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八年級上冊《詩四首》教案

來源:文萃谷 3.99K

教學目的:

語文八年級上冊《詩四首》教案

1、有感情地朗讀並熟練地背誦這四首詩。

2、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內涵。

3、培養學生感悟古代詩歌內容的能力,不斷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教學過程:

一、導語: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詩的國度,從最古老的《詩經》開始,優秀的詩歌作品浩如煙海,今天,我們學習《詩四首》。

二、學習《歸園田居》

1、導入:陶淵明是我國古代最早的田園詩人。他的詩歌現存120多首。最能代表他詩歌創作成就的是田園詩。我們先來學習他的田園詩代表作《歸園田居》(其三)。

2、指導朗讀,力求使學生讀準字音,讀出節奏和韻律

要求學生用“/”給《歸園田居》(其三)一詩劃分節奏。

教師提示學生注意音節劃分和意義劃分相結合,如“種豆/南山/下”“晨興/理/荒穢”

3、師生共同賞讀《歸園田居》

①教師範讀,學生跟讀。

②學生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整體感知詩意。

③要求學生概述詩意。

這是陶淵明田園生活的一個剪影,請展開想像,用自己的話描述陶淵明一天的勞動生活情形。

教師提示:可以先逐句解釋,然後進行完整的表述。

逐句解釋如下:詩的前四句記給豆田鋤草一事。第一句交代種豆的地點,第二句説鋤草的原因,第三句説一大早就去鋤草,第四句是説月兒初升之時才荷鋤晚歸。第五、六句寫歸途中道狹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濕了我的衣裳。第七、八句寫沾衣又有什麼關係呢?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意願就行了。

④引導學生賞析詩歌的意境美。

(1)提問:陶詩平淡而又富於情趣,平淡不必多言,你認為“情趣”表現在什麼地方?

明確:陶詩的情趣來自於寫意。“帶月荷鋤歸”,勞動歸來的詩人雖然獨自一人,卻有一輪明月陪伴。月下的詩人,肩扛一副鋤頭,穿行在齊腰深的草叢中,這是一幅多麼好的月夜歸耕圖啊!“夕露沾我衣”,露水調皮而多情,他們給了辛苦一天的詩人温柔的撫慰,詩人就像一個凱旋的士兵,心情傲然、欣然。

(2)提問:這首詩流露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這首詩流露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歸隱農村的自豪之情。

⑤學生齊讀,嘗試背誦。

⑥深層探究:提問:詩的末句“但使願無違”的“願”具體指什麼?明確:不願與污濁的社會同流合污,願意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

學生討論,教師可提供另外兩首田園詩幫助學生理解。

歸園田居(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a href='' target='_blank'>雨釉度舜澹酪佬胬鎇獺9販蜕釹鎦校γJ麼邸;ノ蕹駒櫻槭矣杏嘞小>迷詵錚吹梅底勻弧?/p>

飲 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⑦課堂小結

陶淵明是漢魏南北朝800年間最傑出的詩人,他的詩歌以嶄新的面容、純樸自然的詩風為我國詩歌領域開闢了一個新天地,以至使“田園詩”從此成為一個流派在詩歌史上獨樹一幟,其影響經久不衰。

三、學習第二首《使至塞上》

1、詩人及寫作背景簡介

王維(公元701~761),字摩詰,太原祁人,出身仕宦家庭,過着享樂田園、流連山水、亦官亦隱的居士生活。王維少年時就有才名,21歲進士及第,任大樂丞,後因伶人舞黃獅子事觸犯皇權而受牽連,被貶為濟州司庫參軍。張九齡為相後,提拔他為右拾遺,後張九齡被罷相,他也被排擠出朝,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出使邊塞。後又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詩人經歷仕途挫折之後,他逐漸發現了社會的不平。他晚年對社會的惡濁採取鄙視的態度,過着亦官亦隱的生活。他皈依佛教,信奉禪理。朝夕徘徊於山水之間,通過對自然美的刻畫來表達他對社會現實的態度。

王維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他不僅是作詩的妙手,而且是繪畫的行家,所以蘇軾盛讚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味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濃郁的詩情畫意是王維詩作的最大的藝術特色。

開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維奉唐玄宗之命,以監察御史的身份赴西北邊塞慰問戰勝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這實際上是被排擠出朝廷,《使至塞上》所寫的就是這次出使的情景。

2、教師範讀,要求學生聽讀,把握節奏和韻律。

3、學生大聲讀詩,藉助註釋,整體感知詩意。

(1)教師提示重要詞語,幫助學生疏通詩句。

單車:使者的代詞。李陵《答蘇武書》雲:“足以昔以單車之使,適萬乘之虜。”原意是説使者沒有帶許多人馬,只用一輛車就前行了。後世詩文家就把“單車之使”簡化為“單車”,作為使者的代詞。

屬國:是秦漢官名“典屬國”的省略,這個官掌管投降歸順的蠻夷部族。因此,“屬國”就成為外交官的代詞。

居延:古地名,在今甘肅省張掖、酒泉一帶,在漢代,此地與匈奴接境,“過居延”即“出漢塞,進入胡地”之意。

2)選兩位同學概述詩意,其餘同學點評。

明確:詩人以簡練的筆墨寫了出使邊塞的經歷。“單車欲問邊”,寫自己輕車簡從,要前往邊境慰問將士。要走多遠呢?“屬國過居延”,是要到遠在西北邊塞的居延。山高路遠,“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詩人覺得自己好像飄飛的蓬草一樣出了漢家邊塞,又好像北歸的大雁一樣飛入胡天的上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寫自己一路跋涉,看到的沙漠中特有的景色。“蕭關逢侯騎”,進了蕭關卻沒有遇見將官。“都護在燕然”一問才知道,將官正在燕然前線作戰呢。總言之,詩歌敍述了作者出使邊塞的艱苦行程,描繪了邊塞奇麗壯闊的景象,也寫了邊塞將士緊張的戰鬥生活。

4、引導學生品味詩歌的詩情畫意。

(1)要求學生展開聯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詩歌中的畫面。

多媒體顯示邊塞奇麗風光,幫助學生想像。

選兩位同學描述詩中的畫面,其餘同學點評。

明確:地上隨處可見飄飛的蓬草,天空偶爾出現一隊北歸的大雁。只見燦黃無垠的大漠上,挺拔着一柱直衝雲霄的孤煙,綿長如帶的黃河邊,一輪火紅的落日顯得異常渾圓、壯麗。

(2)名句賞析

提問:“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被國維讚歎為“千古壯觀”的名句,談談你對此的認識。

學生結合自己的閲讀體驗,談體會。

明確:這兩句詩充分體現了詩中有畫的特色,非常講究景物的畫面感。首先,它有畫一樣的構圖,從天邊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煙到地下的河流,從近處的烽煙到遠處的夕陽到綿延無邊的大漠,空間闊大,層次很豐富。其次,它講究線條,一望無際的大漠上,縱的是煙,橫的是河,圓的是落日,線條簡約,物態畢現。第三,色彩豐富,廣闊無垠的大漠黃沙漫漫,黃昏橘紅色的夕陽收斂了光輝,靜靜地居於天際,輝映着波瀾不驚的閃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縷白色的烽煙,直上高空,雄渾寥廓的邊塞風光如在目前。

提問:《紅樓夢》第四十八回,對於“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香菱説:“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的。若説再找兩個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你認為香菱對這兩句詩的體味有沒有道理,為什麼?

有道理。香菱雖沒能説清楚這兩個字到底好在哪裏,但是憑直覺感到它們描寫孤煙與落日非常形象,不可替代。

(3)體驗詩中流露的思想感情。提問:這首詩流露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沉吟品味,明確:“徵蓬”“歸雁”,即景設喻,用以自比,傳達出詩人被排擠受命赴邊的幽微難言的內心情感。“圓”“直”字,不僅準確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的深切感受,詩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融入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

四、指導學生學習《渡荊門送別》

1.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

李白是我國偉大的詩人,是繼屈原之後又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唐代詩壇最傑出的代表之一,被後人譽為“詩仙”。

李白(公元701~762),字太白,自號青蓮居士。李白早年在蜀中讀書漫遊,廣泛地接觸了中國的古代文化,接受了多方面思想的影響與薰陶。25歲時,李白結束了蜀中生活,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開始了以安陸為中心的16年漫遊生活。半個中國的奇山異水,多種多樣的社會生活,高昂強烈的時代精神,極大地開闊了他的胸懷,增長了他的社會閲歷,為他的詩歌創作成就奠定了豐厚的基礎。李白詩的藝術特色是想像豐富,氣勢奔騰,風格豪放飄逸。

《渡荊門送別》是詩人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出蜀至荊門時所作。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遊覽。

2.教師範讀,學生聽讀,把握節奏、韻律及情調。

節奏劃分如下: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3.學生藉助註釋、工具書,整體感知詩意。

4.思考下列問題:

(1)找出詩中的寫景句,通過想像詩中的形象,把握景物描寫的特徵。

詩中的寫景句為“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隨着船的移動,兩岸的景色像畫卷一樣展現、變換,作者描繪了舟過荊門時所見景色。“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山勢和流水,船由蜀地到荊門,兩岸的地勢由山脈過渡到平原,山巒從作者的視野中一點點地消失,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江水衝下山巒向着廣闊的原野奔騰而去。一個“隨”字給山野以動感,一個“入”字寫出了江水奔騰的氣勢。

寫完山勢、流水,詩人又以移步換景法從不同角度寫長江的近景、遠景。“月下飛天鏡”是月夜俯視所見。長江流過荊門以下,河道迂曲,流速減慢。晚上,江面平靜時,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似的。“雲生結海樓”是日間仰視所見。白天,仰望天空,雲彩興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

頷聯從正面描寫。頸聯採用襯托的手法,以水中月明如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雲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

(2)詩中流露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情感?

頷聯、頸聯細緻入微地刻畫了長江江面開闊、兩岸平曠的景色,融進了詩人初次見到平原大江時那種新鮮、欣喜、激動的感情。詩的尾聯“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抒發了思鄉的情感。長江水自蜀東流而下,所以詩人稱其為“故鄉水”,詩人此次遠行,怎能不留戀自己的故鄉呢?但詩人不説自己思鄉,而説故鄉水戀戀不捨地一路送“我”遠行,抒發了詩人濃重的懷念惜別之情。

(3)這首詩最打動你的是什麼?請説明理由。

提示可以從整體構思、意境、語言、表現手法等幾個角度來説。

從構思看:題目“渡荊門送別”,“渡荊門”包括前三聯,尾聯照應詩題中的“送別”,全詩緊扣題目展開,結構分明,章法有度。

從意境看:詩歌意境高遠,形象奇偉,想像瑰麗。抓住兩聯寫景名句,特別是頷聯,要求學生通過想像,用一段話展示其畫面的壯美。

從語言看:可以從“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中的“隨”“入”字入手分析揣摩,品評一字傳神的藝術效果。

從表現手法看:①寫景部分,詩人坐在船上沿途觀賞,一路看來,眼前的景物逐漸變化,這是“移步換景”的寫法;②“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運用襯托的手法寫江水的平靜,江岸的遼闊;③“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運用擬人的手法,賦予江水以情意。

5.齊背《渡荊門送別》。

五、學習指導學生自讀《登岳陽樓》(其一)

導入: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的春天,金兵攻破開封,北宋滅亡。和北宋之交的大部分人(如李清照)一樣,陳與義的人生經歷和文學創作也以靖康之難為界。靖康之難發生時,陳與義被貶在陳留(在今河南開封東南)做監酒税的小官,自然也加入到逃亡的難民行列中,南奔襄漢,顛沛湖湘,流離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幾次登岳陽樓,與朋友悲傷國事,借酒澆愁,寫下了數首詩記其事,本詩所選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1.作者簡介。

2.指導學生朗讀。提醒學生注意把握節奏、韻律及感情基調。

3.學生自讀詩歌,藉助註釋,整體感知詩意。

4.思考下列問題:

“北頭弔古風霜裏,老木滄波無限悲”表達了詩人的怎樣的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

《登岳陽樓》(其一)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六、拓展

這四首詩你最喜歡哪一首?説説理由

學生齊背兩首詩,默寫兩首詩。

(2)、《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兩首詩都寫了雄奇壯麗的自然景色,試比較它們的異同

1.學生齊背《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

2.比較鑑賞。《使至塞上》和《渡荊門送別》

《使至塞上》以傳神的筆墨刻畫了奇特壯美的塞外風光,筆力蒼勁,意境雄渾,視野開闊,流露了詩人孤寂的心緒,《渡荊門送別》寫出了長江中游數萬裏山勢與水流的景色,寫景靈動,情韻悠長,意境高遠,風格雄健。流露了詩人喜悦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以及初次遠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七、課堂小結:

八、佈置作業:

背默四首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