句話:“如果不能改變世界,那就改變你自己。”一切的變化,其實都從我們內心最細微的變化開始。

我們很多人,習慣於滿腹牢騷,怨天尤人。如果多讀一讀王陽明,他們就會懂得:命運就攥在自己手裏,只有你自己才是“主人翁”,才能決定你將擁有一個怎樣的人生!

《傳習錄》讀後感 篇13

看了王陽明老師的《傳習錄》,覺得老師的話很有意義。我絕不敢説我看完《傳習錄》後完全理解了王陽明老師的思想,但看完《傳習錄》後,我確實有了自己的感悟。王陽明老師的智慧跨越了時間的長河,真的值得細細品味。

第一,修身養性。王陽明老師認為,修心就是奉獻良心。一切都在心裏,只要心在省裏,就是良心。不欺騙良心,相信良心,自覺良心。良心在於人,永遠不會消失。拒絕給予良心的人是被物慾矇蔽了雙眼,並不是説他沒有良心。化干戈為玉帛是外在功夫,化干戈為玉帛是積極的,就是糾正那些不正確的,讓它們回到正道上來。在你自私的慾望萌芽的時候就將其扼殺,為了培養你的真誠而阻止其發生。

第二點是學東西。知道就是認識事物,再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本質,掌握知識的本源。如果需要破案,就要從中吸取教訓。這才是真事。比如在判案的時候,你不能因為對方的無禮而懊惱,不能因為話語的圓滑而高興,不能因為對方的懇求而屈從於包容。因為怕自己心裏有一丁點偏差,就知道對錯。把事情放在一邊去學習是不相干的。

第三,知行合一。知有行,知有行。知為行,知定行。讀書的目的在於知,知的目的在於行。所以一定要用讀書來指導做,這樣知行合一才叫做“經世致用”。只有讀書沒有思考,只會越來越迷茫,只有思考沒有讀書才會成為自我。每個人都可以從身邊的事情中體驗良心。在這個時代,當人們漫無目的地四處奔波時,不妨讀讀,去探索一些人生的真正意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