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新生兒育兒知識

來源:文萃谷 1.83W

夏季是寶寶皮膚問題比較多發的季節,尤其是濕疹和痱子都高發,寶寶濕疹和痱子很類似,很多媽媽都不能準確地加以區分,也擔心辨別不當影響了治療效果。 那麼應該如何正確區分呢?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夏季新生兒育兒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夏季新生兒育兒知識

  夏季新生兒育兒知識:濕疹與痱子

濕疹與痱子四大顯著區別

1、 出現的速度

濕疹一般都是幾顆幾顆較緩慢地冒出來,不會猛然一下子冒出來一大片,而痱子恰好相反,短時間內就是一片

2、 “長相”有不同

濕疹:開始時皮膚髮紅,上面有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粟粒樣皮疹或瘡疹,然後會伴有滲出液,並可形成痂皮,痂脱落後露出紅色的潮濕表面即紅斑,劇烈刺癢。約數週至數月後水腫性紅斑開始消退,糜爛面消失,皮膚乾燥,呈現少許薄痂或鱗屑。

痱子:為圓而尖形的針頭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皰疹,有輕度紅暈,常一片一片地出現,消退後會輕度脱屑。另外,熱痱子常常突然出現並迅速增多,所以,有時候發現寶寶一覺起來滿頭或滿頸熱痱子,我們不用太驚訝。

3 、皮膚變化

濕疹患處的皮膚比較乾燥粗糙,像是結了一層痂,長痱子的地方不會這樣。

4、 痱子好發於炎熱季節

痱子的好發於炎熱的季節,而且涼快後就會自行慢慢消退,而濕疹一年四季都很常見,不容易好。

5、生長部位不同

濕疹:多見於寶寶的面頰部、前額、眉弓、耳後。尤其是耳後,嚴重時可累及胸部和上臂。

痱子:多見於額部、頸部、枕部、胸部、背部等身體愛出汗部位。

濕疹和痱子要區別對待

值得一提的是,濕疹是一種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症性皮膚病,開始時皮膚髮紅,上面有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表現具有對稱性、滲出性、瘙癢性、多形性和複發性等特點。濕疹以皮疹多樣性,對稱分佈、劇烈瘙癢反覆發作、易演變成慢性為特徵。

寶寶濕疹和痱子要視情況區別對待。寶寶濕疹比較麻煩,不容易治好,總是容易復發,治療的方法也有很多,比較常見的有茶葉水清洗、忍冬藤煮水洗、塗抹一些外用藥還有就是吃益生菌,而且平常也要特別注意護理,不能給寶寶使用鹼性大的洗浴用品、海鮮牛奶雞蛋等高蛋白的食物最好不要攝入,有針對性地避開過敏原;而痱子,我們也知道,只要注意讓寶寶呆在陰涼舒適的環境裏,並且保持身體的清潔乾爽,再塗一些痱子粉,基本上一兩天就可以解決問題。

痱子的預防及護理要注意以下幾點

1、室內温度不要過高,注意通風;不要穿得過多,按照每日最高氣温穿衣、勤換衣服;

2、注意皮膚清潔衞生,使用温和的沐浴產品,可以在洗澡水中加入十滴水;沐浴擦乾後可在寶寶的頸部、腋下、大腿根部、膝蓋窩等易長痱子的部位塗抹少許痱子粉;

3、勤剪指甲、勤洗手,避免寶寶抓破引發感染,出現膿痱或者引發感染要及時就醫。

濕疹的預防和護理要注意以下幾點

1、剪短指甲避免抓傷,必要時可以戴手套;

2、室內温度不宜過高,穿着棉質衣物;

3、乳母、嬰幼兒要儘量少食或禁食蛋類、奶類、辛辣刺激、海產品等敏感食物;

4、可以塗抹紫草油或紫草油,儘量保持寶寶皮膚濕潤

  夏季新生兒育兒知識:夏天孩子喝水的量、時間、温度

寶寶喝水時間怎麼分佈?

寶寶渴了難道還不能喝水,還要生搬硬套地跟着時間走麼?先別急着反駁哦,其實以下這個喝水時間,基本上就已經涵蓋了寶寶一整天所需要的水量了。的確有特殊的情況,父母是可以根據時間,靈活調整,保證寶寶有足夠的水量。

寶寶喝水時間分佈表

時間具體解釋

兩頓奶之間:在兩頓奶之間,可以適當喂寶寶一點水,尤其在乾燥的季節,還能起到清潔口腔的作用

吃離乳食時:但是要注意量,不能影響到寶寶的食慾,而且最好是白開水,這樣就不會影響寶寶吃正餐了

長時間玩耍後:對月齡大的寶寶,運動量比較大,流失的水分也就更多,家長要注意及時給寶寶喂水

外出時:外出很容易流汗,所以媽媽應該隨身準備一些水,在寶寶口渴的時候及時給他補充

大哭以後:哭泣可是一項全身運動,寶寶經歷了長時間的激烈哭泣以後,不僅會流很多眼淚,還會出很多汗,所以需補水

洗完澡以後:洗澡對寶寶來説也是一種運動,會出很多汗。所以洗完澡以後應該給寶寶補充一些水分

  夏季新生兒育兒知識:老人帶小孩育兒注意事項

一、老人帶小孩常見的13種不恰當行為必須糾正

1迷信思想重

有一個奶奶,説自己的孫子命裏缺金,立馬就把自己的金戒指摘下來塞到孩子的嘴裏了,三個月的孩子一下子就吞下去了,差點丟了性命;

還有一個奶奶,新得了孫子,高興極了。要按照“習俗”用錢給孩子洗澡。結果孩子皮膚嚴重過敏,渾身起大紅疙瘩,哭鬧個不止。就這情況下,奶奶還不覺得有何不妥。

2強迫孩子吃飯

老的觀念是,孩子白胖才最好。老人也總希望孩子吃得很抱,所以習慣不停地喂,甚至追着喂。

有些孩子不想吃,老人就威迫利誘,用零食哄,用語言威脅“不吃我就讓警察抓走你”,用動畫片引誘……其實,越是強迫,孩子越排斥吃飯,而還造成孩子吃飯時吃零食、看電視的壞習慣。

3追着孩子給吃東西

在遊樂場裏頭,孩子玩得特別高興的時候,老人趁他不注意嘴裏塞一個水果。在老人看來:只有這個時候,孩子不會輕易抗拒,塞一個,孩子就會吃一個。吃一個,就算一個。

老人做得對不對呢?實際上這個小小動作極易破壞了孩子注意力的發展。有些孩子上學的時候,為什麼他的注意力不好?實際上就跟他小時候一點一滴的這種“被打擾”有關。

4給孩子穿很多

老人怕冷,於是他們也習慣地給孩子穿很多。孩子是純陽的,他不怕冷,除非他的體質生下來就偏弱。結果孩子一運動,就容易出汗,汗涼了,孩子一熱一冷,反倒更易生病。

5鼓勵孩子説謊

女兒嘴上有甜味,媽媽就問:你吃糖了?她想了想,説:吃了。這時爺爺就衝出來,説:你這個叛徒,我都告訴過你不要告訴你媽媽,你還跟你媽媽説。

媽媽知道,不能跟老人起衝突,只好壓着情緒,跟孩子説:一定要跟媽媽誠實,吃了就是吃了,媽媽不是不允許你吃的明白嗎?

第二天,孩子又吃糖了,媽媽再問時,女兒疑惑了半天,想了想,説:我吃了還是沒吃呢?她不知道他該怎麼樣回答。

一方面,這孩子怕爺爺説他是叛徒,一方面又怕媽媽擔心。你看,孩子是天生的外交家,所以很多父母發現孩子可會察言觀色了。他們會看看爺爺奶奶允許的是什麼,如果爸爸媽媽不允許就不去找他們了,轉而去找爺爺奶奶。

6限制孩子探索

老人最常跟孩子説,慢點跑,別摔着。一歲半以後,其實經常是爺爺奶奶稍不注意,孩子一溜煙就沒有了。於是老人害怕:我乾脆就抱着他好了。

經常抱着孩子會導致什麼情況?一旦會走路的孩子,反而不願意走路了,老想讓大人抱着。孩子也會形成了不敢冒險的意識,前面有危險,還是呆奶奶身邊好了。這樣很容易養出膽小的孩子

7放電視很大聲

有些老人聽力衰退,總是對孩子説話聲音過大,而且看電視的時候習慣將電視聲音開得比較大。而小孩對聲音是很敏感的,我也經常提醒寶媽給孩子聽音樂的時候聲音一定不要太大。這樣長期以往,都會對孩子的聽力有損傷。

8毫無限制給孩子吃零食

孩子一哭鬧,什麼糖、汽水、零食都給孩子吃了,疼愛孩子到無節制的地步。老人也不知道什麼食品添加劑,也不知道零食危害孩子健康,更不知道添加劑會損害孩子的大腦。

9“替代”孩子做事情

媽媽問:寶貝,你今天去哪裏玩了呀。

然後奶奶就説我們今天去小公園了。

媽媽沒吭聲,又問:你今天見到哪個小朋友了啊?

奶奶説:我們見到誰誰。

另外一個例子,孩子吃飯前喜歡幫媽媽端飯,家裏老人就很擔心飯碗會摔掉,一般都是孩子還沒端起來,就被老人接過去了。

這些行為,其實是減少了孩子自己學習的機會,對孩子語言發育和動作協調封能力的發展都是有影響的。

10幫孩子穿衣

好多孩子五六歲了,都不知道怎麼自己繫鞋帶,不能穿衣服。老人説孩子小,大人應該幫忙,或者説孩子穿得不對,出去會讓人笑大人沒盡責。

但實際上孩子學穿衣穿鞋有個過程,犯錯多了,慢慢的就會自己糾正。開始可以讓寶寶自己伸左手、伸右手你幫他穿,做的不對進行糾正,做的對進行表揚。老是幫孩子穿,孩子沒機會犯錯、也沒機會糾正,自然就不會了。

11老人缺乏活力

現在大城市中,很多家庭中的老人年歲都比較高。因為大城市中的年輕人,結婚和生孩子的時間本就愈來愈推遲,上班後陪伴孩子也少。這些缺乏活力的老人帶孩子,他們跟孩子身體上的接觸偏少,容易造成孩子安全感的缺失。母嬰肌膚的接觸,是嬰兒建立安全感的基礎。

這類孩子長大後不會主動跟別人交流,也不知道怎麼跟人溝通,他們往往會內向,甚至抑鬱。

12孩子摔倒追究桌子的責任

孩子撞在桌子摔倒了,老人趕緊將哇哇大哭的孩子抱起來,“打它,桌子不乖,撞到寶寶,打它……”這是育兒還是害兒呢?這樣的教導,讓孩子是非不分,長大後,往往將自己的失誤和過錯推到客觀環境或者別人身上,這樣的孩子,不善於自我總結和糾正,也終究會變得自欺欺人。

三、給爺爺奶奶帶孩子的10點建議

如果你是把孩子給爺爺奶奶帶的一定要多互相溝通,可以給他們一些建議,你們也可以更放心!

No.1:建議讓寶寶盡情爬行

老人們看到小孩有什麼動靜,就繃緊了神經,十分緊張。看到小不點在地上爬,就趕緊把人家抱到牀上還有小車裏,不讓小寶寶亂走,擔心磕磕碰碰。這麼限制我們寶寶的行動,寶寶會不開心的。

看到這種過分緊張的行為,媽媽不禁感歎道:有必要這麼誇張嗎?

所以,如果看到這種情況,媽媽可以跟老人們解釋寶寶爬行的好處呀。

當小寶寶在爬行的過程中,頭頸抬起,胸腹離地,用肢體支撐身體的重量,這就鍛鍊了胸腹背與四肢的肌肉,並可促進骨骼的生長,為日後的站立與行走創造了良好的基礎。此外,爬行對孩子來説是一項較劇烈的活動,消耗能量較大,據測定:爬行時要比坐着多消耗一倍能量,比躺着多消耗兩倍能量,這樣就有助於孩子吃得多、睡得好,從而促進身體的生長髮育。

這麼多好處,比人家去做健身還好,所以幹嘛不讓寶寶享受爬行呢?只要在旁邊注意保護,一般來説都是安全的。

在解釋了諸多好處之後,老人們當然也願意放手讓寶寶去爬行啦。

No.2:外出要給寶寶防曬做足功夫

看看,外面的陽光多燦爛,外面的空氣多新鮮,外面的娃玩得多歡樂啊,看到這麼美好的一幕,哪個寶寶不心動啊,哪個爺爺不心動,於是爺孫兩個人就快快活活地出門。

不過,出門歸出門,老人家總是會忽略給寶寶防曬。寶寶的皮膚還很稚嫩,長時間在陽光底下曬,會影響寶寶的皮膚。

所以,媽媽們可以提醒老人家給寶寶做做防曬工作。例如,出門要選好時間,爸媽們不妨建議爺爺奶奶進行户外活動的時間根據季節的變化進行調整,夏季可在上午10點前、下午4點後;春秋兩季可在上午9點後到下午3點前。他們玩耍的時候,可以選擇呆在樹陰下,當然遮陽傘下或帶蓬的小推車也是必不可少的'防曬利器。

No.3:婉轉提醒,不要嚼爛食物喂寶寶(直接説怕會傷了感情,老人也是為孩子好啊~)

有些老人家,在寶寶沒有長牙齒之前會嚼爛食物去喂寶寶,以為可以讓寶寶直接吞嚥,其實非常不衞生。

大人口腔裏有很多細菌、病毒,嚼喂容易使小孩患病,因為成人身體的抵抗力比嬰幼兒要強,有些致病細菌成人接觸了可能不患病,可是寶寶接觸後很可能患各種疾病。新聞也經常報到這種情況一定要注意。此外,由於咀嚼後的食物很細碎了,孩子不再咀嚼便可嚥下,天長日久,寶寶的咀嚼能力就得不到鍛鍊,造成牙齒、咀嚼肌和下頜骨不能正常發育。嚼喂也不利於孩子的消化和吸收。小孩通過自己咀嚼食物,可以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以利於食物的化學消化。

媽媽們只要將嚼喂的壞處一一解釋給老人聽,相信他們能夠理解,用一種衞生的方式餵養寶寶。

No.4:補充現代的育兒知識,即便是過來人也要充充電滴

老年人在養育孩子的全過程中,處理過許多孩子成長中的問題,親眼目睹並參與了一個或幾個孩子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的全過程,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積累了豐富的育兒經驗。雖然有些經驗已經過時,但在孩子健康方面、做人道德方面,祖輩的經驗教訓有很大的作用。一個人帶孩子的可能會深有體會哪種不知所措、手忙腳亂的感覺,這些正是老人可以彌補的。

所以,將帶寶寶的重任交給爺爺奶奶,他們可以利用傳統的老經驗,再學習新的育兒經,帶起寶寶會更加得心應手。其實,爸爸媽媽平時可以多和老人溝通,多給他們講講一些年輕爸媽的經驗。當然,爸媽們也可以多訂閲一些通俗易懂的現代育兒書刊,放在家中給爺爺奶奶翻閲,現在互聯網也發達,我空間分享的那麼多早教資料都是可以下載來讓老人看看,讓他們多接觸一些新的育兒理念與方法,提高自己科學育兒的水平,這樣也能彌補“隔代教育”的不足。

No.5:別太寵孫子孫女,拒絕補償心理

有一些老人家,因為當年生活條件所限不能給孩子豐富的物質條件,或者不能給予孩子充分的關愛,所以就會出現一種補償心理,想要一下子都補償給小孫子小孫女,於是很容易出現溺愛的現象。所以,爺爺奶奶在帶小孩的過場中,還是要把握適度原則,該表揚的就表揚,改批評就得批評,更要理智對待小孩的物質需求。

No.6:爸爸媽媽和老人步調要一致

明明媽媽千叮嚀萬囑咐讓外婆不要給寶寶吃糖果,可是媽媽上班後,經不住寶寶甜言蜜語、軟硬兼施的外婆終於“投降”了,乖乖交出了糖果。相信這種場景爸爸媽媽見了不少了。爸爸媽媽當然希望老人能跟自己站在統一戰線,無奈老人家心軟,經常被寶寶兩句勸就動搖了立場。這個讓不少爸媽頭疼啊。

難道就沒有解決辦法嗎?

其實,如果爸爸媽媽能多花時間與老人溝通,讓他們瞭解一些最新的教育理念,分享一下教育故事與生動的案例,慢慢地影響他們,這樣他們的頭腦中會裝進更多的適合現代孩子的教育策略,同時也要用故事或案例的方式講一講溺愛對孩子一生幸福的影響。但是,前提是爸爸媽媽不是想去改變他們,而是跟老人家是分享,影響他們,相信他們一定也會有所改觀的。

No.7:為了寶寶的健康,跟垃圾零食説不

許多老人都怕餓着寶寶,所以一旦寶寶喊説要吃零食,當然就順着小孩的意思啦。偏偏小孩子們都愛吃那些“垃圾食品”,一撒起嬌來,老人也不得不説好啦。其實,小朋友吃零食無可厚非,但是一些垃圾零食絕對拒絕,所以,不妨在家裏貼一張“零食黑名單”,下次寶寶嘴饞了就知道哪些可以給他們吃,哪些不能吃。

那麼有哪些零食上了黑名單呢?

榜單如下:1、油炸食品;2、罐頭類食品;3、醃製食品;4、加工的肉類食品(火腿腸等);5、肥肉和動物內臟類食物;6、奶油製品;7、方便麪;8、燒烤類食品;9、冷凍甜點;10、果脯、話梅和蜜餞類食物。

No.8:還是為了健康,堅決抵制重口味

有些爺爺奶奶吃飯喜好重口味,所以也從飲食方面影響了寶寶。其實,無論是小孩還是老人,飲食都應該以清淡為主,這樣才比較健康啊。

寶寶在新生兒期應養成喂白開水的習慣,不能給糖水。6個月後儘量不喝果汁,改為啃食水果。寶寶出生6個月內,食物中應該不加鹽,以後逐漸增加,到3歲後才能接近成人口味。對已經有口味偏好的寶寶,要耐心的慢慢糾正,如慢慢減淡食物口味、把清淡的食物做得更有趣、和其他寶寶一起吃、造造良好的進食環境等。

爺爺奶奶們的飲食榜樣,力量很大哦。

No.9:別給孩子套過多的衣服

相信不少人都看過老人家帶着小孩出來,小孩被套了好多衣服,整一個圓滾滾的,愛跑愛跳的他們顯得非常臃腫,一下子就大汗淋漓了。因為害怕着涼感冒,有些老人會給小BB套過多的衣服。

實際上,正常的嬰幼兒與成人的體温相同,只是嬰兒體温調節中樞功能尚不完善,對過熱、過冷的調節能力較差而已。因此,一般健康的嬰兒平時穿着比大人稍微增加一點就可以了,體質差的比成人多穿l到2件衣服也足夠了,不必穿得過多。

No.10:讓寶寶在白天適當睡覺

相信許多媽媽都會有這樣的煩惱:老人總是不讓小寶寶白天睡覺,怕是白天睡了,晚上睡不着就不好了。大多數媽媽看來,寶寶白天想睡覺就讓他們睡唄,睡多了才能長身體。

媽媽的看法對了一半。其實,在白天,寶寶適當的睡眠可以作為夜晚失眠的補充,有益於他們的生長髮育,午睡就是一種非常棒的形式。

其實奶奶們無需害怕寶寶白天睡過多,而影響夜晚睡眠,因為她們可以幫助寶寶控制睡眠時間。寶寶一歲半以後,白天可以只睡一次午覺,時間一般安排在午後,睡2小時即可。同時,保證寶寶午睡醒來至晚上睡覺前有4小時以上的清醒時間,這樣才不會影響夜間入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