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財税工作講話

來源:文萃谷 1.42W

(8月30日,參加財税部門的調研,主持人要我講話,講雖講了,但因時間關係,很多想講的內容沒講出來,根據那天的發言要點,現整理如下:)

調研財税工作講話

聯繫財税戰線雖然很多年了,但很少講話,對財税工作也不是很瞭解。但給我總的印象是,瀏陽的財政就像一個虛胖的病人,遠看高大威猛,近看卻是浮腫玻從數字上看,去年有33億,乃三湘第二。而事實上,可用財力太少了。園區一塊5、6億,是自產自銷,全部用於園區,對瀏陽除了得到個數字,沒有任何貢獻。土地收入一塊5、6億,而貢獻本級財政才區區2200萬元,花炮税收約7億,上劃中央6.1億,自己可用的不到一億。如果33億財政税收裏面還有“調度”的税收,瀏陽的財政形勢就相當不妙。

所以,現在民間有一種悲觀論調,擔心今年工資都發不出。這種情緒絕對不能蔓延,因為如果人心散了,那就真的很危險了。

在財税方面同樣要提振信心。我不認為瀏陽的財政將會緊張到工資都發不出。因為2010年的情況和5年前的2005年相比,財政總收入從15億元增長到了33.2億元;財政總支出也從11億元增加到了29.3億元,整整增加了18.3億元,為2.5 倍。而我也注意到,這5年來,工資費用並沒有增加多少,因為大家都沒有漲工資。所以只要我們在其他方面節儉一點,工資是肯定有保障的。這一點絕對可以放心。

但在保工資的前提下,並不意味着基本建設就不搞了,發展的步伐就放慢下來。只要算好帳,只要是在未來的兩三年內就有超過投資成本回報的項目就要大膽搞,回報特別高的項目砸鍋賣鐵也要搞。一個地方要發展,不能有多少錢就辦多少事。如果有多少錢才辦多少事,這樣的領導傻子都會當。搞幾個工程,建個什麼橋,什麼館,這種事情誰不會做?招個標就完了。問題就是搞的工程一定要有後續效益。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做同樣的事情,所產生的效果完全不同。例如,我認為現在正在上馬的長興湖的項目是個好項目。這個工程可以提升周邊幾千畝土地的土地等級,只要運作得好,土地升值帶來的效益可以遠遠彌補長興湖的建設資金,既提升了城市品位,政府又有巨大的後續利益,這樣的項目就要支持。

我想起我曾經參與過的兩大項目,一個是工業園的開發,工業園創業時的1998年瀏陽的財政税收還不到3億元,而建設一個沒有母城依託的`工業園,具備企業開工基本條件的第一期基礎設施投入就要超過3億元,如果按當時的財力,沒有遠大的眼光是根本不敢啟動的。但我們算了賬,算好了如果3億元投下去後,土地升值將會有多少錢,企業納税將會有多少錢,所以敢於大膽幹。最後正如當年所願,成功了。

另一個例子是行政中心的建設。2003年上馬行政中心建設時,瀏陽的財政收入也還不到5億,而行政中心的投入至少需要3億,財政也是拿不出錢。我們也是算好帳,預測到行政中心建好後周邊土地的升值,還有城區原政府機關院落的資產置換,認為行政中心建設可以空手套白狼,不要財政出錢就能建成。果然,與行政中心配套的860畝地當時就拿到了1.6億元,6000萬的徵地拆遷款都是承建商出的。城區幾十個行政機關的房產地產現在都還在賣錢,其效益總和超過了幾個建設行政中心的投入。不僅建成了行政中心,而且還有了周圍亞大、威尼斯、東方世紀等一片高檔住宅區。如果當時不上馬這個工程,現在的成本就高多了。所以即使現在財政緊張一點,但只要策劃好項目,用好每一分錢,把好鋼用到刀刃上,看準的項目就要大膽幹。幹了,效益就在後頭,全市人民都要統一思想,不能做小腳女人。

再就是要利用財税管理的槓桿作用,調動全市上下的積極性。過分強調財政集中支付是不是捆-綁了各級領導的手腳?預算的不透明和各種形式的爭取資金,是不是浪費了幹部的幹事的時間?影響了公平公正?各級領導要花大量的時間去跑資金保運轉,是不是不僅沒有時間謀事做事,而且還可能滋生腐-敗?這些問題值得研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