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基礎彙總

來源:文萃谷 1.28W

一、勞動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基礎彙總

勞動要素的特點:1、動力性2、自我選擇性3、個體差異性4、非經濟性?

二、勞動力的供給與需求

1、人力資源:它作為一種勞動力供給實體、作為一個統計對象,是指以國家或地區為範圍的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數量。人力資源總量=勞動力人口數量(人力資源數量)×質量

2、人力資源的數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範圍內勞動適齡人口的總量,減去其中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口,加上勞動適齡人口之外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

3、勞動力供給的內容:

微觀勞動力供給;中觀勞動力供給;宏觀勞動力供給?

4、勞動力需求:是一種派生性需求,因而也稱為“引致需求”。

5、使用勞動要素的根本原因是:社會消費需求

6、勞動力需求的增量產生的`根源是:

社會消費總量的增加;消費結構的變化;消費內容的豐富化。?

7、微觀勞動力供給:即發生在個人身上的勞動力供給。

8、微觀勞動力供給取決於:經濟單位(社會、地區、部門、用人單位)的工資水平。

9、中觀勞動力供給的影響因素:

工資競爭力;專業教育的門類;人的就業偏好;勞動要素的流動性?

10、影響宏觀勞動力供給數量的因素:

人口因素;勞動參與率;勞動時間?

11、影響宏觀勞動力供給質量的因素:

遺傳、其他先天和自然生長因素;教育因素;人力投資數量?

人力投資的動力;經濟發展水平與經濟體制;社會文化與觀念因素?

勞動力供給的變動。?

三、完全市場競爭條件下的工資水平與工資結構

1、工資的定義:所謂工資,是指勞動者被用人單位錄用後,完成規定的勞動任務而作為勞動報酬領取的、由該用人單位支付的一定數額的貨幣。

2、工資的主要形式有: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補貼以及職工個人福利等。

3、工資原理:

早期的工資論? :生存工資論、工資基金論;邊際生產力工資論

供求均衡工資論;工資談判論;分享工資論?

4、工資導向政策的內容包括:

向國民經濟重點行業、新興產業傾斜的政策,支持其發展。?

向經濟發展重點地區傾斜的政策。?

對社會需求大,但人們不願意從事的職業、公眾給予扶持的政策。?

吸引人才、限制低素質勞動力的制度。?

5、工資導向政策的手段包括:

撥款、貸款 ;税收減免;工資補貼? ;對一些特殊崗位如科學家、企業家給予高工資待遇等。

6、最低工資政策的定義:

政府根據一個地區的最低生活消費水平、物價水平和社會勞動者撫養人口係數,確定的最低工資標準。

7、收入政策的含義:

狹義的收入政策是指宏觀經濟調控的手段,用於控制貨幣工資與物價的增長,達到宏觀經濟的穩定。廣義的收入政策不僅包括宏觀調控,而且包括在一定社會總收入、一定工資總量的條件下,對以工資勞動者為主體的居民個人分配關係的調整政策,即社會收入分配政策。

8、收入政策的作用:

有利於宏觀經濟的穩定;有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有利於縮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限制收入分配不公問題及其危害。?

9、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標——基尼係數

·2009年國家人力資源管理師統一鑑定考核方案

·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教材新舊標準對照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