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複試分數線為何就不能再低點呢

來源:文萃谷 1.19W

考研複試分數線你咋就不能再低點?如今,人民幣升值,房價漲個沒完,連考研複試分數線也在芝麻開花般節節高。幾年前經濟管理類315分就足矣,去年就漲到了330分,今年更是再攀新高,達到了350分,簡直愁煞了無數學子。

考研複試分數線為何就不能再低點呢

研究生招生數額年年增加,可是有啥必要讓複試分數線也跟着水漲船高?

研究生考試作為一種選拔性考試,通過複試考查考生的綜合素質是天經地義,但最根本目的是通過複試遴選出真正具有研究能力的學生。如果説大學聯考選出的是狀元,選中的人才是百裏挑一,那研究生考試也算得上是從狀元裏再選狀元,應該是千里挑一、萬里挑一。然而,有這高高在上的複試分數線一卡,卻變成了十里、八里甚至三裏、五里挑一了。這豈不是與研究生考試的初衷南轅北轍?!

現如今,研究生的複試資格被一門課程卡死的考生比比皆是。不少總分很高的考生被剝奪複試資格僅僅是因為英語或者數學差了一兩分,有人屢考屢敗的原因也正在於此。然而,誰也無法斷言這些考生就不具備研究生素質。甚至可以説,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人比英語考了滿分的考生更加適合去做研究生。當年有個物理系的老鄉考研,專業課有一門愣是考了142分,可是單單英語差了3分,結果慘遭淘汰;而他的一個室友總分雖然比他低了30多分,卻興高采烈地搭上了去參加複試的火車……這樣的人為數不少,有憤慨者預測每年因此被“殘害”的“未來之星”不下萬人。説實在的,非要所有專業的考生英語都優秀現實嗎?有必要嗎?對於絕大多數考生來説,在他們今後的學習研究中,英語的使用率並不高,很多人甚至考完了以後就跟英語“絕緣”了。既然如此,不如把複習英語的時間用在專業課上,對考生以後的研究工作幫助更大。數學亦然。

因此有這樣一種説法:大學教育已經成為應試教育的温牀。一位導師也曾在跨考論壇上呼籲:“考研的大部分人只是為了緩解就業壓力而已,混兩年拿張文憑,走在大街上冠冕堂皇説自己是研究生,其實是一種虛榮,這就是最大的悲哀!有多少非常適合科研的.人因為政治或英語差幾分而失去複試的機會!”

如今國家在積極實施素質教育,大學聯考都在改革了,為何研究生複試就要以英語或數學一門課的分數取人,一分壓死英雄漢?如此高分,豈不是與國家政策背道而馳?或許有人要説:研究生教育是精英教育,當然要高標準嚴要求。我説,精英教育里加一點公平有何不可?!教育作為社會資源,不管層次多高,最終目的是要實現全民共享,讓每個人都能接受最好最優質的教育。

至於説研究生考試的初試是不是可以完全取消?也許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初試如果能偏向於面的覆蓋、偏向於統一性、偏向於基礎性,將會更大程度地推動今天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例如,如果將外語考試放在複試中,一些真正優秀的專業人才肯定會脱穎而出。因為大學真正想要的決不是那些外語筆試考了很高分,口語對話卻連“Howareyoudoing?”也説不清楚的學生。北京大學校長許智宏也曾在媒體上表示,“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初試分數不是北大錄取研究生的最終決定因素,它只是為學生取得一個複試的機會而已。面試時北大更重在考核學生的思維能力、綜合素質。”

研究生考試的複試門檻低一點,並非意味着要像選“快女”一樣搞聲勢浩大的海選,而是要給予更多優秀的人平等競爭的機會,讓考試真正能選拔出人才。所以我要説:複試分數線,就該再低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