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優秀公開課教案(精選10篇)

來源:文萃谷 7.01K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陋室銘優秀公開課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陋室銘優秀公開課教案(精選10篇)

陋室銘優秀公開課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理解“陋室”的“陋”和“不陋”,進而掌握文章的主旨“惟吾德馨”。

能力目標 :學習託物言志的表現手法,理解“銘”這種文體,可以賞析並仿寫對偶句乃至銘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文本研讀及課外知識延伸,理解作者劉禹錫的高尚情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並進而理解中國古今名士的閒雅情趣和精神追求!

二、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通過反覆誦讀、交流探討,理解文章主旨!

2、學習銘文的寫作手法,尤其是比興和類比的手法!

3、反覆吟誦乃至當堂理解背誦。教學難點:通過有效教學,使學生真正理解、感悟中國古今名士的閒雅情趣和精神追求,能夠靜聽賢明之心!

三、教材分析 :

《陋室銘》是一篇語言、意境兼美的名作。陋室,是作者劉禹錫受人擠兑而住的簡陋房屋,但作者為它作銘,託物言志,藉以表達自己的志向和情操。真可謂用“陋室不陋”“惟吾德馨”的博大胸襟和高尚情操激勵了太多的中國文人,所以在純粹“賞析”的教學設計上,教會學生理解作者及所有和作者有一樣精神追求的雅士的情懷,是上課的重難點。至於銘文的寫作手法,如“比興、對偶和類比”學生很容易掌握,會仿寫即可!

四、計劃課時:

一課時

五、教學步驟

1、導入:人的一生當中,必定會經歷很多挫折和磨難,但是,越是苦難的挫折,越能折射出“高人雅士”的坦蕩胸襟和勵志情懷!一路走來,我們接觸過蘇軾被貶但仍“夜遊承天寺”,釋懷地吟出“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龔自珍被迫離開朝廷,也是一路高歌“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今天,我們再來聽一聽又一個被貶文人劉禹錫的故事,看看他又經歷了什麼?

2、【多媒體展示】話説唐朝詩人劉禹錫因參加政治革新運動失敗,被貶到和州做“通判”,按當時規定,他應住衙門裏的三間屋子。可是和州知縣策某是個勢利小人,他見劉禹錫被貶而來便多方刁難,安排劉禹錫住在偏遠的縣城南門,面江而居。劉禹錫見房子面對大江,不但沒有埋怨,反而很高興,還撰寫了一副對聯貼於房門,請大家讀一讀:“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這個舉動氣壞了策知縣,於是又劉禹錫搬到城北門的,一間半小房子。因為新居處於德勝河邊,環境也不錯。劉禹錫也沒有計較,依然安心住下,又寫了一副對聯,請大家讀一讀:“楊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策知縣見他仍是悠然自得,又把劉禹錫的住房再度調到城中,而且只給一間僅能容下一牀一桌一椅的簡陋房間。半年時間,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斗室。想想這實在是欺人太甚了,劉禹錫憤然提筆寫了一篇《陋室銘》一文,並請人刻於石頭上,立在門前。這就是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的氣出來的千古名篇《陋室銘》。

3、全班齊讀《陋室銘》,請大家感悟一下劉禹錫要借文章表達自己的什麼想法?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那麼,既然肯定這是一間陋室,作者身居陋室卻説“不陋” 原因為何?明確:居室環境--清幽雅緻交往之人--高雅脱俗日常生活--修身養性

5、文章開頭和結尾看似和陋室沒有關係,它們有什麼作用呢?明確:用名山名水來類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名廬名亭及名人名言來類比“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代入諸葛亮、揚雄、孔子的典故)聯想一下,有沒有其他類似的高潔人士,不注重居所但是精神生活很富足?引入“杜甫草堂”和“善洲草棚”,讓學生進一步瞭解“惟吾德馨”的含義!

6、帶着一種崇敬之心,再次朗讀《陋室銘》,順着思路當堂背誦。

7、瞭解“銘”這種文體 古代是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8、作業:仿照《陋室銘》,修改《教室銘》,讓它成為勵志、高雅的好韻文!《教室銘》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斯是教室,唯我閒情。小説傳得快,雜誌翻得勤,琢磨打籃球,尋思遊戲廳,可以打瞌睡,觀窗景。無書聲之亂耳,無複習之勞心。自習説閒話,講課聽不進。心裏説,混張文憑。附:“《陋室銘》賞析”課堂反思昆八中楊麗之前的教學構思自己是經過“幾番斟酌”的,想通過簡潔的步驟,利用文本研讀上升到理解劉禹錫及像劉禹錫一樣有“淡泊名利、安貧樂道”的高雅人士的精神境界和情懷!可是,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好像並不容易貼近理想。一堂課上下來,我明顯覺得學生對於劉禹錫的敬重,對延伸出來的諸葛亮、揚雄、杜甫(對楊善洲的敬佩感稍微強一些),都只是達到了一種“觀望”和“簡單瞭解”,只知道他們的居所簡陋,人物業績可觀,但是並沒有從內心深處感悟或感觸到“居者德馨”使“陋室不陋”!細細思量,一是古代人物距離學生太遠,如果只通過事例講解,學生只能“淺嘗輒止”,少了對比和挖掘!二是文本里對於劉禹錫的塑造,從生活情趣、居室環境到交往人物的分析也不夠深入,所以這個人物是“一閃而過”,這個部分應該通過字詞揣摩和對比引申再加強一些,人物的精神、品質才能鐫刻在學生心中,這對於後來其他人物的類比也是必須而更好的鋪墊! 其次,對於作業拓展,仿寫和修正“教室銘”,本來以為會是公開課的亮點,但是因為現場發揮,學生特別拘謹,很放不開,有些不夠“閃亮”! 最後,因為節奏沒有控制好,沒有讓學生當場背誦,有些遺憾!

陋室銘優秀公開課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準確識記重點文言實詞,背誦並翻譯課文;

2、能正確掌握託物言志的寫法並嘗試在寫作中使用;

3、能明確理解作者那種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確立自己的人生志趣追求。

設計理念

張揚師生個性,強調朗讀品位、滲透學法指導,重視合作討論。

教學重點

1.加強朗讀學習,在誦讀課文的過程中正音、釋詞,理解全文內容。

2.在理解文意、流利誦讀的基礎上,背誦並默寫全文。

3.明確本文借物喻理、託物抒情的寫法,理解文章如何通過描繪景物和陋室的生活來表現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教學難點

學習本文借物喻理、託物抒情的寫法,理解文章如何通過描繪景物和陋室的生活來表現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教字方法

導讀法(通過"三讀"達到理解課文內容,爭取當堂背誦全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之美

《愛蓮説》中説:“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繁。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人各有志,人各有愛,在世人都愛豪宅名車的今天,如果誰告訴你他愛陋室的話,你準定認為他有病。而古人中有人甚至為他的陋室寫了一篇文章來讚美,一間簡陋的居室,究竟美在何處呢?他就是劉禹錫。今天咱們來學習他的一篇著名的美文精品——《陋室銘》。

二、作家作品之美

請一個同學讀書下注釋,瞭解作者和“銘”的特點。

1.作家作品簡介

本文選自《全唐文》。作者劉禹錫(772-842),唐代詩人,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曾中進士,任監察御史。他熱心贊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政治革新失敗後,被貶官降職多次。他與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劉賓客集》。這篇《陋室銘》是他貶為和州刺史時在任上寫的。

2.關於“銘”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陋室,意思是簡陋的房子。“陋室銘”的意思就是通過對陋室的描繪和議論表達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三、誦讀感知美

1、文讀百遍,其義自見。

我們就從朗讀入手解讀它。老師先拋磚引玉,範讀全文。請大家在難讀難寫的字標註一下,注意聽準字音,注意句子的語氣語調。

學生結合課文提示註解自由地大聲地朗讀課文

2、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基礎知識是學習的重點之一。(由學生提出問題,儘量讓學生來解答,達到疏通字詞的目的)請學生逐句翻譯課文。掌握重點詞語。

有仙則名:著名。有龍則靈:靈異。斯是陋室:這。

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

苔痕上階綠:長到。草色入簾青:映人。談笑有鴻儒:博學的人。

往來無白丁:指沒有什麼學問的人。

無絲竹之亂耳:指琴瑟、策管等樂器,這裏借代奏樂的聲音。

無案牘之勞形:案牘:官府的公文。勞形:使身體勞累。

何陋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裝句,有什麼簡陋的呢?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聞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龍(居住)就能降福顯靈。這(雖)是間簡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蘚給階前鋪上綠毯,芳草把簾內映得碧青。談笑的是淵博的學者,往來沒有淺薄的人。可以彈奏素樸的古琴,瀏覽珍貴的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楊子云的玄亭。孔子説;(雖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裏面)有什麼簡陋的呢?

四、品讀欣賞美

我們不僅能通過閲讀感知到陋室的形象之美,還能通過品讀欣賞出陋室的意象之美。有哲人説: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課文就是我們用眼睛、用耳朵、用心靈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窗口。本文的美可以概括為語言美、形象美、品格美。(板書三美 )

1、探尋語言之美

同學們發言的內容可能有:簡潔、生動、形象,充滿情感之類。

點撥:文章的語言之美:

一表現在句子的節奏美。

二表現在句子的形式美。或偶句,或奇句,或排比句,或長句,或短句,或獨詞句,既凝練流暢,又錯落有致。

三表現在句子的表達方式美。百字短文,融敍述、描寫、議論、抒情於一爐,一個“美”字連綴全文,文筆簡潔,情感豐富。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讀法與現代文有所不同,大家回憶一下電影和電視裏看到的古人是怎樣讀書的呢?

學生自由發言,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古人讀書拉長了聲調,像唱歌一樣的。(請你給大家模仿一下,好不好?)

②搖頭晃腦的。(也請你給大家模仿一下,好不好?)

是的,古人讀書很有韻味,自得其樂地讀,一般語氣都比較舒緩。我們讀古文雖然不需要搖頭晃腦,但可以吸取一些有益的讀書經驗,如舒緩一些讀。(生讀課文)

2、欣賞形象之美。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運用什麼修辭手法?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討論並歸納:運用比喻、對偶起興,以虛襯實,以山水引出陋室。前二句類比"陋室",後兩句暗喻自己。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兩句在文中起什麼作用?深刻含義是什麼?

討論並歸納:“陋室”二字扣題。"德馨"二字統領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強語氣。這兩句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是由於人品德高尚,就忘卻了室陋,另一層意思是由於人的品德高尚為陋室增光添採。

陋室內外是何顏色?景色有何特點,用一個詞(字)概括。

明確綠色,青色,景色別緻幽雅(幽)品析"上"、"入"二字的妙用。

明確:"上"、"入"二字生動傳神,以靜為動,不僅使景物人格化,活躍而有生氣,而且流露了作者對這景色的喜愛之情,我們可以想象出這是一個多麼幽靜安寧的環境。

與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點?

明確鴻儒,無白丁(雅)

"鴻儒"可否換成"羣儒"?

不能。"羣儒"則無"大"之義,顯得太多了。

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麼?有何特點?

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安)

能否將"閲金經"改為"閲五經",為什麼?

明確不能。因為作者當時受貶,思想上有些消沉,想從佛經中找到某種寄託,"閲金經"正是作者當時思想感情的折射。

作者用什麼來類比自己的陋室?

明確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寫什麼?

討論並歸納:語見《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認為,九夷雖然簡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裏,就不簡陋了。此處引用孔子的話證“陋室”説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與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把個"陋"字徹底翻了過來,達到"不陋"的最完美境界,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做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請同學們讀出作者對最喜愛的“陋室形象”進行描畫的句子:

請同學們談談,能從中看出、讀出、悟出多少個“美”來?

討論、點撥:可以看出陪襯美、畫面美、環境美、人物美、生活美;可以讀出描寫美、語音美、情感美;可以悟出品格美、氣質美、高潔美、正直美、風度美、清高美、質樸美……

順勢點示:寫陋室就是寫人,詠陋室就是詠志向。作者在這裏通過對陋室的描繪與讚美,賦予陋室一種高潔的品格,不僅寫的景是美的,而且引人的思想向更廣闊更深遠的天地伸展

3、品味意藴之美。

作者寫有仙之山和有龍之水,一是對“陋室”的襯托,在反覆的襯托之中既突出“陋室”的不陋,又表達自己的情懷;二是由古代名賢的居室引出評價和比較,名為寫室,實際寫人,寫出人們對生活理想的選擇,突現自己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對胸懷磊落、行為正直、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等高潔品德的崇尚。

文章託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現作者不貪戀富貴榮華,不與統治階級同流合污,重視自身修養的思想感情。(文章主旨)

作者好像是在寫陋室,而實際上是託物寄意,弦外有音,這就是我們所説的“意藴”。

五、吟讀歌頌美

同學們帶着對“陋室”的讚美之情讀課文。

(三讀領悟內涵,男、女生各讀一遍)

全班競背(學生自由背,小組中相互背,全班競背)

六、審讀判斷美

1、看材料(教室銘),思考問題。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斯是教室,唯吾閒情。小説傳得快,漫畫翻得勤;琢磨追星去,尋思看電影。可以睡大覺,作鼾聲。無書聲之亂耳,無複習之勞形。雖非藍球場,好似遊戲場。心裏雲:“混張文憑。”

思考:

(1)材料是針對學生中的哪些現象而言的?

(2)那麼應該怎樣對待我們的學習生活?

2、讀了劉禹錫的《陋室銘》,你能不能學習劉禹錫,為你的家取個名,用來表達居住在家中的感受?

3、談談你對劉禹錫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

(學生自由討論,自由發言)

稱頌:人品高尚。

批評:逃避世俗,缺少為國為民的奉獻精神。

小結:學習古人的作品,要用現代人的眼光看待古人;要擇善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要批判的學習和接受。

七、激勵傳承美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鮮明、格調高雅,構思巧妙,意境雋永、韻味深長、文句精美而勝炙人口,久為傳誦。本文是作者用來自述其志的。通過對居室情景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一種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山水 比興 引 陋室

對偶 擬人 描環境

襯托 對仗 誇朋友

虛實 對比 話生活

類比 暗含 立志向

引經 據典 表態度

陋室銘優秀公開課教案 篇3

總體分析:

《陋室銘》是七年級下學期的一篇文言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鮮明、構思巧妙、韻味深長而膾炙人口。本文作者自述其志,通過對居室情景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一種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複習目標:

(1)知識目標:背誦並理解性默寫課文,掌握相關文言實詞;

(2)技能目標:與會考題目作無縫鏈接,正確完成相關題目;

(3)情感目標:通過理解作者那種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舉一反三。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相關文言實詞,及在不同文段中的不同含義。

(2)教學難點:對文章中心思想的分析理解。

教學過程:

一,出示複習目標:

1.熟練背誦,準確默寫課文。

2.積累文言詞句。

3.理解課文內容、主旨、手法。

4.反覆練習,提升能力。

二,總體分析:

(1)作者回顧:劉禹錫,唐代散文家、詩人

(2)文體複習:銘是一種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三,背誦默寫

出示全文,讓全班同學默唸一次,然後聯繫國中學過的劉禹錫的其他兩首詩歌,作默寫拓展訓練。

(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作者:劉禹錫(唐)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2)秋詞·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四,詞語複習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名:有名靈:靈驗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這,是:只是,德馨:品德高尚

(3)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上:長到,入:映入

(4)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鴻儒:學識淵博的人。白丁:沒有學問的人

(5)可以調素琴,閲金經。調:彈奏。 金經:佛經

(6)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絲竹:低俗吵鬧的音樂聲,亂:擾亂案牘:官府的公文

勞形:使身體勞累

五,重點句譯註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裏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簡陋了)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葱,映入簾中。

(3)可以調素琴,閲金經:可以彈奏素樸的古琴,閲讀珍貴的佛經

(4)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沒有(嘈雜的)音樂聲擾亂雙耳,也沒有官府的公文來使身體勞累。

六,中心分析:

(1)開頭以兩個類比起興,以虛襯實,引出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二字扣題,“德馨”二字統領全篇。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上”“入”二字,化靜為動,生動傳神;“綠”“青”二字襯托出“陋室”環境的清新、優雅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寫交往之雅,襯托出主人才學高,品德高尚,也從日常交往方面寫出“陋室不陋”。

(4)“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寫日常生活。從正反兩面寫主人的情趣之雅,表明“惟吾德馨”,從側面寫“陋室”不“陋”。

(5)“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以古代賢人自況,表明“陋室”主人和古賢人有相同的志趣和抱負。

練習:會考默寫訓練:

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寫出“陋室”環境清幽的句子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閲金經

4.表明了主人不熱衷於名利的句子是: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5.作者用來自況的句子是: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七,全文中心小結:

本文通過簡要而生動地描述“陋室”內外的情景,並用託物言志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潔傲岸的道德情操。

八,會考真題分析:

(1)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C)(2014,湖南郴州)

A.結尾引用孔子的話來收束全文,突出自己就是和孔子同一類的君子。

B.作者從環境幽雅、交往高雅、生活情趣高雅三方面來表現陋室不陋。

C.“銘”是用於述功或勸勉的古代文體,作者為陋室作銘,顯然是為了表述自己對那些沉迷官場者的勸勉。

D.“何陋之有”巧妙迴應開頭“惟吾德馨”,不將孔子原話全部引用,顯得含蓄無窮,引人深思。

【解析】提示:“銘”是用於述功或警戒自己的古代文體,作者為陋室作銘,是為了表達自己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警示自己保持高尚品德。

(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C)

A.文首以山水類比,表明陋室也有山水般的“名”與“靈”;後文又以“諸葛廬”“子云亭”類比,表明三者均因主人德高而顯名。

B.“調素琴”與“無絲竹”,前者悦耳,暗示自得其樂的陋室生活;後者是作樂俗音,從正反兩面描寫的是同一情操,並不矛盾。

C.本文以兩個知名歷史人物的名室來類比陋室,説明陋室不陋是因為主人品德高尚,日後也能像諸葛亮一樣為國效力、建功立業

D.選文在描寫“陋室”時,重點突出了“陋室”環境之清幽寧靜和室內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解析】文章沒有抒發作者“日後也能像諸葛亮一樣為國效力、建功立業”的希望。

(3)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B )

A.作者用“山有仙為名山,水有龍成勝水”的觀點,自然引出“陋室”,突出“惟吾德馨”這個核心。

B.本文通過對“陋室”內外情景簡要而生動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和高潔傲岸的道德情操。

C.本文句式整齊,節奏分明,音韻諧美,讀起來抑揚頓挫,體現了一種整齊與錯綜相結合的和諧美。

D.全文議論起筆,推出“陋室”一語統攝全篇;次寫恬靜氣氛、往來人物、平常生活:無一“德”字,卻處處言“德”。

【解析】應是“德馨”一語統攝全篇。

陋室銘優秀公開課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掌握文言實詞,翻譯背誦全文

2、學習比興、對偶等修辭手法

3、感受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教學重點:掌握文言實詞,翻譯背誦全文

教學難點:感受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你心中理想的居所是怎樣的?

2、劉禹錫被貶謫時,受到排擠欺壓,居住於一間陋室,他的心態可能是怎樣的呢?

二、朗讀指導、落實字詞

1、教師範讀、學生朗讀

2、圈劃出不理解的字詞,查字典落實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整體把握

1、陋室“陋”還是”不陋”?評判的依據是什麼?

物質——陋

精神——不陋

作者的態度——不陋

作者評價的依據——主人品格的高下

2、朗讀課文,作者是分幾個層次表現陋室因為主人品格而不陋的?

為課文劃分層次

四、逐層理清

1、作者是怎樣開篇的

(1)“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是為了説山道水嗎?

重點在於“仙”“龍”

(2)“仙”“龍”有暗指什麼?體現作者怎樣的心理?

暗指作者自己,對自己品德高於庸俗常人的自信

精神志向不因為現實而受侷限

(3)用怎樣的情緒朗讀這一句?

(4)通過類比引入主題

2、作者是怎樣承接主題展開表現的。

環境幽雅:

(1)展開想象,説説這是怎樣的環境?

(2)“上”“入”兩字是什麼用法,這樣用給人怎樣的感受?

(3)“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兩句可能暗示什麼?

交往風雅:

(1)“鴻儒”指什麼?“白丁”指什麼?

(2)“談笑有鴻儒”與“苔痕上階綠”是否矛盾?

(3)想象作者寫這兩句話的時候心理活動是怎樣的?

情趣高雅:

(1)什麼叫“素琴”?什麼叫“金經”?

(2)“素琴”“金經”意在説明什麼?

(3)“可以調素琴“與”無絲竹之亂耳“是否矛盾?

(4)“無案牘之勞形”表現作者追求怎樣的生活狀態?

3、作者宕開一筆的突轉效果

(1)、寫自己的陋室、表現自己心志、精神追求,作者卻為何宕開一筆寫“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是不是把話題扯遠了,偏題了?

(2)寫諸葛亮、揚雄的兩句話刪去對作者的思想的表達有沒有影響?

總結全文呼應開頭

(1)引用孔子的話的作用僅僅是再次強調陋室不陋嗎?

(2)“孔子云”只是一個巧合嗎?

小結:

本文雖然短小,但結構層次鮮明,體現了中國寫文章強調“起承轉合”的特點。

用清晰的思路表現了作者安貧樂道、追求高尚人格的精神。

五、拓展練習

這是一篇韻文,要反覆朗讀,感受體會音韻之美

朗讀指導:找出對偶句,中國人喜愛的對稱美

句式整散結合,和諧靈動

圈劃押韻的字詞,感受音韻美

情趣高雅、自得其樂的語調

陋室銘優秀公開課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作用

《陋室銘》是我國古代散文中的精品。全文采用託物言志的寫法,借“陋室”抒發作者的情懷,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貫穿全篇,極力抒寫“陋室”不陋,表達了一種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全文寥寥81字,短小精美,給人以雋永暢達,丰姿綽約的氣韻。

《陋室銘》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教讀課文。本單元集中學習文言文和古代詩詞,目的是讓學生在過去學習古代詩文的基礎上掌握鑑賞古代詩文的基本方法,背誦名篇佳作,積累語言材料,提高鑑賞能力和審美情趣。養成自覺誦讀的習慣,熟悉一定數量的常用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初步培養文言文的語感;讓學生自主地學習,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裏地理解文言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本文篇幅簡短,語言優美,音韻鏗鏘,讀起來充滿音樂美,把多形式的朗讀及當堂背誦定為教學重點,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另一方面又可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把如何理解短文的寓意定為教學重點和難點,這對正在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八年級學生很有現實意義。

二、目標分析

(一)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本課:

1、知識目標:瞭解作者及歷史背景,掌握文言常用實詞,翻譯並背誦全文。

2、能力目標:學習本文託物言志的寫法。

3、情感態度目標:理解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用時代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觀評價古人。

(二)學情分析

學生經過七年級的學習,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對於文言文的閲讀與學習掌握了一定的步驟,而且經過以往的朗讀訓練,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獨特之處,容易從朗讀中獲得學習文言文的喜悦感與成就感,主動加入到背誦、解説、創作等學習活動中來。讓學生借鑑本文託物言志的寫法,用一段話來表達自己的心志和情趣,將知識轉化為能力。通過教學應使學生能當堂背誦短文,能運用已有的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進行自主的學習。掌握古為今用的學習方法,深入瞭解作者思想,結合時代具有積極參與現實的意義。

(三)説教法學法

教學設計理念是:張揚師生個性,突出學生主體,重視學生感受,強調朗讀品味,滲透學法指導,實行合作探究,加強能力培養。我採用導讀教學法和提問朗讀教學法,並指導學生用以讀會意法和自主合作探究法來學習。

誦讀法: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學中將朗讀教學貫徹到課堂始終,教師示範朗讀,引導學生按要求聽讀,幫助學生深入體會課文情感意藴,到交替運用輪讀、個讀、齊讀和散讀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真正學會讀書,欣賞、領悟短文的優美語言和意味,籍此落實教學目的。

學習方法:

1、圈點批註學習法。指導學生運用圈點符號和批註方法來研讀課文,邊讀邊思,及時記下轉瞬即逝的心理感受和思想火花,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2、自主探究學習法。引導學生採用“尋疑式”探究和“品味式”探究的方法疏通文意,品析語言,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三、説教學程序(六個環節)

(一)導入新課

唐代著名文學家劉禹錫的《陋室銘》是膾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作者作銘自勵,抒寫身居陋室卻怡然自得的高尚志趣。全文寥寥81字,短小精美,格調高雅,意境雋永。今天這節課我們來共同賞析這篇久為傳誦的名文。(人們常説:“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導語,能營造適宜的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對學習內容產生的濃厚的興趣。)

(二)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文體知識。

(三)品味賞析

1、示範背誦教師背誦全文,學生按要求在書中畫出難讀的字詞來,教師用語言激勵學生,請學生給老師挑刺(教師故意讀錯某個詞),(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在聽讀中,同時又能激起學生要當堂背下短文的興趣與信心。)

2、學生朗讀朗讀是文言文教學中的重要手段,應反覆進行,要引導學生採用輪讀、個讀、聽讀、小組讀等多形式朗讀,以讀帶動對課文的理解,使學生感到以讀為樂。

此程序的設計是要學生養成反覆誦讀文言文的良好習慣。

(誦讀文言文不同於其它文章,我注意指導學生誦讀的方法,突出層次,力求達到誦讀的三種境界:一是讀得準確。二是讀出節奏。三是讀出感情。)

①學生各自朗讀全文,劃出讀不準的字。

②教師範讀,學生標註生字讀音。

③學生齊讀,力求做到讀準字音。

④教師指導,把握輕重緩急,讀出節奏。

⑤教師範讀,學生聽讀,體會節奏、韻律的音樂美。

⑥學生自由讀,競賽讀,反覆練習。

3、疏通文意:(此程序的設計在於讓學生自主學習疏通文意,掌握重要的文言詞句,養成隨時積累語言材料的習慣。我引導學生採用“尋疑式”探究和集體合作交流相結合的方法。)具體設計如下:

①獨立疏通,提出疑問。要求學生首先結合工具書和課下注釋,試着説出每句話的大概意思,説不通的地方,用問號標記,準備質疑。

②集體交流,合作達標。要求學生當堂提問,集體交流,解決疑難,解疑後批註。

③學生自測,記憶鞏固。

△本文題為陋室,可結尾為何説陋室不陋,文中哪句話回答了這一問題?説出大意。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正是全文的主旨句,可它並未出現在文章開頭,作者是怎樣引出這一主旨的呢?讀前三句,説出大意並作簡要分析。

△課文是如何來表現“陋室不陋”這一主旨的呢?讀中間四句,説出大意並作簡要分析。

最後三句作者以古賢居室自比,引孔子語巧結全文。這是文章的難點。學生思考、討論後,作者以他們為楷模也表明他是一個有遠大政治抱負的人。最後引孔子語結束全文,含蓄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志趣。

4、品析語言:(此程序的設計意在引導學生在反覆吟誦的基礎上,反覆推敲,細加揣摩文中的妙言佳句,提高其鑑賞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我引導學生採用“品味式”探究的方法。)

①反覆誦讀,挑選最喜歡或認為用得最精妙傳神的詞、句細加品味並作旁批。

②以小組為單位,交流獨立品析所得。

③挑選小組代表發言,各抒已見,共享成果。

(四)小結全文

為使學生對全文內容有一整體認識,我設計了這樣的結束語:全文寥寥81字,共九句,前四句設喻引題,頌揚陋室。中間四句通過描寫陋室清幽環境及其人物交往、生活狀況,極力表現“陋室不陋”。最後三句以古賢居室自比,引孔子語結束全文,再次含蓄表達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志趣。

(五)背誦全文

引導學生抓住提挈全文的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六)能力遷移

學生根據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自行設計板書,目的在於讓學生及時反饋學習效果,也有利於加深記憶。(這個環節的實施,鼓勵學生根據學習的需要,進行討論探究,促進學生對話,讓思想在碰撞中產生,知識在交流中生成,有智者説過這樣一句話,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交換後,各自還只是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交換之後,我們則有兩個思想。)

山(仙)名(喻)陋室(德馨)

水(龍)靈託物言志

景人事不陋

諸葛廬

自比“何陋之有?”

子云亭

陋室不陋,表達了一種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此板書融入了以上所提的四個問題,並體現了本文的寫作手法——託物言志,使學生能通過板書對短文一目瞭然,且加深了理解。

效果分析:先要求學生邊聽教師背誦課文,邊想像陋室中的畫面,體會作者感情,然後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啟發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用抑揚頓挫的語調,讀出感情,以情帶聲,以聲傳情,聲情並茂,最後在理解文章寓意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教師範讀,一方面讓學生彌補自己朗讀中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受到強烈的感染和影響,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讓學生想像畫面,重在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創新能力,愛因斯坦曾説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而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朗讀,則是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也便於創設融洽的教學氛圍和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

要求學生細讀課文,也就是學生自行對照課文註釋,查閲工具書,讀懂課文。在這過程中,學生可質疑,由學生提出問題,然後儘量讓學生討論解答,達到疏通課文字詞的目的。學生的自主閲讀,交流合作,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原則,符合新的語文課程理念。在這個環節中,老師不是強硬灌輸,包辦代替,但也不是不管不問不講,而是發揮主導作用,提醒學生掌握一些重點詞句,如:“名”、“靈”、“上”、“入”、“鴻儒”、“白丁”、“絲竹”、“勞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

陋室銘優秀公開課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作者劉禹錫等背景資料和文體等文學常識;

2、疏通文意、識記重點的文言字詞(實詞的意義和虛詞的用法)

3、當堂背誦短文

4、加強朗讀指導,提高朗讀能力

能力目標:

1、以讀促品,以品帶讀,讀品結合,理解主旨。

2、通過討論、資料助讀,理解句子的內涵。

3、理解託物言志、比喻起興、類比自況、引用名言的作用。

德育目標:深刻理解文章主旨,學習作者安貧樂道、不慕名利的志趣情懷,培養學生高潔的情操。

二、教學重點:

1、以讀促品,以品帶讀,讀品結合,理解主旨

2、能譯讀課文,掌握重要的實詞和虛詞

三、教學難點:理解託物言志、比喻起興、類比自況、引用名言的作用,體會文章精緻的表達。

四、教學內容與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這是我們班的兩幅立軸,康星同學的立軸書寫的是“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張韻同學的立軸書寫的是“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你們認為哪副作品上的字更適合作為座右銘呢?為什麼?

<二>解題: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是歌功頌德的文字,一般都是用韻的,後來成為一種文體。

朗讀課下註解銘的定義,圈畫詞語:警戒自己、歌功頌德

<三>作者簡介:

1,簡單介紹生平(見投影)劉禹錫,唐代文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因參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後被貶到外地做官20多年,《陋室銘》就是他被貶至安徽和州所寫。

2,聯繫作者的作品《酬樂天楊州初逢席上見贈》知曉劉禹錫的漫長的貶謫生涯、辛苦輾轉,聯繫《秋詞》讓學生體會作者是一個心氣極高、進退自如的詩豪。

<四>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

要求:學生散讀課文,注意投影上給定的字音,能流暢地朗讀全文

全班集體朗讀

2、讀準節奏

要求:教師作出示範,學生自由讀課文,要能讀出節奏

學生個別示範讀,其餘學生、教師作點評。

3、讀準虛詞“之”

投影: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何陋之有

指導朗讀:讀準虛詞,文言的味道就讀出來了,前兩個“之”,作用是取消句子獨立性,起舒緩語氣的作用,要輕讀,後一個“之”,用在反問句中,語氣強烈,要重讀。

學生練讀

<五>譯讀課文:讀懂全文句意

要求:譯讀課文,疏通文意是學習文言文最基礎,最有效的方法,請根據課文下的註解與老師補充的註解,大聲譯讀全文。

投影:在:在於。

名:出名,有名。

則:就是。

靈:靈異,神奇。文中作動詞,意思是成了靈異的水

絲竹:琴瑟、簫笛等樂器。這裏指奏樂的聲音

案牘:古代用來寫字的木簡。這裏指官府的`公文

注:文中把絲竹解釋成:琴瑟、簫管等樂器,個人覺得概念有誤,還是琴瑟、簫笛等樂器比較妥當。

當堂檢測:要求學生説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3)孔子云:“何陋之有?”

<六>品讀課文:解讀作者對陋室的多角度描繪,體會作者“不慕名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1、找出文中作者描寫陋室的語句,想一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陋室的?

室中景、室中人、室中事

2、品讀“室中景”

“上”“入”用了擬人手法,化靜為動,請你由“上”“入”聯想開去,結合原句,展開想象,描述陋室的環境。

你能用一個詞語形容這樣的環境嗎?

板書:環境清幽

指導朗讀:“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3、品讀“室中人”

古人云“欲知其人先觀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與作者交往的都是文人、名士,可見作者是什麼人?大家在一起談論會什麼?為什麼而高興呢?

小結:作者是一個情趣高雅的人。

板書:情趣高雅

指導朗讀:“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4、品讀“室中事”

(1)品讀實寫句“可以調素琴,閲金經”

對今人彈琴做調查:班上會彈琴的請舉手,知道彈琴能考級的請舉手

小結:今人彈琴更多的時候是為了自己擁有一項技能,所以更多的時候我們盼望把琴聲留給舞台,那古人呢?

投影:竹裏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江上琴興

(唐)常建

江上調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絃遍,萬木澄幽陰。

思考:古人為何要在皎皎明月下、悽清的江風中獨自撫琴?

小結:作者也是如此,彈琴能讓一顆被俗務纏繞的心完完全全地安靜下來,徹徹底底地放空。

思考:劉禹錫不信佛,為什麼要閲讀佛經?

資料助讀:

投影:我常常想,浩如瀚海的佛教經典,其實是在講心靈的種種塵垢和種種磨洗的方法。

(2)品讀虛寫句“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思考:絲竹出現在什麼場合,代表着什麼生活?案牘出現在哪兒,代表着什麼生活?

小結:作者只求內心的寧靜與潔淨,根本不把富貴與功名放在心上,一定是個心靈清雅的詩人。

陋室銘優秀公開課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理解託物言志的寫法。

2、體會精妙新穎的構思。

3、當堂背誦全文教學重點:通過朗讀,引導學生完成當堂背誦教學難點:指導學生對文章精妙新穎構思的分析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師:提一個問題讓大家選擇一下:設有一個王公大廈,要得到它,須説若干句違背自己良心的話,做若干件傷天害理的事;設有一簡陋室,那裏綠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擁有它便在你的眼前。你要哪個?

2、簡介作者、解題,揭示目標:銘文體的初步認識,作者介紹,找尋壓韻。

二、初讀課文,要求大聲朗讀,讀正確、讀流利,注意停頓。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注意正音、句讀)。

3、教師範讀。

4、齊讀。

三、理解課文內容,能粗譯課文。

1、自由讀課文或默看註釋,理解句意,讀懂課文。遇到疑難,互相討論。

時間:5分鐘。(教師巡視,解決疑難)。

2、學生質疑,教師引導學生解決。

3、指名粗譯課文(分組譯文,最後一句教師承包)

4、齊讀課文,形成完整印象。師:陋室陋嗎?生:不陋。

5、師:那麼,本文又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述陋室不陋的?試結合文章的語言加以分析。

(1)讓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大聲朗讀,並説説為什麼喜歡?

陋室銘 劉禹錫

山水比興引陋室—馨

對偶擬人描環境——青

襯托對仗誇朋友——雅實對比話生活——靜

類比暗含立志向——高

引經據典表態度——樂

(2)小結寫法:託物言志(板書:託物言志)投影:“託物言志”是指通過描寫客觀事物,寄託、傳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

(3)齊讀,體會作者高尚的情操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五、集體背誦。

學生互相背誦,師生競賽,學生齊背。

陋室銘優秀公開課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熟讀成誦。

2、學習託物言志的手法。

3、感受作者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的情操。

一、創設情境,走近陋室

(課前視頻欣賞:古琴曲《陋室銘》)

剛才大家欣賞的是古琴曲《陋室銘》。伴隨着這悠揚的旋律,讓我們步入時光隧道,跟隨唐朝詩人、文學家劉禹錫的腳步,踏上拜訪陋室的旅程,共同感受經典作品的永恆魅力。(板書題目、作者)

簡介文體:看課題《陋室銘》,大家已經預習過,哪位同學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銘文,這種文體有哪些特點?

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為一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是古代散文的一種。這種文體形式短小、文辭精煉,句式工整,讀來琅琅上口,鏗鏘有力。如墓誌銘(稱述功德)、座右銘(警戒自己)……

二、朗讀感知,初識陋室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我們學習古文應該反覆朗讀,以至成誦。古人説的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節課我們要通過反覆誦讀來感知文章內容,感受文章的意藴。

(1)、聽讀:首先請大家聽現代朗誦名家張家生的課文朗誦。請同學們聽準字音、節奏停頓、注意語調,並在書上作好標記。(播放視頻)

(屏顯:聽讀課文的要求)

1、聽準字音

2、把握節奏

3、注意語調、語速

(2)檢查聽讀效果:明確字音 出示朗讀節奏

(3)、自由讀:聽完了示範朗誦,請大家自由地放聲朗誦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和停頓,大家在讀之前,請注意老師給大家的朗讀提示。(課件展示朗讀提示)

(指名讀字音後,自由放聲讀後,自我展示)

(4)配樂個別讀:哪個同學願意起來朗讀一下課文?

大家評價一下xx的朗讀:讀的好不好?好在哪?

(字音正確、聲音響亮、口齒清楚;停頓準確自然,重音把握準確、語速把握好——對,文言文的誦讀,語速要慢,才能讀出節奏,讀出韻味!語調呢?最後一句話是一個反問句,反問句要表達一種更肯定的語氣,是不是這點處理得不太好啊。那應該怎樣讀?再試讀一遍?嗯,這樣就好了。咱同學自己試着用這種語氣來讀讀。再齊讀一下!)

(5)生點評後男、女生合作讀讀、生齊讀。

師點評:大家不僅能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而且讀得還蠻有韻味。

2、自主學習,疏通文意

(1)過渡:剛才我們介紹過銘文是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頌功德的,那麼這篇銘文是稱述功德、還是警戒自己的呢?接下來我們通過疏通文意來看一看。

(2)這裏,老師要提醒大家關於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屏顯:關於文言文翻譯(一))

方法:文言文翻譯要求字字落實,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要儘量保持原文的語言風格。

步驟:首先要通讀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數,切忌一上來就匆匆忙忙翻譯。在翻譯時,遇到疑難詞句,可暫時放過,等譯完上下文,再進行推敲。譯完全文後,再通讀一遍,檢查校正,以防誤譯、漏譯和曲譯。

原則:要做到“信、達、雅”三個字。“信”是指譯文要準確無誤,就是要使譯文忠於原文,如實地、恰當地運用現代漢語把原文翻譯出來。“達”是指譯文要通順暢達,就是要使譯文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及用語習慣,字通句順,沒有語病。“雅”就是指譯文要優美自然,就是要使譯文生動、形象,完美地表達原文的寫作風格。

(屏顯:關於文言文翻譯(二))

關注文言現象: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一詞多義等;還有倒裝句式:賓語前置、壯語後置、定語後置

請看大屏幕上的要求,準備時間3分鐘。

屏顯:自主學習,疏通文意

1、結合註釋和工具書,自己疏通文意,圈劃出重點和疑難字、詞、句。

2、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四人一小組共同交流探討,解決疑難。

(3)好,時間到。老師檢查一下你們自主學習的效果。(屏顯:考一考)

1、你會解釋紅色詞語嗎?

有仙則名

惟吾德馨

無案牘之勞形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2、你會翻譯下列句子嗎?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何陋之有?

(4)點生回答

(5)質疑:在自學的過程中,還有沒有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

(6)、點一生試譯課文

三、重點研讀,細品陋室

過渡語:請同學們結合課文內容,用心研讀重點,細細品味陋室吧!

讀懂文意

潛心默讀課文,找出文章主旨句。

“陋”字藏在文中的哪些語句中?主人是不是也認為陋室很簡陋?

“馨”體現在哪些語句中?

(屏顯:故事鏈接)

劉禹錫因參加當時政治革新運動而得罪了當朝權貴,被貶官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通判。

和州縣令見劉禹錫是被貶下來的官員,就故意刁難。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沒有怨言,寫下兩句話,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

和州知縣知道後很生氣,又把劉禹錫從城南門遷到城北門,房屋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劉禹錫仍不計較,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

那位知縣見劉禹錫仍然悠閒自樂,滿不在乎,再次把他調到縣城中的一間斗室中。面對這位勢利的縣令,劉禹錫憤然提筆寫下《陋室銘》。

四、深入理解,雅悟陋室

1、讀懂作者

通過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看出劉禹錫什麼樣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情趣?

(屏顯:背景鏈接)

劉禹錫寫此文時,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宦官專權,皇帝受制。牛李黨爭,妒賢害能。在這種情況下,官僚士大夫階層大多隻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劉禹錫深感憂慮,卻又無力迴天,便獨善其身,避而不與那些庸俗的官僚來往,潛心於文學創作。

生回答,師總結: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2、明瞭寫法

過渡:作者的這種節操和情趣是如何表達出來的?

(通過對陋室的描寫,極力表現陋室不陋,表達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這種藉助某種事物來抒發感情的寫法叫託物言志)

(1)、作者寫陋室為什麼先寫山水?

(2)、結尾為什麼又寫到了“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五、體驗感悟,延展陋室

站在這個講台上,老師的記憶又回到了幾年前:在學習了《陋室銘》後,有個同學在日記中抒發了一下自己的看法。他説:“老師,你為什麼要講這篇古文,編教材的老師編這個是要幹嘛?我們生活在一個富裕的時代,即使寫座右銘也沒有做作地用陋室來警戒自己呀!”不知在坐的同學們是否也有這種看法?假如你面臨豪宅和陋室的選擇,你將做何決定?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面前,你認為什麼更重要?你對幸福的理解又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暢談)教師寄語:我們生活在一個相對富裕的時代,但卻是物慾橫流的時代,所以同樣生活在一個遺忘幸福、內心缺乏信仰的時代。物質意義上的幸福生活,它僅僅是一個指標,而真正從內心感受到的安定、幸福則來自於自己內心的信仰。真正的強大是內心的強大。在國外評價一個人是否幸福是用“有趣”來界定的。“有趣”的含義,即“趣味”、“情趣”、“興趣”。劉禹錫因為有屬於他自己的“素琴”、“金經”,有屬於他的“鴻儒”,有屬於他“甘居陋室、安貧樂道”的情趣,所以他是幸福的。希望大家在以後的生活中,能修身養性、笑對人生,做像劉禹錫那樣才華橫溢、志向高遠的才子佳人!

六、交流感受,總結陋室

1、過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此時此刻,你心中一定有許多收穫。現在,就請你説出來,與大家分享吧!

2、生自由談

3、過渡:老師收穫着同學們的收穫;你們有收穫,就是老師最大的收穫和幸福。

陋室不陋,精神永遠年輕!陋室不陋,經典永遠不朽!讓我們在琅琅的讀書聲中結束本課的學習吧!

4、齊背《陋室銘》。

陋室銘優秀公開課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1.體會本文藉助描寫陋室抒發感情的寫法,瞭解銘文的特點。

2.學習一些文言詞語,尤其是多義詞。

3.理解作品中表達的一種高尚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教學設想

1.疏通文意與對內容、寫作的分析結合進行。

2.可由《福樓拜家的星期天》引入,在課上儘量多給學生朗讀時間,爭取當堂背誦。

教學重點

1.疏通文意,分析內容,點撥寫法。

2.朗讀、背誦。

教學過程

一、引入、解題

引入

提問:我們曾經讀過莫泊桑寫的散文《福樓拜家的星期天》。福樓拜的宿舍和劉禹錫的陋室,有什麼相類似的地方?

歸納:都很簡陋:福樓拜的“屋子很簡陋,牆上空空的,傢俱也很少。”劉禹錫住的“斯是陋室”。他們都有很多高尚博學的客人:那一篇寫了幾位大文學家;這一篇説:“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二者表達了相近的情趣,但寫法不盡相同。前一篇描寫細膩,是寫人的散文,後一篇是記物的銘文。

2.體裁:銘。

銘,是古代文體的一種。銘,起初是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的文字,有時用於自我規戒或激勉。銘文,在語言上多用四字或六字對偶句,格調不同於一般散文。一般押韻。請找出本文的韻腳。 歸納:韻腳共八個字:名、靈、馨、青、丁、經、形、亭。其中“馨”字因語音變化,現在已不夠協韻了。

3.作者:劉禹錫。

請同學看《閲讀提示》有關部分和註釋①,瞭解作者情況及出處。

二、分析課文。

1.範讀全文,同學參照註釋,解決字音、字形、詞義的疑難點。

2.提問:比較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詞義和用法。

歸納: 之①、②,結構助詞,都是提賓標誌,不譯。

名①,形容詞,著名;名②,動詞,命名。

鴻①,形容詞,大;鴻②,名詞,大雁。

是①,判斷動詞,是;是②,指示代詞,這。

3.討論、講析。

全文八十一字,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開頭至“惟吾德馨”)點明全文主旨;第二層(“苔痕上階綠”至“無案牘之勞形”)寫居室環境和日常生活,表達室主人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第三層(“南陽諸葛廬”到結尾)總結全文,説明陋室不陋。

(1)請學生看註解,將第一層譯成現代漢語。

校正: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聞名天下;水不一定要深,有龍(居住)就能降福顯靈。這雖是間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提問:開頭三句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歸納:前兩句用了對偶、比喻,以山水引出陋室。山水陪襯陋室。

講析:“斯是陋室”,扣題。“惟吾德馨”是全文的核心,以“惟”字加強語氣。四字包含兩方面意思:其一是人以德為本,德馨可忘室陋;其二是道破陋室增光,在於德馨。

指名背誦第一層。全體背誦第一層。

(2)請學生看註解,將第二層譯成現代漢語。

校正:苔痕漫上石階,蒼翠碧綠;草色青葱,映入簾內。談笑的是淵博的學者,往來沒有淺薄的人。可以彈奏素樸的古琴,讀讀佛經。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

提問:這一層次寫了什麼內容?從哪些角度描寫的?

歸納:描寫居室環境及日常生活。第一句寫周圍景色,第二句寫往來人物,三四句寫生活內容。

提問:這四句表現了作者什麼情趣?

歸納:表達出潔身自好、安貧樂道的情趣。

提問: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

歸納:角度開闊,寫到陋室方方面面。條理清晰,由物及人,由外及內,一“入”字將內外融合。虛實結合,肯定句實寫,否定句虛寫。句式整齊,有長有短,跌宕有致。四處對偶,精當而不拘板。“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用互文寫法。

指名背誦第二層。全體背誦第二層。

(3)請學生將第三層譯成現代漢語。

校正:(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子云的亭子。孔子説:有什麼簡陋的呢?

提問:在描寫陋室時,突然引出兩處古人名室,作者的意圖是什麼?

歸納:運用類比法,拿古人名室作比,用意在於説明陋室不陋,還含蓄的以古賢自況,進一步表達作者的志趣、抱負。

提問:結尾引用的孔子的話,原文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只引後一半,總結全文,有什麼好處?

歸納:孔子的話很有份量,暗含以“君子”自居而不點破,更耐人尋味。引文迴應“惟吾德馨”,有力地突出了作者高尚的品德和志趣。

指名背誦全文,全體反覆背誦全文。

三、佈置作業:

1.反覆朗讀,背誦。

2.將本課字、詞記入積累本。

陋室銘優秀公開課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託物言志的寫法。

A層:藉助註解瞭解課文大意

B層: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C層:理解課文託物言志的寫法

2、誦讀要求

A層:準確流暢地朗讀課文

B層: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C層:背誦課文

二、教學設想:

1、學習文質兼美的古文,不宜瑣碎地串講字詞,以破壞其美感。可通過聽説讀等多種方式,利用實物投影錄音機電腦多媒體等多種手段來促進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及深入學習。

2、課前佈置學生預習,要求學生對照註解讀通課文內容,並根據自己對課文內容的認識畫一幅畫。

3、安排一課時。

三、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語設計:我國古代的名士文人常常喜歡借物來抒情言志,例如,他們借梅花來表現自己純潔堅定的品格和高雅的志趣,借竹來寫出自己堅守節操,借蓮來表現自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今天我們將共同學習一篇古代散文中的名篇,它同樣運用了託物言志的寫法。請大家翻開書P176頁。

(二)初步感知課文

1、問題設計:

⑴、從課題可看出作者寫的對象是什麼?(陋室。)

⑵、“銘”是什麼?(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後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通常都是用韻的。)

2、過渡語:我國古代的詩文有很多都是用韻的,這些文章往往讀起來琅琅上口,極具音樂美,讓我們齊聲朗讀,共同感受。

3、全班朗讀課文。

教師點評並過渡:若要讀出其中的情味,還要靠我們深入學習,請大家看我們的學習任務。

(三)整體把握課文,檢查A層目標的達成情況

1、問題設計:

⑴、在這篇文章裏作者主要寫的是什麼?(陋室。)

⑵、什麼是陋室呢?(室名,簡陋的房子。)

⑶、是誰給它起的名字?(劉禹錫。)

⑷、他是何許人也?(唐朝的詩人哲學家。)

⑸、古代文人總喜歡給自己的房子起一些優雅的名字,如“瀟湘館”“含芳閣”等,那作者為什麼要給他自己的房子起名叫“陋室”呢?難道他的房子真的很簡陋嗎?請大家閲讀課文,將與陋室有關的內容用括號括起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如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2、讓學生朗讀描寫陋室的句子。

3、過渡語:剛才我們朗讀了劉禹錫先生描寫他的陋室的語句,我想,每個同學的頭腦裏都會浮現出了不同的畫面,你能不能用一句話來給大家描繪一下你想象的陋室呢?描繪時可用上這樣的句式

4、[板書:陋室的很,你看。]

5、過渡語:陋室是什麼樣的呢?我想經過這些同學的一番描繪,大家頭腦裏的畫面更加清晰了。然而我覺得介紹陋室單靠嘴巴來説不夠形象也不夠生動,要是能看到陋室那該多好啊。幸好我們的同學已經在課前根據自己的理解,發揮自己的想象把陋室畫下來了,讓我們來欣賞欣賞。

(四)深入品味課文,達到B層目標

1、[投影:五幅學生的繪畫作品]

2、分層要求:

A層:觀察並指出畫面上的內容

B層:描繪畫面內容並指出其繪畫所依據的課文上的語句。

C層:指出畫面中較有創意的地方,點評繪畫者的想象是否合理

3、針對每一幅畫,教師可提供思考的問題:

⑴、請仔細觀察,畫面上的東西哪些是課文裏提到的,哪些是通過想象加上去的?

⑵、畫中桌上放的是什麼?架上擺的是什麼?是公府文案嗎?

⑶、這幅畫的主色調是什麼?它給人一種什麼感覺?作者為什麼不把陋室畫在繁華的街上而是放在竹林裏?

⑷、這畫比較有創意的地方在哪裏?畫上的人是劉禹錫本人還是他的農民朋友?

⑸、畫裏的人都挺高興的,他們的身份是什麼?在幹什麼?

4、小結並過渡:通過作者的描繪和大家的圖畫,我們可清晰地看到這麼一幅畫面:青苔使陋室的台階生綠,碧綠的草由於光的映照透過陋室的簾籠使屋內呈現青色,這真使人悦目;室主人或邀客談笑,或窗下撫琴,或展卷讀經,可以樂而忘憂,舒胸吐臆,尋求那超凡脱世的真諦,這使他爽心。陋室有如此悦目的美景,又有許多可以暢懷的知音與爽心的雅事,這真讓人喜愛呀。

如果你是劉禹錫先生,你將以怎樣的口吻來向別人介紹你的陋室呢?(懷得意喜愛之情)請大家聽錄音感受文章的感情。

5、[放錄音:陋室銘]

6、讓學生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總結提高,達到C層目標

1、問題設計:

⑴、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繪了陋室?(環境人物室中事)

⑵、從作者的描繪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在作者的眼裏,他的房子是“陋”還是“不陋”?(不陋。)

⑶、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麼?請用原文來回答。(惟吾德馨)

⑷、像這樣的房子在達官貴人的眼裏是“陋”還是“不陋”?(當然“陋”。)

⑸、作者居於陋室卻不嫌其陋,居於陋室卻不失其雅緻的生活並能充滿感情地描繪陋室,可見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高潔傲岸安貧樂道之人。)

⑹、課文開頭的兩句話是什麼意思?它們與陋室有什麼關係?(用有仙之山和有龍之水與陋室類比,表明陋室也具有“名”與“靈”的性質。)

⑺、“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又是什麼意思?它們與陋室有什麼關係?作者這麼寫有什麼作用?(用諸葛廬和子云亭與陋室類比,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況,表明陋室的主人也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在更高境界上頌揚了“惟吾德馨”,説明陋室不陋。)

2、總結:作者的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沒有直接表達出來,而是通過對居室的情景的描繪體現出來,這種寫法就是託物言志。我們平時寫作時也可以通過對自己的居室情景的描繪,形容其特徵,表達出你的心志和情趣。

(六)回顧所學,背誦課文

1、[電腦屏幕:課文板書]

2、讓各層學生總結本堂課的學習要點。

3、指導學生依照板書的提示背誦課文。

4、先齊背,後抽背。

(七)佈置作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