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來源:文萃谷 2.1W

人類社會已進入了21世紀,時代在發展,因而也要求我們的地理課堂教學與時俱進,體現時代發展的主旋律。新世紀的地理教學不僅要求學生了解人類的生存環境,掌握人地協調發展的一些地理基礎知識,而且要求學生的地理能力得到發展。從地理學科的內容來看,地理主要是闡述地面各種地理事象的分佈並探究其原因;反映地理事象間的相互聯繫和地區的差異;探尋地理事象變化發展的規律;闡明人與地理環境的正確關係。因此,地理學科具有明顯的綜合性、空間性、實踐性、文理知識的交叉性等特點,正因為許多學生不瞭解地理學科的特點,而在地理學習過程中常常重記憶,輕理解;重突擊,輕平時,不注重理性思考和推理,缺乏良好的地理學習方法。

談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地理是中學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由於它兼有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的性質,所以在地理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懂得如何教好,而且要教會學生學好,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怎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古人云:“善學者,事半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事倍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學”就是要有好的學習方法。首先,在平時的教學中培養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課堂上如果教師採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如投影、幻燈片、電腦、電視等,這時就應要求學生不能盲無目的地看熱鬧,還要注意思考。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學以致用,儘量用我們學過的地理知識去解釋、理解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現象,你就會發現無限樂趣。地理學科的實用性很強,它引導我們把身邊的世界看得更清楚。宇宙的奧妙,海陸的變遷,環境的有效保護等,都是地理學科研究的內容。地理學科的內涵非常廣泛,它不僅包含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科學知識,與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等各門學科有着廣泛的聯繫,而且它那特有的全面分析和思考問題的地理思維方法還對我們學習其他學科大有幫助。

地理課堂教學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還要注意科學方法-論的教育,這既是地理教學的需要,也是現代化人才培養的需要,更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需要。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對科學方法的興趣並不亞於對知識本身的興趣,有迫切需要科學方法-論指導的動機。我們只有在教學中結合學生實際進行方法-論的教育,才能對現代化人才的培養產生重大影響。方法-論的教育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授學生學會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歸納、演繹等理論學習方法,注重科學態度的培養,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二是結合具體問題介紹應用方法。雖然這些直接指導實踐的科學方法難以為學生所掌握,但可以引起學生的廣泛興趣和注意,促使學生形成強烈的學習慾望。應用方法-論教育應貫徹於教學過程中,注意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做到因材施教。

最重要的還要教會學生如何讀圖、看圖、用圖。地圖是地理的“語言”,是地理教材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學會看圖、用圖。對於教材中解釋圖形的文字,看時必須結合圖形,最後要做到看圖想文,看文想圖。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豐富多彩的各種類型的插圖,它們與文字配合,使教材內容的呈現更加直觀、形象、生動。如“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內容,必須結合“二分二至日全球晝長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圖形來學習,才能闡述清楚,理解透徹,遇到相關知識的試題時才能靈活運用,順利解答,如果脱離了地圖是難以弄懂和解答這類問題的。

地圖是地理知識的載體和學習地理最重要的工具,運用地圖記憶地理知識是最準確、最牢固、最有效的記憶方法。地理內容紛繁複雜,但幾乎所有的地理知識都源於它在相關圖上的位置。學習時要做到看書與看圖相結合,將地理知識逐一在圖上查找落實並熟記;平時要多看地圖,做到圖不離手,把地圖印在腦子裏,並能在圖上再現知識。這樣,當我們解答地理問題時,頭腦中就能浮現出一幅幅形象、清晰的地圖:地球運動、大氣分層……於是,我們就可以從中準確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同時還要進行一圖多填╠╠訓練信息綜合能力。因為光看不練,功夫不硬。如學習(複習)中國行政區劃時,可利用空白中國行政區圖,第一遍填注省名,第二遍填注簡稱,然後再分別填注省會、山脈、河湖等。一圖多填既提高了地圖本身的使用效率,也增加了填圖的樂趣,增強了記憶的效果。提高綜合記憶、綜合理解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做到既見樹木,也見森林。

總之,建立在平時教學中培養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教會學生如何讀圖、看圖、用圖和課堂教學相配套的教學模式,把培養興趣和讀圖、看圖、用圖的能力作為地理課堂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節來抓,並反覆堅持,就能讓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只有學生在認識到這些方法的價值後,才會自覺拿起這個武器,去提高地理學習成績,從而達到全面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談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