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家心態

來源:文萃谷 1.86W

對全國數百名企業家的抽樣調查表明,中國企業家羣體已成為與心理因素有關的多種疾病的高危人羣。下面是yjbys小編分享的一些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中國企業家心態

不堪重負的企業家們

中國企業家因不堪心理重負而自殺的現象,近年來日趨嚴重,甚至到了令人觸目驚心的地步。大眾汽車公司前總經理方宏,原在公眾中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形象:他事業成功,家庭穩定,清廉有口皆碑。可他卻於1993 年3月9日上午9時16分從5樓總經理室的窗口縱身往外一躍,突然之間結束了自己堪稱輝煌的一生。

2001 年l0月15日,北京一個裝修豪華的辦公室內,金鋭千翔通訊公司董事長祝鳳生像往常一樣走到窗前,凝視着外面的車水馬龍,彷彿陷入了沉思中。萬沒料到,突然之間,祝鳳生竟縱身跳了下去!

2002 年7月23日,浙江一家印務公司的老闆張良,在妻子的3週年忌日這一天,到妻子的墳上獻了一束鮮花後在家服下大量的藥自殺。據媒體披露,幾年前,在其妻出車禍去世並留下一個7歲的女兒後,他便漸漸患上了抑鬱症,成天把自己關在屋子裏,抱着裝有妻子照片的相框,一看就是十幾個小時。

來自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的數據表明,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已有1200 多名企業家因種種心理障礙走向自殺之路,而這僅僅是有文字記錄的一部分!以極端方式尋求精神解脱的,在企業家中畢竟還是少數,更多的則是那些帶着種種“心病”而富有或曾經富有的大活人。

温州市一位身價過億的私營企業老闆,經十幾年的商海拼搏,資產已達上億元。但幾個月前在一次宴請客人時,卻突然臉色發白、大汗淋漓。被送進醫院診斷後卻發現他身體無恙!但此後,他一旦置身於人羣中又會反覆發作。從此,他便再也不敢到外省市談生意,每天出門都要熟人陪伴,生怕別人綁架他。有意思的是,他倒羨慕起街頭乞丐的“自由自在”了。後經診斷,他患上的是“廣場恐怖症”。

鄭重是國內最有名的摩托車生產廠商之一。正當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有一天,他在辦公室忽然感到一陣心驚肉跳,跟着雙手不停地發抖,渾身大汗淋漓,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懼襲遍了他的全身。然而,醫院檢查卻未發現異常,注射鎮定劑後很快症狀消失。從此以後,鄭重每天晚上都會在那天發作的時間醒來,出現心慌、出汗、莫名其妙的恐懼,然後長時間的失眠,於是經常對下屬發脾氣,弄得公司人心惶惶。後來朋友介紹他去看心理醫生,才發現是得了焦慮症。

的確,企業家們從無到有的掘金故事和各種各樣的商戰傳奇成為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但他們也在不經意間把焦慮、孤獨和苦悶留在光鮮的背面:他們之中自殺者有之,殺人者有之,發瘋者有之,逃遁者有之,犯罪者有之,鬱悶者有之……。

據業內人士分析,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錯綜複雜,但有一點則是共同的:這些企業家都不同程度患有心理障礙。事實上,身患心理疾病的企業家並不在少數。調查表明,有53%的中青年企業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為:不少企業家深感工作繁忙,心理壓力過重;相當部分企業家劣性情緒增加;許多企業家有“親情減少引起的心理失衡”感受;許多企業家內心孤獨感加重,朋友減少;很多中年企業家慨歎“心力疲憊”;很多中年企業家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下降;很多中年企業家對工作產生厭煩感。另據對全國數百個企業家的抽樣調查也表明,中國企業家羣體已成為與心理因素有關的多種疾病的高危人羣。在他們中,有相當數量的人呈現出羣體精神疲勞現象:有的人感到壓力沉重,有的人幸福感淡薄,有的人焦慮與抑鬱纏身,有的人則乾脆選擇“退出社會”……。種種跡象表明,中國企業家的心理問題涉及人數之多,範圍之廣,感染程度之深,影響之大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企業家心態解密

企業家由於所從事職業的特殊性,其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在某種意義上顯得更為複雜而撲朔迷離。

一、社會、經濟體制的劇烈變革對企業家的心理承受力構成了嚴峻挑戰。當前,企業的外部生存環境具有很大的隨機性,導致一切都顯得難以預測和把握,企業的成功更多地依靠帶有一種灰色的成份或者説權謀。有專家認為,這一外在環境客觀上使得苟營者易於取巧,一種可正面參照的普遍性原理與榜樣空白,促使權謀的作用被無限擴大、變異、神化。體制鉅變無時無刻不在考驗着一個企業家的眼光、智慧和良知。與此同時,一些心理比較脆弱的企業家以及那些道德感、責任感強烈的企業家最容易出現一種罪惡感而導致心理危機。據調查,企業家普遍認為外部經營環境的惡化,尤其對於企業缺乏誠信和市場存在不公平競爭十分痛苦,超出了預料。

二、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常常導致企業家隨時感到危機四伏,精神焦慮。不少中年企業家坦率地承認自己常有不安全感,對自己的重大決策缺乏自信,他們害怕失敗。一位經理人慨歎,“我被捲入了瘋狂的競爭,這種競爭的殘酷在於把跑得最快的人拉出來再比賽。就像奧運會比賽,最後只能有一個冠軍,其他人都是失敗者。你必須爬到金字塔的頂端。想不幹的時候,連退路都沒有。”同時,一些背運的企業家在競爭中面臨被淘汰出局的境遇,心中難免失去平衡,總想不通為什麼自己辛苦半輩子,最後卻落得“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心頭的無名之火無以發泄,便會走極端,甚至鋌而走險,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企業家對世態炎涼有刺骨的體驗。心理學家通過豐富的臨牀實踐發現,影響企業家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對人際關係的困惑。據報道,一位青年企業家找到心理醫生説:他創辦了一個企業,對職工和一幫鐵哥們都很講義氣,但他一倒黴,朋友説散就散,他實在想不通,説以後沒法再相信別人,甚至產生報復心態。其實,商場如戰場,在這裏,“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不管是成功的企業家還是失敗的企業家,從他們從商的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會體驗內心深處的孤獨無助!因此,作為一個企業家,註定要咀嚼“孤獨”一生!

美國心理學家史培勒説過:“抑鬱症這種病往往襲擊那些最有抱負,最有創意,工作最認真的人。”而企業家通常正是這類人。據調查,企業家身上的抑鬱症通常有以下幾個特點:

―――自卑,有做企業家不如做一般人的感覺;

―――自責,遇到挫折時,傾向於全盤否定自己;

―――心煩,往往情緒惡劣、壓抑、痛苦、失望伴有失眠、多夢、疲乏無力、神情陰鬱;

―――孤獨,無知心朋友,心境落漠;

―――絕望,可能伴有自殺動機!

而抑鬱恰恰是當前最常見的心理障礙,患病率佔世界人口5%左右,其自殺率高達12-14%。

四、經營與管理工作的千頭萬緒決定了企業家常常身心交瘁難以承受。對於心理存在障礙的自述原因,近七成受檢測的企業家認為是“工作太累,壓力太大”,其中68%的企業家陳述自己每天的工作時間超過10小時。

的確,面對客户挑剔的眼光,面對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面對“社會精英”的角色期望,不少企業家往往載不動許多愁,心理不堪重負。事實上,一個人一旦選擇了以企業家為業,便意味着他的一生從此將與壓力、競爭、勞累、焦慮結伴而行,再不得輕鬆。正因如此,企業家也就不得不比一般人承受更大的壓力,當這個壓力超過他能夠承受的極限或接受極限,他們就會面臨墜入深淵的危險。

據報道,浙江一位企業家為了發泄心中煩悶,開着自己的寶馬車往路邊樹上撞,結果自己在醫院呆了兩個月……更耐人尋味的是,一位企業家因犯罪而身陷囹圄後,反而覺得心裏輕鬆了許多,他説:“我心裏終於可以解脱了,我不用再承受社會給予我那麼大的重壓了,我終於可以為自己而活了。”這就是為什麼“好企業家成惡人”的悲劇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的深層次原因所在。

一位接受調查的企業家改編的歌詞或許更能讓人形象地感受到這一點:

“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應酬最多的人是我,休息最少的人是我;吃飯最少的人是我,喝酒最多的人是我;吃得最好的人是我,缺乏營養的人是我;跑路最多的人是我,運動最少的人是我;陪笑最多的人是我,快樂最少的人是我;住店最多的人是我,回家最少的人是我;朋友最多的人是我,心靈孤獨的人是我;看似瀟灑的'人是我,麻煩最多的人是我,是我是我還是我……”

五、家庭的變故和不幸使得一些企業家心理髮生變態。據學者調查,在有心理問題的中國企業家中,11%的人有過失去親人的經歷,包括父母、妻子、丈夫、兒女,13%的人出現過婚變,7%的人童年生活十分不幸。和人們平時看到的情況不一樣,接受調查的企業家90%以上表示希望有一個穩定的家,希望自己的配偶能夠理解自己,做自己的知己。

企業家祝鳳生之所以跳樓,也有前因:他的妻子和6歲的女兒被入室行竊的歹徒殺害,此後他變得更為沉默,和周圍人幾乎沒有什麼交流,有客户來,也基本是由助理、經理們接待。據其祕書回憶,很多時候,她送文件進去都不敢出聲講話,把東西悄悄放下便退出。

六、社會和傳統的偏見加重了企業家的心理矛盾。去年2月12日,温州億萬富商周祖豹被刺14刀後,悄然倒在了自己的家門口。事實上,此前的1999 年8月9日,即有福建恆安集團副總裁吳世界被人兇殺,而在最近一段時間裏,已經有香港富豪林漢烈、山西富豪李海倉、温州富翁周祖豹等數位民營企業家相繼被殺。在這種情況下,據報道,廣州有一個企業家在接連知道此類企業家被殺的消息後心理非常恐懼,竟想趕快自殺了結自己的生命。被家人救下後,他對心理醫生説,自事業做大以來,他就十分擔心自己會死亡,當聽到多個企業家被殺的消息後,他更感到隨時都有人在把槍口對準他。因為他知道,自己在商場打拼,得罪了不少人,並曾經有人暗示過要他的命。種種跡象表明,隨着貧富差距的不斷擴大,一種仇富心理逐步滋生,加重了一些企業家的心理負荷。

企業家自身對“精神病”也存在着偏見。調查發現,由於受光鮮的“精英角色”帶來的雙重人格影響,患上心理疾病的企業家有90%的人不會覺察自己已經患病。同時在有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的企業家中,有90%以上的人不願去找心理醫生。另據心理學者調查,在有過心悸、失眠、易怒、多疑、抑鬱等症狀的企業家中,僅有11%的人願承認自己患有精神疾病,89%的人堅持只要自己學會調節,不會讓工作受到影響。對此,山東師範大學權朝魯教授認為,有心理障礙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明明有,卻偏偏不承認,藏着躲着,最後量變引起質變,導致極其嚴重的後果。接受過4000 多例心理諮詢的瞿偉醫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説,由於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企業家往往對看心理醫生有着根深蒂固的誤解,覺得這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加之企業家羣體由於處在社會的上層,領導着成百上千的員工,需要維持自己的權威形象,因此更加不願意去就診,這留下了一個很大的隱患。

七、企業家自身為成功所累,迷失了人生航程。在現實變得越來越充滿功利的今天,“成功人士”所感受到的壓力是空前的,一不留神就可能心理失衡。事實上,如果企業的成功要以企業家透支生命和犧牲個人幸福為代價,這種成功是可怕的,也是脆弱的。難以想象一個身心疲憊,少有笑臉的企業家能夠創造生機勃勃的企業文化;難以想象一羣生活失衡、終日困於重重壓力的企業家能夠打造出一批大器紮實、具有恆久價值的百年企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