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讀後感的作文彙編6篇

來源:文萃谷 2.41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讀後感的作文彙編6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今天,我讀了一箇中國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台。

《梁山伯與祝英台》與《白蛇傳》、《孟姜女》、牛郎與織女》並稱中國古代四大傳説。其中,梁祝傳説是我國最具輻射力的口頭傳承藝術,也是惟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説。梁祝故事在民間流傳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謂中國家喻户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

《梁山伯與祝英台》細膩地呈現一段唯美徹骨、驚天動地的愛情。 出身富裕人家的祝英台反抗傳統社會對女子的不平等待遇和束縛,爭取到與男孩子一同讀書受教育的機會。繼而挑戰長久以來“門當户對”的觀念,與同窗三年的平民子弟梁山伯相戀,為自己爭取婚姻自由。然而,保守的年代卻棒打鴛鴦兩分離。但梁山伯、祝英台的情,終究感天動地!二人化成彩蝶翩翩飛舞,溶入多彩、自由的天空,所經之處,花兒漫天開放。

看了《梁山伯與祝英台》後我認識了許多具有不同特色的人物,讓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吧。

祝英台:16歲少女。生於浙江上虞的世族人家,聰明伶俐,自小喜愛讀書,不願受中國“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所束縛。在父母的答應下,男扮女裝去讀書,因而認識了梁山伯,並暗戀着他,後來卻因馬家的強勢及威脅所逼,不得不和梁山伯分離。

梁山伯:17歲少男。生於浙江紹興的庶民家庭,温文儒雅,謙恭有禮,長相俊俏。在讀書時認識了祝英台,後來發現祝英台是女兒身,兩人相愛卻因為馬家威嚇而無法成為親家,最後抑鬱而終。

馬文才:18歲少男。不擅讀書,身邊總是跟着一羣狐羣狗黨,仗着自己家有錢有勢,到處欺負他人,所以和狐羣狗黨三人行都經常被老師處罰。也因為他發現祝英台是女生,所以造成後來梁祝兩人相戀卻無法在一起的悲劇。

從古到今,有無數人被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悲慘愛情所感染,而我也被這一美麗、悽婉、動人的愛情故事給深深地感染了,我羨慕他們能憑着自己的信念真愛到底,我會永遠銘記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悲慘愛情。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書,是人類一生的旅途。你隨時都會乘載它,饒有興趣得看着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

《竊讀記》這篇課文講述的是關於一位小女孩愛讀書的故事。她愛讀書,愛讀好書。她為了讀書可以連續走好幾家店;她為了讀書可以放學後直接趕到書店;她為了讀書,甚至可以一連待上好幾個小時。

她珍惜時間,珍惜讀書的每一秒的時間。但是她家並不富裕,買不起書,她只能默默地躲在角落裏讀,有時她會貼在一個大人的身邊,彷彿她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兒。每當她覺得當時的環境已不適宜再讀下去的時候,她會知趣地放下書走出去,再走進另一家。有時,一本書要到幾家書店才能讀完。

看看她那對學習的態度,對讀書的喜愛。再比照一下自己,簡直是羞愧不已啊!最後她寫道:這時,我總會想起國文老師鼓勵我們的話:“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對呀,國文老師説得非常有道理。糧食的哺育是身體,而書籍哺育的是靈魂。一個知識與智慧不斷增長的人,才是健康成長的人。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故壘蕭條大樹凋,高衙依舊俯寒潮。英名左鄧同千古,白骨沉沙恨未消·”這是《中日甲午戰爭》中的'一篇詩文,從中我們不難看出英勇抗擊日寇的我北洋水師將士們的錚錚鐵骨。

書中是這樣記載的:在光緒二十年(1894年)八月17日中午,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率艦隊在黃海大東溝海面遭遇日本艦隊來犯,12點50分,雙方艦隊接火,拉開了甲午戰爭的序幕。此戰我以10艘艦對敵艦12艘。戰鬥異常慘烈,定遠和其姐妹艦鎮遠艦在陷入敵艦的重圍之中,仍然堅持戰鬥,定遠艦右翼總兵劉步蟾和鎮遠艦左翼總兵林泰曾,互相合作,力挽危局,愈戰愈勇。3點半時,定遠艦所發出的30釐米半口徑巨彈,命中鬆島。日本旗艦被擊中起火,完全喪失了指揮和作戰能力。致遠艦管帶鄧世昌臨危不懼,對大副陳金揆説:“倭艦專恃吉野,苟沉是船,則我軍可以集事。”決定除掉敵艦主力吉野艦,於是,陳金揆果斷開足馬力,直衝吉野艦,但不幸被魚雷擊中,全艦將士全部殉難。鄧世昌墜海後,其隨從劉忠持救生圈往救,但鄧世昌以“闔船俱沒,義不獨生,仍復自沉。”這天正是鄧世昌45歲生日,他與200餘名官兵壯烈殉國。鄧世昌“大將怒沉舟”的悲壯故事,給後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為中華民族歷史譜寫了一曲壯烈的悲歌!經過4小時40分的酷戰,我方5艦沉沒,800餘人傷亡;日方六艦受重創六艦受傷,傷亡300餘人。

讀到這裏,我的心異常焦慮,有如此英勇的戰士,我們為啥還會慘敗哪?我們再看看當是的清政府吧。

光緒十四年(1888年)慈待太后挪用海軍經費3000萬兩白銀,在清漪園的廢墟上興建起頤和園。致使北洋水師沒有更新裝備,彈藥不足。開戰後清政府最高軍事統師李鴻章,又執行避戰保船的方針。這樣,北洋艦隊深藏威海港內,坐待日寇來攻。後來,日軍從寬鬆成登陸,佔領威海,致使劉公島成為一個孤島。在外援斷絕,內部叛亂的情況下,丁汝昌仍連續擊退倭寇8次進攻,最後,知大勢已去,遂自殺殉國。在當時政府腐敗、國民羸弱、士氣不振的形勢下,丁汝昌一人是無法挽回敗局的,“壯志未酬身先卒,常使英雄淚潢襟”。

中國近百上前的歷史悲劇,雖已成為過去,但它幾乎是一部中國近代史的縮影,一個可悲可泣的歷史教訓,當引起後人的無限深思!

看今朝,美國富強,他想打誰就打誰,沒有人敢惹,朝鮮戰爭,阿富汗戰爭,南斯拉夫戰爭,伊拉克戰爭等等,都是打着給人家帶來和平的謊言發動的。多少百姓無家可歸,多少妻兒老小慘遭塗炭,有誰給他們做主,有誰給他們撐腰,沒有,因為他們沒有一個強大的祖國,這就是強權,沒有理可講的。

滄海橫流,驚濤拍岸,似乎還在默默地吟唱着一支早已消逝的悲歌……中日甲午戰爭記錄着清王朝的腐朽無能和中國人民不可侮的民族氣節!如今,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裏,我們要牢牢記住,落後就要捱打,要想不被欺負,就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國家領導集團,帶領人民搞好建設,增加教育和科技投入,提高綜合國力,加強國防,把國家建設的無比強大,上下一心富國強民,這樣才能使我們立於不敗之地,才能使我們昂首立於世界之林,才能讓我們的子孫後代有幸福安康的日子過,這也就是我們要生存,要和平的唯一出路。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八十天時間能夠環遊地球嗎?現在當然可以,但是一百年前呢?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交通工具。是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更不説在八十天這麼短短的時間裏,但福克先生做到了。 福克先生是廣播劇《八十天環遊地球》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位英國紳士,他有着堅強的意志、淵博的知識、豐富的野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善良,樂於助人的心靈。

他在同伴的幫助下,克服了千難萬險,穿越了三大洲:歐洲、亞洲、美洲,三大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完成了八十天環遊地球這件不可能的事,而且離最後的期限只有短短一秒鐘。 我也喜歡旅遊,我經過的歷程和福克先生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聽完這部廣播劇,一個夢想在我心頭紮下了根,那就是—環遊地球,等我長大了,有朝一日,我也要環遊地球!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如果一本教育方面的書能對一線教師的教學有深刻的實際的影響,那麼這樣的書一定是一本好書。我認為《我的作文教學主張》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在本書中,作者以樸實但充滿智慧的語言,提出了九大革命性的作文教學主張,它們是:“興趣”重於“技能”;“生活”重於“生成”;“發現”重於“觀察”;“講評”重於“指導”;“多改”重於“多寫”;“真實”重於“虛構”;“文心”重於“文字”;“課外”重於“課內”;“寫作”重於“閲讀”。

可以説,他提出的每一個主張都讓我深有觸動。

觸動之一:“講評”重於“指導”。管老師對作前指導的看法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他説:在我看來,百分之九十九的“指導”都是好心辦壞事。讀的時候我就在想:這樣説來,對作文難道就一概不指導了嗎?指導況且寫出歪瓜裂棗的文章,不指導的文章長什麼樣,我都不敢想。再往下讀:寫作沒有自由,世上將失去無數優秀的作家,也將失去無數優秀的作品。寫作,要那多的“裹腳布”幹什麼!是啊,想想我們自己寫出來的東西如果不是發自內心要表達的,是外力強加給你的,你能寫出活生生的好文章來嗎?學生的每日故事是我最想看的,因為這是他們真實的生活,讀着他們的故事我也好像走進了他們豐富的童年世界,喜怒衰樂,這樣的文章有人指導嗎?再想想每個單元的單元作文,讀起來千篇一律,原來是我指導造的孽啊。學生作文前,套用林語堂的説法,老師的話應該“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寧要真實的貧窮,也不要虛假的繁榮;寧要不完美的真實,也不要虛假的完美,這是對待一切問題應該秉有的求真態度。作前指導,你還沒見到學生的作文呢,你還沒給病人把脈呢,也沒給病人做化驗,想當然地給病人吃藥,這是什麼邏輯?殺人不見血的庸醫的邏輯。丟了“作前指導”,寫作最需要的,不是技巧,不是知道,是自由,是自在,是自我。重視“作後講評”吧,它“綠色無公害”,它順應學生的寫作步伐,學生需要什麼幫助,就給予什麼幫助。偏偏,嘿,偏偏作後的“講評”在作文教學界,一直被置於可有可無的位置!關鍵是怎樣操作講評,每個人的都講評嗎,這在50多人的大班可是一個不太實際的問題。也許讀書讀出來了問題才會進一步思考。且往下看:國小生寫好了作文,老師用心研讀學生的作文,“指”出哪句寫得好,句子就該這麼寫:那段寫得好,段落就該這麼寫;那篇的結構好,結構就該這麼處理,作文就該這麼寫。“指”出哪裏有問題,什麼問題,號召沒有這些問題的同學,一起來幫助解決。潛存這些問題的同學,由此也獲得了潛在的教益。那就是實實在在的“指導”。老師認認真真研讀學生的作文,由學生的作文現頭,引出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域”的作文訓練點,這就是實實在在原“指導”。

學生在前面一路自由歡快地小跑,老師在後面跟着,看着,看到美好的地方,告訴學生,停下,慢慢走欣賞啊。學生摔了個跟頭,老師後面喊,停,有人受傷,原地休息,包紮一下,調整一下。後者,就是以“講評”為核心思想的作文教學。收穫:本學期作文在還沒學之前就讓學生把單元作文寫好,教師系統看完,從中找出精彩之處,叫學生看,學生之間互改,不足之處讓大家幫忙改正。作前不指導,作後重點講評。這一章節寫得最好,把操作講評課的方法寫得很明白,易於效仿,但須反覆琢磨,怎樣才能和自己班情況有機結合。在這一章節的最後,管老師説:唯一的遺憾,作後講評太累。這次備好的課,下一屆帶班派不上“現買現賣”的用場。但,總得有人去擦亮星星,儘管多麼遙遠、多麼艱難,作後講評,就是那顆遙遠的星星,我正搭着搖搖欲墜的梯子,擦那顆灰暗的星。

觸動之二:“多改”重於“多寫”

學生作文,少的是“改”。“文章是改出來的”“文章不厭百回改”,修改對於寫作的重要性,老師們“知道”也只停留於“知道”。切中要害,老師會改還不行,關鍵的是得讓習作者本人會改,要讓他們知道改哪,如何改,這個是最難的。學生寫了一篇又一篇的作文,卻都是在低水平重複,寫得再多,也白搭。要讓每一次的寫作,都到達寫作的極限區域,進入寫作的潛能區域。“改”,幾乎是進入的唯一途徑。我在疑問了:這樣的改有時間嗎?學生還有這樣那樣的作業,且別説別的,光是語文基礎知識就已經佔走了多少時間啊。

讀後感的作文 篇6

這本書的作者是,比爾·布里坦(Bill Brittain)1930年生於美國紐約州羅切斯特市。他童年時代一直生活在他那擅長運動的哥哥的陰影裏,因此他只能沉湎於讀書,並從中找尋自己的夢想與快樂。成年後,他曾做過一段時間的國小教師,後來便在長島勞倫斯區勞倫斯高中任教,教授英語和閲讀輔導課。他的很多故事素材都來自他的學生。他曾在《愛樂皇后偵探雜誌》和《阿爾弗萊德·希區柯克偵探雜誌》上發表過很多故事,還出版了兩部很受青年人歡迎的小説《全球的金錢》和《魔鬼的毛驢》主要的內容就是司徒·米特是巫師村一家店的店主。他向我們講述了村子裏發生的非常多怪事:

在巫師村開的教友聯誼會上,來了一個名叫泰德司·布林的小矮人。他説只要五角錢從他那裏買一張帶着紅點的卡,就可以讓你的願望實現。波莉是個説話沒有分寸女孩子,應為這樣她得罪了不少人,她的願望是讓大家都不再討厭她,羅威娜是個可愛的女孩,十五歲就開始早戀,她喜歡上了每年只來兩次到鎮上來賣農副產品的亨利·派樸爾,她的願望是讓他喜歡上自己,十六歲的男孩亞當,因為家裏的農場乾旱沒水而憂愁,他再也不願到遠處的河去取水,他的願望是農場會有很多很多水。最後,三個人的願望都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實現了……

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願望不是靠 別人來實現的,而是靠自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