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O管理會計指南:企業採購成本管理方法

來源:文萃谷 1.99W

採購的基本流程可以劃分為採購計劃的制定、採購行為的發生、採購過程的監督、對廠家生產情況的跟蹤、提貨、驗貨、產品入庫、倉儲保管、出庫配送、供銷結算等。採購成本就是在上述採購流程中所支出的費用。有些成本是看得見的,即比較容易分析出來或者可以直接從財務報表中得出的成本;有些是看不見的,即較難分析或易被忽略的,將此兩類成本劃分為“顯性成本”和“隱形成本”。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企業採購成本管理的知識,歡迎閲讀

CFO管理會計指南:企業採購成本管理方法

  顯性成本

  1、採購計劃編制的成本。

準確的採購計劃能夠精準地預測和掌握企業的生產計劃,可以使企業在滿足產品生產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採購資金的佔用,同時還要對供應市場進行全面的分析,調整訂單計劃,評估和選擇供應商。採購計劃的編制可以説是採購整個流程的首要環節,它的支出也被稱之為採購計劃編製成本。

  2、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成本。

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成本是指貨品購進的價格。影響所採購物資價格高低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商品市場價格、商品質量、市場供求關係等等。

  3、採購管理成本。

採購業務行為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就是採購管理成本。它包括人力成本、招標成本、建設成本、招待費、辦公費、差旅費等等。

  4、運輸成本。

採購物資的運輸一定是會發生費用的,這就是運輸成本。選擇一種科學、經濟、合理的運輸方式將會給企業節約一大筆運輸費用。具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企業就更應該重視運輸環節,要實現採購流程的標準化、專業化。選擇合適的運輸工具,規劃合理的運輸路線,進而節省運費、降低採購成本。

  5、驗收成本。

採購回來的原材料、半成品或者產品都需要進行檢驗後才能入庫。為防止不符合合同協定或質量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或者半成品入庫,一定要嚴把物資的入庫檢驗這一關。一旦入庫後才發現產品質量不合格、破損、數量短缺或者甚至是產品品種出現錯誤,企業將面臨的不僅僅是由於品種、質量、數量問題而需要退換貨所發生的費用和時間成本,還將可能造成由於原材料或者半成品缺貨而造成的生產線停止運作,產生缺貨所造成的成本。

  6、倉儲成本。

倉存儲成本指的是物資在庫存過程中所產生的費用。一方面貨品要存放得當,對貨品進行分類管理,重點注意一些特殊性質的貨品(如易破損的產品、易變質的產品)的存儲環境。另一方面還要建立健全並妥善保管庫存檔案,及時對庫存商品進行盤點,若是有庫存的積壓,也會增加倉儲成本。所以科學、合理地進行倉儲管理是降低採購供應成本的一個有效手段。

  隱性成本

隱性成本是相對於顯性成本而言的。隱性成本是指不易在財務報表中表現出來的、易被人忽視,但是又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成本,例如:

  1、時間成本。

由於響應顧客需求的過長時間所產生的時間成本。

  2、缺貨成本。

缺貨成本是指由於存貨耗盡或供貨中斷等原因而不能滿足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需要所造成的損失。這一部分成本在財務報表中是體現不出來的,但是缺貨一旦發生不僅會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而且對企業聲譽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3、庫存積壓成本。

相對缺貨成本,庫存積壓成本則是由於庫存產品過多而導致的積壓現象所帶來的成本。庫存積壓使運輸、倉儲費用明顯增加,而且還佔用了企業的發展資金。同時,在倉庫存儲的過程中還會出現一些由於保管不當等因素而產生產品損壞所帶來的損失。因此過多的庫存也一樣不利於企業的發展。

  4、其他易於被忽視的成本。

上述採購活動中發生的顯性成本和隱形成本的總和稱之為所有權總成本。

在進行採購業務時,我們要從採購所有權成本出發,同時根據不同物料區分採購成本側重點,分析影響採購成本的因素,制定有針對性的採購計劃和策略,以此實現採購成本最低的目標。

  影響採購成本的因素

企業採購總成本的影響因素有許多,總體可歸納為企業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企業內部因素

  1.採購批次與採購批量

供需原理告訴我們採購物資的單價與數量成反比,即數量越多,採購的價格就越低。現實中,企業不可能一次採購過多的物資,因為這樣雖然節約了一部分採購成本,但庫存的積壓和佔用企業用於發展的資金所帶來的成本遠比所節約的成本多。因此採購批次和採購批量,可以影響企業的採購成本。

  2.交貨期、供貨地點與付款期

採購物資的價格成本雖然佔採購總成本的一大部分,但供應商的交貨期、供貨地點、付款期等因素也影響到企業庫存的大小及採購成本的高低。如果以上所説的任何一個條件無法滿足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話,價格再低也是不能夠滿足企業完美完成採購業務的。因此,供應商的交貨期、供貨地點、付款期等因素也是影響採購成本的一組重要因素。

  3.部門間的溝通與協作

採購業務的實行不僅僅是採購部門的職責,它還涉及到計劃、設計、生產、銷售和質檢等部門。因此,這就需要企業各部門之間的良好溝通、協作才能完美地完成這項業務。假如計劃部門物料需求計劃預測不準,生產計劃則會隨之變化,一旦變化頻繁就會造成緊急採購的增加,採購成本也就高;假如設計部門沒有進行價值工程分析,而只考慮設計的美感與獨特性,就會導致物料品類差異大,形成不了採購批量,也就形成不了供應商所給的價格優勢;還有可能就是由於質量檢驗部門對採購物資的質量標準過於嚴苛,採購部門對於供應商的選擇也會十分謹慎,最終導致採購成本增加。

  4.價格成本分析與談判能力

對供應商產品的成本、價格構成的分析是確定採購價格和取得與供應商談判主動的基礎。採購部門在實施採購談判之前,必須詳細調查、分析所處市場的現行形勢。這樣才能針對不同的供應商選取不同的、有效的談判議價方法,以最終達到降低採購價格的目的。

  外部因素

  1.市場供需狀況

市場供需狀況直接影響採購成本。市場資源短缺、商品供不應求時,供應商就會因此漲價;相反,若是供過於求則會選擇降價。

  2.供應商的生產能力、技術水平

若供應商的生產能力強大、生產技術先進、產品質量良好,產品銷售價格一般就會比較高。因此,採購部門就應該根據自身企業對產品技術功能、質量以及交貨期的要求,科學合理地選擇適合的供應商,爭取達到良好的性價比。

  3.供應商成本

在企業處於新產品研發和投入階段,採購數量會比較少,供應商成本一般就會較高;之後進入成長期,隨着採購量的增加、技術的成熟,供應商成本便會隨之降低,產品供應價格就會有所下降。

  4.供應商的營銷策略

供應商的銷售策略及其報價方式直接影響到採購成本。如供應商一開始會為了開拓市場獲得訂單而將價格報得相對較低,到佔領一定的市場之後價格就會有所提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