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8.9K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係的學科。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教學設計,希望大家認真閲讀!

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教學設計

  【1】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結合實例,説明內力作用的能量來源及其表現形式,理解地殼運動是塑造地表形態的主要作用方式。

2.説明外力作用的四種形式及其相互關係,嘗試判斷和識別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會分析常見地表形態及其變化的主要原因。

2.會用圖文資料説明地殼物質循環的過程及其產生循環的物質基礎 —— 三大類巖石的轉化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 建立內力和外力辨證統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態的觀點。

2. 培養學生樹立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不斷運動和變化發展的唯物主義觀點。

  【教材內容及分析】:

本節教材主要講述了三個問題,一是塑造地表形態的主導力量——內力;二是對地表形態起 “ 雕刻 ” 作用的外力;三是巖石圈的地殼物質循環。

《課程標準》對本節內容的要求是“運用示意圖説明地殼內部物質循環過程”和“結合實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

“結合實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該條標準重在地表形態變化的原因分析,以使學生從兩方面認識地表形態。一方面以運動、變化的觀點看待地表形態,即地表形態一直處於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另一方面以綜合的觀點看待地表形態,即內力作用造就了地表形態的骨架,外力對地表形態骨架作再塑造,我們所見到的地表形態是內外力長期共同作用的產物。

“運用示意圖説明地殼內部物質循環過程”該條標準關注的自然環境的組成要素之一 ——巖石,重點落在地殼內部的物質循環。地殼是由巖石組成的,首先要了解地殼內部的物質——巖石的分類,即巖石分為 巖漿巖、變質巖、沉積巖,其次要了解三類巖石是怎樣形成的,第三要理解三大巖石——巖漿巖、變質巖、沉積巖之間及與巖漿之間的相互轉化,最後需要把握循環的過程。

  [ 教學過程與教學策略 ]

一、藉助媒體,激發求知慾望

〔多媒體顯示〕陸地上 5 大基本地形的圖片 —— 陸地上各種地表形態略影。如高峻平坦的高原、一望無際的平原、地表陡峻的山地、底部平坦的盆地高低起伏的丘陵等。

師: 觀看圖片,你們知道什麼是地表形態嗎?

生 (可能):地表的形狀。

〔邊演示邊講述〕剛才我們大家見到的都是常見的地貌(即地球表面形態),地表形態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狀態,又稱地形或地貌,是我們人類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地球表面特徵。如中國的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宜溧山地等等。

( 運用媒體展示各種地貌景觀,直觀形象地揭示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態,激發了學生探知新事物的慾望。 )

二、巧用案例,創設探究情景

師: 據地質學家考證,地球已經有 45 億年的歷史。在此期間,地殼在不斷的發生着變化,經歷了滄海桑田的變化。海洋可以變為陸地,如登山運動員在喜馬拉雅山上發現了海洋古生物化石;陸地也可以變為海洋,如我們的台灣島在很早以前是和大陸連在一起的,後來由於中間地段地層發生陷落,便形成了今天的台灣海峽。地表為什麼起伏不平?是什麼力量促使地表形態在不斷的變化着?

〔閲讀課文〕

生: 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師: 對,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是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我們把它們合稱為地質作用,地質作用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補充解釋名詞〕地質作用是指引起地殼及其表面形態不斷髮生變化的作用。

師: 下面我們先來學習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的關係。

〔活動〕請同學們快速地瀏覽,思考下面三個問題:

1. 什麼是內力作用?

2. 內力作用的基本表現形式有哪些?

3. 塑造地表形態的主要方式是什麼?

〔師生互答〕內力作用的能量來自地球內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能。它主要表現為地殼運動、巖漿活動和變質作用,其中地殼運動是塑造地表形態的主要方式。

〔展示案例〕 “喜瑪拉雅山的形成和基拉韋厄火山大爆發”

師: 從案例中你發現了什麼?

生: 內力作用的速度有快有慢。

師: 由於內力作用的速度不同,對地表形態造成的影響也不同。如基拉韋厄火山大爆發圖上的火山噴發和前不久給東南亞尤其是印度尼西亞帶來海嘯的海底地震,它們可以在瞬間改變地表形態:而有些內力作用則進行的極其緩慢,不容易被人們察覺,但是,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卻會使地表形態發生顯著的變化,如今天我們看見的喜馬拉雅山成為世界最高大的山脈之一,它經過了 4000 萬年的抬升,才上升為今天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之一。

師: 為什麼説地殼運動是塑造地表形態的主要方式呢?

〔學生討論回答〕

〔小結〕由於變質作用一般只發生在地殼深處,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態,巖漿也只有噴出地表時才可以直接影響地表形態。所以,在內力作用中,地殼運動是塑造地表形態的主要方式。

〔展示“喜馬拉雅山和東非大裂谷”圖片〕,學生觀察圖片:

師: 從圖片中你發現了什麼?

生: 從圖中可以看出喜馬拉雅山似乎受到了擠壓被迫上升,而 東非大裂谷好象是被拉開一樣。

師: 非常好,同學們觀察的很仔細, 這説明了什麼規律?

學生討論。

生: 按照地殼運動的方向和性質,可以將其分為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

師: 怎樣給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下個定義?誰能上前來模擬一下呢? ( 提供海綿,要求兩位同學演示,一位模擬、一位解説。 )

〔媒體演示〕

教師歸納〕水平運動是指組成地殼的巖層沿平行於地球表面的方向運動,它使巖層發生水平位移和彎曲變形,常在地表形成綿長的斷裂帶和巨大的褶皺山脈。如東非大裂谷和大西洋的形成都主要靠地殼的水平運動。垂直運動是指組成地殼的巖層作垂直於地球表面方向的運動,即上升或下降運動,它使巖層發生大規模的隆起和拗陷,引起地勢的起伏變化和海陸變遷。其中喜馬拉雅山的抬升就是地殼上升的證據,而東非大裂谷正是地殼水平運動的結果。在地殼運動中,水平和垂直這兩個方向的運動是同時存在的,而且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運動結果也往往相互滲透、疊加在一起。當然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區域,這兩個方向的運動是有主次之分的。但是就全球規模的運動而言,地殼運動以水平運動為主,以垂直運動為輔。

( 藉助案例説明抽象的地理規律,增強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同時讓學生親自操作,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意識,而且也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

〔學生 分組活動 活動〕展示活動結果。

〔活動 1 〕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