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料小知識 :懷石料理

來源:文萃谷 2.82W

懷石料理起源於日本寺廟,距今已有450多年的歷史。據日本古老的傳説,“懷石”由禪僧“温石”而來,修行中的禪僧只食用早餐和午餐,到下午時常會感到飢腸轆轆,便生火煮石,將温暖的石頭抱在懷中取暖以消除空腹之感,後來發展到少吃一點東西,起到“温石”御飢寒的作用,於是“懷石”便成了消除空腹感而享用的輕食。而後又因茶道的影響,為了達到愉快的飲茶體驗,往往會在喝茶前吃一些簡單的料理,又衍生出茶懷石料理,是懷石料理中的精髓所在。 演變到後來,懷石料理將最初簡單清淡、追求食物原味精髓的精神傳了下來,發展出一套精緻講究的用餐規矩,從器皿到擺盤都充滿禪意及氣氛。

日料小知識 :懷石料理

新一代的創意懷石,延續原味烹調的精神,卻打破了過於講究的傳統懷石作風,首先在出菜順序上,傳統懷石必有的七點前菜(七種繁複做工的小菜)、碗盛(帶有湯汁的手工料理)、生魚片、揚物(炸的)、煮物、燒物及食事(飯或湯),過去一定得照順序上菜,新派懷石料理則謹守先冷菜再熱菜的順序,不堅持何種料理先出菜,讓師傅更能靈活調配菜色。再來就是烹調上,也跳脱傳統日式調味,加入歐式料理風格,如歐洲香料牛膝草,就可以運用在海膽泥的調味,以及牛肉、乾貝的調味醬汁中;意大利白酒則可以加入梅子醬中,或加在枇杷中做成美味配菜;甚至直接以意大利紅酒醋調味,呈現歐日結合的創意懷石新潮流。

另外很多隻是抵制飢餓的`美食,本意上很原始,反而會有意外收穫。例子也有一些。印象很深的是美國《國家地理的》一期節目,講峨眉山凍豆腐。峨眉金山頂不到4000米,最近的上山路迂迴為五十公里。古代上下山極其費時費力。冬天大雪的日子,就進取材,自己製作的凍豆腐成為主要菜餚之一,味道也成為天下一絕。還有四川天府本就養豆腐,成都滿街好吃的豆花非外地的豆花可比。這種算是自然的境界,比仿葷的素食進了一步。但畢竟吃的有限,且對於自然和歷史都如此苛刻。

懷石料理是從提供聽禪茶點開始,發揮日本料理取材為先的特長,更是把貼近自然卻同時享受人間美食的本領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生食的食物自然要鮮,取材時間和保存,取材部位和方法都會非常的下功夫;而生食本身也成為對新鮮考量的嚴格標準。祖先説美食,也是越人的“鮮”字代表最高境界;很有道理。熟食自然也佔了很大的比重。烹飪的工具中,各種石材的選用最有意思,也有部分的鐵板,但是鐵板類的一般會墊以植物的葉子,避免和鐵板的直接接觸。各種裝盛工具也件件是陶製工藝品,非常樸素簡約,一般都是粗笨卻温和的弧線,在手上有厚重和踏實的感覺。環境也真如同聽禪,一如餐具般的深色樸素裝修,沒有一點華麗之處,燈光也同樣低調到合適。然而菜色卻絲毫不掩蓋其本身的光彩,從沙拉的拼色到龍蝦的切割擺放,依次八道菜色每一道都會繽紛奪目,在視覺上都是不可多得的享受。配之於熟食清淡適宜的香味,真正是做到了“色香味”俱佳,當然生食上頗有點“無色香味”的意思,因為其關鍵在選材好的生魚片的入嘴的口感~~~最有意思的是,懷石的正餐一套下來,仍然忘不了飢餓中聽禪的初衷,所以會在七八分飽,不會太飽。這樣才可以“神清氣爽”,或許吧。據説最正宗的懷石料裏,還會在四季種上不同的花草,配上不同的裝飾和燈光,並在菜餚中加上自種的花草作為輔佐。真的是難得的講究。美食並不要自虐~~也不只是在食物本身上下饕餮的功夫……卻又儘量融合於自然。這個,或許才是美食最高境界的解吧。

不少日本人認為,要品嚐真正的日本傳統美味,只有到京都的老店內,一邊觀賞美麗的庭院,一邊享用茶懷石料理,才稱得上地道。吸收茶道文化典雅的“茶杯石”料理,體現了日本食文化的美。除了材料以外,懷石料理追求由食器、座席、庭園、掛軸畫、花瓶所塑造的空間美,加之熟練的技術,才創造了日本人所説的“日本料理的神髓——茶懷石料理。”而懷石料理對於主人(款待的人)和客人(接受款待的人)的禮儀都有着嚴格的要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