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調研報告範文

來源:文萃谷 1.25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接觸並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症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殘疾人調研報告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殘疾人調研報告範文

殘疾人調研報告 篇1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取得了舉世注目的成績,綜合國力有了極大的提高,初步實現小康生活。與此同時,國家加大了對殘疾人事業關注和支持,增加了財政的投入,收取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興辦殘疾人福利企業,促進了我國的殘疾人事業的蓬勃發展。為進一步發展殘疾人事業,改善殘疾人的工作、生活狀況,我近期對社區殘疾人情況進行了調研,具體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研基本情況

到社區調研殘疾人狀況,調研採取找社區負責殘疾人工作的同志交談,查閲殘疾人資料,與殘疾人座談、走訪殘疾人家庭等方式進行,基本掌握了社區殘疾人狀況,並進行梳理,提出一些思考。

二、社區殘疾人情況

社區屬於深圳市福田區福保街道,轄區面積平方公里,人口近萬。共有殘疾人人,有勞動能力的人,已就業人,享受城市低保的殘疾人家庭有户。由於殘疾人的身體狀況原因,雖有政府政策優惠和照顧,多數殘疾人經濟收入、生活水平低於正常人,少數殘疾人生活困難,亟需得到政府和社會的進一步扶助。

三、殘疾人事業存在的問題

(一)殘疾人就業存在困難

從社區殘疾人就業情況看,殘疾人總體就業存在困難。由於殘疾人受身體狀況所限制,具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能夠自主創業的極少,能夠自主擇業的也不多,絕大多數還是靠政府優惠政策就業,依靠政府興辦的福利企業就業。

(二)殘疾人經濟收入普遍較低

除了沒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靠政府低保外,具有勞動能力殘疾人的經濟收入普遍較低,距一般正常人相比存在相當大的差距。一是殘疾人文化不高、技能不強,只能從事簡單工作,收入自然低;二是認為給殘疾人工作是照顧性質,常給以最低工作標準,收入沒法高;三是殘疾人工作不穩定,難以保證收入高。

(三)殘疾人生活水平低

殘疾人有工作的是低收入,沒有工作的只能靠最低生活保障金或親友的接濟生存,這就註定了殘疾人生活的貧困。殘疾人生活水平低、生活貧困與殘疾有着直接明顯的關係。家裏有殘疾人,往往對家庭有限的資源造成沉重的負擔,並且產生精神壓力,因而使得這個家庭更為貧困。這些因素所產生的綜合影響,使得社會最貧困階層中殘疾人數的比例特別高。

(四)殘疾人缺乏工作和生活的進取性

殘疾人由於身帶殘疾,存在心理障礙,不願拋頭露面,不願去公共場合,怕被嘲笑,因而缺乏工作和生活的進取性,這樣更加劇了殘疾人就業、獲取高經濟收入的困難。同時,社會對殘疾人的關注和理解還不夠,也造成殘疾人缺乏工作和生活的進取性,使得殘疾人難以獲得同等就業機會與同等經濟收入。

四、解決存在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一)社區要承擔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的責任

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社區要根據自身職能和熟悉本社區殘疾人情況的有利條件,承擔起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的責任。要向全體社區居民宣傳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的重要意義,讓每個人懂得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既是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體現,也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所共同遵循的原則。讓殘疾人蔘與社會、經濟和政治生活的各個領域,每個個人和整個社會都能得到好處,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是發展成果讓人民共享的體現。因此,為了讓殘疾人真正實現“平等、參與、共享”這一人道主義的宏偉目標,我們每個人應該負起自己的責任,加大對殘疾人事業的關注,提高殘疾人的生活水平。

(二)要充分保障殘疾人的就業

社區要根據殘疾人總體就業存在困難的情況,積極想辦法,採取有效措施,充分保障殘疾人的就業。要根據政府制定的優惠殘疾人就業政策,幫助殘疾人落實優惠就業政策,積極到企業聯繫,為殘疾人安排工作崗位。要為殘疾人自主創業做好服務工作,積極協助殘疾人辦好自主創業的有關審批手續。社區要加強對殘疾人的教育引導,增強殘疾人的工作進取性,使殘疾人勇敢面對現實,走向社會,實現自身價值。社區要了解殘疾人的工作情況與同工同酬情況,對沒有實行同工同酬或存在少發、剋扣殘疾人工資的企業,社區要協同政府有關部門督促其限期整改,確保整改合格。

(三)保證殘疾人具有跟社會發展狀況相適應的生活水平

社區要向政府積極提建議,要求政府督促企業適當提高殘疾人的工資水平,加大對無工作能力殘疾人的扶助,保證殘疾人具有跟社會發展狀況相適應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工資水平和加大扶助的同時,為殘疾人減輕支出,比如:殘疾人免費乘公交,免費享受體育、康復等公共資源,降低殘疾人水電費價格,降低殘疾人醫療費價格等。通過一增一減,提高殘疾人的生活水平,使之具有跟社會發展狀況相適應的生活水平。

(四)社區要加大對殘疾人的關懷與幫助

殘疾人由於自身殘疾的原因,各方面境遇較差,處於社會的最低端。社區要加大對殘疾人的關懷與幫助,要經常上門走訪殘疾人,解除殘疾人的思想負擔,給以精神上的關懷,幫助他們樹立生活的信心。對生活困難的殘疾人,社區要給予一定的經濟上幫助,給殘疾人送去黨、政府和社會的温暖,讓殘疾人也和正常人一樣過日子,使社區充滿温馨和諧。

殘疾人調研報告 篇2

為了做好我區的殘疾人用品用具供應服務工作,我們在接到市殘供應通知,要求各區縣做好xx年殘疾人用品用具供應服務的調研。我區殘聯、區殘疾人用品用具供應服務站非常重視,專門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研討xx年的殘疾人用品用具供應服務工作,大家集思廣議,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對明年的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設想。

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要做好殘疾人工作,把殘疾人用品用具供應服務工作深入社區、深入殘疾人家庭,切實為殘疾人服務。

一、要做到進一步完善殘疾人用品用具供應服務的二級管理三級服務體系。

要做好殘疾人用品用具供應服務工作,首先完善好殘疾人用品用具供應服務工作的二級管理三級服務體系,作為區殘聯供應站,要爭取各級領導對這項工作的重視,要讓領導知道用品用具不是單純的配配發發,而是配發和使用對殘疾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要逐步將用品用具供應服務納入街道(鄉鎮)服務社的工作範圍,使助殘員能掌握殘疾人合理的需求,及時報區供應站。區縣供應站報市供應站,形成覆蓋全市供應服務網絡

二、要進一步擴大配發力度,加強配發工作管理。

我們要進一步加大配發力度,要以人為本,使配發工作逐步向個性化、特殊化拓展,配發品種還要有所增加,千方百計幫助特殊困難的殘疾人,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要了解殘疾人康復訓練需求,開發適合殘疾人需求的配發品種。

要完善用品用具供應服務體系,首先要提高區縣供應站工作人員與街道、鄉鎮服務社助殘員的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使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形成一種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的服務意識。其次是明確崗位責任制,落實到人。建立用品用具配發的卡與檔案。逐漸實施數據管理、目標管理、效益管理和考核管理工作。

三、要進一步規範殘車管理工作,維護xx穩定。

殘車的更新管理工作,還是要根據本地區的殘車主的實際情況與市場經濟的規律,採取“三自”的原則操作。不作強行規定,淡化政府行為,為了方便殘車主還是要集中更新。部分殘車主行駛公里少,維修率低,低保人員多,經濟收入差,建議市供應站適當延長更新年限。

要配合區交巡警支隊做好一年一度的殘疾車年檢和復原工作,年檢率和復原率均達到100。還要做好今冬明春的貧困殘車主幫困穩定工作,摸清貧困殘車主的情況,在元旦春節期間做好慰問走訪工作,切實解決他們的的實際困難。

殘疾人用品用具供應服務工作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我們將繼續做好用品用具的配發和殘疾車管理工作,解決好貧困殘車主的實際困難,克服存在的不足,更好地為殘疾人服務,真正體現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愛,確保xx地區的社會穩定。

殘疾人調研報告 篇3

縣轄14個鎮,360個行政村,8個社區,總人口116萬,共有各類殘疾人7.42萬,佔全縣總人口的6.4%,持證殘疾人15827人。殘疾人事業的基礎在基層,基層殘疾人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繫殘疾人的橋樑和紐帶,是做好殘疾人工作的關鍵環節,是發展殘疾人事業的重要組織保證。近期,我會聯根據市殘聯的要求,組織專門班子對基層殘疾人組織建設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縣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基層殘疾人組織建設,按照國務院、省、市殘工委關於加強基層殘疾人組織建設工作的要求,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點,抓好工作落實,基層殘疾人組織建設進一步得到加強,組織網絡健全,隊伍穩定實幹,為做好全縣殘疾人工作,推進全縣殘疾人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基層殘疾人組織網絡的建立,是做好殘疾人工作的基礎。經過多年的努力,我縣已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殘疾人組織網絡。目前,全縣14個鎮都建立殘聯,配備了專職理事長和殘疾人專職委員,全縣360個行政村、8個社區全部建立了殘疾人協會。

1.搶抓機遇,保質保量配齊全縣各鎮殘聯專職理事。xx年下半年,縣殘聯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多次向縣委、縣政府、縣委組織部和縣編辦彙報該項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中共縣縣委組織部於xx年8月2日專門召開各鎮黨委分管的副書記和組織委員工作會議,專門安排佈置鎮殘聯專職理事長配備工作。隨後縣殘聯主要負責同志走訪全縣14個鎮黨委主要負責人,就該項工作進行全面協商,贏得他們對這項工作的重視和支持,並詳細説明配備理事長工作的重要性和選配人員的條件、素質等方面的要求,確保選配工作高質量開展。根據工作要求,各鎮黨委在xx年8月底上報鎮殘聯專職理事長候選人員名單。

隨後,縣殘聯配合縣委組織部對上報的候選人進行了審核、考察,對不符合條件及年齡偏大的同志商請有關鎮黨委作了調整,確定了鎮殘聯專職理事長人員名單。縣委組織部部務會議作了認真研究,正式任命王xx等14名同志分別為縣14個鎮殘聯專職理事長。由此縣各鎮專職理事長全部配備到位。xx年9月26日,聘請市殘聯有關科室領導進行了業務培訓。之後,縣殘聯積極協調各鎮黨委,努力為鎮殘聯解決辦公場地、服務場所等問題,並統一為14個鎮殘聯製作了門牌、監督牌和上牆制度牌。目前,14個鎮殘聯均有獨立辦公室、檔案櫥櫃等必須的辦公設備。

2.選好用好專職委員,加強和完善基層組織規範化建設。根據省、市殘聯、財政、民政、人保等部門關於認真做好購買殘疾人專職委員公益崗位工作要求,從xx年12月初,我們就着手抓購買殘疾人專職委員公益崗位工作,成立了領導小組,制定了實施方案,經過宣傳發動、自願申報、擇優推薦、綜合考試、媒體公示、政治審查、崗前培訓、三個月試用等程序,分別為14個鎮(開發區)選聘了15位同志為殘疾人專職委員,並按照文件規定的待遇標準,按月足額發放生活補貼,辦理有關保險。

3.全縣360個行政村、8個社區都已成立了殘協,全部由村主任或村書記擔任殘協主席、殘疾人或殘疾人親友擔任副主席和委員。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基層組織規範化程度還需提高。對照中殘聯《基層殘疾人組織規範化建設標準》,還有一定的差距,開展活動和服務不夠平衡。

二是基層殘疾人工作者隊伍的教育管理培訓有待加強。新上任專職理事長和殘疾人專職委員的年齡、文化程度、社會閲歷不一,素質參差不齊,加強對他們的教育管理很有必要。

三是基層殘疾人工作還需加強。有的基層殘疾人組織對所轄區域的殘疾人基本情況掌握不夠及時、全面,基礎工作還不夠紮實,活動載體不多,工作創新不夠,基層殘疾人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

四是工作經費與基層殘聯承擔的工作任務不相匹配。現在,大部分鎮都能滿足基本工作需要經費,但開展活動、扶殘助殘工作經費嚴重不足。

三、工作措施和建議

1、進一步加強業務培訓。建議上級殘聯適時對鎮級殘聯專職理事和專職委員加強培訓,全方位提高殘疾人工作者的政治和業務素質。

2、配套專項工作經費。必要的配套經費是保證基層殘聯正常開展工作的基礎條件,建議除各級殘聯配套專項經費外,積極爭取各級財政支持,也應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3、加強對鎮級殘聯工作的督查和管理。鎮殘聯分設、鎮殘聯理事長專職是一項新生事物,在工作運轉、制度建設、業務開展方面留有許多創新和探索,需要各級殘聯共同努力。

殘疾人調研報告 篇4

根據XX市領導幹部下基層“三解三促”活動領導小組《關於開展全市領導幹部下基層“三解三促”調查研究月活動的實施方案》等相關文件要求,市殘聯組織開展了“走進社區(村),走近殘疾人”為主題的大學習、大調研活動。活動分成領導幹部小組,各處室、中心分別為1個小組,共計7個小組,採取從主要領導到普通工作人員,每人負責1個社區(村)等方法在全市對30個社區(村)進行調查。此次調研,我結合全市領導幹部下基層“三解三促”調查研究月活動和市殘聯開展的“走進社區(村),走近殘疾人”為主題的大學習、大調研活動,對XX區新孔社區、浦北村和XX縣瓜安村等283名殘疾人進行調查,通過問卷調查、入户訪談、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得到如下結論:

(1)調查的283名殘疾人中197名殘疾人有貧困殘疾人救助與扶持、殘疾人醫療服務與救助、殘疾人康復訓練與服務、輔助器具、法律援助與服務、教育費用補助與減免、職業教育與培訓、就業安置與扶持、無障礙設施與信息無障礙等需求,佔調查的殘疾人總數70%。

(2)選擇需求的殘疾人依次貧困殘疾人救助與扶持、殘疾人醫療服務與救助、殘疾人生活服務、殘疾人康復訓練與服務、無障礙設施與信息無障礙等需求較大,對殘疾人的需求進行了分析,找出了原因和問題。

(3)本調研提出了以需求為導向,認真貫徹落實殘疾人大政方針政策、省、市惠殘政策,推動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特殊困難羣體提供更有針對性的經濟支持等對策建議。

“兩個體系”建設是中央7號文件的核心內容之一。隨着我市社會經濟發展,殘疾人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正在逐漸完善,而殘疾人社會服務體系建設還剛剛開始。為了更好地瞭解殘疾人的需求並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結合全市領導幹部下基層“三解三促”調查研究月活動和市殘聯開展的“走進社區(村),走近殘疾人”為主題的大學習、大調研活動,我此次主要對“XX市殘疾人需求問題”進行調查。目前,該項調研已完成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以及調查研究報告的初稿。限於時間的要求,本報告僅圍繞調查數據談幾個問題。

一、調研目的及方法

本次調研活動以XX市各類殘疾人為核心,通過調研,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我市殘疾人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鋭意進取,切實增強投身殘疾人事業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深入瞭解殘疾人基本狀況,掌握殘疾人各方面的需求,切實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和生產中的實際困難;進一步宣傳黨和政府殘疾人工作的方針政策,推動各項惠殘政策的落實,促進殘疾人保障體系的建立完善,為推動全面工作提供基本思路和理論依據。

本報告將回答四個問題:

(1)殘疾人有哪些需求?

(2)分別選擇貧困殘疾人救助與扶持、殘疾人醫療服務與救助、殘疾人康復訓練與服務、輔助器具、法律援助與服務、教育費用補助與減免、職業教育與培訓、就業安置與扶持、無障礙設施與信息無障礙等需求的殘疾人有哪些主要特徵?

(3)選擇需求存在原因,提供的保障和服務等是否已滿足需要,還存在什麼問題?

(4)工作思路及對策建議。

調查方法包括問卷調查、入户訪談和召開座談會。

二、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

本次通過簡單隨機、等距抽樣等方法共抽出283名被調查殘疾人。

1、性別結構:男性150名,女性133名,男女比例大致為8:7。

2、年齡結構:0-18歲佔15.5%,18-60歲佔64.4%。按60歲劃分,非老年人佔79.9%,60歲以上的老年人佔20.1%,與我市領證的殘疾人年齡結構相似。

3、户口性質:農業户口占88.1%;非農業户口占11.9%;農業與非農業比例大致為7:1,與XX市人口的整體構成一致。

4、婚姻狀況:初婚有配偶63.8%,未婚佔23.8%,再婚有配偶佔0.7%,離婚佔0.8%,喪偶佔10.1%。

5、文化程度:國小文化程度27.2%,國中文化程度12.5%,高中文化程度佔2.2%,大專及以上程度0.8%,未上學的佔到了56.5%。

6、殘疾狀況:(1)殘疾類型:視力殘疾佔25.8%,肢體殘疾佔35.1%,智力殘疾佔5.5%,精神殘疾佔4.3%。(2)殘疾等級:一級佔19.2%,二級佔31.9%,三級佔29.9%,四級佔18.8%,與我市領證的殘疾人殘疾狀況大約一致。

7、生活自理狀況:生活能自理63.4%,不能自理36.6%。

8、就業和社會保障情況:

(1)18—50歲130名殘疾人中(除一級殘疾人)未工作的近1/2,因喪失工作能力未工作的1/4。

(2)個人生活主要來源:靠離退休金25人,靠家庭成員供養的近1/2,靠領取基本生活費的16人,靠保險收入和財產險收入的不足4人。

(3)社會保險狀況:城鎮殘疾人蔘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障不足4/5,農村殘疾人蔘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不足1/2。

(4)職業技能培訓狀況:有就業能力殘疾人,接受過職業技能培訓不足1/3。

(5)享受定期生活救助狀況:近1/4的享受民政部門的最低生活保障或城市重殘人生活補助。

9、康復服務狀況:有康復需求的殘疾人近2/3沒有得到康復服務,得到治療與康復訓練服務的殘疾人1/10以上,心理疏導服務不足1/10,康復知識普及服務不足1/5,輔助器具配置不足3%,日間照料與託養不足2%

三、被調查者需求分析

本分析主要基於問卷調查數據和訪談資料。

本部分的分析集中在:通過對被調查者對需求選擇分析,瞭解需求的原因和在殘疾人事業發展中存在問題。

1、需求選擇分析

按照問卷調查的要求,被調查的殘疾人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和意願選擇需求,對選擇需求的殘疾人進行具體分析:48%需求者選擇貧困殘疾人救助與扶持,18%需求者選擇殘疾人醫療服務與救助,8.3%需求者選擇殘疾人無障礙設施、殘疾人信息無障礙,7.9%需求者選擇殘疾人康復訓練與服務,7.8%需求者選擇殘疾人輔助器具,5.9%需求者選擇殘疾人法律援助與服務、殘疾人文化服務、殘疾人生活服務,4.4%需求者選擇殘疾人教育費用補助與減免、殘疾人職業教育與培訓、殘疾人就業安置與扶持。

2、需求原因分析和存在問題

(1)殘疾人社會保障觀念落後,救濟色彩太重。傳統觀念認為殘疾是殘疾人及其家庭的事情,與社會無關,過分強調家庭自我保障與殘疾人自立,使得殘疾人保障在某種程度上具有施捨和救濟的濃重色彩。在調查中,近1/2的殘疾人要求政府給予經濟救助,特別是農村殘疾人對殘疾人的服務需求很少,認為政府給點錢,家人給吃給穿就滿足了。家人承擔了家庭中殘疾成員由生到死的“無限責任”以及巨大的精神負擔。這種殘疾觀及受此影響下的社會保障觀念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與整個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客觀要求。

(2)保障覆蓋面窄,保障水平低。在“普惠”加“特惠”的政策環境下,殘疾人社會保障的核心內容應該是“特惠”。而作為欠發達地區,殘疾人除城鄉最低生活保障以及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普惠”政策外,為殘疾人提供的“特惠”保障很少,標準也較低。無固定收入的二級以上重度殘疾人按月領取低保金或低保標準的生活補貼,只有市區、XX縣和XX縣已全部落實,其他縣正在落實中;肢體三級以及三級四級的智障和精神病人等更多殘疾人還享受不到這一“特惠”。享受這一“特惠”的標準也很低。現行低保標準是城區230元/月,農村155元/月,只是勉強“餓不死”的水平。除此以外的就業、康復等其他方面的`“特惠”則更少,同樣也是標準低,覆蓋面窄。

(3)保障服務的層次低。現行的保障措施幾乎只能考慮殘疾人的基本生活資料方面的温、飽需求,精神層面的需求則很少顧及。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隨着政府對殘疾人事業投入的不斷加大,殘疾人的温飽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或即將解決)。起碼的生活需要得到滿足後,廣大殘疾人要求精神層面生活享受將成為必然。目前,現行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在保障殘疾人多種類、多層次需求方面存在明顯不足。

(4)保障經費投入不足。近年來,用於殘疾人社會保障的經費投入實現逐年增長,但由於總體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的制約,投入的殘疾人社會保障經費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由於經費不足的制約,只能是低覆蓋率的、低水平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他方面的保障多為空白,或是剛剛起步。當前,我市殘疾人社會保障資金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制度化、多渠道的資金供給方式還沒有建立起來,從殘疾人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來看,渠道還比較狹隘,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為主,福利彩票、福利基金會為輔,社會捐贈有限支持的模式。特別是社會捐贈方面,還沒有建立起長期穩定的捐贈管理機制和激勵機制,來自社會的資金投入很少。

(5)服務體系不完善,不能提供多樣化的保障服務。殘疾人保障需求的增長和轉型,增加了社會保障的難度。目前殘疾人的社會保障突出生存性需求保障,重點解決殘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問題,在改善殘疾人生活狀況以及扶貧就業等方面力度不斷加大,但是還沒有建立起針對殘疾人特殊性、多樣性、類別化需求的服務體系,相關專業機構、社區之間沒有形成暢通的服務網絡,鼓勵社會資本興辦殘疾人服務機構的相關政策和行業標準、管理措施還沒有出台,導致不能為殘疾人提供多樣化的保障服務。我市殘疾人康復中心投入少,設備不上規模,人才缺乏等,不能很好發揮應有的功能作用。已建成的鄉鎮及部分村殘疾人康復室,由於殘疾人居住分散,加之缺少專業康復指導人員和合理的運行機制,普遍存在利用程度不高的問題;去年啟動建設的市、縣級殘疾人託養中心,尚處在規劃設計,建設、裝修等階段,建成後的功能定位和運作機制等的有待摸索探討。

(6)殘疾人社會保障法律法規不健全,法制化進程緩慢。殘疾人社會保障政策法規的建設總體滯後,難以適應新階段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需要。一方面,社會保障法律體系的不健全制約了殘疾人社會保障的發展。目前,我國從整體上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殘疾人社會保障法律體系,殘疾人的社會保障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落腳點,制約和影響了殘疾人的社會保障法制建設的實現。另一方面,現有的保障殘疾人合法權益的法律法規不完善,與社會保障立法比較起來,殘疾人社會保障立法更為滯後。雖然我國已經出台了《殘疾人保障法》、《殘疾人教育條例》等專門的法律法規,在《憲法》、《選舉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規中也都有保障殘疾人合法權益的條款,但其內容總的來説過於籠統,許多條文還停留在原則性的規定上,缺乏可操作性,難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作為保護勞動者就業權利的《勞動法》,對殘疾人勞動就業的規定也顯得空泛。

四、發展殘疾人事業的基本思路和對策建議

(一)大力推進殘疾人就業。一是大力弘揚“三創”精神和殘疾人“四自”精神,樹立先進典型,激勵殘疾人積極投身“全面奔小康、重振連雲港”的偉大實踐。保障殘疾人平等就業、社會參與的機會和權利,積極開展職業教育培訓,加大就業援助力度,多形式、多渠道就業,努力提高殘疾人就業率。二是大力發展殘疾人教育。進一步健全教育培訓體系,教育部門切實將殘疾人教育納入當地教育發展體系,維護殘疾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提高特殊教育質量,力爭使殘疾學生高中和大學入學率達到60%和40%。三是通過殘疾人扶貧基地建設、小額貸款、提供就業崗位、購買公益性崗位等形式,幫助更多有就業能力的殘疾人就業。

(二)逐步提高社會保障覆蓋面和保障水平。一是建立健全保障制度。建立健全普惠政策與特惠救助相結合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做好殘疾人生活救助工作,確保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全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有關生活救助。根據社會經濟發展速度,不斷提高保障覆蓋面和保障的標準。二是不斷完善社會保險制度。勞動保障部門要保證殘疾職工能平等參加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等社會保險,保證所有農村殘疾人都能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證城鎮無業殘疾人都能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三是發展殘疾人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採取多種措施,積極為貧困和低收入殘疾人爭取更多的福利政策,切實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確保殘疾人生活改善程度與當地羣眾生活水平提高幅度相適應,不斷縮小殘疾人生活狀況與社會平均水平差距。

(三)加快服務體系建設。一是加大硬件投入和資金投入,建立規模大、服務設置齊全,檔次高,內容多,為殘疾人提供優質服務的機構建設。二是各職能部門,特別是殘聯要開展各服務機構精細化管理,其中有一項內容就是對各服務機構服務進行認定型管理,建立健全監督管理機制和工作績效的評估獎勵機制。三是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建立一支恪守“人道、廉潔、服務、奉獻”職業道德的高素質管理幹部隊伍和一批愛崗敬業、精益求精、默默無聞勤勤懇墾的專技工作者隊伍。鼓勵各服務機構引進、選拔、培養和使用一批一專多能的殘疾人工作骨幹,從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關心愛護他們,解決好他們待遇問題,促進服務體系建設可持續發展。

(四)完善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協調機制。黨委、政府將殘疾人事業納入全市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體系並予以優先發展,納入當地黨委政府年度工作計劃和年終考核,實現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殘工委協調各部門在殘疾人社會保障、康復、教育、就業、維權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廣泛動員社會力量,伸出援助之手,關愛殘疾人、支持殘疾人事業,在殘疾人機構建設上給予優惠政策。

(五)加強對殘疾人的教育管理。積極引導殘疾人勇敢面對現實、超越自我、自主創業,鼓勵殘疾人發揚樂觀進取精神、幫助他們樹立“自尊、自信、自強、自立”信念,對生活充滿信心。加強對殘疾人的法制教育,不要讓他們成為法制教育的一個盲點,使殘疾人自覺遵紀守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