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治人”和“管理”的區別嗎?

來源:文萃谷 2.37W

説起傳統的治人之道:

你知道“治人”和“管理”的區別嗎?

在中國,叫剛柔相濟,或恩威並舉。

在美國,叫胡蘿蔔加大棒。

比較兩國傳統的治人之道,中美其實是大同小異。

中國的“剛”或“威”類似於美國的“大棒”,類似於現代社會以制度管理來規範人們的日常行為。

中國的“柔”或“恩”類似於美國的“胡蘿蔔”,類似於現代社會以情感管理來培育人們對法律制度的自覺服從。

傳統的治人之道起源於傳統的農耕社會。

農耕社會的特點是自給自足,拒絕競爭。治人的主要任務在於維護一個自給自足羣體的穩定。因而,剛柔相濟、恩威並舉、胡蘿蔔加大棒、“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相結合就能讓每個羣體成員心悦而誠服。

市場社會則不然。

市場經濟本質上是一個交換經濟。

交換什麼?要麼是自然資源,要麼是非自然的人的創造。

基於自然資源的交換有限;

而基於非自然的人的創造的交換無限。

所以,以市場經濟為背景,從企業發展的角度看人的管理,除了用於維護員工穩定的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外,還得加上一個旨在提升員工和企業創新能力的創新管理。

實行制度管理、情感管理、創新管理的三位一體,即三階梯管理,才叫適乎市場經濟之潮流,順乎企業發展之需要。

單純的“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是農耕經濟的產物(注意,這裏我用了引號,它們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而是剛或威或大棒、柔或恩或胡蘿蔔的近義詞),忽視人的創造性,不需要推陳出新、標新立異。只需要把人管住,管穩,穩定壓倒一切。只需要人的服從,並且是發自內心的服從。只需要每個被管的人規規矩矩、老老實實、服服帖帖就行,這就是農耕社會治人的本質。

在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之上,增加一個創新管理則是市場經濟的產物,重視人的創造性,渴求源源不斷的新理念、新方法、新產品、新增長。既需要把人管穩,也需要,甚至更需要把人管活,把每個人變成生機勃勃的人、活力迸發的人、創新創造的人。員工活,則企業活。員工求新求變,企業則日精日新,這才是市場社會管理的本質。

由此可見,農耕社會的治人與市場社會的管理是有根本區別的。

根本區別在是否認同,或支持創新。

認同創新,是市場經濟,才可能誕生管理。

反之,不認同創新,是農耕經濟,只能是治人,而非管理。

從這一根本區別出發,我們還可衍生出另外三點十分重要的區別:

  區別一:兩者的方法手段不一樣。

農耕經濟,“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勞心的治人者心裏很清楚,為了使勞力的被治者安分守已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而不至有皇帝輪流做,或外面的世界更精彩的想入非非,或且將勞力的被治者牢牢地束縛、限制在自己的諸侯王國裏,從一而終至死無悔,就得不遺餘力地運用宣傳教育工具讓他們長期地處於矇昧狀態,使他們不知,不能去“不怕貨比貨,就怕不識貨”。“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知不識,順帝之則”。

治國、治州、治縣如此,男人對付女人,丈夫管教妻子也是如此。這不,中國自古強調“女子無才便是德”。無才的女子,大字不識,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從來不知道天底下還有比自己老公更聰明、更英俊、更勤勞、更有錢的男人,只能死守着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生為你的人,死為你的鬼,一女不侍二夫外的“傳統美德”。

市場經濟,管理者為了把被每個管理者錘鍊成敢想敢説、敢為天下先、敢吃第一個螃蟹的人,就得一方面努力去引發他們內在的創新慾望,點燃他們內心的創造激情,使他們想創新;另一方面竭力為他們提供教育培訓、交流互動、學習分享的機會,鼓勵他們在職學習、終身學習,促進他們走出去,開闊眼界,永不滿足,持續改善,使他們能創新。

治人的方法或手段是愚民和封閉,勞力者愚而後安,安於現狀,知足常樂,天下天平。

管理的方法或手段是啟智與開放,被管理者學而後知不足,知自己潛力所在,知進一步海闊天高,天高任鳥飛,越飛越高,高科技、高品質、高效率、高速度、高成長型企業。

  區別二:各自看人的視角不一樣。

農耕經濟,勞心的治人者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自以為高於勞力的被治者一等、幾等。自己從來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聖明天子和明鏡高懸的父母官,普天之下的臣民、子民只能戰戰兢兢地匍匐在俺的腳下。自己英明偉大,言出法隨,一句頂一萬句。

市場經濟,管理者以平等的眼光看待被管理者,相互之間是合作伙伴和團隊成員。管理者發自肺腑,誠於中而形於外地尊重被管理者,尊重他們的人格,尊重他們的智慧,尊重他們的`首創精神。大家都是一樣的人,誰也不是傻瓜,誰也不是神。

  區別三:彼此的人性假設不一樣。

農耕經濟,勞心的治人者把自己想成是天子、天才、天上的某個星宿,是上天派自己到人間來治理一方百姓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治人之道也被稱之為牧民之道。當然啦,不同於被牧的牛馬一般的草民,“天縱英才”們是能夠通過修身養性來達到至善的境界。所以,也就不需要多此一舉的監督和制衡了,那些統統都是市場經濟的腐朽,不符合咱農耕經濟的特色。

市場經濟,管理者的人性假設是馬斯洛或奧德費的需要層次論。不僅人人都具有依次上升的三種需要:生存發展的需要、相互關係的需要、成長髮展的需要,而且人人都需要藉助制度管理、情感管理、創新管理的梯進與融合來給予全方位的滿足。至於其中的為什麼,詳見我的附文《制度管理、情感管理、創新管理》,或《三階梯管理》一書,不再贅述。

説到這裏,我覺得,凡是在進行工商業活動的朋友委實應該靜下心來問一問自己:

“我真的知道什麼是管理嗎?”

“我真的在從事管理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