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數學走進我們的課堂教學反思

來源:文萃谷 3.09W

國小一年級的學生,都是剛剛入學的兒童,天真爛漫,愛説愛動,對自己的行為約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課堂上,有時要玩一會兒與學習無關的東西,説一些與課堂無關的話。傳統的教學思想把這些特徵視為影響學生學習的缺點而加以約束,限制學生“動”,強制聽課,有的甚至還認為是患了“多動症”。上課不專心聽講,老師批評,家長責備,他們上課時像是被捆住了手腳,束縛了思維,完全處於被動地位,一堂課下來,又苦又累,從小產生厭學情緒。

讓數學走進我們的課堂教學反思

教材的內容設計非常貼近兒童的生活,以兒童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數學的思想方法,學習內容和練習的設計非常注重童趣,如果我們上一年級課的老師,能夠讓孩子們一上學就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小培養起他們的強烈的求知慾、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學習習慣,對孩子們來説,將受益匪淺。

因此,我認為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首要的'任務應該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愛學、樂學了,上課也就會認真了。同時,我們教師要注意營造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影響學生,學生喜歡你這個老師,這樣學生就會喜歡這門功課。當然,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方法很多,講故事只是其中一種,我們平時都在有意無意之中已經在用,如果能用好數學故事,讓數學故事走進我們的課堂,對數學的教學將會錦上添花。

學生喜歡聽童話故事,也非常喜歡講童話故事。因此,有趣的數學故事就經常走進我的課堂。數學故事不僅深深吸引了學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數學知識,而且在講數學故事的過程中,還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使學生深受故事的感動和啟發。一年級的學生在上學之前,幾乎天天都接觸童話故事,在故事中有生動的情節,豐富的情感,他們非常喜歡聽故事。在課堂上故事的魅力依然不減,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一大法寶。

小朋友學習“0的認識”的時候,上課一開始就用故事導入:“小朋友們,你們聽説過小貓釣魚的故事嗎?今天老師就給大家講一個小貓釣魚的故事。有一天,陽光燦爛,貓媽媽和小貓揹着魚竿高高興興地來到小河邊釣魚。貓媽媽非常安靜的坐在河邊,聚精會神的在釣魚,小貓也學貓媽媽的樣子,坐在貓媽媽旁邊釣魚。一會,貓媽媽就鈎到了一條大魚,而小貓這時候看到飛來一隻美麗的蝴蝶,就跑了過去抓蝴蝶,結果沒有抓到。然後又回到河邊釣魚,過了一會,貓媽媽又鈎到一條大魚,而小貓又看到了一隻蜻蜓,又跑去抓蜻蜓,結果還是沒有抓到。再回到河邊釣魚。……誰能幫老師把這個故事講完?”

學生們個個爭先恐後,你一言、我一語,繪聲繪色地講了起來。有的説小貓不專心釣魚,最後一條魚也沒釣到,有的説小貓玩累了,以至於釣魚時睡着了等等,總之當太陽下山了,要回家的時候,貓媽媽釣到了好幾條大魚,而小貓一條也沒有釣着,“兩手空空、垂頭喪氣地回去了”。生動有趣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每個學生,我用簡筆畫在黑板上畫了兩隻水桶,一隻裝着5條大魚,另一水桶空空的,讓學生數一數貓媽媽釣了幾條魚。小朋友在數貓媽媽和小貓釣到的魚的只數時時候,“0”也就順理成章的被學生接受了。

在最後,我還讓學生説一説小貓這樣做好不好,讓他們懂得要認認真真的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道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