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冊鼎湖山聽泉教案

來源:文萃谷 1.72W

《鼎湖山聽泉》文章不寫看泉而寫聽泉,頗具新意。文章開頭交待背景:因為山霧瀰漫,“眼不見,耳則愈靈”,所以才有機會欣賞到這美妙的音樂。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冊鼎湖山聽泉教案,歡迎大家參考。

蘇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冊鼎湖山聽泉教案

  設計理念:

1.重視朗讀,在多樣的訓練中培養與提高學生的語感。

2.有機融合聽、説、讀、寫,紮實進行雙基訓練。

3.在研讀中借鑑作者的表達方式,注重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藉助工具書、結合上下文理解著名古剎、雄渾磅礴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憑藉課文中的具體語言材料,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品味其表達效果。

4.在充分感受泉聲美妙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用心聆聽的習慣,增強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通過斟酌詞句,品味課文第四自然段的表達特色;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泉聲的美妙與神奇。

  教學難點:

憑藉語言材料想象泉聲的變化,體會泉聲的特點。

  教學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設計好課前談話。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激發興趣。

1.齊讀課題。

2.注意:這兒的“鼎”是後鼻音(ding),一塊兒再來讀一遍。

3.讀了課題你有什麼疑問?

  二、初讀,理清脈絡。

1.帶着問題自由地讀讀課文,用筆圈出難讀的詞多讀幾遍,注意讀準字音。

2.檢查詞語朗讀情況:

輕紗薄霧 草豐林茂 繁花似錦古樹參天 著名古剎

輕柔清脆 清純悦耳 悠悠揚揚 厚重回響雄渾磅礴(bo)

(1)第一組注意教音:薄(bo)霧 著名古剎(cha))。

(2)第二組注意通過朗讀來區分詞語的意思。

3.畫出課文中描寫“泉聲”的句子。

  三、深究,聽懂泉聲。

1.被稱為“天然氧吧”的鼎湖山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那兒的泉水聞名遐邇,夜晚的泉聲更是充滿神奇。(師配樂範讀第四自然段)

2.請學生自由地讀讀第四自然段。

3.通過“抓詞”讀好第一句文字:

(1)作者在夜裏聽泉水,這是一個怎樣的夜晚?能不能用讀的方式告訴大家。

(2)根據字典中“籟”的解釋,理解“萬籟俱寂”的意思。

(3)練讀這句話。

4.通過“扣字”理解第二句文字:

(1)在這樣寧靜的夜晚,作者是怎樣聽泉的?

(2)“辨識”的“辨”是一個生字,你還知道哪個字跟“辨”字的字形相近?怎樣區分這些字?

5.通過“品句”讀懂第三句文字:

(1)聽:播放四段水流聲(輕柔的、清脆的、厚重回響的'、雄渾磅礴的)。

(2)辨:你能辨識出這四段泉聲嗎?

(3)品:你聽懂了哪種泉聲?最喜歡哪種泉聲?

(4)比:這四個句子有什麼共同點?這四種泉聲又有什麼不一樣?

(5)讀:同座合作、全班分角色讀好這四句話。

6.通過“自讀”鑑賞第四句文字:

(1)默默品味這段文字,在書上這段文字旁寫下自己的感受。

(2)學生交流各自的閲讀感受。

(3)練讀。

  四、總結,喚醒耳朵。

1.請學生説説平時聽到的美妙的聲音。

2.仿照例句完成寫話。

  第二課時(簡案)

  一、複習。

1.回憶作者遊鼎湖山的順序。

2.交流上一課作業情況。深入品析“那像( )的,是( )。”的句式特點。

  二、聆聽白日的泉聲。

1.上一課我們主要研究夜間的泉聲,白天的泉聲又有什麼特點?

2.學生自讀第二自然段,找出有關“泉聲”的句子。

3.同座交流。

4.讀讀評評。注意“用讀的方式”告訴別人“泉聲”的特點。

5.比較白日與夜間“泉聲”的不同。

  三、理解泉水的特點。

1.課文着重寫“聽泉”,但也有幾處是寫“看泉”的,找出有關句子認真讀讀。

2.體會作者是怎樣描寫泉水的。

3.注意在練讀中感受泉水的可愛,體會作者的心情。

  四、感受自然的和諧。

1.課文除了描寫“泉聲”之外,還寫了些什麼?這些與泉水有關嗎?

2.組合作交流:

(1)安詳厚重鐘聲意味着什麼?

(2)與古剎同齡的茶花、二百多年樹齡的菩提樹又説明什麼?

(3)……

3.感情朗讀第五自然段。

  五、拓展與作業。

1.學生質疑。

2.介紹作者謝大光《鼎湖山聽泉》的原文。

3.作業(略)。

  [個人簡歷]

李偉忠,1990年參加工作,本科學歷,江蘇省啟東實驗國小副校長、南通市首批名師培養對象、南通市國小語文學科帶頭人、南通高等師範學校客座講師、南通市新世紀科學技術帶頭人、啟東市“十佳園丁”。 2001年參加了國家級國小語文骨幹教師培訓,執教的《題西林壁》《恐龍》均獲得全國“創新杯”課堂教學藝術大賽一等獎。近年來,10多篇教學論文發表於省級以上刊物,主編蘇教版國小語文第一~四冊《素質教育新教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