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二因素和勞動力二重性的相互關係

來源:文萃谷 3.17W

商品二因素和勞動力二重性是很多學習經濟的人都會知道的知識,但是有很多的人都不知道商品二因素和勞動力二重性有什麼關係。下面是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推薦的商品二因素和勞動力二重性關係,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商品二因素和勞動力二重性的相互關係
  商品二因素和勞動力二重性的關係

(1)商品是人們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其二因素是使用價值和價值。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是價值和交換價值的承擔者,其特殊性在於它是社會的使用價值並通過交換來實現。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是本質因素,其實體是抽象勞動。

(2)生產商品勞動的二重性是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同一勞動過程的兩個方面。具體勞動是勞動的自然屬性,抽象勞動是勞動的社會屬性。

(3)勞動二重性決定商品二因素,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

  勞動二重性的介紹

商品生產中勞動的二重性:

第一重性、人類勞動作為自然力的一部份,在引導其它自然力轉化物質有用的客觀屬性的`過程中具有“使用價值”。要記住物質的有用性(使用價值),是物質在那種形態下的客觀存在,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創造”,自然力(包括人類勞動)只不過是改變其物質形態,引起屬性轉化,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創造”(憑空變出來)。這一點《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篇第二節引用彼得羅。維裏的《政治經濟學研究》説得很清楚。注意“自然力”(也包括人類勞動)與物質有用屬性轉化的相對關係,不是價值,正如空也、陽光不包含任何貨幣所計量的原子——價值,不包含任何金錢關係,不包含任何人支配人行為(勞動)的社會關係一樣。

第二重性:

作為貨幣(商品)所計量的原子——價值 的 人類勞動(這裏的意思是價值是一種人類勞動)。這種勞動是價值的核心,在於人支配人行為(勞動)的社會關係,在於符合社會其它成員意志的支配關係。它(價值)對於支配者來説代表的是權力,對於價值的生產者來説代表自然勞動被控制,或者説被奴役。正如奴隸主支配奴役的勞動是一種社會支配關係一樣,價值代表的正是商品經濟下的對人類勞動的一種支配關係。而貨幣或者説金錢所計量的原子——價值,正是這樣的社會支配關係。

  勞動的二重性知識

1、勞動的二重性原理是,生產勞動包括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兩者是同一勞動過程的兩個方面,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而抽象勞動創造商品的價值。在生產過程中,工人的勞動作為具體勞動,在生產出一定的使用價值的同時,把生產資料的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中;另一方面,工人的勞動作為抽象勞動,又凝結成新價值,形成商品價值的另一組成部分。如果工人的勞動形成的新價值恰好等於資本家支付的勞動力價值,資本家得不到剩餘價值,僅僅是價值形成過程。在生產過程中,只要資本家把工人的勞動時間延長到為補償勞動力價值所需要的時間以上,價值形成過程就成為了價值增值過程,就生產出了剩餘價值。所謂價值增值過程就是超過一定點而延長了的價值形成過程。

2、前提是:社會生產力高度發達,社會產品極大豐富,勞動不再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

3、簡單價值形式中處於相對價值形式的商品作用為代表使用價值,處於等價形式的商品作用為表現處於相對價值形式的商品的價值。從整體來説,就是處於等價形式商品用自己的使用價值表現處於相對價值形式商品的價值。

4、侷限性:價值規律的作用是藉助市場機制得以實現的,而

1)單純依靠市場機制的作用無法避免社會生產的盲目性。

2)單純的市場機制難以自動地、及時地導向宏觀經濟的平衡。

3)單純由市場機制調節經濟活動,難以實現全社會的協調。

4)單純依靠市場機制調節可能出現分配不公平的現象。

5、這句話不正確,因為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價值和價值,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載者,是商品的自然屬性,一個物品沒有使用價值,也就沒有價值;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是商品的社會屬性,並且價值寓於使用價值中,一個物品僅有使用價值,而沒有價值,不可能成為商品。因此,一個物品如果它不是商品,那它就沒有價值,但是可能有使用價值,比如:農民自產的蔬菜自己吃,這個蔬菜就有使用價值,但是它沒有用於交換,不是商品,也就沒有價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