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思想作文(3篇)

來源:文萃谷 2.37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思想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思想作文(3篇)

關於思想作文1

康德説:“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值得我們仰望終生:一是我們頭頂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們心中高尚的道德律。”星空因其寥廓而深邃,讓我們仰望和敬畏;道德因其莊嚴而聖潔,值得我們一生堅守。

某雜誌刊登了一份關於青少年價值觀的報告,其中的一些數據顯示有相當一部分青少年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在公共汽車上不讓座,過馬路闖紅燈,競爭可以不擇手段,誠實意味着吃虧等明顯不文明、不道德的行為表示“難以評價”。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想,這正是我們當中一部分同齡人對社會道德和個人品德的認識模糊甚至錯誤所致,正説明他們沒能堅守住心中的道德觀。

不得不承認,有些青少年,在花花綠綠充滿誘惑的現實生活中,喪失了心靈的純潔、放棄了道德的底線,最終迷失自我,走向罪惡的深淵。原因雖然很多,但最重要的,還是他們缺乏正確的價值觀,沒有守住心中的道德。比如網上那對曾經迅速躥紅的“90後賤女孩”孿生姐妹—包包和阿紫,不就是以惡俗博出位、靠犯賤換成名的典範嗎?

要知道,一個人的真正價值並非取決於其容貌、衣着、金錢、地位等外在的東西,而是取決於他的頭腦、觀念、精神、品格、愛心、氣度等綜合素質和內在修養,取決於他是否堅守住了心中的道德觀。

一九七九年度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德蘭修女説:“人們不講道理,思想荒謬,以自我為中心;不管怎麼樣,總是愛他們。如果你做善事,人們説你自私自利,別有用心;不管怎麼樣,總要做善事。你耗費數年建造的可能毀於一旦;不管怎樣,總是要建設。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會被遺忘;不管怎樣,總是要做善事,將你所擁有的最美好的東西奉獻給世界,哪怕你會被踢掉牙齒。”德蘭修女用自己的一生將愛心灑向世界,用善良普渡眾生,用微笑撫平人們身心的傷痛。她的善行,她的義舉,使她被譽為“窮人的聖母”、“善良的天使”。這都是因為她始終堅守着自己心中的道德觀!

無論是黃昏還是晨曦初露,茉莉花,總是潔白的……

關於思想作文2

真正的文化精神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看,讓不同的思維撞出文化的火花,是和而不同,是百家爭鳴。

——題記

我欽羨諸子百家的繁榮,關於治世,儒家講求“仁”,大和天下是他們的最終夢想;墨家主張“兼愛”“非攻”,人與人和諧相處方能同泰民安;法家提倡“法治天下”,依法治國,賞罰分明才是王道。百家之思想,競相怒放,你方唱罷,我登場。我想,生活在春秋和戰國時期的人們從某方面來説是幸福的,他們有幸見證了中國文化史上最濃墨色彩的一筆。

以色列有句諺語:兩個猶太人有三個腦袋,在這個國家,每個人都在思考,個體之間的觀點強烈,碰撞,於是整個國家在不斷休養中平穩前行。

以色列著名小説家,政治活動組織者阿莫斯。奧茲借兩次經歷講述了以色列起強大的原因。奧茲曾收到總理府的來電,説總理讀了他的文章,邀請他一起喝咖啡,交流意見。“我去了,和總理來聊了一小時,結果誰也沒有説服誰。”

第二個故事是他打車的經歷。一上車,出租車司機就認出了這位經常上電視,發表見解的學者,對他説:“我讀過你的文章,但是我不同意你的意見。”然後這位司機先生滔滔不絕的'陳述自己的觀點,奧茲先生只有聽的份兒。

關於治國,學者見總理,激辯一番揚長而去;關於學習,出租車司機見到學者,不是崇拜,而是亮出自己的觀點,強大國力的背後依託的是思想上的自由。

靜默鴻蒙之時,蔡元培的一句“思想自由”今猶鏗鏘在身,大師之風範引領北大面貌煥然一新。而今,我們姑且不去評判中國社會是否民主自由,畢竟這條路上。我們還僅僅處於蹣跚學步狀態,只是我們必須要具備正視自我的勇氣。當我們的思想變得自由,當我們的社會能夠更好地吸納每個人的看法,才能使文化更繁榮,集小智於大成。

讓思想變得自由,然後我們就會發現有些問題不過是四兩拔千斤罷了。

關於思想作文3

童年是透明的蟬蜕,附着在枯藤老樹的年輪上,被記憶風吹日久而嗡嗡成韻。隔着時光看過去,覺得單薄的時間就像蟬翼那樣透明,可以請清楚楚地看見童年的影子。

我向往童年,嚮往它的一切一切。因為在我看來,人遠離了童年,人的煩惱便源源而來了。舉個例子來説,沉浸在童年的孩子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且會附帶着一堆古怪的問題和新奇的設想;隨着年齡的增長,看山疑山,看水疑水,一生旅途的經歷與常識告訴他們不能只注重表象,凡事要細細研究,品讀後再下結論;只有少數成年人看山依舊是山,看水依舊是水,只不過他們是經過分析和判斷,但在分析和判斷中領略出了山水的意境。同樣的山水在思想程度不同的人面前,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同樣一件事,在思想複雜的人心中,自然會因考慮得周全而感到苦惱了。人在不斷的成長過程中,思想也隨之複雜。

天真的孩子為何會無憂無慮呢?仔細去觀察幼時的孩子們,他們大都處於思想單純期,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全然不顧周圍的反應如何,這就是坦率,這就是天真。孩子們用“美”的眼光去觀察世界,但當他們跌入社會佈下的重重陷阱與接受更多的知識時,就全然不同了,思想豐富使他們學會了把問題複雜化。

成長的他們,漸漸地洞察到了深藏在美好面具下的黑暗,他們舉着微弱的火燭,拿着自衞的“武器”試着去揭開幕布的一角發線了黑暗,卻被籠罩其中。他們便開始在黑暗中生活,處處小心,事事警惕,煩惱就這樣不知不覺出現了。

煩惱的存在,對於有些人來説是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從此以後一蹶不起,心灰意冷,最終放棄了自己嚮往的目標;而有些人卻把它看成是生命海洋中的一擊波瀾,不但要努力地去克服它,還要從中獲取經驗,使失敗時的煩惱成為幫助自己前進的動力!

成長中的煩惱或許使你煩躁,或許使你消沉,而這都是正常的。煩惱的來臨預示着你思想的成就,是你逐漸長大的標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