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

來源:文萃谷 3.03W

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

一、 在數學思想方法教學過程中培養

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要重視數學思想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的培養。教材中的幾何內容大多通過學生動手操作,探索——發現——猜想——證明的過程,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要通過推理證明的教學,逐漸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同時也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非邏輯思維、合情推理能力,讓學生體會數學種的辨證關係。如一元二次方程一章中,讓學生通過由配方法解方程推導出方程的根式解的過程,體會解方程的方法和各種方法之間的聯繫。進而體會轉化歸納的數學思維方法不僅用在把一般形式的問題轉化歸納到這一類問題的標準形式上,也用在不同的解題方法上。所以教會學生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這樣有利用培養學生的正確思維方式。學生要想善於思維,必須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使自己意識到沒有紮實的基礎,思維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這必然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 、在解題過程中培養

在數學教學中,應培養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良好的解題習慣應該是在解題過程中有意識的調動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如信心,毅力等)的參與中形成的,有的學生在遇到難題時往往表現出缺乏耐心與信心,產生放棄或等待老師解決心理,這一問題的實質是學生對學習的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尚未真正形成。此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自己發現錯在哪裏,或者讓會做的學生來分析。指導學生在解題前要求做到:一要多讀題;二要勤思考;三要多聯想。要弄清題目已知、要求、未知及其之間的內在聯繫,特別要觀察出潛隱的已知條件。由此即可產生清晰的思路,就易探尋到解題的途徑。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激勵放棄學生的上進心,一方面可以增強優秀學生的自信心,使其在解題中增進情感,在解題中端正態度,在解題中體現人的價值,是數學教學與數學教育的有機結合。

三 、在合作交流學習過程中培養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應力求使學生體驗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數學與日常生活及其他學科的聯繫,促進學生逐步形成和發展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實踐能力。在數學教學中應倡導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通過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真正的在課堂上思考起來,成為學習的`主體,同時能夠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充分理解,並培養了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如在一次函數教學中,把一些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通過建立數學模型來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體會所學的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加深對數學應用價值的認識。在通過合作交流的學習中,使學生明確數學與實際之間的聯繫,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在情感教學過程中培養

在情感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情感——能夠積極地並且是自信的學習數學,是學生學習狀態很重要的標誌。談起數學學習,很自然會聯想起背許多數學公式,做大量繁雜的數學題,這既不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也並未反映數學的本質,長期這樣,會造成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不良感受。新數學課程標準與原有的數學教學大綱相比,最顯著的變化是由過去單純強調知識和技能轉向同時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新標準強調學生“經歷了什麼”、“體會了什麼”、“感受了什麼”。教師在情感教學中可以“以形為手段,以周圍世界為源泉”。以誘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如在學習平面直角座標系時可簡介笛卡爾,讓學生了解笛卡爾生平以及他是如何執著研究建立平面直角座標系的過程,使學生由瞭解到認識,由認識到學習,由學習到敬佩,從而學生的態度自然會有所改動,從思想上價值觀上會得到薰陶,這對他們形成執著向上的價值觀會有積極的影響。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目標是緊密聯繫的、相互滲透、相輔相成。知識目標是基礎,只有掌握基礎知識方能立足和發展,才有可能獲得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中的體驗。培養學生中豐富的情感、積極的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必須有機地滲透到課程教學內容中去,並有意識的貫穿於教學過程中,使其成為課程教學內容的血肉,成為教學過程的靈魂,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因此,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培養教育,應當成為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成為數學教師自覺的教學行為。

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 [篇2]

隨着新課改的進一步推進,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顯得更為重要。這就對所有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那麼,如何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實現新課改提出的這一目標,就成了國小數學教師,應該深思的一個重要課題,下面就這一課題談談自己的認識。

《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熱門標籤