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如何培養學生的數感

來源:文萃谷 2.51W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感主要表現在: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算法;能估計運算的結果,並對結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釋。”“數感”不是通過傳授而能得到培養的,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自己去感知、發現,知道在學習生活中處處有數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用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去解決,從而學習用數來概括、表達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在此過程中誘發數感。

談如何培養學生的數感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會和各種各樣的數字打交道,並有意識地把一些現象與數量之間建立起聯繫。例如:“瞧!你家的客廳真大啊,有30平方米吧”,“今天的天氣太熱了,有37度了”,“我家到學校的路程大概有500米”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雖然不用進行具體的運算,但為何會把這些現象與相關的數字聯繫起來呢?這實際上是數感在起作用,當人們把一些實際問題與數聯繫起來,就是一種數感。每個人都有這種數感,它其實就像人們平常所説的“語感”、“樂感”、“方向感”一樣,是一種對於事物或現象、屬性方面的敏感性,而數感就是對數與運算的一般理解,當遇到可能與數學有關的具體問題時,人們就能自然地、有意識地與數學聯繫起來,或者試圖進一步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來處理和解釋。我認為,培養學生的數感,要讓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去感知、去體驗。

一、在估數過程中訓練數感

數學活動能啟迪學生積極思考,引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通過操作活動,能夠促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學知識,從中建立數感。《標準》中指出:對具體數量的感知與體驗是學生建立數感的基礎,教師組織估數活動,使學生觀察、體會數的情境,結合現實素材感受數的意義,對數量作出較準確的判斷,能有效地訓練學生的數感。

首先要讓學生經歷估數的過程。教師事前準備好一袋100顆的花生讓學生看,猜約有多少顆?學生的答案不一,相差很大,體現了學生對數量的原有感知水平。教師用手抓一把,讓學生再猜約有幾顆,數了以後證實是9顆,再抓一把,再猜:可能有二十多顆嗎?可能只有4、5顆嗎?讓學生明確:兩把差不多,數量不可能相差太遠,估數要有一個範圍。數了證實是11顆,比較兩次的花生,第二次抓的個小一些,所以數量多一些。這樣抓了幾次後知道一把大約是抓10顆花生左右。學生通過估計抓一把大約有多少,先獲得一個直觀感覺,再通過均勻的抓幾次,估一估,數一數,逐步建立一個較穩定的“一把大約抓多少”的直觀感覺。這時讓學生再重估這袋花生的顆數,在原來估數的基礎上進行調整,使對數量的感知水平提高。從剩下的花生裏繼續抓,抓了10把剛好抓完,得到結論:這袋花生大約是100顆左右。最後讓學生親自數一數,來驗證估計的數和實際的數相差多少,體會估數的方法。通過這樣的感知與體驗過程,學生不僅可以藉助“一把花生大約有多少”的標準估計出一袋花生的數量,還可以藉助其他中間量去估計,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數感。

二、在比較中發展學生數感

在具體的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不僅是理解數的需要,同時也會加深學生對數的實際意義的理解,使學生在比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幾倍的認識,使數感得到發展。

例如:在進行大數目估算的教學時,我請學生估算一下一頁報紙上有多少個字?一撂紙有多少張?一萬人大約有多少?如果一個班是40人,30個班是一所學校,一萬人是多少個班?大多數學生都能能自覺的把要估算的數平均分成若干份,數出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再看大數相當於一份的幾倍。當學生把一份的數量與大數進行比較時,觀察並感受到大數相當於一份的幾倍,體會了大數的多少,這樣可以使學生對數,特別是較大的數形成一個鮮明的表象,並且再遇到相似的情境時,能很快和數建立起聯繫,學生對數的感知能力也會逐步提高,加深對數的理解從而使學生的數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三、在體驗中建立學生數感

數學來源於生活,發展學生的數感離不開學生的生活經驗。只有當學生把所學知識與生活經驗聯繫起來,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識,內化知識。“數感”不是通過傳授而能得到培養的,重要的是讓學生自己去感知、發現,主動去探索,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更多的接觸和經歷有關情景和實例,在現實背景下感受體驗,會使學生更具體更深刻地把握數概念,建立數感。

例如:到操場上去走走、跑跑、測測、量量,讓學生感受50米、100米、400米的距離,在春遊、秋遊過程中感受1千米、20千米的路程;在家裏稱稱、掂掂各種物品、水果的重量,感受100克、1千克、10千克的實際重量等等。這些活動深受學生的喜愛,不僅可以獲得數感的啟蒙,還能培養學生的“親數學”行為,對數學學習充滿樂趣。

《談如何培養學生的數感》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