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放飛蜻蜓》教案精選

來源:文萃谷 3.13W

教學目標:

三年級下冊《放飛蜻蜓》教案精選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藉對課文內容的朗讀感悟,瞭解有關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

3、抓住描寫陶行知先生動作、語言、神態的語句體會陶先生對學生充滿愛心,循循善誘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1、細讀課文,瞭解蜻蜓的知識,懂得蜻蜓是益蟲;能用上課文中的有關語句和自己蒐集到的資料介紹蜻蜓,從而增強保護動物的意識,激發探究有關動物的科學知識的興趣。

2、抓住描寫陶行知先生動作、語言、神態的語句體會陶先生對學生充滿愛心,循循善誘的特點。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平常都喜歡哪些小動物?為什麼?

一、複習鞏固,導入新課。

老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放飛蜻蜓這篇課文,認識了很多生字寶寶,讓我們先到詞語樂園去走一走,讀一讀。(出示詞語)

慈愛撫摸複雜入神 結構調整 七嘴八舌

蜻蜓露水蒼蠅蚊子 孑孓田埂 成千上萬

1、你最想讀哪一行?相機糾正

2、齊讀

老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小夥伴們將自己捉來的蜻蜓又放了。

二、抓一“放”字,瞭解蜻蜓是益蟲。

老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由地讀課文,想一想“孩子們為什麼要放飛蜻蜓”呢?學生1:因為蜻蜓是我們的朋友,所以孩子們放飛了蜻蜓。(板書:我們的朋友。) 學生2:因為蜻蜓吃蒼蠅、蚊子、水裏孑孓,吃的都是害蟲,所以蜻蜓是我們的朋友啊!(吃食)

學生3:因為 陶行知 先生告訴我們蜻蜓吃蒼蠅、蚊子、水裏孑孓,所以我知道了蜻蜓是我們的朋友。

學生4:我通過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議論,得到蜻蜓是吃害蟲的,所有它是我們人類的朋友。 老師:是啊,蜻蜓是我們的朋友,讓我們再來讀一讀1—6小節,從而加深對蜻蜓的瞭解。師:老師覺得同學們在讀人物對話的時候,要想讀好,不僅要注意人物的語言,更要注意人物的表情、動作。誰來説一説,這段話哪些地方需要注意。隨機引讀2—6小節。

三、再抓“放”字,瞭解蜻蜓。

老師:孩子們放飛蜻蜓僅僅是因為它吃蒼蠅、蚊子、水裏的.孑孓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七至十自然段,我們對蜻蜓還有哪些瞭解?

生5:從對話中,我知道了蜻蜓的眼睛結構很複雜,可能看清四面八方的蟲子。(板書:眼睛)劃出有關語段,指導朗讀。

尾巴的作用:相機劃出有關句子,指讀,再讀,個別讀(多讀幾遍)讀出蜻蜓

生6:從對話中,我瞭解到了蜻蜓尾巴有保持平衡、調整方向的作用。(板書:尾巴) 對於蜻蜓在餓極時會將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的説法,陶行知也很難確定,所以用了“據説”一詞。其實呀(出示註釋)

老師:通過課前的資料的收集,你對蜻蜓的身體、結構、作用還有哪些瞭解嗎?學生彙報。

①蜻蜓點水(人們常常看到蜻蜓點水,實際上這是蜻蜓媽媽在生兒育女。雌蜻蜓在產卵時,單獨在水面上飛行,然後一次次不斷地把尾巴插入水中,產下一些卵,立即又飛起來。這樣連續產卵的動作,好像蜻蜓在不斷地點水。)

相機出現:蜻蜓點水圖片。

——評:“蜻蜓點水”這樣一個簡單的現象原來藴含着如此豐富的知識,真是“處處留心皆學問”啊! 齊讀。

②我們再來看看蜻蜓的眼睛

(有一對異常發達的大複眼,幾乎佔了整個頭部的一半,一隻大複眼由1萬多隻小眼組成。——(出示無數小眼的課件)評:多麼獨特的一雙眼睛啊!

在疾飛中,能正確清楚地看到 9米 開外,處於活動狀態的昆蟲的各個部分,還能看見在千米以外飛行的同類。

——小結:正是這樣一雙敏鋭的大眼睛,使蜻蜓榮獲“捕蟲能手”的稱號。

關於眼睛,還有要補充的嗎?

過渡:除了蜻蜓的吃食、尾巴、眼睛,你還想補充介紹點什麼?

③身體細長,胸部背面有兩對膜狀的翅,休息時翅展開,平放兩側。——你讀書很仔細,補充了翅膀的特點,你能用自己的話,把它説得更生動一點嗎?(學生説)你真不簡單,不但補充了豐富的內容,還把它變成了自己的知識。

④口內生着一對堅硬有力的紫色大鄂,腦袋可任意優美轉動。

——評:這是它捕捉飛蟲的有利條件。 [國小教學設計網==]

⑤蜻蜓是昆蟲世界中最出色的“飛行家”。在作急促的衝刺飛行中,每秒的速度可達 40米 左右;還可以連續飛行一小時不着陸。——評:奧運冠軍劉翔跨越 110米 欄用了12秒88,蜻蜓每秒飛行 40米 , 110米 只需要兩秒多鍾,你看,比奧運冠軍還快上好幾倍,真是當之無愧的“飛行家”!)

老師:剛才同學們通過讀課文和補充知識,對蜻蜓有了很多的瞭解。老師也感覺到受益匪淺,不知不覺也喜歡上了蜻蜓,瞧,這位同學他也很喜歡蜻蜓,[出示圖片]他在幹什麼呢?生:他在捉蜻蜓。

師:你想對他説些什麼呢?

生:……

師:好,現在你們就把老師當作這位捕捉蜻蜓的小男孩,你想對我説些什麼?

生:……

師:你能告訴我為什麼不能捕捉它嗎?……為什麼説他是我們的好朋友?

奧,其實我捉蜻蜓並不是要傷害他,只是想要觀察觀察,瞧,他的眼睛大大的,和我們人類的眼睛有什麼不一樣呀?他的尾巴又細又長,又有什麼作用?

老師:同學們,謝謝你們!我明白了。我們看看文中的那羣孩子此時會怎麼想,怎麼做呢? 自由讀課文最後一節。

師:孩子們入神地聽着,告訴我們孩子們從想了解蜻蜓,到喜歡上蜻蜓,甚至愛上了蜻蜓,所以,孩子們紛紛説:引讀……

老師:因為更瞭解、因為更喜愛、因為對生命的尊重、……所以孩子們會放飛蜻蜓。俗話説:“知之深,愛之切!”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四、品讀課文,感悟人品。

老師:同學們,是誰讓孩子們認識到蜻蜓是人類的朋友?

生齊:陶行知。

老師:又是誰讓他

生齊:陶行知。

老師:(出示頭像課件)文中陶行知是怎樣勸説孩子們的呢?大家打開書,找一找,課文中描寫了陶行知的動作神態的句子,從中你感受到什麼?

“慈愛地撫摸”“拉着孩子們坐在田埂上”——從這裏你看出了 陶 先生的什麼?請你再讀一讀,體會體會。(指名2、3人讀)

“高高舉起” ——為什麼要高高舉起?(舉得高,孩子們才能看得清。)多麼關心孩子啊,處處為孩子着想。我們一起把這一句讀一讀。

“小心地翻過去”——你讀出了什麼?是的,他要求孩子們放飛蜻蜓,他自己也十分愛護蜻蜓。大家再讀一讀,體會體會。

“用商量的口吻”“還給”—— 陶行知 先生沒有居高臨下,他非常民主,把放飛的決定權交給孩子們,讓他們放得心甘情願。你能把這種語氣讀好嗎?請你試一試。(指名2人讀)我們一起來讀。

老師:同學們,你們真得走進了陶行知的心理,他就是這樣一位尊重孩子、熱愛生命、提倡民主的大教育家,從他的一些名言中我們可以更為真切地瞭解他。

出示名言,讀、齊讀: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正是他那樸實的語言,讓孩子們明白了深刻的道理,促使孩子們主動放飛了蜻蜓。……讀課題——放飛蜻蜓!。孩子們放飛的僅僅是蜻蜓嗎?不!那是孩子們對有益動物的一份愛、保護有益動物的一份責任、人和動物之間和平共處的一份真情。

(出示作業)(查資料,學會介紹一種或幾種有益動物,做好一份讀書筆記。)

第二課時

一、板書課題,書寫蜻蜓兩個字。

二、檢查生字詞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抽讀,全班同學認真聽,看她有沒有記住他們的名字.教師略作評價。

2、齊讀生詞。

3、説説課文給我們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板書:陶行知。指導書寫“陶”字。課文先寫……然後寫……最後寫…… 板書:捉 講(勸或談)放

過渡:陶行知給孩子們講了關於蜻蜓的哪些方面的知識?

三、細讀課文。

(一)抽兩個同學讀2-10自然段,思考:陶行知給孩子們講了關於蜻蜓的哪些方面的知識?抽生回答。板書:吃食 尾巴 眼睛

陶行知怎樣給孩子們講蜻蜓吃食這個問題的呢?

(二)學習第2——6自然段。

1、學生按要求自學2-6自然段。多媒體出示要求:

2、檢查自學情況,朗讀體會情感。

查勾畫和體會的情況。理解慈愛、撫摸,出示“撫摸”,都是提手旁,學習生字“撫”。

(2)讀悟第二、六自然段。

抽讀、範讀:體會到陶行知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板書:和藹可親

指導朗讀:試讀、抽讀、齊讀。讀出和藹可親的樣子和疑問的語氣。(強調“慈愛”和“撫摸”,讀陶行知的話,音量小一點,語速慢一點,讀出疑問的語氣。)

(3)小結:作者是抓住了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來表現陶行知的精神品質的。同學們在寫人物的時候也要學着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就能把人物的特點以及精神品質形象地展現在讀者的面前。

3、分角色朗讀2-6自然段。

抽一生讀作者的話,一生讀陶行知説的話,一女生讀翠貞的話,一生讀男孩的話,全班同學讀其他孩子的話。想象陶行知與孩子們對話的場面,注意讀出不同的語氣。理解“七嘴八舌搶着説”,然後再請幾個孩子表演第五自然段。板書:七嘴八舌。

師:孩子們已經知道了蜻蜓是我們的好朋友,如果這時陶行知讓孩子們把蜻蜓放了,會放嗎?可是陶行知卻繼續向孩子們介紹蜻蜓的尾巴和眼睛等知識。

(三)學習10自然段

1、學生按要求自學

學習要求:

①迅速默讀10自然段,用 畫出陶行知介紹蜻蜓尾巴和眼睛的句子。

②與同桌討論:陶行知為什麼還向孩子們介紹蜻蜓的尾巴和眼睛?

2、檢查自學情況

(1)抽生回答第一個問題,用“陶行知給孩子們介紹了……還介紹了……”的句式。“只介紹了這些嗎?”

陶行知在給孩子們介紹蜻蜓的大眼睛時哪些詞用得好,用你喜歡的符號在書上把這些詞勾畫出來,體會“成千上萬”、“四面八方”的意思。板書“成千上萬”、“四面八方”。你能説出幾個類似帶數字的四字詞語嗎?欣賞蜻蜓圖片,教師引讀。

(2)陶行知為什麼還要向孩子們介紹蜻蜓的尾巴和眼睛呢?抽生回答。(讓孩子們更進一步瞭解蜻蜓,喜愛蜻蜓,從而保護蜻蜓,與蜻蜓做好朋友,而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們把蜻蜓放飛。)

(四)學習第11自然段。

1、這時候陶行知如果讓孩子們把蜻蜓放了,孩子們會放嗎?可是,陶行知卻用商量的口吻説,把它放了。板書:放

(多媒體出示)比較句子:①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説:“把他放了,好不好?”②陶行知説:“把它放了。” 指導朗讀,結合上下文體會陶行知是一個怎樣的人?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尊重孩子

2、孩子們把蜻蜓放飛時是怎樣的心情呢?齊讀課文最後兩句。看書上的插圖,想象當時的情景。

四:拓展想象:

(學生看圖)你們瞧,蜻蜓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飛行,是多麼輕鬆,多麼愉快呀!此時此刻,你想説些什麼呢?陶行知會説些什麼呢?小蜻蜓又會説什麼呢?(自由交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