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談坦洋工夫紅茶

來源:文萃谷 3.02W

導語:坦洋工夫紅茶是福建省三大工夫紅茶之一,相傳於清咸豐、同治年間(1851一1874),由福安市坦洋村人試製成功,迄今已有100多年。產區分佈很廣,以福安市坦洋村為中心遍及福安、柘榮、壽寧、周寧、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條索圓緊勻秀芽毫金黃,色澤烏黑油潤有光澤,湯色紅豔清澈明亮,滋味清鮮甜和爽口,香氣醇厚桂花香,葉底紅亮勻整,深受消費者青睞。

詳談坦洋工夫紅茶

福安是“中國茶葉之鄉”,古往今來歷代文人雅士曾留下眾多茶葉讚美之辭,民間也流傳着大量茶葉生產和茶農生活的傳説、歌謠和諺語,並形成了一套十分講究的品茶技藝。因此,獨具特色的茶文化成了探索福安歷史人文的一個窗口。福安茶樹品種最多,生產茶類最多,最著名的當屬“坦洋工夫”。坦洋工夫紅茶創產於清代的咸豐年間,曾作為和平的使者,遠銷荷蘭、日本、英、法、俄等國家,為世界不同民族間的相互瞭解做出了重大貢獻。我市在申報“坦洋工夫”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獲得成功的今天,又將“坦洋工夫”作為福安茶葉的區域品牌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大角逐。與此同時,我們作為茶文化的工作者對“坦洋工夫”茶藝進行深入探討,以促進茶產業茶文化共同創新和發展是十分必要和有意義的。

  一、“坦洋工夫”之鄉茶藝探源

坦洋工夫被列為福建省三大工夫紅茶之首,它的原產地福安市社口鎮坦洋村,位於閩東最高的峯巒——白雲山麓。這裏常年煙雲緲緲,雨霧濛濛。清朝咸豐、同治年間有個叫胡進四的茶農用萎凋、揉捻、發酵、烘焙等工序精製而得湯色紅、味鮮醇、耐沖泡的的工夫紅茶,取名:坦洋工夫。酒香不怕巷子深,茶好引來四方客,坦洋工夫紅茶以其翹楚的魅力迅速扣開國門,銷往海外,芳名遠播。最鼎盛時,光坦洋村一條街就有三十六家茶行。每年制幹茶兩萬多箱,茶葉收購範圍幾百裏,攬括周圍七、八個縣,暢銷二十多個國家。國外來信只要直書“中國坦洋”,無須冠以省、地、縣名便可準確無誤地送達收信人手中。現如今,福安已擁有茶園30餘萬畝,年產量兩萬多噸,出口茶葉3000餘噸。福安,不僅是坦洋工夫的原產地,還是我國綠茶,花茶的主產區。

在悠久種茶、飲茶歷史的薰陶下,福安人在懇親訪友、饋贈禮品、婚喪喜慶、古葬習俗、治病藥方等生活和民俗的領域中,茶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福安人喜茶重茶,將茶葉列為開門七件事之列,接待客人先茶後飯,謂之“茶哥米弟”。有句茶諺“天亮一碗茶,藥店無交家”,意則每天喝茶有益健康。飲茶,植根於民間生活,有時粗獷,有時精細。比如農家人田間地頭勞作,以大陶壺沖茶,大碗飲喝,隨意而又簡單,不拘禮節,不講章法,主要用以解渴。而一旦有客至家中,必以小瓷盅沖泡,還要用茶盤端上敬客。如果是不常造訪的貴客或遠道而來的稀客,則要以冰糖茶招待,並佐以茶食,以表熱情周到。泡茶之水也有講究,一定要是剛燒開的水,最忌“無意沖茶半浮沉”。

飲茶習俗,流傳於福安民間更是趣味生動,多姿多彩。鬆羅鄉一帶的畲族村莊沿襲着一個諧趣橫生的習俗——寶塔茶。畲族新娘過門之前,女方“送嫁嫂”用五隻碗疊成一個三層的寶塔,一碗作底,中間三碗,再在頂層壓一碗。倒上泡好的茶水,託舉到前來迎親的“親家伯”面前,“難為”親家伯,要求他一滴不濺喝完這些茶,才可接走新娘。親家伯接茶盤拆寶塔的過程也有技巧:用牙咬住頂上的一隻碗,雙手攏住中間的三隻碗,仰脖喝盡茶水,將其餘四碗分給同伴共享。遊戲逗趣畢,敲敲打打新娘踏着米篩出孃家門;新娘茶是福安畲漢兩族同有的一個習俗:新娘婚後第二天上午要到廳堂上會見夫家的女眷,在伴娘媽的指引下,新娘沿大廳四周向左右長輩一一施禮,俗稱走“四角坪”。之後由伴娘媽引席認親,新娘敬獻用紅棗、冬瓜糖、冰糖、花生和茶葉沖泡的糖茶;過年茶是正月七年級早飯後,住在同一座大院的左鄰右舍按各家人數互相敬獻糖茶和年糖年餅,氣氛喜慶祥和,並互祝新的一年甜甜蜜蜜、和和順順、早發大財;出行茶就是新的一年裏家人第一次出遠門、上學、上班要喝蜜糖茶,喻意:嘴甜好辦事。除此之外,福安人敬茶如神,在祭祀儀式中茶總是擺在最前頭。畲鄉人還有病逝帶茶歸的風俗:去世的老人手上要執一茶枝,據説茶枝一拂能使黑暗變光明,歸陰時好開路。茶還作為定情信物,小夥子第一次到女方家,送一包茶葉,一包冰糖,要是女方家長樂意收下,這門親事就有七分成了。諸此種種,可見福安人愛茶敬茶的心理態勢。

流傳於民間的象徵型、生活型、藥用型的茶俗,還有藝術型、祈福型的茶道,都充分體現了福安人對美好事物的嚮往與追求。林語堂説:中國人最愛品茶。其實,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的品茶習俗往往是茶文化最直接的體現。這些生活茶藝就是值得我們深入探討和取之不盡的茶文化的源頭。

  二、“坦洋工夫”茶藝探討

根植於福安這片茶香飄溢的沃土上,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古老獨特、絢麗多彩的福安茶文化,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為我們的茶藝節目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茶藝與繪畫、音樂、文學、舞蹈一樣,雖形式不同,但都力求表達一種思想。茶藝的主題與核心通過泡茶者傾情演繹表達出來。自九十年代初福安市連續舉辦兩屆“中國(閩東)福安國際茶文化交流會”以來,歷經十餘載,我們茶藝團按各種茶藝自身的技術要求進行編創、移植、改編,形成了一系列茶藝節目。有:茉莉茶藝、烏龍茶藝、禪茶藝、畲族新娘茶藝、畲漢新娘茶茶俗、畲族寶塔茶茶俗表演等。組合成一台集茶歌、茶舞、茶藝、茶俗於一體的茶藝晚會。以這種茶藝晚會的形式接待到當地指導工作的專家、洽談商貿的外賓,高雅而獨特。茶藝團還多次受邀到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福州、武夷山等地演出,為宣傳福安,發展經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然而,坦洋工夫紅茶應該以怎樣的形式呈現於舞台,它獨具的內涵和獨特的魅力應當用怎樣的手法表現出來呢?早期,坦洋紅茶的沖泡是用一套黑瓷燙金梅花圖案的樸實穩重的咖啡茶具,配上茶匙、糖夾和黑色脱胎百福茶盤,由茶藝小姐分到各桌上衝泡來完成的。表演前茶藝小姐在後台燙杯,温壺,用茶量按一人5克計,一桌30克上等紅茶。在壺中泡好,糖罐內盛放滿方糖,奶杯裏泡勻咖啡伴侶。這些都備好後裝入茶盤,茶藝小姐們身穿暗色素雅的印花絲絨旗袍,右手將茶盤高高托起,左手護着茶盤邊沿,魚貫而出,分成一人一桌,按“鳳凰三點頭”的招式,分三輪(每杯三次)將紅茶湯注入茶杯,按西式咖啡茶禮擺放好杯、託和茶匙,恭恭敬敬地獻給每位賓客,而後,再禮貌地依次為需要調飲的客人添上方糖和咖啡伴侶。這套茶藝親切、温馨,樸實無華。

隨着國家經濟文化的發展與繁榮,人們的文化生活要求、藝術欣賞、審美能力不斷提高,先前的泡法延續多年,顯得陳舊乏味,推陳出新迫在眉睫。更何況坦洋工夫曾經有着輝煌的`歷史,榮登英國女皇下午茶的大雅之堂,獲得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金獎而名噪歐羅巴洲。作為聞名遐邇的坦洋工夫紅茶故鄉的茶文化人,沒有為坦洋工夫紅茶設計出一套獨具特色的茶藝,終究是個缺憾。為了填補此項空白,帶着這個心結,我苦思冥想、探索、實驗,終於發現坦洋工夫紅茶可以佐以少量高度白蘭地酒進行參調,口味更加濃烈芬芳,且絲毫無損於紅茶高貴醇香的品質。設計出由內到外,由中到西,循序漸進的泡法,不正彰顯出當年坦洋工夫從白雲山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獨特魅力與嬌容?

  三、坦洋工夫紅茶藝編創

美稱“紅衣佳人”的坦洋工夫紅茶,其外形條索,緊結圓直,色澤烏潤,茶毫細細,略顯金黃,香氣高爽,湯色明亮,滋味醇厚,適於清飲。也可調成檸檬茶、奶茶、玫瑰紅茶、冰紅茶,還可以用濃香型的高度醇酒調配成奶酒茶。初步設計好的方案得到領導的支持後,我立即趕赴省城配齊一套頗為滿意的、非常適合表演紅茶藝的、格外別緻的歐式咖啡茶具,另外還加入了6個與其花色幾近一般的中式茶盞。這以後就開始埋頭不斷調試茶、湯、料的比例,琢磨表演的招式、手法,甚至於每個茶具的起落放置都力求合理、美觀又協調。這期間,我和團裏的兩位茶藝同仁從影視資料中拷下英式晚禮服的照片,請來美術老師根據意圖畫出服裝設計稿,並送往省城藝術服裝店製作,許多貼花、花邊裁縫做不出來的,我就自己動手縫上。我們又一起選擇伴奏音樂,購來一張歐式玻璃桌,旁邊置放一個酒瓶架,上面擺放一籃非常逼真的裝飾瓜果……。經過近兩個月演練,一套完整而有新意的坦洋紅茶茶藝終於可以登台了。這個節目有一個主泡茶藝小姐,一(4)[方糖入盞]把高度濃香型醇酒澆在方糖上,點燃片刻,放入杯中

(5)[注茶敬客]助泡小姐捧杯,主泡小姐起身走在前面,將一杯杯醇香奶酒茶恭敬地獻給嘉賓。這種調飲法,能使紅茶的香氣更加濃烈芬芳,茶香、奶香、酒香兼容幷蓄讓您刻骨銘心。在哪裏品飲此茶,便難以忘卻那個地方……

(6)[盡杯謝客]坦洋紅茶表演禮畢

茶藝美學是一個綜合的體系,吸納了眾多的文化基因。每種茶可以採用不同的茶具,不同的泡法,但都必須掌握一個核心:享用好這泡茶,讓它達到最佳的沖泡效果,最佳的口感,最佳的觀感。坦洋工夫紅茶還可以沖泡成玫瑰紅茶、香檳紅茶等等。茶文化的興起促進了茶產業的發展,而茶經濟的發展又向茶藝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茶文化是個發展的大舞台,還有很大的空間留待你我去不斷地發掘、探討和創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