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高中游記作文集合十篇

來源:文萃谷 4.22K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游記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高中游記作文集合十篇

高中游記作文 篇1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西遊記》這本書是吳承恩寫的,也是四大名著之一我非常喜歡看。

這本書裏面講了孫悟空,唐三藏,豬八戒,沙悟淨人物去西天取經在路上他們沿途降妖伏魔,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難,最後取到真經的故事。

在路上他們團結一心降妖除魔打敗了許許多多的妖魔鬼怪。而且這裏面最有反抗精神的是孫悟空令人們喜愛。他在這本書裏立了很大的功,有時也闖禍。豬八戒和沙悟淨保護唐僧。

在裏面我最喜歡的故事是大鬧天宮,故事情節描寫的非常生動,比如 : 孫悟空大戰哪吒,孫悟空大戰巨靈神等等。最後孫悟空有了一個稱呼是“齊天大聖 ” 是牛魔王説出來的也代表了孫悟空神通廣大,無人能敵的樣子。

看了這本書我深有感觸讓我知道團結一心的重要性和好處。

高中游記作文 篇2

終於到了海南!儘管這裏是春天,卻是如此熾熱。不得不脱下外套,奔跑於無際的白色沙灘上。

椰子蟹在椰樹下乘涼,椰子也偶爾會落下來。寄居蟹爬來爬去,有的還在挖坑。撐開大傘,張開竹椅,好好地享受這完美的日光浴吧!一眼望去,白色的茫茫沙灘上淨是星羅棋佈的五彩貝殼及海螺,沒有哪一顆是那麼普通平凡。幾隻橙色的海星也像我們一樣,享受着柔和陽光的親吻。蔚藍的海上有漁船和小島,坐在沙灘真是一種樂趣!椰子樹下,撥開樹叢,椰子蟹竟暗暗襲擊,擊住了我的食指,甩也甩不掉,真是好鬥!椰子悄無聲息地落下,正巧砸中了一塊巨大的石頭,裂了開來。毫不用吹灰之力,便有了飯前小點心。椰汁漏得不多,甘洌又爽口。椰子蟹一定氣壞了,誰讓我搶了它的甜點。

乘船來到了久違的潛水站。教練讓我們一行人穿好潛水衣,先開始教課程。潛水站有一個小泳池,在那裏學習如何潛水。迫不及待,終於可以下水了,親身體驗了!首先要牽着繩子,到海底,終於大開眼界。珊瑚礁佈滿海底,不僅有海葵,還有幾隻赤色的小海馬。小魚兒一點也不害怕氧氣瓶發出的氣泡,而是好奇地游過來。潛水老師從腰袋中拿出魚餌棒,五顏六色的魚羣不約而同地從四面八方聚過來。海蛇也不少,還有海兔呢!正玩的樂,不知不覺地游來一隻刺豚。一條魚碰了一下,便鼓起身子,活像一隻充滿氣的氣球!超有趣!海膽躲在縫隙裏,鮑魚貼在礁石上,不計其數的小魚羣,海底公園好玩兒多得去了!

晚飯,吃燒烤呀,太棒了。用的可是當地漁民剛剛捕捉的新鮮魚、蝦、蟹、還有魷魚、扇貝。整個海灘都是這個味兒!魚的肉質鮮嫩,而蝦,卻又Q又有嚼勁,扇貝肉鮮味十足,回味無限。還有炭火烤出來的地道!飯後還有椰子、西瓜,海南可是世界聞名的水果之鄉呢!這兒的水果汁多味美,誘惑了每一個味蕾。吹着微微的海風,聽聽悠悠的海鳥叫。

去海邊!去海南!帶來一天的陽光,一天的歡笑,一天的清新。這兒不僅風景好,環境好,土產也很棒!

高中游記作文 篇3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早年對蘇州寒山寺的傾慕是從讀唐代詩人張繼的這首《楓橋夜泊》開始的。後來,毛寧以這首詩為背景的《濤聲依舊》唱紅了大江南北,就愈加對寒山寺變得情有獨鍾了,時常夢想有朝一日能再睹寒山寺為快。今天,我有幸利用週末自由活動的空隙來到該地。

下午三時許,我們來到了蘇州郊外的寒山寺,據導遊介紹,寒山寺為唐代貞觀年間詩人寒山子所建,後來在民間流傳甚廣的是寒山和拾得的傳奇故事,至今在寒山寺的大殿裏還有他們的塑像和圖畫,被稱為“和合二仙”。據傳,後來拾得傳道東渡日本,在日本也建有一個拾得寺,因此,每年的除夕,都有成百上千的日本友人到蘇州寒山寺拜謁、聽鐘聲。隨着時光的流逝與磨蝕,詩人寒山子也就逐漸被淡忘了,一首《楓橋夜泊》詩,在成就蘇州一大名勝的同時,也使作者名刻青史,寒山寺也因此成為國內很多遊客的首選之地。

從字面理解,都以為寒山寺在一座山上,是因山而得名,到了寺中方覺釋然。可見,我們五千年文明古國的文化底藴與自然風物,是多麼的博大深奧,浩翰豐富,容不得半點懈怠與疏忽。

從寒山寺回來,我心中始終有個費解之謎,令我苦苦思索良久。一個很普通的寒山寺,有什麼神奇美妙之處,能讓作者寫出如此千古不朽的佳作呢?漸漸地,有一條不成文的定律在我心際升騰、明晰。那就是,一個人遭遇與經歷不同,決定他取得的成果也不同。象文化先聖孔子,兵聖孫臏、《史記》的作者司馬遷、高吟“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杜甫,倡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柳詠、張繼、李商隱等盡皆是然。關鍵是,他們均能把自己的人生失意昇華到一個高的境界,雖身處逆境並不消沉,具有從容面對之大度。

據史書記載:張繼原本是一位才華橫溢的秀才,他憑自己的滿腹才學,盼望能在殿試中高中榜首,或者像李白那樣,被朝廷慧眼識才,破格提拔為翰林。可事與願違,他不僅榜上無名,連自以為成就很高的詩歌,竟然也沒有得到京城文學名家的認可。無奈之下,張繼乘船順流而下。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他來到了蘇州城外的楓橋邊。望着殘月落山、棲烏夜啼,江邊的一排排楓樹影影綽綽,不遠處的三兩點漁火在水中搖曳不定的倒影,再加上從寺裏傳來清越悠長,微微顫動的鐘聲,便在遊船上輾轉難眠,百感交集,正可宣泄一下他孤寂悽美的心理,隨揮筆寫下了這首七言絕句—《楓橋夜泊》。這首詩將形象與音響色彩配合的非常協調。千百年過去了,和張繼同時代的一些舉人們,雖然高中皇榜,在朝裏或地方上得個一官半職,但由於文學成就淺,早已被世人所遺忘,惟有張繼的這首《楓橋夜泊》詩,穿過時光的隧道,經久不衰,流傳至今。這裏又向人們昭示一個真理:學識的淵博與成就,並不完全取決於是否科班出身,而後天的努力與長期的積累,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即使在當今社會,大凡在世俗人的眼裏,似乎存在一種誤區,只有考上大學或名校,知識與成就才是高人一等的“天之驕子”,上不了大學,不是科班出身,就永遠是學識淺薄的“下里巴人”。這種“一葉障目”的狹隘思想意識不知傷害與冷落了多少飽學之士,又迫使他們從逆境中發奮努力,多有不凡的建樹,最終將自己不幸的命運改變者亦不乏其人。

“尋究無源水,源窮水不窮”。時空變幻,寒山寺、張繼、“和合二仙”的傳説,楓橋與寒山寺的鐘聲,猶如嵌進江南水鄉文化遺產豐碑上的一幅美麗畫卷,不時折射出耀眼的靈光;同時,也將一支象徵團結友愛、和睦相處建和諧家園的進行曲,推向人生的前台。

高中游記作文 篇4

隨着車子的前行,遠處紫色而隱約的影子逐漸變成青翠而高峻的泰山。我舉頭仰視,心中感慨,——這就是傳説中的MountainTai嗎?

登泰山之前,要經過山腳的一條工藝品街,賣一些小玩意兒,還有賣登山枴杖和遮陽傘的。很多人都買了枴杖,估計山高路陡,提前做好準備。我的身旁走過一個大胖人,頭上緊緊地扎個紅頭巾——好像下了決心,再難也要登上泰山!泰山,真有這麼難登嗎?

一行人中,我是最年輕氣盛的,我充滿信心地竄上了好幾段階梯。

太陽不大,柔和的陽光灑向大山,穿過枝葉之間,留下斑斑駁駁的影子。仰面向上,享受林間的微風。

然而,不一會兒我就感受到了泰山的威嚴。泰山雖不是那麼的險峭,那麼的陡峭,但好歹也是五嶽之首。泰,有大、重的意思,泰山鴻毛、泰山壓頂,都是人們極力想説明泰山的高和厚重。想登上它,豈是輕而易舉的?於是,我漸漸放慢了腳步,有時停在路邊大口大口地喘氣。不過,乘此機會,倒可以環顧四周,俯仰上下,欣賞一下美景了。

是陰天。羣山籠罩着薄薄的霧,朦朦朧朧。山峯之間界限不明,稜角若隱若現。林子茂密,樹葉蒼翠欲滴。來路幾經曲折,早已隱沒在一片葱鬱之中了。

泰山最出名的地方,是有十二位皇帝來這封禪,這兒是皇權天祚的象徵。這裏還有很多名人古蹟,不走幾步,就會有詩賦題詞什麼的刻在懸崖峭壁,或是提在巨石之上。這裏匯聚古代中國最頂級的大書法家筆跡。

帶着崇敬之心,再累也要登上泰山之巔。

過了“南天門”,就是山頂。瞧這名字,多霸氣,意思是進了天門就是神仙居所,運氣好的話能見着玉皇大帝了。山頂,竟是一個廣場,沒有特別高危的山峯,飯店賓館廟宇都有,正是休憩、拜神的好地方。海拔已經很高了,從山頂欄杆處望去,大地遼闊,羣峯臣服,浮雲悠遊,山風遒勁,“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之情油然而生。

“泰山,我來了!”我站在高山之巔,盡情地呼喊。

高中游記作文 篇5

今天正月十五,晚上閒着沒事去南京夫子廟逛了。夫子廟人挺多,尤其以文廟門口最多。在天下文樞牌坊旁的秦淮河邊有金陵十二釵的大燈籠。在河的對面依舊有兩條舊紙龍,圍着一個可以活動的玉帝燈籠。在文廟裏有燈展,我錢不多就沒去,去秦淮區貢院西街24號的蓮湖糕團店吃了一碗赤豆元宵和兩個鴨油燒賣,據説是老字號。赤豆元宵有點甜。

由文廟前的人羣想起了在家鄉過十五時轉黃河的人羣。

我小時候家裏正月十五左右幾日總是很紅火,視年景好壞,有時長達七天,有時三天就結束。白天在村支部附近廣場,我們稱之為“大面前頭”或者“大隊前頭”的地方敲鑼打鼓,人們圍成一個圈看錶演。表演節目有秧歌,踩高蹺,武術,二鬼摔跤等,有時會直接請一個歌舞團或者唱戲的來熱鬧一天。

到了晚上,國小學生到學校集合,每個人都自帶燈籠。有幾年我是用裝白酒瓶的紙盒子自己製作的一個,用粗針在上面按一定樣式紮好多眼,裏面放只小木板,把蠟燭蹲在上面就算是一個燈籠了。後來曾買了一個電燈形式的塑料蜜蜂燈籠,雖然精美了許多,但是沒有動手的快樂了。學生到齊之後就排隊去遊街,首先趕到大面前頭跟上舞龍的隊伍。舞龍最前面,之後是劉家閣的鑼鼓隊,其次才是長長的學生隊伍,一個個亮着燈籠,從街上走,很是好看,很多人是看完了學生遊街才去黃河場轉黃河的。

黃河是一種類似於迷宮的陣法,先在一個叫做黃河場的地方插上粗杆,然後用細竹杆將粗杆連起來,在粗杆的頂部擺上油燈就可以了。粗杆一共361根,象徵一年365天,當然這個算法有點誤差。粗杆就像是圍棋裏的線的交點,細竹杆就像圍棋裏的細線,不過每相鄰組成正方形的四個點不是全封閉連着的,所以空隙會組成一條路,圍着圍棋盤轉九個大圈,九九八十一個小圈,繞來繞去可能就是轉黃河名稱的來歷。黃河陣有一個入口和出口,都位於陣的正北面中央的位置,叫做南天門。

黃河陣插好之後要等晚上轉,遊街的隊伍來到黃河場之後才開始進入黃河裏面轉。以舞龍的打頭,其次是學生隊伍,不過學生總是擠不過大人的,總有人能夠先擠進黃河陣裏。繞完八十一個彎之後會轉到黃河陣中央的老杆下面,然後會很努力的吐一口痰,迅速跑出去。只不過後來幾年改進了,改成投錢了,一般都是投硬幣,和收錢的`小廟一樣了。

轉黃河的過程中會放孔明燈,也叫天燈。倒是有幾次天燈沒上天掉下來點燃草垛的。轉完黃河之後會放煙花,放上十幾分鍾,比城裏放的痛快多了。放完煙花之後會有一羣男孩子們圍上去撿沒點燃的炮和煙花。煙花放完會放電影給大家看,小時候孩子們很希望晚上看電影,一邊看電影一邊上磚垛,或者點火暖手。不過近幾年沒有人在外面看電影了,都有家庭影院了,到現在偶爾會想起童年的歡樂的時光。

高中游記作文 篇6

清晨抵達昆明。我揹着行囊走到車站廣場時。天還是黑的。廣場人去匆匆。面目不明。扛着巨大的行李。蹣跚着暗沉的步伐。

而我已疲憊不堪。仰頭試圖尋找自助銀行。在售票廳右側往前的走廊裏看到了取款機。走近時。卻看到了也許是一家人。他們睡在裏面。剛好佔滿了空間。着破爛的衣裳。破爛的鞋子。孩子骯髒的頭髮。蜷縮起的身體。我呆立在那裏。然後轉身。離開。生命隨處展現出來的不幸。已成一種禁忌的光。你所持的對待只能是讓它在緘默中消失。

我只好將行李寄存好。延着北京路往前走。清早冷冽的寒風。食館裏的熱氣蒸騰到大街上。有人蹲在路邊嘔吐。喇嘛揹着一個小包裹消失在黑暗裏。摩托車呼嘯而過的鳴響。

我走進一間食館。周圍坐有三兩人。木桌木椅。我叫了一碗雞湯蘑菇面。店主端上食物後。把凍得僵硬的手捂在大碗兩邊。走了那麼久。那麼遠。最後想要的。不過是昏燈下的一碗熱湯。

有人走過來兜售地圖。我搖了搖頭。已經很久不再帶地圖冊。不過隨心而走。走到哪裏是哪裏。不再定一個又一個的目的地。然後奔着而去。

走出飯館。繼續往前走。大部分店鋪還未開門。昏暗的大廈像被卸落的空船。遺在人聲之外,暫緩世予的浮躁。踩在枯葉上,清晰聽到吱呀聲,像赴約而來的緩緩言語,另身心都靜定了下來,只為聽它與我相會時的娑婆。

偶爾看到幾個人。坐在陰影裏。低頭不動。汽車刺眼的燈光。迅疾而過。

而我已覺得疲憊。只想找一個地方坐一坐。哪裏都好。

於是走回到火車站廣場。坐在台階上。等着天亮。有人坐在行李上打着瞌睡。兜售地圖的人,不斷遊走在匆匆行人間。永遠重複一句話。要地圖麼。不管被拒與否。就像等待幸福的人。等著一句肯定。

有個女子走過來説。給我拍一張照吧。便將相機舉過來。我接過。看著她站好姿勢。按下快門。背景是巨大的公牛及車站大樓。

她收好相機。我們便走到台階上坐下。她説我等一下就坐上開往大理的火車。

我轉過頭。看到她濃密的長髮。燈光照在她臉龐上。皎潔得像滿月的清輝。眼神明亮。

我輕聲説過兩天我也會去大理。

她低頭沉默了一會。説。你若去滇池。早點去。

我輕聲應答。好。

她笑了笑。望着我的雙眼。説。你的眼神這樣寧靜。

之後揮手告別。

在路上的相識着實好。隨緣離散。感情無拖欠。不望日後會相聚。

我去等公交。天色漸漸亮起來。人越來越多。當地人黝黑的面容。頭髮油膩且亂。雙眼隱藏堅定的光茫。略略低頭。沉默並且隱忍。這種特質。使他們與外來人有某種區分。而這裏的女子。即使膚色黝黑。也有一種秀美。

車子來時。所有人湧上去。每個人都在抱怨。擠死了。可依舊不停的擠。巡警在後邊喊。小心錢包手機。一個人揹包的帶被擠掉。轉過身破口大罵。沒有人理他。每個人都要上車。這就是這個城市給我的印象。

未到八點。便來到了滇池外的住宅。這裏全是老式店肆。巷子窄窄。長長望去都無人。無一肆開門。我漸行漸去。時有鳥飛來。落枝落檐。後有日光也來。木窗木門幽靜深深。

而我已洗盡一身戾氣。免嬌嗔。不多言。不相怨。

隨後拍了些照片。離去。

步行去到了滇池。已有許多人。晨練或遊玩。我沿池畔去。望見了無數的海鷗。在水雲間飛戲。我坐在池邊的木船上。靜靜望着。此刻,籃天,白雲,鳥,行駛的船,拂柳的倒影,一切都顯的天清地遠,時日隨人相忘。

於是。誤入藕花深處了。也不枉。

有人拿來麪包屑喂海鷗。遠遠拋去並雜呼嘯。驚起一攤飛鳥,飛掠於水上。像一束驚開在人世的花,瓣瓣盡己之歡。

我不停的拍攝。為這相會之間的彼此導向及突破。對於巨大的美。能有的只是感激與沉默。

我想起今早邂逅的女子。也許她也領會了這恰逢的美。

而後我再回來。這裏的飛鳥已飛走了。這些因緣會聚。如花兒只一期。不等人。不等約。過後即辭去。

高中游記作文 篇7

華清宮懷古

——西安遊記之四

驪山青翠,殿宇恢弘。

驪山腳下的一片仿唐建築就是華清宮,門前踞一對石獅,大門匾額上是郭沫若題寫的“華清宮”三個金色大字。

華清宮是座温泉離宮。秦代時叫“驪山湯”,唐太宗重建後定名“湯泉宮”,唐高宗改為“温泉宮”,最後由唐玄宗改為現名。

唐玄宗為什麼要改這麼個名字,人們猜測與他崇尚道教有關。李唐尊老子為祖先,奉道教為國教,唐玄宗尊老崇道尤甚,痴迷修煉,一心想長生不老。而驪山温泉據説礦物質多,有延年益壽的功能:“白礬上徹,丹砂下沉。華清駐老,飛流瑩心”,人們猜測他可能因此就改了這麼個名字。而據我猜測,可能還與楊貴妃有關。唐玄宗崇道修煉,楊貴妃入宮前為道姑是同道中人,神仙情侶修煉自然應該在神仙洞府,而道家三位最高尊神的洞府分別名為玉清宮、上清宮、太清宮,他給自己的離宮叫個華清宮,是不是也有了神仙洞府的味道?

可能有人奇怪,怎麼堂堂皇帝要找個道姑做貴妃?這説起來有點兒令人難堪,因為楊貴妃本是他兒子壽王李瑁的媳婦。他怎麼喜歡上了自己的兒媳婦呢?這還得從壽王的母親武惠妃説起。

武惠妃是恆安王武攸止(武則天堂侄)的女兒,姿色豔美,能歌善舞,唐玄宗與她恩愛無比,共育有4子3女。因早生的2子1女夭折,武惠妃特別寵愛兒子李瑁,一心想立他為太子。於是便設詭計構陷太子瑛和鄂王瑤、光王琚,導致這三人先被廢為庶人,後被殺,此即“三庶之禍”。此事之後,武惠妃數見冤魂,驚懼成疾,七個月後就病死了。

武惠妃死後,唐玄宗追思不已,可又找不到可以替代的人,情緒不好。這時有人向他推薦了他的兒媳楊玉環,即後來的楊貴妃。史料上是這麼説的,可這種“推薦説”不免讓人生疑,因為唐玄宗見過楊玉環,根本不需要別人介紹。我猜着可能是他身邊的人明白他的心思,故意這麼説,給他找個台階。唐玄宗多聰明,於是就坡下驢,詔見了楊玉環。

在華清宮,我看到一塊由西安國畫院院長張義潛教授創作的名為《楊玉環奉詔温泉宮》的漢白玉大型壁畫,説的就是這次詔見的情形。壁畫是用鐵線描畫法畫的,和小人書效果差不多,其線條是用化學藥劑腐蝕而成的,顯得很清晰。畫上楊玉環正在向唐玄宗敬酒,唐玄宗一臉欣然,高力士笑着侍立在旁邊,四周有大量宮女伺候,還有樂工奏樂,宮女跳舞,氣氛很熱烈。此事發生在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楊玉環與李瑁已結婚5年。當時她22歲,而唐玄宗56歲。

據説他們住的寢宮叫飛霜殿,我們遊覽時,也見到了同名的宮殿,式樣雖為唐制,但看上去是水泥澆築的,絕非當年舊物,也就沒有進去觀覽。

唐代雖然很開放,但直接把兒子的妃子納為自己的妃子還是太過分了,於是唐玄宗用了個掩人耳目的手法,以為母親竇太后薦福的名義,詔令楊玉環出家。楊玉環頓時變身為女道士,法號“太真”,她再進宮就方便多了。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敍事詩《長恨歌》,在提到這件事時也做了掩飾,説:“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白詩人是在唐玄宗死後10年出生的,時間那麼近,肯定不會不知實情,只不過他要為尊者諱,就有意瞎説罷了。

唐玄宗為什麼喜歡楊玉環?白居易説是因為“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我覺得這可能只是一方面,因為宮中美女如雲,很容易審美疲勞,而能讓他們愛如潮湧,綿綿不絕的,應該是意氣相投。

唐玄宗多才多藝,特別愛玩兒。《舊唐書》説他 “性英斷多藝,尤知音律,善八分書。儀範偉麗,有非常之表。”他愛玩兒的有馬球,有鬥雞,最愛的玩兒的是樂舞。

唐玄宗自幼喜愛樂舞。據唐代國長公主碑記載,奶奶武則天登基時大宴羣臣,讓孫輩表演助興,只有6歲的唐玄宗男扮女裝,表演了舞蹈《長命女》,深受好評。

唐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繼位後就“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弟子。”

梨園是皇宮禁苑中的一處果園,唐玄宗在那兒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座集音樂、舞蹈、戲曲於一體的綜合藝術學院,培訓宮廷歌舞藝人。這就是為什麼後來戲曲演員都被稱為“梨園子弟”,戲班子、劇團都奉唐玄宗為祖師爺的原因。其實,梨園也有點兒像國辦文工團,除了為宮內服務,還要在國家的盛大節日慶典時演出。

唐玄宗不滿足於只當團長,還親自上場,他最愛演丑角,不管多小的角色都演。而楊玉環生於宦門世家,“善歌舞,邃曉音律,且智算警穎,迎意輒悟”,倆文藝愛好者湊到一起,自然共同語言多多,情感更易相通了。天寶四年(745年),唐玄宗冊封楊太真為貴妃。

華清宮也有一處梨園,叫隨駕梨園,它的遺址是1994年發現的,現已在那兒仿建了梨園。唐玄宗和楊貴妃經常在隨駕梨園排練歌舞。唐玄宗是位作曲家,據説他作的曲子就有好幾十首,如《凌波曲》、《霓裳羽衣曲》、《得寶子》、《龍池樂》等。我猜想,如排練《凌波曲》,自然由謝阿蠻主跳,而排練《霓裳羽衣曲》則非楊貴妃莫屬了。伴奏陣容豪華,唐玄宗親打“八音之領袖”的羯鼓,唐玄宗的哥哥寧王李憲吹玉笛,宮中著名樂工賀懷智、李龜年、張野狐、馬仙期等齊上陣,演唱者也是一流高手,或許和子,或念奴,或迎娘,真是“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唐玄宗編曲的經過也很神奇,傳説八月十五的時候,唐玄宗由道士葉法善帶着進了月宮,看到穿着霓裳羽衣的仙女在唱《紫雲曲》,就一一默記,回到宮中,傳與楊貴妃,就是《霓裳羽衣曲》。

還傳説,唐玄宗在東都洛陽的時候,夢到凌波池(在長安終南山下)中的龍女請他賜曲,他就用胡琴作了《凌波曲》。醒了之後他記下樂譜,讓樂工排練。當在凌波池邊演奏時,池中波濤湧起,出現了夢中女子。玄宗便下令為她建了一座寺廟。

在華清宮,我還看到了一處叫宜春殿的宮殿,印象中那時梨園樂伎都住在宜春院,不知這宜春殿與宜春院是什麼關係。

唐玄宗是在天寶六載(747年)將温泉宮更名為華清宮的。擴建時唐玄宗還給楊貴妃修建了專用的浴池。我們在華清宮看到了它,邊上的説明是這樣寫的:“海棠湯,又稱芙蓉湯,俗稱貴妃池。建於唐天寶六載(公元747年),乃楊貴妃沐浴湯殿。湯池形似海棠,兩層台式,青石砌就,小巧玲瓏,極為精緻。”

為什麼要把楊貴妃的浴池修得“形似海棠”?我猜應該是唐玄宗覺得楊貴妃美得像海棠花,因為後人有這樣的記載:“上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於時卯醉未醒,命力士使侍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顏殘粧,鬢亂釵橫,不能再拜,上皇笑曰,豈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

在華清宮內我也看到一處叫沉香殿的建築,不知與這個沉香亭是什麼關係。記得李白在《清平調》中也提到了這個亭子:“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杆。”看來他們經常在這個亭子玩兒。

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提到了楊貴妃在海棠湯洗浴的情況:“春寒賜浴華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讓他這麼一寫,美人出浴是妙不可言,美不勝收,於是美人出浴成了畫家、雕塑家的創作題材。白居易之前的唐代著名畫家周昉就畫過《楊妃出浴圖》,看來是英雄所見略同。後來仿者如雲,連我在華清宮遊覽時也看到了一尊此類風格的《貴妃出浴》雕塑。看了此類畫作和雕塑,我很失望,感覺太像日本浮世繪上的人物了。也許是浮世繪的模仿牽連了唐仕女畫,但不管怎樣,我都覺得畫上那些雍容華貴的女人,顯得不清純,不秀雅,連白居易筆下的嬌媚,都看不出來,只是豐肥豔俗。美在心中,心在變遷,以前的人喜歡的,今天的人未必喜歡,就如楊貴妃的“海棠湯”,池底粗糙,枱面生硬,還髒兮兮,感覺連現在的陶瓷浴缸都不如。

唐玄宗也為自己建了湯池,叫蓮花湯,據説是因為形似蓮花才叫了這個名字。可能是我的想象力太差,看了半天都沒有看出蓮花的樣子。唐玄宗肯定沒有機會讀到周敦頤的《愛蓮説》,不知他的蓮花湯是否也有“蓮,花之君子者也”的意思。

為哄楊貴妃高興,唐玄宗可沒少下功夫。為讓她穿上好看的衣服,光給她配備的織繡工就有七百人。她喜食新鮮荔枝,唐玄宗就在四川涪州給她建了荔枝園,還修了一條1000多公里的專用驛道,由驛馬驛卒晝夜不停地接力傳送,以保鮮。有一次唐玄宗給楊貴妃過生日,演奏的新曲還沒有名字,正好荔枝送到,唐玄宗就把新曲定名為《荔枝香》。把“千里送荔枝”這事説得最深刻的是杜牧,他在《過華清宮》中寫道:“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最近聽説四川在為古蜀道申遺,已將“荔枝道”併入其中,看來這事還挺確鑿的。

當然,最能見證唐玄宗對楊貴妃真情的,肯定是長生殿了,“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人們都知道這掏心窩子的話是在那兒説的。可這麼私密的話,白居易是怎麼知道的?所以我很懷疑這事兒的真實性。

如果説唐玄宗對楊貴妃真好,我相信,要説愛,我總覺得不那麼純正,有點兒像“乾爹”對情人的愛——處處哄着,如同對自己的晚輩一樣。我倒覺得他對武惠妃的愛,像老公對老婆的愛,雖沒有這麼沸沸揚揚,可愛得實實在在。比如,武惠妃設詭計害死了唐玄宗的三個兒子,唐玄宗都沒有懲罰她,還愛得依然如故。而對楊貴妃則不盡然,在需要他挺身而出予以保護的時候,他縮頭了。

按説,楊貴妃招惹不到誰,她是個簡單的人,沒有心機,不整人,不幹政,把每天的生活搞得樂樂呵呵就滿足了。可他的同曾祖族兄楊國忠不行,雖無德無才,卻弄權,結果連累了楊貴妃。當然,主要責任還在唐玄宗,是他為政思路的轉變導致了安史之亂,引出馬嵬驛兵變,要了楊貴妃的命。

唐玄宗在位前期,勵精圖治,選賢任能,把唐王朝推向全盛時期,開創了開元盛世,實際上也是中國歷史的輝煌頂點。可到開元三十年時,他要改年號,將開元三十年改為天寶元年,意思是開創新紀元的工作結束了,要開始享受物華天寶了。

此後,他懈怠朝政,心思都用到玩兒上去了,連用人都不再用心,能哄他高興,能讓他省心就行。比如楊國忠把朝政搞得亂哄哄的,他照樣用。安祿山謀反已有跡象,可誰告發他砍誰的腦袋,他覺得那個甩着大肚皮為他跳胡旋舞的安祿山,對他忠心耿耿,不可能造反,告發的人是別有用心。

可“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安祿山還真的造反了。“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唐玄宗在長安失守後只好西逃四川。

出了這麼大的事,總要找個責任人,依中國慣例,不能説皇上昏庸,只能説大臣奸佞。而且楊國忠也確實亂政誤國,安祿山造反,長安失守,就都與他有干係。所以護送唐玄宗逃跑的軍士走到馬嵬驛時,發動了清算楊國忠的兵變,“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楊國忠被殺不算,還殃及了楊貴妃。

安祿山造反引發的全國動亂,長達七年之久。最終雖被平息,但唐王朝從此衰落,再未中興。唐王朝的這個歷史轉折,也是中國歷史的轉折,此後中國再沒出現過盛唐的那種包容自信的大氣。

“白頭宮女在,閒坐説玄宗”,唐玄宗的梨園弟子們當然要為此感慨,他們不但講這段故事,還把它搬上了舞台,有些劇本甚至成了文學精品,如元代白樸的《秋夜梧桐雨》,清代的洪昇的《長生殿》(仍在唱)。而今科技發達,則有了電影電視劇,你方唱罷我登場,版本多得難以記數。華清宮是唐玄宗的梨園根據地,自然不甘落後,他們推出了大型水上實景舞劇《長恨歌》,可惜因時間關係我未能一睹為快。

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已被演繹成悽美的愛情,他們愛得到底有多深,恐怕月亮也難知他們的心,可是這帶給中國歷史的沉甸甸的無奈,卻顯而易見。

高中游記作文 篇8

昨天還是陽光明媚的蘇州,今晨卻下起了雨,窗外的雨下的不是很大,站在窗前,聽瀟瀟的雨聲。遙望遠處朦朧的天空,天地融合,靜中有動,心情亦是平靜而恬淡。塵封的記憶則被慢慢翻開,似一本陳年好書,勝過千年美酒,耐人回味。那些人,那些事,回頭望去,已是物是人非,事過境遷,曾經的青春年少堆砌滿面滄桑,曾經的單純和稜角蜕變為圓滑世故。人之一生所求究竟是為了什麼?金錢,物慾,愛情,權利,成功過後的成就感,家庭幸福的歸屬感,如魚得水的快樂感......很多很多。而愛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字,親情之愛,友情之愛,愛情之愛更是重中之重。愛與被愛哪個更幸福呢?愛是付出,是心甘情願的幸福,被愛是享用他人給予的愛,多多少少有些索取的意思吧。

雨還在下,思緒也不停歇.....有時感覺自己的心理年齡還不算太老,怎奈卻無法掩飾逐年增長的歲月年輪。人生多無奈,面對無奈我們無能為力,很多變故我們措手不及。其實人生本身就是一種無奈,當我們還未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我們無權選擇生,這就是一種無奈。當生活無奈時,我們可以選擇換個活法,換個思路,換個角度,用淡定坦然為基石,以感恩之心為輔料,拓寬自己的“活路”,用心去感受他人的愛,用心去發現身邊平凡的美,待人多些寬容而不縱容......

高中游記作文 篇9

傳説中的鳳凰是個非常神祕,而且美如仙境的地方,這裏有古老的吊腳樓,清澈的沱江,淳樸的苗族朋友,那裏的一切都讓我們神往。

4月29日下午6點,隨着汽車的緩緩啟動,鳳凰,這片讓我向往的神祕之地,我正在向你走來,正在努力一步步的揭開你神祕的面紗。

俗話説,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這鳳凰之行可謂是一個探險之旅。黑色的夜,一切那樣的寂靜,只有一輛車孤獨的行走在顛簸在公路上,偶爾也會有路邊山上的草與車子磨擦的聲音,而另一邊,是一條緩緩流駛的河流,這樣的山間公路,我們走了一個小時,翻了山,也越過嶺,還漂過河流,真是跋山涉水,好不刺激。

經過將近十個小時的車程,第二天凌晨四點左右,我們終於到達了鳳凰新城區。此時的鳳凰似一位沉睡的少年,那樣的恬靜,走在縣城的街道上,看着天空一點點的露出藍色面龐,街上的行人漸漸多了起來,他們都揹着揹簍,急匆匆的向菜場走去,應該是販菜的小商户。終於這座城市開始喧鬧起來,而我們也開始向古城出發了。

古城被新城包圍在中間,其分界是一個偌大的廣場,中央是一隻展翅飛翔的鳳凰。穿過廣場,我們看到了一排排青磚黑白的民屋,而中間則是方方正正的青石板路。穿插在古城的小街小巷,隨處可見的是苗家風味的銀飾,服裝,還有鳳凰特產——薑糖。透明的玻璃房裏,一團巨大的糖塊軟軟的,被掛在一個鐵鈎上,年輕的刷糖人,麻利的從大團的糖中,抽出一塊,交給旁邊的人,用剪刀剪成一小塊一小塊,再加上包裝,薑糖就這樣產生了。這種店鋪隨處可見,雖然包的東西一樣,但是包裝五花八門,看得你眼花繚亂。穿過熱鬧的街市,不多久就來到了文學巨匠沈從文先生的故居,這位優秀的學者曾經通過《邊城》將鳳凰的美與善展現的淋漓盡致,也讓人們對鳳凰又多了一份嚮往。

一條美麗的河流將鳳凰一分為二,這便是養育着鳳凰人民的母親河——沱江,泛舟遊於沱江之上,感受着和煦的春風,温暖的陽光,彷彿置身世外桃源。岸邊,勤勞的苗族婦女結伴洗衣,歡歌笑話,未曾注意河中的觀光者,也把他們當成了欣賞的對象。

南方長城,鳳凰另一特色,在宛如大家閨秀的北方長城面前,猶如小家碧玉般安靜的躺在那裏……

走進苗寨,熱情的苗族同胞送上一碗迎客酒,唱上一曲迎客歌,一個個精彩絕倫的苗家絕活,精彩的對歌,一切的一切那樣的值得懷念……

汽車行走在鳳凰城邊的公路上,窗外美麗的夜景漸漸遠離了視線,鳳凰之行便結束在這漸漸遠離的夜景之中。……

高中游記作文 篇10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去過浮邱山的人方能理解此話的深厚和精闢。五月初暑,受幾位朋友之邀一起南遊浮邱山。

從桃花江城關鎮往西南行12公里,平地兀起一雄峯,峯巒起伏,巍峨壯麗,蜿蜒橫斷雲流,此既為楚南名山,素有“小南嶽”之雅譽,又名“無量山”的浮邱山也。

據資料記載:浮邱山處雪峯山脈之尾,由48座秀麗山峯組成,面積約58平方公里。由於主峯海拔742米,相比湖區平均不到200米高的丘陵,此山顯得甚是雄偉,又經常在雲霧繚繞之中,遠看若浮,近看似丘,雨看若飛,晴看若沉,因而得其名。

驅車來到山下,頓覺濕袖清涼。站在山門前抬頭朝山上望去,陽光下的浮邱山羣山環抱,滿目陰綠,重染如墨。

登浮邱山需攀緣曲折迂迴的石級而上,石梯全由青一色的青麻砌建而成,階面隱着墨黑的黃豆一般大小的麻花,據傳是舜帝二夫人尋夫至此,落淚哭泣而成的斑痕。因恰是週末,天氣又好,所以進山遊玩的人也還不少。間或也能看到前面山道上行走着稀稀落落的幾個人,有遊山的戀人,也有來還願的香客,人聲與鳥語鼎沸,奇花與異草爭豔。山路石級依山勢而建,清幽奇險,時緩時陡,曲折迂迴,正如歐陽修在《遠山》一詩中所寫:“山色無遠近,看山終日行。峯巒隨處改,行客不知名。”路旁小溝浸水成溪,泉水汩汩,澗水潺潺,古木葱蘢,鬆衫擁翠,楓柏染紅,修竹盈綠,奇花漫嶺,頗有幾分幽深之感。美景如畫,人行其中,神清氣爽,身輕如燕,腳步輕盈似兔。

來到“響鼓石”,一行人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走了將近一個小時的山路。“響鼓石”位於浮邱山半腰,這裏地勢平坦,古鬆翠柏、青石成台,為遊人登山頂的天然休息之地。記得二十年多前年少的我隨父親從山的另一側爬到“響鼓石”在此休息時,曾見這裏原有三顆千年古鬆,千年古鬆墨綠中透着青黑,粗厚挺拔,茂密濃郁,高插入雲。蒼勁挺拔的浮邱古鬆,抱崖而立,鬱鬱葱葱,冠蓋青台,那自有的凜然傲骨之氣,就宛如看見我那辛勤勞作一生的父親。看着眼前只剩下的兩株古鬆,我為那棵不在的千年古鬆,不由從心底唏噓時間與親人的易失,睹物思人,歷歷在目……

“響鼓石”同時也是欣賞湘北湖區風光的最佳之處。站在“響鼓石”上那兀起的青台上,只見蒼松滴翠,巖石聳立,羣山象駿馬奔騰,千峯如雨後春筍,山巒疊嶂,氣勢磅礴。另有一處瀑布崖,數十米的懸巖峭壁,山泉飛泄而下,飛瀑如練,濺落山澗,景色十分壯觀。山風從谷底徐徐送來,翠聳風鳴。極目遠眺:資水蜿蜒如練、衣裾飄飄;洞庭雲蒸霞蔚、仙霧縹渺,美妙無比!

“道路雖無盡,前程正可期。”從“響鼓石”沿着麻石青階婉蜒直上,經“美女泉”上行兩百米左右,順山道右拐即見“浮邱山林木管理所”,管理所後青竹林中有一巖洞——“風洞”。“風洞”與山上另一處“火雲洞”自古齊名,“風洞”洞口常年冷風颼颼,前人用大花崗巖蓋住,只留有一條窄縫,遊人可伸進手掌或腳掌試探,果真如此!傳説此洞可通洞庭湖,有一孽龍藏於洞中,一有機會便興風作浪,危害百姓。玄武祖師為救庶民,用鐵鎖將孽龍鎖在洞中。不信你可探頭瞧瞧,幸運者還可觀到龍顏呢!而相鄰不遠的“火雲洞”一帶正盛開着桐樹花與野杜鵑,遠遠望去,滿山遍谷繁花似錦、奼紫嫣紅:有粉紅的,金黃的,粉白的,最多的還是那血紅色的野杜鵑,朵朵爭豔,燦爛如仙女一般美麗,在滿谷翠屏叢中,如繁星點綴,如珍珠鑲嵌,煞是眩目迷人。

“遠山初見疑無路,曲徑徐行漸有村。”耳邊突然從山頂傳來震耳的洪鐘聲,在空曠的山野迴轉悠揚,餘音繚繞……

繞過“蠟燭峯”,前行五百米,既到山頂,眼前突的變的空曠明晰起來,在鳥語花香,古樹環抱,綠樹成蔭中藏隱着一座典型的中國佛教式古代建築物,原來這就是聲名遠播、聞名遐邇的千年名寺:“浮邱禪院”。“浮邱禪院”座北朝南,青牆碧瓦,翹角飛檐,金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的映射下顯得凝重而輝煌。相傳寺院為兩晉南北朝的劉宋時期始建,初為道觀,唐代改成禪寺,為湘北唯一道佛兩教並存的古觀寺。因此浮邱寺也就成為湘北道教、佛教的發源地。

來到浮邱寺前,我恍如隔世,眼前的浮邱寺建築壯觀,金碧輝煌。早已不是多年前那個殘恆斷壁的模樣。寺前有幾株高大的千年銀杏依舊樹相掩映,顯得格外清幽。寺內散發的檀香煙火與裊繞禪音更使雲翳四面的浮邱古寺平添了幾許幽深恬靜。

“浮邱禪院”最早為五進五宅五殿式結構,“浮邱禪院”最鼎盛的時期是在北宋時期,它是當時湘北最大的佛道合教的寺院,下分為八個禪院,佔地二十多畝,殿宇高大無比,壯麗絕倫.寺內的高僧雲集。現存的寺宇建築都系十年前當地政府在原清代重修的遺物基礎上擴建翻修而成。禪寺為一個大院,中有三進四宅大殿式佈局,整座寺院以祖師殿為中心,左、右有遊廊與亭、閣、樓、台相連,氣勢非凡。沿中軸線有寺門、石牌坊、玉皇殿、寺佛殿、玄武祖師殿、祖師殿等主要建築。裏面供奉有玉皇大帝塑像、無量壽佛塑像、玄武祖師像以及觀音菩薩、十八羅漢等,在祖師殿裏的佛座台嵌有一米寬、兩米長的青石板,鐫書“印心石屋”四個大字,為道光帝御筆。遊歷整座寺院,發現寺內歷代石刻石碑琳琅滿目,行草篆隸,各體皆備。這裏成了碑刻的博物館。而整個建築依山勢層層構築,佈局精巧、氣勢雄偉。左有藏經閣,右有省思堂,前有望海閣、後有大悲院。大悲院內走廊雕樑畫棟,上面的人物、山水、飛禽、走獸栩栩餘生,全為精雕細刻之極品,可惜全是由佛道典故,我平時不甚瞭解,也就只好“走馬”了。院中間為寺院僧人開種的菜地,環境清幽,間或栽種有各季花木,有玉蘭、山茶、梅花、杜鵑、丹桂,四時花開,各吐芬蘭,奼紫嫣紅。菜地中央有一小口古石井,井沿麻石早已被歲月的井繩磨得光溜溜的,井深數丈,青黑烏亮,覓上一口井水,清甜怡心、直入心肺。

禪寺兩邊有僧房、齋堂、客房等,並有僧尼主堂唸佛,香火頗盛。百求百應,甚為靈驗。

出得寺門忽然眼前一片白濛濛的,山間霧氣隨輕柔的山風起舞,片刻成雲,圍繞身邊。同行的人瞬間不見人影,被輕柔棉絮一樣的雲海包圍,沉沒在白霧之中……山間林嵐飄浮,霧雨迷朦,如入仙境,忽隱忽現。腳下的山峯都被白茫茫的雲海籠罩着,而如煙如雪的白雲在千峯萬壑之間,在黛青色的山巒映襯下,更是波瀾起伏﹑浩瀚似海﹑宏偉壯觀……“山行本無雨,空翠濕人衣”,人亦有了輕飄飄飛仙般的感覺。

待雲霧輕飄散去,順其西南方稍走一百米距離就可以看見“飛來石屋”,“飛來石屋”開鑿在壁立如削的峭壁上,立在屋前,俯視羣峯聳峙,蒼翠葱寵,峽底清流;仰望凌空峭壁,天光一線。“飛來石屋”自古傳説紛紜,以至後來越傳越神。相傳是修始祖仙人煉丹之處。修仙人煉丹,煮石充飢。石屋四壁刻有“八仙飄海”、“二龍戲珠”、“丹鳳朝陽”等圖飾。石屋左側,立着一塊上書“丹台”的石碑。

石屋左側有一“煉丹台”,“煉丹台”儘管只能看見遺留的石爐,但可以從石爐爐心零散的、尚未燒完的焦碳上看出遠古香火正盛的浮邱山上道士在此辛勞地修煉金丹的模樣。從“煉丹台”往上看,就能看見懸建在“香爐峯”上的“煉補亭”。

在浮邱山巔觀日出、觀洞庭、觀雲海,賞夜月、賞春花、賞雪景都是難得的享受。

時日,日出東方,霞光萬道,直衝雲霄。入夜,雅緻清涼,皓月當空,月映天際……洞庭與資水,白光如鏈,水天一色。賞春花百豔竟美,看夏蟬羽翼齊飛,聽秋雨滴漏聲殘,觀冬日雪霽似銀……四季花海雲天,曲調低幽,勾魂攝魄。浮邱山已經不僅僅只是一處避暑的勝地,而是一個四季常景迥然不同的長廊畫卷……浮邱山就如一嫵媚多情、脱俗清麗的深閨處子。今日我輕輕地走近,只掀開了她遮頭紗巾的一角,卻半露了她驚豔絕倫的容顏……我是不是來得太早?我的傾慕驚了你的春夢!為你靈氣撲面的剎那,為這驚鴻一瞥的瞬間,我痴目無語,無法用言辭修飾你嬌羞的容貌,亦無法將你的美麗定格成長久的記憶。你在此等待誰呀?或許我是來得太遲?千萬年以來你將你全部的美麗無私的長久的綻放在山之顛上。山風依舊,誰又能帶走你的片刻歡顏?

人生短暫如過隙之駒,我心依戀,然美景何處不有?我心悵然,為失臂之交而倍感傷懷。人生若能璀燦一次,又何必在乎朝朝暮暮的形影廝守?若能飛翔一次,又何必留意聚散離合的刻意相隨?

屹立山顛,心太遠,風景依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