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推進方案彙編六篇

來源:文萃谷 1.59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紮實開展,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書面計劃。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推進方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推進方案彙編六篇

推進方案 篇1

為堅決推行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税務登記證“三證合一”,年內實現“一照一碼”,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推進“三證合一”改革的意見》蘇政辦發〔20xx〕50號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加快登記改革步伐

根據省、市“三證合一”改革的指示要求,加大推進力度,加快改革進程。在20xx年年內,政務服務中心全面實行“三證合一”登記制度。同時先行探索開展“一照一碼”試點,年內實現“一照一碼”。

二、保障綜合窗口建設

“三證合一”綜合窗口承擔業務諮詢、表格發放、材料收取和證照核發職責,各有關部門要在規程、人員和經費等方面切實予以落實。凡是企業申請設立、變更登記的,一律在綜合窗口實行“三證合一”登記,並由綜合窗口統一收件,核發一份加載組織機構代碼和税務登記號的營業執照。要配齊窗口工作人員,加強窗口人員業務培訓,使其不僅收悉工商登記業務,還要熟悉質監、國税、地税審查業務,提高辦事效率,提供優質服務。綜合窗口運行和人員經費納入縣財政預算解決。

三、嚴格“一表申請”登記

嚴格按照《江蘇省“三證合一”登記申請材料規範》蘇政務辦發〔20xx〕6號的通知要求。凡是企業申請設立或變更登記,申請人只需填寫一張《“三證合一”登記申請表》,提交一份“三證合一”註冊登記申請材料即可。市場監管、國税、地税部門不得要求企業重複提交部門內部表格及登記材料。

四、市場監管、國税、地税部門要依託企業註冊登記並聯審批平台,實現數據互換和檔案互認

綜合窗口收件後,應及時將材料提交至工商登記窗口。待工商登記窗口核准後,綜合窗口實時將檔案掃描上傳至企業註冊登記並聯審批平台,提供給國税、地税等部門共享使用。市場監管、國税、地税部門共同審查的申請材料和登記事項,市場監管部門已經審查的,其他部門不再重複審查。同時切實做好工商黑名單信息和税務非正常户信息的共享工作,使綜合窗口收件能瞭解相關限制等級信息,及時告知申請人,避免收件後申請人無法辦理登記的情況發生。

五、優化登記管理服務

縣政務服務中心要適應“三證合一”等級制度改革的需要,規範申請、受理、審查、核准、發照等程序,最大程度地縮短登記審批時限。要在綜合窗口統一製作“三證合一”登記辦事指南,明確企業設立(開業)登記、變更登記、註銷登記等各個環節的操作流程,使申請人一目瞭然,方便辦理。要堅持公開辦理、透明辦理、限時辦理,提高登記審批效率。切實履行對申請人的告知義務,為申請人提供諮詢服務。

推進方案 篇2

我校全面推行教改一年多以來,課堂教學有了一定程度地改善,滿堂灌的單邊教學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大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不斷增強,師生關係日益融洽,學風校風顯着改良。

11月23日,我校舉行了全市公開教學活動,組織了教改促學校發展研討會,市教育局陳興初局長、陳華副局長,基教科陶冶科長,教研室陸為農主任、王金海副主任,以及市內外學校名師來校參加了活動。與會領導和專家觀摩了我校教育教學活動,給我校教改工作進行了分析指導,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總結前一階段的工作,我們的收穫主要在學的一頭,而在教的一頭卻遠不如我們的設想,一個突出問題是,教改未能真正促使我們的老師在教學思想、教學行為等方面發生真正的改變,不僅如此,在一些教學常規方面我們反而削弱了,教學鑽研不到位、教學環節不嚴謹、教學基本規範不執行的現象還是較為普遍的。不解決教的問題,我們的課改無法持續也難見成效,對學生的發展來説也是一種傷害。在這次研討會上,市教育局陳華副局長有一句話是我們要警醒的:“某種程度上教師的基本素養已經成了當前課改的一種嚴重製約。”如何改變目前這種局面,是我們下階段課改工作的着眼點。

從我們目前存在的問題出發,切實把握下階段我校課改工作追求的目標、貫徹的思想、遵循的思路和採取的舉措,是我校下階段教改工作的中心。

一、目標。

教改目標:實現兩個轉變發展學生三種“學力”。

實現兩個轉變,一是實現教師由“敬業”向“精業”的轉變,二是實現學生由“敬學”向“樂學”的轉變;

發展學生三種“學力”,一是發揮學生的學習潛力,二是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三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二、思想。

牢固確立正確的教學思想,在教改實踐中不折不扣地貫徹這樣的思想。

1.堅持正確的教改方向,一切教學設計、組織和行為必須緊緊圍繞學生的學來展開實施,在教學中牢固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2.堅持教學相長的原則,遵循學科教學規律,苦練教學基本功,深於研究教材,精於掌握教法,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3.堅持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功體驗的理念,助長學生的學習自信,消除學生的學習挫敗感,引導學生學會、會學、樂學。

4.堅持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策略,從我校學生學情出發,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大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5.堅持進步就是成功的質量觀,不斷分層,不斷分類,幫助每一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三、思路。

(一)教師工作思路。

1.克服三大問題:業務功底薄弱教學準備不足,教學思想保守教學方法單一,人格魅力欠缺師生距離較遠。

2.落實以下幾條:

第一,圍繞“進度以學定教、目標鎖定基礎”這個核心對教學內容和要求進行國家課程的校本化處理,確保學生學得了、學得透、學得牢。

第二,下大力氣鑽研教材鑽研考綱,迅速提升業務素養,每次走進課堂必須做到吃透學生、研透教材、悟透教法;

第三,在深耕教材的基礎上,堅持學案導學、問題引領的課堂思路,精心設計學習過程,做一個出色的課堂教學組織者;

第四,變佈置機械的作業為靈活的學習任務,還學生更多的課後學習自主權,保障學生“先學”這個環節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學生的“先學”這個環節教師要深度參與。

第五,及時完成常規業務,深入把控學情,圍在學生身邊,第一時間給予學生檢查督促輔導答疑。

(二)學生學習思路

1.克服三大問題:信心缺失,無序盲目,學習被動。

2.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人人要有階段性的具體進步目標,目標不是達到怎樣的分數,而是掌握沒有掌握的知識點、解決學習上存在的問題。

第二,每天每課學習任務明確具體,有完成任務的時間和空間,學習任務完成必須及時並講究效率;

第三,小組合作學習形成機制,分工、互查、互助、互評每天每課要進行,定時定點定要求。

(三)課堂教學思路

1.克服三大問題:針對性不強,參與度不高,收穫不明。

2.貫徹一條:全面實施我校課堂教學師生行為規程。

貫徹規程把握三點:

第一,先學要真學,完成學習任務學生要有責任有壓力;

第二,任務問題化,問題要抓準抓牢,問題拋給學生,圍繞問題大膽放開教學過程,展開自主合作探究,用學生學的思路而不是教師教的思路來主導課堂教學過程。

第三,建立大課堂理念,把學生課前、課中、課後的學習環節構建成一個課堂教學的有機整體,全面把控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

四、舉措

1.健全集體備課制度,提高集體備課的準備程度和研究問題的深度,確保集體備課聚焦問題、聚焦教法、聚焦課堂。

教務處推出集體備課細則要求。

2.成立學校文科教學研究室和理科教學研究室,加大聽課力度,全面推進課堂教學行為規程。

文科教研室:主任,季正榮;副主任,王友標。理科教研室:主任,趙雪英;副主任,殷建平。

成員由行政、骨幹教師、外聘名師組成。行政成員每天至少聽一節課,並做好認真的課堂教學貫徹分析。

3.全校推行學生問題講堂。通過問題講堂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理順年級學生學科研究會的組織機制,讓學生進行自主管理,利用雙休日晚走或提前到校的時間讓學生和學生進行學科問題研究成果分享。

問題講堂教師做到指導、到位但堅決不講。

4.推進班級圖書館建設。做到專人負責、半月交換、定時保障、方便閲讀、競賽促進。

每個年級每週至少保證兩個時段的閲讀。

5.實施高三年級學科調研製度。學科調研每週彙總一次,全面檢查每週計劃的落實情況,部署下週工作安排。

語文:z。數學:z。外語:z。物化生:z。政史地:z。

6.規範班會課工作制度。由政教處黃建新主任帶領三個年級部制定班會課要求,形成班會課評比工作機制。

五、下階段着力推進的幾項工作

1.繼續邀請市局有關專家和校外名師深入探討教改思路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策略。

2.廣泛開展以學科為主體的校際交流研討活動。

3.狠抓教師業務培訓,加大中青年教師業務基本功考試力度。

4.精心部署年度學生學情調研和學生評教活動。

5.高質量策劃組織師生藝術節。

6.改進學生管理,促進學生自主管理,在管理上變硬的管理為軟的管理。

推進方案 篇3

一、基本情況

橫屋村竹山下位於安蓮公路右側,距離集鎮8公里,交通便利。規劃建設中心村含竹山下、土岺2個自然村,現有住户110户,共440人。耕地面積達500餘畝,以種植烤煙和水稻為主。20xx年村民人均純收入已達8000餘元。

二、建設目標

以上級部門工作要求為指導,按照改造提升型村莊的建設模式,以道路整治提升、排污淨化、村莊整治、產業發展、基層組織和鄉風文明建設等工程為重點,力爭20xx年11月底全面建成。

三、建設內容

(一)道路整治提升工程

結合交通項目,理順村內路網布局,道路硬化到組到户。重點建設:1.村莊組組通道路水泥硬化;2.村莊户户通道路水泥硬化。

(二)排污淨化工程

1.垃圾處理。配置垃圾桶,新建垃圾房1座,並建立保潔機制,做到生活垃圾及時清掃、收集、分類;2.公廁。新建標準化水衝式公廁1座。

(三)村莊整治工程

達到“直觀感覺村莊房屋錯落有致,村容村貌良好,村莊自然景觀優美,突出田園特色”目標。重點建設:1.村內危舊房屋得到拆除或改造,確保住房安全以及房屋外立面改造。加強中心村“三清四拆”,重點拆除廢棄建築物、旱廁以及房前屋後雜物和亂搭亂建。2.標誌性景觀。竹山下路口處設置村口標識並實施周邊美化。

(四)產業發展工程

20xx年我鎮在竹山下打造了一個農業科技示範園,通過自主招商引進一個鐵皮石斛現代化藥材種植基地,目前已租賃土地30餘畝,已建成現代化育苗棚3座14000餘平方米,前期投資已達750餘萬元。該基地按現代化標準建設,施肥、澆水、通風等程序都採用數字化電腦自動控制。基地計劃在20xx年3月份正式投產,投產後將繼續擴大建設規模,擴大廠房面積,增加育苗棚,預計投資將達20xx萬元。

(五)基層組織和鄉風文明建設工程

1.基層組織建設。選優配強村黨組織領導班子,加強村幹部後備人才隊伍建設,切實提升村幹部綜合素質和為民服務水平。深入推進“陽光村務工程”,加強村級“三資”管理,強化黨內民主監督。2.鄉風文明建設。深入開展“美好人家”、“十星級文明户”、“最美鄉村系列人物評選”等評選活動,充分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制定實施村民普遍接受和遵守的村規民約,實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提高村民整體素質,培育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實施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中旬)。按照章程選舉成立由農村老黨員、村民代表、德高望重的.宗族前輩、社會能人等人員組成的村民理事會,做好日常矛盾協調、籌資籌勞、項目後續管理等工作職責。成立中心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具體人員負責。通過召開村民代表會議、村民理事會會議等形式徵求羣眾意見,加大宣傳工作覆蓋面。

(二)規劃編制階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根據市、縣中心村建設標準,結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專項規劃,通過徵求羣眾意願,完善中心村建設規劃和村莊整治規劃的編制。

(三)具體建設階段(20xx年4月-20xx年11月)。對照建設內容,嚴格按照標準要求和時間節點,由鎮工作小組、村委會和村民理事會負責日常項目具體實施工作。

(四)考核驗收階段(20xx年12月)。項目建設完成後,先行自查後報請縣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驗收。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為了加強領導,明確工作責任,我鎮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黨委書記喻楚南同志任組長,鎮常務副鎮長彭燕林同志任副組長,成員從鎮土管所、規劃所、新村辦、派出所、司法所、橫屋村委抽調人員組成。

(二)加強資金保障。積極爭取道路整治提升、排污淨化等基礎設施類建設項目,整合投入到中心村建設中。對於村莊整治等涉及户建項目原則上由村委會或村民理事會通過引導農民籌資投勞、接受社會捐助和村企結對共建等方式予以解決。同時爭取並按照規定用活用好上級中心村建設專項獎補資金。

(三)嚴格督查考核。建立“一週一調度、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報”的督查工作機制。

推進方案 篇4

一、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大力開展科普宣傳和科技培訓。

科技隊伍中聚集着各級各類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是一支創造、實踐、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的主力軍,要發揮好主力軍的作用,把傳播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全鎮人民科學文化素質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科技辦、鎮科協和鎮機關各部門要根據各自的業務特點,不失時機地搞好常年性和階段性的科普宣傳和科技培訓,要繼續辦好《今日》自辦節目,並開闢科普欄目,辦好科技畫廊,尤其要利用鎮科技培訓基地不失時機地搞好各類科技培訓,大力普及和推廣農業、種養殖等先進實用技術,大力開展衞生科學、環境科學、人口科學等知識的普及。在科普宣傳中鎮科協要會同相關部門面向全鎮辦好“科普宣傳週”活動,並動員和組織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形成一定的聲勢,提高人民羣眾的科技意識,各村(社區)、企事業單位要有一個相對固定的宣傳櫥窗。要積極創建和扶持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科普示範基地、示範户,並組織進行交流和參觀等活動,從而促進科技成果的推廣和應用,帶動周圍農户致富。

二、增強自主創新力度,努力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提升產業,做大做強企業。

各企業要組織職工廣泛開展技術革新活動,不斷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要重視“專利”申報工作,要認識到:專利是保護自有知識產權,做強做大企業有力的法律武器;專利制度是激勵發明創造,技術創新的一個重要機制;專利制度的實施是促進對外開放的重要條件之一。更要認識到企業進行的大量技術創新工作,取得的科技成果,擁有自有的知識產權,不積極主動申報專利會造成:

一是技術成果沒有申請專利,得不到法律保護,他人可以無償使用。

二是技術人員跳槽後,很容易將未得到專利保護的技術成果帶走,造成無形資產的流失。

三是他人運用該專利技術製造同樣產品後,發明人無權運用法律武器制止其侵權行為,等於將本可獨佔的市場白白給了人家。

四是專利是申請技術創新基金、高新產品的必備條件之一,成果再好,不申請專利,也得不到國際承認,不利於招商引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保持經濟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支撐;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方式的重要支撐;也是提高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重要支撐。

同時,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要重視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聯合,研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提升產業,做大做強企業,努力使企業躋身於本行業的前列。鎮科技部門要努力選擇和申報各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爭取科技經費的支持,提高產品的知名度,爭創名牌產品。各企業要多與鎮科技部門取得聯繫,雙向交流,獲取信息。為加大、引導、激勵和扶持力度,加快推進企業自主創新,提升企業發展層次,促進全鎮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全鎮自主創新、提升企業發展水平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的項目實行如下獎勵:

1、開發科技產品(成果經鑑定)獎:國家重點新產品20000元/只,國家級新產品10000元/只,省級新產品5000元/只。

2、科技進步獎(分級獎):省級一等獎10000元/只,二等獎8000元/只,三等獎6000元/只。市級一等獎5000元/只,二等獎3000元/只,三等獎20xx元/只。市級一等獎3000元/只,二等獎20xx元/只,三等獎1000元/只。

3、申報專利獎,在市單個企業申報專利10件以上,獎勵10000元的基礎上:發明專利5000元/只,實用新型專利20xx元/只,外觀設計專利1000元/只。

4、申報並批准:省民營科技企業10000元/個,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30000元/個,省級20000元/個。

5、建立科技研究所(含研發中心):5000元/個;市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000元/個。

6、承擔國家863項目:50000元/項,火炬計劃項目:國家級30000元/項,省級10000元/項。

7、商標註冊(含境外註冊):新註冊500元/只,獲得中國馳名商標50000元/個,省著名商標30000元/只,市知名商標10000元/只。

8、爭創名牌:獲國家免檢產品50000元/只,中國質量管理獎的企業30000元/個,中國質量管理先進單位的企業20000元/個,省質量管理獎的企業20000元/個,中國名牌產品30000元/只,省名牌產品20000元/只,市名牌產品10000元/只。以上獎勵在同一獎項中同時獲得國家、省、市的項目的獎金額就高不就低(國家、省、市直接獎勵的獎給企業除外)。上述獎勵年末經鎮政府審定直接兑付。

三、加強科協網絡組織建設,發展壯大科技隊伍。

科技工作的開展離不開有一個健全的科協網絡和一支能充分發揮作用的科技隊伍,要把更多的科技人員、能工巧匠組織起來,加入鎮科協組織,進一步發揮他們在各行各業中的積極作用。要在他們中間深入宣傳和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調動他們投身於“工業立鎮、三產興鎮、統籌發展、富民強鎮”發展戰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各規模企業都要建立和健全科協基層組織,要加強同科技工作者的聯繫,建立健全密切聯繫科技工作者制度,開闢聯繫科技工作者的渠道。各村(社區)要明確一名專兼職科技負責人,抓好本村(社區)的科技工作和科技人員的管理、聯繫工作,要把各級科協組織建設成為“科技工作者之家”,成為黨和政府聯繫科技工作者的堅實橋樑和紐帶,推動全鎮科技事業的發展。

推進方案 篇5

為進一步推進落實20xx年xx月xx日縣總工會關於在企業工會實施“工會組織亮牌子、工會主席亮身份”的意見,我企業工會及時召開了專題會,成立“雙亮”工作領導小組。

1、組長:xx。

2、副組長:xx、xx。

3、成員:xx、xx、xx、xx。

一、指導思想。

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理論為指導,以加強基層工會規範化建設,促進工會作用發揮為目的,着力轉變工會幹部工作作風,密切工會與職工的聯繫,增強基層工會凝聚力和號召力,推動企業全面建設。

二、工作步驟。

20xx年xx月xx日前:由羅維同志負責按照縣總工會的統一格式製作一塊工會組織牌子上牆公示;工會主席的座位牌和胸牌一併製作。20xx年xx月中旬:迎接縣總工會的工作檢查。

三、主要內容和任務目標。

“雙亮”活動是提高基層工會規範化建設水平,促進基層工會發揮作用的有效載體,工會要以實現“工會組織亮牌子、工會主席亮身份”為基礎,完成“規定動作”,找好“自選動作”,突出特色,有所側重地抓好、抓實幾項重點工作,叫響做實“職工羣眾有困難找工會”,推動基層工會逐步提高規範化建設水平,循序漸進開展活動,促進工會工作上水平、上台階。

企業爭創“四好”工會。在做好“雙亮”的基礎上,要以爭創“幹部隊伍好,工作機制好,開展活動好,作用發揮好”工會為抓手,着力提高工會規範化建設水平,努力爭創市級“模範職工之家”。

一是抓好乾部配備和教育培養。依法配備專兼職工會幹部,專兼職工會幹部要按時參加全國工會幹部教育培訓網舉辦的培訓課程,每年網絡在線學習累計不少於30學時,新任工會系統幹部年內至少參加一次由上級工會組織的培訓班。

二是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如廠務公開、民主管理、職代會制度;建立困難職工檔案,並設立困難職工幫扶資金;建立健全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建立鼓勵技能人才成長的長效機制和先進集體、個人的評選機制。

三是積極開展活動。組織職工積極開展勞動競賽、“安康壞”競賽、“職工運動會”等活動。四是促進作用發揮。工會要以促進企業和諧發展為着力點,密切聯繫服務職工,依法科學維護職工權益,協調建立和諧勞動關係,提升職工素質技能,真正實現工會擴大影響力、企業經營得發展、職工權益受保障的“三贏”局面。

推進方案 篇6

南京都市圈是我省規劃建設的三大都市圈之一。隨着南京都市圈發展機制不斷完善、合作進程加快推進,同城化建設被市委、市政府列為重要戰略,並明確支持、盱眙、洪澤三縣對接南京江北區域,在規劃銜接、設施共建、服務共享、環境共治、安全共保等方面加強合作。為順應同城化、一體化發展趨勢,加快落實我縣融入南京都市圈戰略,就重點推進縣對接南京江北新區,加快同城化先行區建設,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認識同城化先行區建設工作意義

(一)工作上有良好基礎。近年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產業特色化、集聚化、集羣化明顯提升,城鄉融合、產城融合、城區與園區融合步伐加快,人均主要經濟指標保持蘇北前列。特別是縣委、縣政府大力推動城鄉佈局優化,以打造提升一個精品主城區、繁榮發展四個輔助中心為基本路徑,明確拉開“一主四輔”新型城鎮化發展架構,強化改革創新,調整行政區劃,狠抓設施配套,縣域發展空間不斷拓展,城鎮功能逐步增強,城鄉環境持續優化,在推進新型城鎮化方面邁出堅實步伐。

(二)發展上有緊迫需求。人文底藴深厚,是堯帝出生地,擁有一批名勝古蹟;生態環境絕佳,水域面積達到2/3,被命名為中國荷文化之鄉、首家“中國氣候宜人之鄉”,是蘇北首個國家級生態縣。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條件下,隨着長期制約發展的交通瓶頸不斷破除,的獨特資源進一步凸顯其後發優勢。把人文、生態、自然資源等方面潛力發揮出來,把隱性優勢轉化為顯性生產力,是打造同城化關鍵節點的內涵和要義,另一方面,賦予同城化先行區建設機遇,將為加快崛起提供重要抓手和強力支點。

(三)全局上有示範效應。區位優勢明顯,位於、揚州、安徽滁州兩省三市交界處,距南京、揚州、均100公里左右,處於全省地理中心位置,具有承南啟北、聯東帶西的地理優勢。縣已被列為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縣,其中圍繞“創新城市羣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努力打造同城化關鍵節點是縣試點任務之一,將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深入挖掘都市圈一體化建設這一最大紅利,提升縣域發展能級和水平,在南京都市圈北部形成新的增長點,對於蘇北等欠發達地區高質量推進新型城鎮化、促進全省區域協調發展,具有典型示範作用。

二、總體目標及預期成果

按照“擴量提質、充分發展”總要求,以融入名城為抓手,以特色發展為根本,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促進區域轉型與承接產業轉移有機結合為重點,在融合發展中重塑縣域發展動力體系,努力實現跨越發展、加快崛起,進一步提升綜合實力,進一步彰顯發展特色,進一步融入南京都市圈,20xx年初步建成“具有人文荷都特質的南京衞星城”,成為同城化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工作上,重點突出“三動三融”:一是主動融入。從規劃對接、機制銜接、市場一體等多角度多層次入手,排出計劃、排出項目、排出力量,加大謀劃力度、推進力度、宣傳力度,從能做的事先做起來,廣泛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形成全縣上下主動融入南京都市圈的新格局。二是互動融會。積極呼應南京等城市功能調整和產業更新,抓住用好溢出效應,對準大城市新的需求方向精準發力,融入中心城市生產生活和產業分工體系,發現和放大與中心城市利益平衡點,形成互利共贏、互補發展新機制。三是聯動融通。着眼於構建更加開放的大市場,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加強與周邊市縣橫向聯合,推進要素、市場、產業、政策、機制等一體化,形成次區域共同發展新模式。

主要形成以下預期成果:一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強協調與南京等城市在交通、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20xx年基本實現與都市圈軌道網絡、無線寬帶的互聯互通、共建共享。重點構建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交通大通道,加速形成與南京、、揚州等中心城市的1小時交通經濟圈。全面啟動“寬帶都市圈”工程建設,加快實現百兆家庭寬帶接入能力全覆蓋,實現4G/3G/WiFi互為補充的無線寬帶區域全覆蓋。二是產業發展互補互促。遵從梯度發展規律和優勢互補原則,發揮產業基礎和資源特色,融入都市圈產業分工體系。圍繞都市圈產業規劃和南京產業轉型轉移方向,承接引入關聯度高的產業企業,到20xx年形成2-3個特色產業集羣。保持現代農業發展優勢,提高競爭力和附加值,讓更多的元素融入到都市圈內,使成為南京都市圈知名的“菜籃子”和“米袋子”。以旅遊業為重點,融入南京旅遊市場和旅遊路線,成為寧、淮、揚三角旅遊市場重點節點城市。三是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積極參與都市圈內各類大型跨區域服務設施的建設,融入功能完善的都市圈現代服務體系,包括金融服務體系、科技信息諮詢、商貿合作等。全面開展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交流合作,到20xx年,基本建成區域統一的就業服務平台,20xx年實現基本保險關係無障礙轉移,基礎教育和基本醫療衞生體系的均衡發展,形成有序對接的跨區域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升圈內城市之間的公共資源配置效率。四是資源要素對接對流。依據南京都市圈和江北新區發展規劃,積極參考建立統一的資本、消費品、技術、勞動力、產權和旅遊市場。構築多元化的投融資體系,擴大資金來源和渠道,加大直接融資力度。加強融入以南京為中心的科研和技術協作網絡,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尤其是機電一體化技術等領域的聯合與協作。融入區域內勞動力供求信息網絡,制訂優惠政策吸引高層次人才,或者相互聯合培養和輸送急需的各類專業人才,實現高層次人才資源的對流。

三、主要舉措

(一)推動產業發展擴量提質。以存量帶動增量,培育壯大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線纜儀表、新型材料等縣域主導產業,重抓科技創新,聚焦政策資源做強優勢產業、重點企業,培育新興產業和智力密集型產業集羣,努力建成長三角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融入都市圈產業循環體系。推動“兩化”融合,提升工業經濟整體素質。積極發展特色都市型農業,加快建立現代農業產業化體系,推進農業科技進步與創新,提高農業基礎設施與裝備水平,逐步優化農業佈局,重點發展特色水生蔬菜種植和水產品養殖,建成服務大都市的高效現代農業基地。

(二)有效承接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以經濟開發區、開發新區建設為載體,瞄準承接適宜資源稟賦、產業關聯度高的轉移項目,在南京轉型發展中尋找機遇,爭取更多南京的分解功能、外遷產業及相關要素落户,加快融入都市圈產業分工。推進政府、園區、企業等多層面進行對接,積極推進園區共建,打造產城一體的新城區。匯聚創新資源,優化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引進和使用環境,加強與駐寧高校院所對接,深化產學研合作,多渠道承接南京科教人才溢出效應,增強經濟發展創新優勢和智力支撐。

(三)做強做特休閒旅遊產業。圍繞做響“堯帝故里、中國荷都”品牌,統籌特色資源開發,與南京各方開展多種形式共建合作,促進形成生態景觀、歷史文化、休閒娛樂、美食品嚐融合發展格局,短期內把建為南京都市圈週末度假區、生態旅遊重要集散地,融入南京旅遊市場和旅遊路線。一方面,在內涵上集中力量做顯特色“名片”,即:萬畝荷蕩、萬畝原生態蘆葦蕩、萬畝水杉林、萬畝灘塗濕地、堯帝文化、湖鮮美食。另一方面,在載體上着力建設生態慢生活城鎮,突出綠色發展,構建河流水系、生態綠地和城市空間有機連接的生態格局,規劃建設健康產業園區,倡導實行綠色出行方式。

(四)推進“一主四輔”佈局。優化縣域整體開發格局,堅定不移實施“一主四輔”發展規劃,突出精緻縣城建設,打造新型城市化與城鄉發展一體化試點示範,以產業集聚帶動居住集中、人口集聚,呼應南京城市轉型發展,構建融入南京發展的主體架構,樹立“南京衞星城”首位標識。優化基礎設施格局,借鑑句容和滁州融入南京的開發模式,加強與江北新區全方位合作,建立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機制,突破交通瓶頸,縮短融入南京都市圈的時間與空間,通過改善基礎設施條件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促進城與鄉全面融入都市圈發展格局,為縣域湖、河、林、濕地等資源開發創造更好條件。優化生產力佈局,做好南京都市圈規劃的江北生態屏障規劃區文章,嚴格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將重點開發區域做優、限制開發區域做特、禁止開發區域做綠。

(五)促進發展宜居宜業。聯合開發利用生態優勢資源,儘快實現全縣“無化工”,彰顯生態宜居品質,打造江北新城生態功能拓展區和長壽之鄉、“巴馬”的品牌形象。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把政府服務、政策導向重心轉向招才引智,集中精力引進創新創業意願強烈的人羣,如南京高校畢業生、或籍創業新秀,以人才集聚資本、帶動新興產業,築牢縣域經濟“班底”。促進公共服務交流交融,鼓勵南京優質教育、醫院資源通過與教育、醫療機構對接開展技術合作、合作辦校(院)、設立分校(院)、組建教育/醫療集團等形式,實現跨區域合作發展,逐步實現居民不出縣即能享受高質量的南京資源。深入加強兩地文化合作交流,推進同城化公交、“寬帶都市圈”工程、養老服務等方面共建共享。

(六)探索聯動發展樣板。加強整體對接,抓住共同關注的交通、環保、公共服務等問題,共同協商解決辦法,逐步建立共建共享機制和長效化、常態化合作機制。充分發揮與南京的歷史文脈、人員交往關係的情感作用,吸納以市場配置為主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大力吸引南京的企業家與資本到投資興辦實業。突出體制機制創新,從重點市場、重點產業做起,實現與南京產業、人才、資金、信息、技術的有效銜接,在建設蘇北重要中心城市戰略中選準切入點和工作平台載體,與周邊縣區在具體項目上開展實質性合作,儘快發揮承接蘇南輻射、引領蘇北發展、服務拱衞中心城市的多重功能,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中形成示範效應。

同時,成立縣區域經濟合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發改委,其職責之一為具體督辦督查、協調推進同城化先行區建設工作。按照以上重點工作任務方向,先以20xx-2017年兩個年度進行立項分工(詳見附件)。各牽頭單位要會同配合單位切實承擔起實施方案重點工作任務,確保20xx年提出可檢驗的成果,並按要求將階段推進落實情況報縣發改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