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來源:文萃谷 1.77W

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當今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倍受人們關注,語文已成為眾矢之的。作為身在語文教學一線的教師應冷靜思考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那麼國小語文該如何教學才更有效呢?我認為,

淺談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認真抓好精心備課,落實語文教學有效性

認真組織語文教師開展集體備課。實行“個人自備、集體議課、專人整理、上課聽課、反思修改”的備課方案,從以下四個方面做起,提高備課的有效性:

(一)強調教學目標的全面性。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方面考慮,以更好地實現課程的總體目標。

(二)突出教學資源的開發。首先是教材資源。抓住教材之間的聯繫與區別,設計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其次是生活資源。緊扣教材與生活的聯繫,把學生帶進生活之中;第三是網絡資源。蒐集可以利用的網絡資源並精選一部分,將學生帶入情境之中

(三)注重教學問題的生成。在備課會考慮問題的生成,教師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學習活動,預測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可能會產生什麼問題。把提問題的權利還給每一位學生。真心做到了“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服務。

(四)精心設計訓練。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設計作業練習,在“新”、“趣”、“實”上功夫。

二、認真抓好紮實訓練,落實語文教學有效性

課堂上,教師要根據實際,靈活的對教材進行增刪調整,使學生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與教材、教師、學生進行平等對話的主角;還要根據不同類型的教學內容選擇靈活的教學方式,設計富有情趣的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全面的語文實踐,即知識的學習、技能的訓練、興趣的培養。

(一)識字教學。

增強對漢字規律的科學認識,引導學生按規律有序歸納所學生字。讓學生給字找朋友,開展遊戲識字,如漢字開花、漢字加減法、猜字謎、組織百字競賽等。識用結合,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體會漢字在語言表達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導學生在交流、評述、欣賞中受到美的薰陶。

(二)閲讀教學。

教師可以課文的情感為主線,激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通過各種方式的進入文本、思考、想象、接受文章的情感薰陶,同時完成對詞句的感悟和閲讀方法的學習。讓學生充分地自讀自悟,從閲讀中尋找樂趣,享受學有所獲的快樂。

(三)口語交際。

教師可在課堂上創設模擬的`生活情境,根據不同情況的學生設計不同的遊戲,提供不同的口語交際機會,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説態度,學會規範説話、禮貌用語、耐心傾聽,從而逐步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綜合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四)習作教學。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以事情發展的線索為突破口,引導學生在取材時聯繫生活世界,捕捉生活中的熱點和亮點,激活想象世界,喚起流淌心底的情感,堅持求真、求誠、循序漸進的原則,運用生動的文字表述情感,力求準確、具體、生動、形象。

三、認真抓好自主學習,落實語文教學有效性

語文課程標準,重點凸現出“語文素養”。語文素養內涵十分豐富,它以語文能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因此本次課程改革不再將學生掌握系統知識放在首位,而是將學生價值觀和情感態度的培養、從而用理論知識體系走向生活,生活中的新體驗發現新知識,激發學生關注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熱情、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樂觀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做人準則放在首位。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感受、觀察、體驗、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一節充滿活力的語文課應該有以下特性:生活性、綜合性、實踐性、趣味性、開放性、教學方法多樣性。

積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即認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可以説自主、合作、探究這種學習方式的提出較之以往的語文改革是一種創新的理念,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它是語文新課標的精髓。

(1)把預習轉變為學生自主學習、先行嘗試的活動

葉聖陶指出:“一篇精讀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這是一個憑藉,要用來養成學生閲讀書籍的好習慣,就自然非教他們預習不可。”

在平時佈置學生初讀課文預習時,我把“讀(讀課文)、查(查字典知字音、義)、思(思考課後問題)、圈(圈畫重點句)、問(提出不懂的問題)、找(查找與課文有關的資料)”六字作為預習的基本要求。在具體操作中,我循序漸進地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培養學生預習的良好習慣。

朗讀法:讀是真正的預習,是搜索疑難、回答問題的前奏。新教材的指導思想是讓學生多讀,在讀中感知,讀中感悟,讀中自學。因此,預習時,我總鼓勵學生多讀,並採取多種形式,如自讀(有感情讀、快讀之分)、小組讀、競賽讀、默讀等方法,使學生在課前就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小組討論法:當組織學生課內預習時,我引導學生自主預習,再小組共同預習、檢查。如小組檢查生字詞的掌握情況,提出難記的字説説記法,提出不懂的詞語組內互相幫助解決,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整理出組內不懂的問題等。採取互相討論的方法,切磋琢磨,互相聯合,共同解決預習中的問題,這樣對後進生也有幫助。

質疑法:愛因斯坦説,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我在學生預習中,讓學生充分尋找有疑惑的地方,鼓勵學生在預習中多問幾個為什麼,這有利於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學生對重點句一旦理解,那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也就迎刃而解了。除此之外,我還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探究篇章可能存在的問題和矛盾,培養他們發現問題的能力。古人云:“學起于思,思起於疑。”學生在學習中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他們自主思維的能力也就得到了培養。

(2)圍繞學習目標自主探究,解放學生的頭腦和嘴巴

蘇霍姆林斯基説:正象空氣對於健康一樣,自由時間對於學生是必不可少的……自由時間是豐富學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條件。要學生從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探究知識,老師就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時間。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的,就要讓學生自己去獲得;凡是能通過小組合作解決的問題,就應通過小組交流取得共識,老師適時指導、點撥,這樣才能使學習真正成為學生自主的活動。

四、認真抓好讓教學本質,落實語文教學有效性

“語文,心靈的一泓清泉”是語文教學的本質。語文,從人類生存的本能來説是工具,他讓人在生活生產中交流;從人的最高需求來説是心靈的清泉,他給人以精神的愉悦和寄託。迴歸語文本色才是語文教育的目標。語文的源泉是生活。而語文教學是活生生的生活體現。從生活中學語文,讓語文在生活中延伸發展。惟有用生活將教師學生課堂知識連為一體,語文方可閃爍他獨特的光芒。

一、讓教材貼近生活,貼近學生。這是語文迴歸本色的首要條件。教材的編排既要符合學生年齡、生理、心理特徵還要符合地方文化特色和學校文化特色。做到按由易到難由淺入深階段性安排。語文教材與校本教材相結合,國家教材與地方教材相結合,是形成特色語文必不可少的條件。

二、教學內容必須貼近生活。在教學中貫徹學以致用的指導思想,堅決杜絕閉門造車式語文教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情有選擇制定教學計劃,並隨時聽取學生的意見,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和計劃,在教學中務實,在務實中求發展。切實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教學形式也要貼近生活,讓學生到生活的大課堂去錘鍊自己。尤其是利用兩假讓學生進行語文實踐活動。教師要有相關的計劃並指導學生實踐。讓學生在生活大舞台找到展示自己的平台,形成個性語文教學。

四、建立雙軌制,徹底改革語文教學評估體制。即將學生社會實踐成績與文化理論考試成績相結合,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能力。這不僅是對學生語文學習的促進更是對教師教學的鞭策。

五、建立健全教育管理制度,為有效教育提供和諧的社會環境。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讓教師在教學與教研中提升自己。真正體現“學高為師德高為範”的教育理念。

綜上所述,語文有效教學是一項長期艱鉅而又複雜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讓我們形成共識,轉換教學觀念,為創造真正有效的語文教學貢獻自己的力量,共創語文教學的美好未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